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

由网友(荒住着两个诚)分享简介:诺贝我心理教或者医教惩(英语: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按照已故的瑞典化教野阿我弗雷德·诺贝我的遗嘱而创造的5个诺贝我惩之1,用于表扬正在心理教或者医教范畴做出沉要发明或者发现的人。该惩项于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奖金发了119年也没发完,诺贝尔基金如何 滚雪球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负责评选,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1]截至2022年,共颁发113次,有225人获得该奖。[2][3]

中文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设立人

诺贝尔

评选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表彰对象

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瑞典语

ellermedi cin

颁奖人

瑞典国王

颁奖内容

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外文名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首次颁发

1901年[4]

颁奖时间

每年12月10日

通常简称

诺贝尔医学奖

颁奖地点

瑞典斯德哥尔摩

颁奖周期

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

中国籍获得者

屠呦呦(2015年)[5]

奖项历史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以下简称:诺贝尔)在他逝世前一年写成的最后一份遗嘱于巴黎的瑞典挪威俱乐部签订。根据最后遗嘱所述,他的遗产将用于建立一系列奖项,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用于设立五个诺贝尔奖的资产占诺贝尔总资产的94%,即3100万瑞典克朗。[6]

1897年4月26日,诺贝尔的遗嘱才经挪威议会通过执行,执行人朗纳·索尔曼和吕多尔夫·利耶奎斯特(Rudolf Lilljequist)设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管理遗产和奖金。遗嘱通过后,议会委任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学院,这一医学院及研究中心来负责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基金会其后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判据上达成了协议。

1900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颁布诺贝尔基金会的新规条。

1901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918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未授奖。

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家候选人的名单中,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Lien-Teh Wu)在列,在他的介绍资料中,“国家”一栏中,填写的是“CHINA”。提名的理由,是他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7][8]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禁止格哈德·多马克接受该奖,后来格哈德·多马克虽接受了获奖证书和奖章,但并未接受奖金。

1940年—1942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未授奖。[9]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5]

2022年10月3日,斯万特·帕博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

奖项设置

奖项综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奖金的金额取决于诺贝尔基金会那一年的收入(自1901年以来的所有奖金,请参阅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在有多于一位获奖者的情况下,奖金会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10][11]

奖金

每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都会获得一笔奖金以及记有奖金金额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奖金为1千万瑞典克朗(约140万美元)。2012年,由于削减预算,奖金降至8百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奖金金额会随着诺贝尔基金会当年的收入而变动。如果同时有多于一位得奖者,则奖金可以平分;如果同时有三位得奖者,则奖金还可以以2:1:1的比例分配,也就是一人得二分之一,其余二人各得四分之一。[12][13]

组织流程

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任命一个工作委员会——诺贝尔委员会(Nobel Committee)负责前期工作。[14]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每年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每年10月上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每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14]

提名流程

根据规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有能力和资格提名的人发送机密文件,由他们推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选,合格的提名人(Qualified nominators)要求如下:

1.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会成员;

2.瑞典皇家科学院医学和生物学的瑞典和外国院士;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4.不具备以上第1款所规定资格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

5.在瑞典的医学院担任过正式教授职位,以及在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医学院或类似机构担任过类似职位的人员;

6.由诺贝尔奖委员会从至少六所大学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院选出担任同类职务的人员,以确保在不同国家及其学习所在地能够分配到适当的名额;

7.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可能合适的其他科学家。

8.不得自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提名过程,来自诺贝奖官方网站[14]

评选考核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相关章程,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评选由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教授组成。负责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中选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是审查提名并甄选候选人的工作机构,它由五名成员以及诺贝尔委员会和诺贝尔大会秘书组成。[14]

文化传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6]

奖牌证书

奖牌

自1902年起,诺贝尔奖的奖牌都在瑞典皇家造币厂(瑞典语:Myntverket)和挪威造币厂制造,属于诺贝尔基金会的注册商标。每枚奖牌的正面都印有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左侧头像和以罗马数字写出的生卒年份(1833-189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设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及文学奖相同,但与和平奖及经济学奖有些许不同。奖牌反面有两个女神,右边的是知识女神,她揭开了站在左边的自然女神的面纱。这与化学奖奖牌相同,都是在1902年由雕刻师埃里克·林德贝里设计。[9]

证书

瑞典国王会亲自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颁给得主。证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设计,每位得主的证书都是独一无二的。证书上有一幅图画,以及获奖者的姓名和得奖原因。[9]

历届获奖

时间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俄罗斯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
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瑞士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加拿大发现胰岛素
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
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奥地利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治疗价值
1928年查尔斯·尼柯尔法国在斑疹伤寒研究上的工作
1929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英国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
1930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奥地利发现人类的血型
1931年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英国发现神经元的相关功能
埃德加·阿德里安英国
1933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美国发现遗传中染色体所起的作用
1934年乔治·惠普尔美国发现贫血的肝脏治疗法
乔治·迈诺特美国
威廉·莫菲美国
1935年汉斯·斯佩曼德国发现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胚胎发育中起中心作用的胚胎区域)效应
1936年亨利·哈利特·戴尔英国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相关发现
奥托·勒维奥地利
1937年圣捷尔吉·阿尔伯特匈牙利与生物燃烧过程有关的发现,特别是关于维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
1938年柯奈尔·海门斯比利时发现窦和主动脉机制在呼吸调节中所起的作用
1939年格哈德·多马克德国发现百浪多息(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效果
1943年亨利克·达姆丹麦发现维生素K
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美国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约瑟夫·厄尔兰格美国发现单神经纤维的高度分化功能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美国
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英国
霍华德·弗洛里澳大利亚
1946年赫尔曼·约瑟夫·马勒美国发现用X射线辐射的方法能够产生突变
1947年卡尔·斐迪南·科里美国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
格蒂·特蕾莎·科里美国
贝尔纳多·奥赛阿根廷发现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948年保罗·赫尔曼·穆勒瑞士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死多类节肢动物的接触性毒药
1949年瓦尔特·鲁道夫·赫斯瑞士发现间脑的功能性组织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葡萄牙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950年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美国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瑞士
1951年马克斯·泰累尔南非黄热病及其治疗方法上的发现
1952年赛尔曼·A·瓦克斯曼美国发现链霉素,第一个有效对抗结核病的抗生素
1953年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英国发现柠檬酸循环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美国发现辅酶A及其对中间代谢的重要性
1954年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美国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美国
托马斯·哈克尔·韦勒美国
1955年阿克塞尔·胡戈·特奥多尔·特奥雷尔瑞典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56年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美国心脏导管术及其在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方面的发现
沃纳·福斯曼德国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美国
1957年达尼埃尔·博韦意大利发现抑制某些机体物质作用的合成化合物,特别是对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的作用
1958年乔治·韦尔斯·比德尔美国基因能调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美国
乔舒亚·莱德伯格美国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
1959年阿瑟·科恩伯格美国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塞韦罗·奥乔亚美国
1960年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澳大利亚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彼得·梅达沃英国
1961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美国发现耳蜗内刺激的物理机理
1962年佛朗西斯·克里克英国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詹姆斯·杜威·沃森美国
莫里斯·威尔金斯英国
1963年约翰·卡鲁·埃克尔斯澳大利亚发现在神经细胞膜的外围和中心部位与神经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理
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英国
安德鲁·赫胥黎英国
1964年康拉德·布洛赫美国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机理和调控作用
费奥多尔·吕嫩德国
1965年方斯华·贾克柏法国在酶和病毒合成的遗传控制中的发现
安德列·利沃夫法国
贾克·莫诺法国
1966年裴顿·劳斯美国发现诱导肿瘤的病毒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美国发现前列腺癌的激素疗法
1967年拉格纳·格拉尼特瑞典发现眼睛的初级生理及化学视觉过程
霍尔登·凯弗·哈特兰美国
乔治·沃尔德美国
1968年罗伯特·W·霍利美国破解遗传密码并阐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哈尔·葛宾·科拉纳美国
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美国
1969年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美国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和遗传结构
阿弗雷德·赫希美国
萨尔瓦多·卢瑞亚美国
1970年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美国发现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传递物质及其贮存、释放和抑制机理
乌尔夫·冯·奥伊勒瑞典
伯纳德·卡茨英国
1971年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美国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年杰拉尔德·埃德尔曼美国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罗德尼·罗伯特·波特英国
1973年卡尔·冯·弗利德国发现个体与社会性行为模式的组织和引发
康拉德·洛伦兹奥地利
尼可拉斯·庭伯根英国
1974年阿尔伯特·克劳德比利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方面的发现
克里斯汀·德·迪夫比利时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美国
1975年戴维·巴尔的摩美国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罗纳托·杜尔贝科美国
霍华德·马丁·特明美国
1976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美国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理
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美国
1977年罗歇·吉耶曼美国发现大脑分泌的肽类激素
安德鲁·沙利美国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美国开发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沃纳·亚伯瑞士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丹尼尔·那森斯美国
汉弥尔顿·史密斯美国
1979年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美国开发计算机辅助的断层扫描技术
高弗雷·豪斯费尔德英国
1980年巴茹·贝纳塞拉夫美国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的遗传结构
让·多塞法国
乔治·斯内尔美国
1981年罗杰·斯佩里美国“发现大脑半球的功能性分工”
大卫·休伯尔美国“发现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托斯坦·维厄瑟尔瑞典
1982年苏恩·伯格斯特龙瑞典“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格特·萨米尔松瑞典
约翰·范恩英国
1983年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美国“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
1984年尼尔斯·杰尼丹麦“关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控制特异性的理论,以及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
乔治斯·克勒德国
色萨·米尔斯坦英国
1985年麦可·布朗美国“在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方面的发现”
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美国
1986年斯坦利·科恩美国“发现生长因子”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美国
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发现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1988年詹姆士·W·布拉克爵士英国“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格特鲁德·B·埃利恩美国
乔治·希青斯美国
1989年迈克尔·毕晓普美国“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
哈罗德·瓦慕斯美国
1990年约瑟夫·默里美国“发明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器官和细胞移植术”
唐纳尔·托马斯美国
1991年厄温·内尔德国“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功能”
伯特·萨克曼德国
1992年埃德蒙·费希尔美国“发现的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一种生物调节机制”
埃德温·克雷布斯美国
1993年理察·罗伯茨英国“发现断裂基因”
菲利普·夏普美国
1994年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美国“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马丁·罗德贝尔美国
1995年爱德华·路易斯美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德国
艾瑞克·威斯乔斯美国
1996年彼得·杜赫提澳大利亚“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
罗夫·辛克纳吉瑞士
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美国“发现朊病毒——传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原理”
1998年罗伯·佛契哥特美国“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一氧化氮”
路易斯·路伊格纳洛美国
费瑞·慕拉德美国
1999年古特·布洛伯尔美国“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传递和定位”
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
保罗·格林加德美国
艾瑞克·坎德尔美国
2001年利兰·哈特韦尔美国“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
蒂姆·亨特英国
保罗·纳斯英国
2002年悉尼·布伦纳英国“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H·罗伯特·霍维茨美国
约翰·E·苏尔斯顿英国
2003年保罗·劳特伯美国“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
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
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发现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
琳达·巴克美国
2005年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罗宾·沃伦澳大利亚
2006年安德鲁·法厄美国“发现了RNA干扰——双链RNA引发的沉默现象”
克雷格·梅洛美国
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美国“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马丁·埃文斯英国
奥利弗·史密斯美国
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发现了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
吕克·蒙塔尼法国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澳大利亚“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卡罗尔·格雷德美国
杰克·绍斯塔克英国
2010年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英国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
2011年布鲁斯·巴特勒美国"他们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
朱尔斯·霍夫曼法国
拉尔夫 ·斯坦曼美国"他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012年约翰·格登英国“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细胞核重编程技术”
山中伸弥日本
2013年詹姆斯·E·罗斯曼美国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与调节机制。[15]
兰迪-W.谢克曼美国
托马斯-C.苏德霍夫德国
2014年约翰·奥基夫英国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梅·布莱特·莫索尔挪威
爱德华·莫索尔挪威
2015年威廉·C·坎贝尔爱尔兰发现治疗丝虫寄生虫新疗法[16]
大村智日本
屠呦呦中国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16]
2016年大隅良典日本[17]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18]
2017年杰弗里·霍尔美国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19]
迈克尔·罗斯巴什美国
迈克尔·杨美国[20]
2018年詹姆斯·艾利森美国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21]
本庶佑日本
2019年
威廉·乔治·凯林美国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方法
彼得·约翰·拉特克利夫英国
格雷格·塞门扎美国
2020年
哈维·J·奥尔特美国发现丙型肝炎病毒[22]
迈克尔·霍顿英国
查尔斯·M·赖斯美国
2021年大卫·朱利叶斯美国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2]
阿登·帕塔普蒂安美国
2022年斯万特·帕博瑞典发现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3]

参考资料:[23]

中国得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分享。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如何将青蒿素从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来,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16]

社会评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普遍认为是在生理学或医学奖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24](The Nobel Prize is widely considered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award. It is awarded for achievements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or medicine, literature, peace and economics.)[2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