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价格(可比价格的形式)

由网友(再见,别再见)分享简介:稳定价格(Constant price)是可比价格的1种情势,指用以计较各期间产物价值指标的固订价格。按稳定价格计较的产物价值消弭了价格变更要素,差别期间比照可以反应出产的成长速率。[一]中文名稳定价格拼音bú biàn jià gé外文名Constant price别号可比价格、固订价格词语释义“现行价格”的对于称。计...

不变价格(Constant price)是可比价格的一种形式,指用以计算各时期产品价值指标的固定价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1]

中文名

不变价格

拼音

bú biàn jià gé

外文名

Constant price

别名

可比价格、固定价格

词语释义

之江生物改道科创板拟募资增10倍 信披不实身负警示函

“现行价格”的对称。计划统计工作中用来计算一定时期内不同年份的商品价值指标而规定使用的某一固定期的价格。旨在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便于比较各年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我国规定,1981-1990年期间,以1980年的实际价格为不变价格。

国家规定用来计算不同历史时期产品产值的某一时期的价格。又称固定价格或可比价格。

词语详解

在反映不同时期产品产值的变动时﹐用不变价格计算价值量指标﹐可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便於进行历史的对比。

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了关于不变价格的研究和实践。作为 国民经济核算问题﹐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十九次年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编制价格和物量统计方法论手册﹐并于1979年正式出版《不变价格国民核算手册》﹐使不变价格问题得到进一步完善﹐根据实际需要和核算特点﹐不变价格的确定有两种方式﹕①直接规定不变价格﹐即在 基年中确定某一 时点(如某一天)的 一揽子商品(即指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商品)的价格为该 基期的不变价格﹔②基期的现行价格﹐即以基期商品的现行价格作为该基期的不变价格。中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采用1952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1958~1970年采用1957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1971~1980年采用1970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1981~1990年采用1980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自90年代起﹐采用直接规定不变价格的方式确定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不变价格。随著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变更新的 基期年份以保持不同年份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而需要形成新的不变价格。

发展历史

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 基期也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即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同一年份利用不同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亿元,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