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学(2023最新风景园林学百科介绍)

由网友(巡山小妖精)分享简介:风光园林教是1门古老而年青的教科。做为人类文化的沉要载体,园林、风光取景观已连续存留数千年;做为1门古代教科,风光园林教可回溯至一九世纪终、二零世纪始,是正在古典造园、风光造园根蒂根基上经由过程科教反动体式格局成立起去的新的教科体式格局。中文名风光园林教研究标的目的六个外文名Landscape Architecture教科级别1级首要功效从...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园林、风景与景观已持续存在数千年;作为一门现代学科,风景园林学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的学科方式。

中文名

风景园林学

研究方向

6个

外文名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学科级别

一级

主要功能

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构成

从传统造园到现代风景园林学,其发展趋势可以用3个拓展描述:第一,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第二,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第三,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一级学科:0834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学(又称景观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得以实践,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气候、地理、水文等自然要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工构筑物、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色彩等人文元素,是一个地域综合情况的反映。因此,风景园林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多知识的相对复杂的应用科学。

学科体系

从涉及相关学科来看,主要和理工学科、农林学科、医学生理学科、艺术设计学科以及社会人文学科相关。

从具体学科分支内容上来看:理工类涉及生物学、植物学、地理地质学、土木建筑学等,生物栖息地、植物造景应用、自然与人文地理、地形地貌、环境灾害、水土保持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建筑构筑物造型、设计、施工、结构等等

农林学科

主要包括园艺、林业,传统的庭院和造园设计、自然景观规划与运营等,其涉及内容也是传统园林学科的重点。

艺术人文学科

包括美学、史论学,涉及空间构成、色彩设计、设计创意义,涉及内容宽泛,也是现代景观学科关注的重点,对于解决城市更替、城市文化承继等具有重要作用。

医学生理学科

主要包括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从人与环境的选择与限定的相互关系着手,解决设计细节的问题。

从学科的应用拓展方向来看,细分化的专业内容需要加以横向整合,因此,根据以上的学科分类,我们可以从相关风景园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上进行进一步梳理。

学科内涵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

本学科涉及的问题广泛存在于两个层面: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学科需要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

因此,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征。空间与形态营造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和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是风景园林学3大基础理论。它们分别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和美学为内核,广泛吸收以下学科的理论成果而形成:地理学、林学、地质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空间营造

风景园林学空间营造理论(Theory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是关于如何规划和设计不同尺度户外环境的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又可细分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等六个模型;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如下8个技术环节:确定范围与目标、数据收集与区域分析、现场踏勘、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现状调研报告、多方案比较、概念设计、项目概算和施工设计。

景观生态

景观生态理论(Landscape Ecology)是风景园林学在解决其根本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的关键工具。它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景观格局的形成及与生态学过程的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或多样性)的维持和管理等。

美学

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Landscape Aesthetics)是关于风景园林学价值观的基础理论,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学与艺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它融合中国传统自然思想、山水美学和现代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提供了风景园林学研究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

历史发展

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方向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学,通过记录、分析和评价,建构风景园林自身的史学体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史、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学科史等。风景园林理论方向的理论基础是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研究领域包括: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风景园林批评、风景园林使用后评价、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等。

规划设计

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它以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各类空间与场所需求为目标,通过场地分析、功能整合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整体性的设计,创建舒适优美的户外生活环境,并给予人们精神和审美上的愉悦。该学科历史悠久,是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庭园、屋顶花园、室内园林、纪念性园林与景观、城市广场、街道景观、滨水景观,以及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构筑物等。

生态修复

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生物圈、国土、区域、城镇与社区等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区域景观规划、湿地生态修复、旅游区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线划定等。

遗产保护

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实践对象不仅包括传统园林、自然遗产、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乡土景观、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遗址公园等遗产地区,也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廊道、动植物栖息地、荒野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主要研究传统园林保护和修复、遗产地价值识别和保护管理、保护地景观资源勘察和保护管理、遗产地和保护地网络化保护管理、生态服务功能区的保护管理、旅游区游客行为管理等。

植物应用

是研究适用于城乡绿地、旅游疗养地、室内装饰应用、生态防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资源收集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风景园林植物生理与生态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园艺疗法、受损场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种植工程、防护林带建设等。

工程技术

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风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的土方工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弱电工程、水景工程、种植技术、假山叠石工艺与技术、绿地养护、病虫害防治,以及特殊生境绿化、人工湿地构建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维护、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绿地防灾避险、室外微气候营造、视觉环境影响评价等。

研究方法

风景园林学横跨工、农、理、文、管理学,融合科学和艺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一般而言,风景园林学较多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学科融贯

风景园林学的具体规划设计过程,吸收了“整体论(Holism)”、“开放复杂巨系统论(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和“融贯学科(Transdiciplinary Method)”的成果,应用相关科学(自然和社会科学)、技术(构造、材料)和艺术的知识和手段,综合解决风景园林学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中遇到的开放性、复杂性问题。

实验法

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实验,如工程材料与工艺性能、植物抗旱抗寒特性、观赏植物花期控制、新品种繁育、城市街巷气流规律、景观心理规律、园林的医疗作用等。

田野调查

适用于收集环境建设与维护工作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资料,以及对其规律的研究。如场地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游人的活动规律、绿地系统的生态作用、民众的各种要求等。

发展地位

一、园林(park and garden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息境域。国际上landscape achitecture 专业的标准中文名,并非景观规划。

2011年3月,风景园林学成为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一样的一级学科,三位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新目录”)显示,“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110个一级学科之一,列在工学门类,学科编号为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新目录与1997年相比,新增加了21个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学是其中之一。

二、风景园林学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担负着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建设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人才培养规模、规格已不能适应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需要。

按中国原来的学科划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中仅仅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相当于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层次,学术地位大大降低而被边缘化。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似乎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附属,只能在较低层面进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也只是农学门类林学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空间也受到极大限制。

同时,由于风景园林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门户之见和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的分离,造成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迷失,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误区和偏差,进而恶化到学科定位不稳、学科地位偏低、社会影响削弱。

新目录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标志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预示着风景园林教育春天的到来。

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并且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业界人士纷纷呼吁,为确保风景园林学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在学术界展开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的研讨,统一关于学科基础、内涵与外延、专业基础课程目录、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估标准等的理解,同时还要协调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人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关系,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与交流,以满足快速扩展的风景园林事业对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城镇化----“记得住乡愁”,风景园林学发展的机遇。

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非常务实。城镇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提法,完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对于上周末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多位城镇化专家认为,会议展现的新型城镇化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的方针,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基本原则,将使今后中国城镇化进程走上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道路。

在此次会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六大主要任务中,特别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记得住乡愁",这是让人感到最体贴,最温暖,最朴实话语。这种提法,让人很感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晟告诉记者,绿色优美的城市生态,是人们理想的安居环境。因此,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必须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和生态效益,不能盲目只追求造城与房地产开发,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道路。

王晟表示,全国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举了山东荣成市的例子。“在进行城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山东荣成没有把市中心填平搞房地产,而是做成了一个湿地公园,引来天鹅来此过冬。老百姓冬天不放鞭炮,怕惊扰天鹅。下雪天鹅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村民还会自发的每天三次喂玉米给天鹅吃。天鹅遇到人以后不但不飞走,还会往人身上靠。使得荣成变成名副其实的"天鹅之城"。”

近几年一直在从事城镇化专题研究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近日在上海也指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要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千城一面”的现象已成为当下许多城市的通病。新型城镇化要创造城市文化的多样性,要传承优秀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倡导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城市文化,杜绝脱离历史、盲目抄袭的“新、奇、怪”建筑。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

高校排名

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风景园林学排名情况如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20所,本次参评20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6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
A+10003清华大学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A-10247同济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10298南京林业大学
B+10056天津大学
10225东北林业大学
10389福建农林大学
10504华中农业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7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341浙江农林大学
10611重庆大学
10626四川农业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10153沈阳建筑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466河南农业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53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0564华南农业大学
10677西南林业大学
C+10086河北农业大学
10224东北农业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07南京农业大学
10635西南大学
C10016北京建筑大学
10157沈阳农业大学
10201北华大学
10332苏州科技大学
10410江西农业大学
10610四川大学
C-10364安徽农业大学
10429青岛理工大学
10435青岛农业大学
10489长江大学
10589海南大学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发布,风景园林学排名情况如下:

注: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9所,本次有17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8所。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只列出学科得分在70分(含)以上的学校,详细信息参考。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22北京林业大学(博、硕)87
10003清华大学(博、硕)80
10247同济大学(博、硕)
10286东南大学
10056天津大学78
10298南京林业大学
1053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硕)75
10611重庆大学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硕博)
10225东北林业大学(博、硕)73
10389福建农林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7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硕)
10016北京建筑工程学院71
10341浙江农林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677西南林业大学(博、硕)
10153沈阳建筑大学70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489长江大学
10635西南大学

学科建设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其中涉及风景园林学科高校有4所,分别是: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