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村(湖南怀化市靖州县铺口乡下辖村)

由网友(衹願做妳的小傻瓜)分享简介:林源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展嘴城西部,距县乡二二私里。东取坝阴村相交,西取藕团城相连,北邻3锹城,南取排牙山林场接壤。异名村有浙江省庆元县隆宫城林源村。二零一六年一一月,林源村被中华国民共以及国住房乡城设置装备摆设部等部分列进第4批中国传统乡村名录私示名双。中文名林源村车牌代码湘N所属地域湖南怀化地舆位置湖南省怀化...

林源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铺口乡西部,距县城22公里。东与坝阳村相接,西与藕团乡相连,北邻三锹乡,南与排牙山林场交界。同名村有浙江省庆元县隆宫乡林源村。2016年11月,林源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中文名

林源村

车牌代码

湘N

所属地区

湖南怀化

地理位置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铺口乡西部

面积

13.6 km²

电话区号

0745

行政类别

自然村

所属国家

中国

人口

0.1334万人

方言

湖南话

邮政区码

418400

耕地面积

1949亩

山地面积

14236亩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历史文化

湖南要给怀化这39个村发福利啦 每村100万元 快看有没有你家乡吗

林源古寨始建于明朝中期,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独具西南侗苗少数民族特色规模较大的古团寨。寨内历史传统文化遗迹较多。虽经历代的折除毁坏,如今仍保持完好的两大寨门,上寨双鼓门和下寨狮子门据考证是我国西南侗苗地区少有的,独具特色,规模最大的寨门建筑。也因此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名录。

其中还有寨北的千年古银杏树,是我县乃至整个怀化已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银杏树。也有大寨的标致性作坊,寨南的古榨油坊(也只有寨子大,人口多的团寨才置办使用得起)。可惜现已拆除“油榨主体”已消失不见,仅留一个巨大古石碾埋着半截在土里,及古时的学馆(现仍保存)。

经济概况

靖黎公路从东向西穿境而过。全村共有5个自然团寨,8个村民小组,309户,1334人,其中党员41人,村组干部20人。全村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236亩,耕地面积1949亩,森林覆盖率为80%。全村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

基础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林源村组织活动中心作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于2007年6月在原村部大楼基础上进行装修。整个装修工程共花费资金5万元,并于2007年7月底完工。林源村组织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82平方米,共分楼上楼下两层,共设3个办公室即村支部和村委会办公室、综治办公室、计生办公室,1个党员活动室,1个妇查室,现已配齐办公设施投入使用了。

名胜古迹

林源村[湖南省靖州县铺口乡下辖村]

靖州林源寨门由上寨门、中寨门、下寨门构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林源团寨巷道纵横,分五纵二横排列,族人分上寨双鼓门、中寨桂花门、下寨狮子门三门族居。团寨中现存水塘、水井、石板路、土地庙、清代窨子屋、乾隆五年修路碑以及一些残存的团寨古围墙等遗迹。

寨门是村民的公共文化广场,也是村民议款、议事、开会、休闲、乘凉的地方。村民十分爱护村寨,历史上三个寨门连着围墙,将团寨围在其中,既安全又集中,显示出团结、端庄、古朴的气息。

林源寨门历经四百多年历史和多次维修,其建筑形态和建筑工艺基本保持原状,主体构架和建筑特征及反映出的工艺技法均保持明代建筑的特点。一是石质材料运用于台明、石阶、门枋及围砌石墙,在我国苗侗地区实属罕见。二是保留下的寨门木楼重檐壮观,梁柱高大粗犷,抬梁与穿斗式梁架结体,梁枋雕卷草花样,瓜柱均饰菊花、向日葵等图案托垫,以及大形平盘斗、角背、象鼻形榫卯等构件的运用,均有明代官式建筑的遗风。

林源寨门保存完整,文化底蕴深厚,它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工艺,充分体现了汉族、苗族、侗族的建筑文化。它将干栏式建筑不断发扬光大,积极吸收侗族鼓楼、凉亭、汉族庭院、寺庙的建筑特点,创造了集汉、苗、侗建筑文化为一体的寨门。它既是我国苗侗地区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又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优秀载体,也是苗侗地区规模最大的寨门建筑;它集多元文化的亭、阁、楼、殿为一体,极具人文、民族、民俗、宗教、传统建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2011年,靖州县林源寨门被列为省级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传承

林源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而在开发特色旅游方面我们林源古寨所具备的独有的资源优势一点都不比早已名声在外的地笋苗寨和岩脚侗寨差:

1、交通便利,从县城到林源村仅二十几分钟的车程,且古寨就在靖黎公路边上,且紧邻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2、寨内景点文物价值较高,且文化遗址较多;3、寨内民风纯朴,村民的生产生活习俗还基本保持原貌,至少还有很多了解懂得侗苗生活习俗的中老年寨民健在。

因此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保护、发掘、传承好古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利用我林源古寨这特有的资源推动我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否则随寨中老年人的离去,流传千年的许多优良民族习俗的改变和淡忘,寨中文化景观的破损消失,那我们“林源古寨”这颗曾闪耀于我县西南一方的“历史名寨”就当真会一去不复返,湮没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打造特色旅游景点也将只是一句空谈。因此,保护古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也是开发特色旅游的前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