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区)

由网友(我心已冷)分享简介:连云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区,位于连云港对于外开搁的最东段,是连云港市3个主乡区之1,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行政区齐整总面积八三六平方私里,辖九个城街谈、省级连云经济开垦区、省级连云港海滨游览度假区以及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常住人嘴一六.一四万人。[一]二零一九年齐区实现地域出产总值二零六.四九亿元。[二]连云区境内...

连云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区,位于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最东段,是连云港市三个主城区之一,截至2022年6月,行政区划总面积836平方公里,辖9个乡街道、省级连云经济开发区、省级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常住人口16.14万人。[1]201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6.49亿元。[2]

连云区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地,主要由后云台山、北固山和东西连岛组成,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属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地带,[3]区内盛产各类海产品,其中尤以紫菜、棱子蟹、对虾最为出名。[4]荣获“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1]

截至2023年2月,有职业中专1所,中小学17所。[5]医院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区等等医疗机构。[6]

秦时属薛郡,后属郯郡朐县。1952年改为连云区,2006年,撤销云山乡,设立云山街道。[7]旅游景区有海上云台山景区,连云港老街等。[1]

中文名

连云区

外文名

Lianyun District

别名

东部城区

地区生产总值

206.49亿元(2019年)

下辖地区

12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

主要民族

邮政编码

222042

地理位置

中国华东(江苏省)、江苏省连云港市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方言

连云港话(江淮官话)

行政代码

320703

区委领导

区委书记:杨新忠;区长:唐世海

面积

836平方公里[1]

人口数量

29.28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8]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国家/地区

(中国)江苏连云港

政府驻地

海州湾街道(西墅路1号)

电话区号

(+86)0518

著名景点

海上云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连岛度假区、连云港老街、在海一方公园

机场

连云港花果山机场

火车站

连云站、墟沟站、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

车牌代码

苏G

地方特产

刺参、海带、对虾、山螃蟹

城区概况

江苏连云港,我国的一座 伪港口城市

连云区是连云港市“一市双城”的东部港口城区,位于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连云港港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总面积836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243平方公里,辖9个乡街道、省级连云经济开发区、省级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1]

辖区内的连云港港是国家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中西部最便捷出海港,拥有70个万吨级泊位,开通了73条远近洋航线,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地区近1000个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辖区内的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是省级和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市重点物流基地,规划面积44.89平方公里,重点打造基础物流、增值物流、公共物流三大功能体系,将建设成为中亚-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产业合作的重要国际经济平台。

连云区依海而生,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毗邻的海州湾渔场曾是我国著名的八大渔场之一,全区紫菜养殖面积15万亩,占全国产量20%以上;全区海岸线长118.4公里,其中基岩岸线40多公里,拥有海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近海可养殖海域533平方公里,沿海滩涂6.3万亩,具有发展临港工业的良好资源禀赋。连云区生态本底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3%(全市平均22.32%),全省县区排名第一(全省平均24%),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辖区内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与俄罗斯最大的合作项目,现有机组年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1]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海连市建立,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南城镇、花果山乡、云台乡和猴嘴街道划归新浦区管辖。[9]

2010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0]46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将灌云县管辖的东辛农场、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划归连云区管辖。[10]

自然地理

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地,主要由后云台山、北固山和东西连岛组成,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脉

连云区内有北云台山、北崮山的大小70多座山峰。

云台山位于华北古陆的南缘,属鲁苏地质,与山东的泰山、崂山一脉相承。它的岩石为变质岩,地质学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亿年前造山运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后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性坚硬,色白质细。

云台山是由五条山脉组成,由南向北数,第一条为锦屏山,有马耳峰、白虎山、孔望山等21座山峰;第二条为前云台山,又称南云台山,有玉女峰、香炉顶等74座山峰,花果山就在其间;第三条为中云台山,有华盖山、溪云山等13座山峰;第四条为后云台山,又称北云台山,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山峰,连云港港口便在山北;第五条为东西连岛,有桅尖山等两座山峰,现仍在海中,是港口的屏障。

水文

蔷薇河是连云港市境内最主要的河流,它不仅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用水资源,更是全市人民唯一的饮用水源。

气候

连云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属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40C,1月份气温最低,均温1.10C;8月份气温最高,均温26.80C,全年有223天以上日均温不低于100C。年平均降水量为882.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15天。

自然资源

连云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各类海产品和林果茶,其中尤以紫菜、棱子蟹、对虾、云雾茶最为出名,现已成为全国县区级最大的紫菜养殖基地。前三岛还是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岛上鸟类众多,素有“鸟岛”之称。

人口信息

2010年,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连云区人口连云区2316975.27433人。[11]

2019 年,全区(不含徐圩新区)户籍人口 133632 人, 同口径较上年末减少 198 人,下降 0.15%。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云区常住人口为29.28万人。[8]

经济概况

201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6.49亿元(调整后, 含核电),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增 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95.1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 增加值104.97亿元,增长4.7%。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3.1:46.1:5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898元,超过两万美 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181.28亿元,增长1.1%;全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2亿元,同比增长5.4%;实际利用外 资750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5元,增长8.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20元,增长8.2%;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4元,增长8.8%;小康社会综合实现 程度达92.4%。

第一产业

201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0.45%。其中,渔业产值11.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5.97%,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84个百分点;农业产 值0.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所占比重较去年 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林业产值0.1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1.46%,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海洋 产业有序发展。试点开展经营性海洋牧场建设,总投资30亿 元的南极磷虾船和深远海养殖工船项目签约,首艘磷虾船建 成试航。完成羊山岛整治修复二期工程,建设海上休闲渔业 观光平台,新增市级休闲渔业基地4个。推动成立连云港市 紫菜协会,实现场内交易额4.8亿元,清理非法养殖3万亩, 养殖面积压减至2016年水平。特色农业稳步提升。积极培育 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出口6100万美元。大力发展休闲 观光农业,建成宿城绿色优质云雾茶基地,创成市级休闲农 业精品村6个。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建成服务站20个,扶持 特色电商60家,实现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6.89亿元,增长 29.9%;全年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88.4亿元、工业税收6.7 亿元,分别增长41.5%、63%。盐化油化、金属材料两大主导 产业实现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48.2%,占全区规模工业产 值的87.3%。板桥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千万吨级精品钢项目 承载基地,总投资770亿元的优特钢项目前期产能加快整合。 恒鑫通精选矿、润睿高纯油酸等6个过亿元项目竣工投产, 丰益二聚酸、金桥氯碱二期等7个过亿元项目加快建设。

2019 年,全区1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 总产值 28.40 亿元,增长 5.6%。竣工产值 35.15 亿元,增长 3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 133.36 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 开工面积 34.31 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 8270 人。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1.28亿元,增长 1.1%。其中一产投资1.46亿元,二产投资90.1亿,三产投资 89.72亿元。

2019年房地产业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2.28亿元,下降 26.8%。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30.02亿元,增长8.4%;房屋施 工面积314.84万平方米,增长23.6%;其中住宅面积216.88 万平方米,增长34.4%;商品房销售面积31.27万平方米,下 降22.6%。

服务业、旅游

2019年,全区8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40.14亿元,增长8.4%。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上合物流园 划归我区管理,专用铁路基本建成,中外运物流等项目加快 建设,全年物流量突破2000万吨,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一带一路”大数据产业园加快建设,移动大数据项目有序 推进,超大规模数据平台、电信天翼云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签 约落户。

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60亿元,分别增长11.5%、14.3%。全域旅游亮点纷呈。连岛景区5A创建通过国家资源评审,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 验收,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获评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海上云 台山景区获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连岛、宿城旅游风情小 镇通过年度省级考核,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挂牌运行,大 桅尖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直升机低空飞行项目投入运 营,连岛和花果山实现山海空中摆渡,在海一方公园完成提 升改造,高公岛渔人码头开园迎宾,天际大沙湾酒店等项目 投入运营,跨海索道、海州湾之星水上酒店等项目有序推进。 成功举办亚洲杯暨首届“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沙滩音乐 狂欢节等活动。开展“百警净岛”行动,全面整治旅游市场 秩序,游客投诉量下降75%。

国内贸易

2016年,“点点通”平台上线运营,跨境直购业务全面开展,省康复医院复工,新城租赁式办公、丰惠广场完成外装。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4亿元,增长12.0%。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89亿元,增长8.5%。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共新设企业518户,新增注册资本13.48亿元;新设个体工商户2610户,资金总额1.85亿元。目前,全区累计注册企业3633户,注册资本90.88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9877户,资金总额6.68亿元。[12]

对外经济

2019年,全区累计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367亿元,引 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实际利用外资7501万美元。完成进出 口总额19.45亿美元,下降4.6%,其中:出口5.3亿美元,下 降14.2%;进口14.2亿美元,下降0.4%。

财政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 12.4%。税收收入11.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5%。 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11.23亿元,增长8.09%;非税收入 2.54亿元,增长36.1%。从税种看,增值税43092万元,增长 2.4%,占全部税收的38.4%;企业所得税23604万元,增长28.2%,占全部税收的21.0%;全年征收环境保护税840万元, 增长24.4%。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0亿元,增长 12.1%;基金支出4.75亿元,下降27.3%。在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332万元,增长9.9%;公共安全 支出8164万元,增长23.8%;教育支出36009万元,增长5.1%; 科学技术支出1600万元,增长5.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522万元,增长6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877万元,增 长55.9%,主要因素为我区无收入来源的失海失地人员企业 性质养老金、机关事业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基金、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相关社会保障养老金财政补助支出加 大,同时补齐2014年-2018年个人部分职业年金及部分单位 承担机关养老保险金支出,其中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的补助949万元,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的补助8040万元,对失海失地人员养老保险补助1760万元, 对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68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 6483万元,增长8.5%;节能环保支出8211万元,下降28.6%;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55万元,增长40.8%;农林水事务支出 6373万元,下降2.4%;交通运输支出419万元,下降34.5%; 住房保障支出10273万元,增长3.9%;债务付息支出936万元, 与去年持平。

社会事业

2019年新增城镇就业6000余人,扶持创业1000余人,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

教育

2019年开工建设苏州外国语学校新城校区、海客瀛洲小学和核电二村幼儿园,启动东港中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城区小学 实现“弹性离校”“午餐配送”全覆盖。苏外、圣奥本等民 办学校快速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卫生

2019年推进医联体、康联体建设,建成中医馆3家,推广“点单式”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宿城创成省级健康街道。

科技

2016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科技计划项目4个、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6个、省科技进步奖1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个,组织3家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企业申报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家企业参加省级科技创业大赛,申报市级计划项目5个。今年全区获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个,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3个,获得项目资金222万元,组织7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80万元,申请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350万元,全区专利申请656件,授权529件,专利申请、授权量较去年有大幅度提升。[12]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705 元,增长 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720 元,增长 8.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44 元,增长 8.8%。

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础养老金发放覆盖率均达 100%,区社保中心获评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高质量 完成退役士兵和军转干部安置选岗工作。发放各类价格补 贴、困难补助近750万元,受惠群众2400余人。建成居家养 老指挥调度平台,新改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13]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杨新忠[14]

交通概况

公路概况

连云港市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连霍、同三两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至南京320公里、上海520公里、青岛285公里、北京880公里、徐州200公里。汽车客运可通达南京等地,汽车货运可通达全国各地。有连云港汽车运输公司108车队、有连云港市第四、五运输公司。中山路、中华路、云台路、云台山公路隧道、海棠路、院前路、平山路、五羊路、平高公路是区内的交通干道。

铁路概况

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的起点就在境内。有连云港、墟沟2个火车站,开通了直达徐州、南京、上海、宝鸡、北京的旅客列车和直达阿拉山口的货运列车。

空运概况

连云港机场达到国际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温州等十几条空中航线。连云港至北京、上海的航班每天一班,广州每周5班。

水运概况

连云港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之一,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港口建立了通航贸易关系。连云港港已跻身中国主枢纽港,拥有7万吨级的深水航道,正在筹备建设10至15万吨级矿石码头。2002年,港口吞吐量为3316万吨,集装箱运输为20.5万箱。中国最长的拦海大堤把海岛与陆地连成整体,围成的港池可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土产特产

刺参 刺参,又名沙参,在海参中最为贵重。连云港的刺参,为黄褐色,身上有大刺、小刺各四排。刺参不耐高温,夏季休眠,为捕获季节。刺参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刺参,含蛋白质76.5克、脂肪1.1克、无机盐3.4克、碳水化合物10.7克。

海带 连云港市人工养殖海带已有40余年历史,为江苏省唯一的海带产地。海带,属褐藻门、海带科。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

对虾 对虾,为连云港市海产品之一。除海域内有天然生长的外,赣榆、灌云、连云、云台等县区还利用沿海滩涂进行人工养殖。

旅游资源

连云区是1988年 国务院批准的云台出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以“古、海、神、幽”为特色的山海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 城市建设。又形成了港、岛、堤、洞(隧道)等新 的人文景规,加之宜人的气候条件,使连云区成为著名的 海滨旅游、疗养、避暑胜地。

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海滨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江苏最佳的天然优质海滨沙滩—大沙湾浴场;汇萃青山、碧海、金滩、茂林、奇石于一体的海滨胜境—苏马湾生态园;享受卧床听涛、推窗望海渔家乐趣的渔村之旅;位居神州第一、如虹横卧天堑的拦海巨堤;饱经沧桑岁月、诉说汉代文明的海上界域石刻;孤悬海外、物产丰饶堪称鸟岛的前三岛;清新纯净、富含负离子的海洋空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怡人的海滨气候。秀丽独特的海滨自然风光和别具特色的海岛人文景观使连岛度假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

行政区划

连云区位于港口的建连云港市城区东北部,东、北两面濒临黄海,西 、南两面与云台区接壤。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地,主要由后云台山、北固山和东西连岛组成,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总面积94平方公里。

Lianyun Qu

0518

320703

222042

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西路

2006年区划调整后,连云区由原辖4乡4镇4个街道办事处,38个自然村,37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38个自然村,37个社区居委会。

连岛镇 面积 7.67平方千米,人口 4634人。

板桥镇 面积 6.12平方千米,人口 8633人。

徐圩镇 面积131.09平方千米,人口 7807人。

朝阳镇 面积 24.46平方千米,人口19049人。

云山乡 面积 16.47平方千米,人口 9205人。

宿城乡 面积 18.00平方千米,人口 4151人。

高公岛乡 面积 8.07平方千米,人口 2705人。

东辛农场 面积 45万亩 ,人口40000人

荣誉记录

2019年2月11日,连云区被评为“2018年度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考评先进县区”区目标综合奖二等奖。[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