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地理)

由网友(♂泛滥成灾℡)分享简介:一九八九年拟定的《中华国民共以及国都会计划法》划定,大都会是指郊区以及远郊区非农业人嘴五零万以上的都会,中等都会是指郊区以及远郊区非农业人嘴二零万以上、没有谦五零万的都会,小都会是指郊区以及远郊区非农业人嘴没有谦二零万的都会。可是那部计划法已于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废止,而异时实行的《中华国民共以及国乡城计划法》不设定都会范围的条则。...

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但是这部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废止,而同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没有设定城市规模的条文。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未从立法的层面对大中小等城市规模概念进行定义。

中文名

小城市

国家

中国

类型

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

中国情况介绍

2019中国人口日﹕带你瞭解12年间中国百万人口城市数量变迁

r

2010年版

2010年,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依据,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

r

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许多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建制市和规模较大的县的中心城镇)的市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或超过20万、50万的临界值。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r

2014年版

2014年11月2日,国务院“国发〔2014〕51号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1]

r

世界概况

按城市聚居人口大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各国的具体分级标准不尽一致。联合国将2万人作为定义城市的人口

r

下限,10万人作为划定大城市的下限,100万人作为划定特大城市的下限。这种分类反映了部分国家的惯例。

r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