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

由网友(人渣)分享简介:茅台酒(Kweichow Moutai Co.,Ltd.),齐称贵州茅台酒株式会社,建立于一九九九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1野以从事酒、饮料以及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董事少是丁雄军[一]。首创人是赖永始、王立夫以及华联辉。[二]茅台酒主营茅台酒及茅台系列酒的出产取发卖,主宰产物贵州茅台酒是尔国大曲酱喷鼻型黑酒的始祖以及典...

茅台酒(Kweichow Moutai Co.,Ltd.),全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董事长是丁雄军[1]。创始人是赖永初、王立夫和华联辉。[2]

茅台酒主营茅台酒及茅台系列酒的生产与销售,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

2021年6月,凯度发布了“2021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茅台酒以1093.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第11名。[4]

中文名

茅台酒[5]

品质特点

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6]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3年第16号

产地名称

贵州省仁怀市[6]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时间

2003年2月14日

产品特点

中国十大名酒你知道几个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6][7]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7]

生产工艺

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7]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7]

茅台酒以本地优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在此期间,要经历重阳下沙、端午踩曲、长期贮存等工艺环节的淬炼,制酒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顺应季节变换,历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制而成的基酒还需在陶坛中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最后,采用酒勾酒的方式将一百余种不同酒龄、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度等各有特色的基酒进行组合,形成了茅台酒的典型风格。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茅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6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点。

茅台酒工艺的季节性生产指茅台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茅台酒生产投料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期进行,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8]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民国四年(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7]

产地环境

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20世纪60、70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5][9]

茅台酒厂区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峡谷地带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使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7]

原料要求

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与东北及其它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10][11]

水质要求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7]

历史渊源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

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

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生产情况

2015年,茅台酒销售收入419.12亿元,利润227.22亿元。

2016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共生产约为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约为3.9万吨,系列酒基酒约为2.1万吨。茅台酒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37.6%,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0.6%。

2017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42771吨,完成年计划的130.9%,入库合格率为99.96%。

产品荣誉

国际奖项

1985年,茅台酒获法国巴黎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金桂叶奖。

1986年,茅台酒获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1989年,茅台酒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1年,茅台酒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2年,茅台酒获日本东京第四届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

1992年,茅台酒获首届美国国际名酒大赛金奖。

1992年,茅台酒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金奖。

1993年,法国波尔多国际酒展,53°、43°、38°茅台酒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1994年,茅台酒获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1994年,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荣获纪特别金奖第一名。

国内奖项

1952年,茅台酒获全国土产交流会名酒。

1953年,茅台酒获全国第一届评酒会国家名酒金奖。

1963年,茅台酒获全国第二届评酒会国家名酒金奖。

1979年,茅台酒获全国第三届评酒会国家名酒金奖。

1984年,茅台酒获全国第四届评酒会国家名酒金奖。

1989年,茅台酒获全国第五届评酒会国家名酒金奖。

1989年,茅台酒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0年,茅台酒获轻工部金奖。

1991年,茅台酒系列产品获全国出口优质产品称号。

1992年,茅台酒获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优质奖。

1992年,茅台酒获中华百绝博览会特别奖。

1993年,茅台酒获中国黄果树山水风光游暨中国国际名酒节荣获特别奖。

1994年,茅台酒获中国名优精品金奖。

1994年,茅台酒获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1999年,茅台酒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2001年,茅台酒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01年,茅台酒通过“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

2001年,茅台酒通过ISO9002品质管制体系认证。

2001年,茅台酒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0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3年0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2019年12月15日,茅台获得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年度榜样品牌荣誉称号。[12]

2019年12月,茅台在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企业)指数100榜单中排名第11位。

2020年1月,获2020胡润至尚优品“最青睐的白酒”称号。

2020年1月,英国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茅台排名第32位。

2020年6月,位列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第18位。[13]

2021年6月,凯度发布了“2021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茅台酒以1093.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第11名。[4]

地理标志

茅台酒(贵州茅台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内,南起茅台镇地辖的盐津河出水口的小河电站为界,北止于茅台酒厂一车间的杨柳湾,并以杨柳湾羊叉街路上到茅遵公路段为北界,东以茅遵公路至红砖厂到盐津河南端地段为界,西至赤水河以赤水河为界,约7.5平方千米。从该范围往南延伸,地处赤水河峡谷地带,东靠智动山、马福溪主峰,西接赤水河,南接太平村以堰塘沟界止,北接盐津河小河口与原范围相接,延伸面积约7.53平方千米,总面积共约15.03平方千米。

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高粱:贵州省仁怀市及金沙县、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糯高粱(俗称红缨子),淀粉含量不低于60%,其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例不低于88%,并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2.小麦:淀粉含量不低于60%,并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3.水:水源位于赤水河与盐津河交汇处赤水河上段,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二、酿造环境

制酒制曲区域土壤为紫红土,海拔420至600米。

三、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1.生产工艺流程: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个大的工序:

2.主要工艺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麦经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间隔入仓发酵40天后拆曲,贮存6个月后投入制酒生产。

(2)制酒:

①投料阶段:重阳开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经破碎后加热水润粮,次日加母糟蒸粮,下甑摊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匀堆积,达到工艺要求,入窖发酵30天后开窖取醅,再与造沙经破碎、润粮后的高粱拌匀,从蒸粮开始重复上述工序。

②馏酒阶段:馏酒阶段共有7个轮次,每个轮次均经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和馏酒操作。

制酒过程共经历9次蒸煮(馏),8次摊晾、加曲、堆积、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3)贮存勾兑:基酒(轮次酒)分酱香、醇甜香、窖底香3种典型体贮存于陶坛中,将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进行勾兑,勾兑后贮存于陶坛。贮存勾兑工序至少历经3年。

(4)包装:勾兑后的酒经检验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装出厂。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52%vol53%vol43%vol
色泽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酱香突出、老熟香明显、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酱香显著、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
口味老熟味显著、幽雅细腻、醇厚、丰满、回味悠长持久醇厚丰满、回味悠长丰满醇和、回味悠长
风格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醇厚、丰满、老熟香味舒适显著、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具有贵州茅台酒独特风格

2.理化指标:

项目52%vol53%vol43%vol
酒精度(20℃)/(%vol)52.053.043.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克/升)≥2.502.502.00
注: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vol。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

茅台酒(贵州茅台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茅台酒(贵州茅台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2020年7月20日,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14]

相关事件

2018年5月25日,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行业及相关方意见,对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复审决定“不予注册”。

2018年8月13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放弃“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撤销诉讼申请,并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致歉。[15]

2018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国酒”字样今后要在茅台的宣传中剔除。[1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