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鸟科麻雀属下的动物统称)

由网友(安稳不如野)分享简介:麻雀(Passer)是文鸟科麻雀属二七种小型鸟类的统称。麻雀栖于有稀少树木的地域、村子及农田。正在中国东部替换野麻雀做为乡镇中的麻雀。[一]它们的巨细、体色甚附近。1般上体呈棕、玄色的斑纯状,于是雅称麻雀。低级飞羽九枚,外侧飞羽的浅色羽缘(第1枚除了外)正在羽基以及近端处,形稍扩展,互相骈缀,略成两谈竖斑状,正在翱翔时尤睹较着。...

麻雀(Passer)是文鸟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

松枝上,那对打架的麻雀

麻雀栖于有稀疏树木的地区、村庄及农田。在中国东部替代家麻雀作为城镇中的麻雀。[1]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中文学名

麻雀

拉丁学名

Passer

文鸟科

脊索动物门[2]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27种

命名者及年代

Brisson, 1760

形态特点

体型小、有棕黑色的斑杂毛、嘴短粗而强壮

食物来源

植物的种子、小昆虫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动物界

麻雀属[3]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英文名

sparrows

习性

性格活泼、好奇心较强、警惕性非常高

生存海拔

300-2500米

形态特征

麻雀属都是小型鸟类,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闭嘴时上下嘴间没有缝隙。雌雄鸟羽毛的颜色常有区别。[4]

树麻雀体长13-15厘米。雄鸟从额至后颈纯肝褐色;上体砂棕褐色,具黑色条纹;翅上有两道显著的近白色横斑纹;颏和喉黑;雌鸟似雄体,但色彩较淡或暗,额和颊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带黄色。相似种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颊部均无黑斑,

黑顶麻雀体长15厘米。繁殖期雄鸟头顶有黑色的冠顶纹至颈背,眼纹及颏黑,眉纹及枕侧棕褐,脸颊浅灰。上体褐色而密布黑色纵纹。雌鸟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纵纹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浅色羽端明显。

家麻雀体长15厘米。雄鸟与树麻雀的区别在顶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无黑色斑块,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较多。雌鸟色淡,具浅色眉纹。较山麻雀雌鸟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顶麻雀的雌鸟明显,且尾无叉,胸色较淡。上背两侧具皮黄色纵纹,胸侧具近黑色纵纹。

山麻雀体长14厘米。雄雌异色。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4]

生活习性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有时可以发现它们在个别的树上筑巢,然而麻雀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都是成群的,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通常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4]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4]

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和农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各类森林和灌丛中,多活动于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多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城镇和乡村,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

种类介绍

麻雀属(27种)
中文名称学 名英文名称
1.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Saxaul Sparrow
2.索马里麻雀Passer castanopterusSomali Sparrow
3.科尔多凡棕麻雀Passer cordofanicusKordofan Rufous-sparrow
4.南非灰头麻雀Passer diffususSouthern Grey-headed Sparrow
5.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House Sparrow
6.栗麻雀Passer eminibeyChestnut Sparrow
7.阿拉伯金麻雀Passer euchlorusArabian Golden Sparrow
8.黄腹麻雀Passer flaveolusPlain-backed Sparrow
9.鹦嘴麻雀Passer gongonensisParrot-billed Sparrow
10.灰头麻雀Passer griseusNorthern Grey-headed Sparrow
11.阿布德库里麻雀Passer hemileucusAbd Al Kuri Sparrow
12.黑胸麻雀Passer hispaniolensisSpanish Sparrow
13.棕背麻雀Passer iagoensisIago Sparrow
14.索岛麻雀Passer insularisSocotra Sparrow
15.金麻雀Passer luteusSudan Golden Sparrow
16.南非麻雀Passer melanurusCape Sparrow
17.死海麻雀Passer moabiticusDead Sea Sparrow
18.树麻雀Passer montanusEurasian Tree Sparrow
19.棕麻雀Passer motitensisSouthern Rufous-sparrow
20.丛林麻雀Passer pyrrhonotusSind Sparrow
21.肯尼亚麻雀Passer rufocinctusKenya Rufous-sparrow
22.山麻雀Passer rutilansRusset Sparrow
23.谢氏麻雀Passer shelleyiShelley's Rufous-sparrow
24.荒漠麻雀Passer simplexAfrican Desert Sparrow
25.东非麻雀Passer suahelicusSwahili Sparrow
26.斯氏麻雀Passer swainsoniiSwainson's Sparrow
27.扎氏麻雀Passer zarudnyiAsian Desert Sparrow

分布范围

分布于全世界(除南北极)。[4]麻雀原产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在美洲,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地区,人类定居者引进了一些物种,特别是在城市和人类居住区,迅速归化。例如,家麻雀,在北美和澳大利亚,非洲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及国家,并在很多南美地区,数量分布密集广泛。

繁殖饲养

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它们的巢比较简陋,筑巢材料的种类很多,包括草,干草,羊毛,羽毛等。有时巢会位于岩石中,灌木丛的根部,或是建筑物如谷仓的屋檐下。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4-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4]

动物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