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胸总目(2023最新突胸总目百科介绍)

由网友(猫街少女)分享简介:突胸总目(Carinatae)又名今颌总目,鸟纲中最大的1个总目,包孕现存鸟类的尽大大都。其配合特性是:翼发财,长于翱翔,胸骨具龙骨崛起。最初四~六枚首椎骨愈合成1块首综骨。雄鸟尽大大都均没有具接配器,仅长数品种如天鹅、鸭、鹅等有接配器。尔国产的突胸总目鸟类计有二六目,一一八零余种,约占世界现存鸟类种数的一三.六%。突胸...

突胸总目(Carinatae)又名今颌总目,鸟纲中最大的一个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其共同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仅少数种类如天鹅、鸭、鹅等有交配器。我国产的突胸总目鸟类计有26目,1180余种,约占世界现存鸟类种数的13.6%。突胸总目鸟类大致可分为6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鸣禽、陆禽、猛禽、攀禽。

中文学名

突胸总目

别称

今颌总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总目

突胸总目

拉丁学名

Carinatae

动物界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

今鸟亚纲

简介

西安市第三届家庭观鸟比赛名额不多了

突胸总目又称今颔总目(Neog-nathan)。翼发达,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具充气性骨骼,善于飞翔。锁骨呈“V”形,肋骨上具有钩状突起。具尾综骨。正羽发达,羽小枝上具羽小钩,形成羽片,有翼羽及尾羽的分化,体表羽毛生长有羽区和裸区之分。除少数种类外均无交配器。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中国有26目81科。

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翼和龙骨突起发达,正羽形成羽片,具有充气性骨,善飞行。有尾综骨。分布遍及全球,与人类关系密切。

具体介绍

包括27个小目。

潜鸟目

仅1科1属5种。我国有4种。广泛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南迁。嘴直而尖;两翅短小;尾短,被复羽所掩盖;脚在体的後部,跗骨侧扁,前3趾间具蹼。在岛上或水边的沼泽地营巢。雏鸟为早成性。

常见物种:红喉潜鸟、普通潜鸟。

鸊鷉目

鸊鷉读音pìtī。有1科6属22种。我国有2属5种。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後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早成性。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分布广泛,几遍全球。主要栖息繁殖于淡水湖泊。

常见物种:风头䴙䴘、赤颈䴙䴘。

鹱形目

鹱读音hù。包括4科23属110种。广布于各大洋。中、大型海鸟。嘴强大具钩,由很多角质片覆盖;鼻呈管状,故又称管鼻类。两翅长而尖,善于飞行,几乎终日翱翔海上。尾呈凸尾或方尾状。前趾具蹼,后趾甚小或不存在。在远岛的地面或岩崖上营巢。雏鸟晚成性 。

常见物种:短尾信天翁、黑叉尾海燕。

鹈形目

包括6科7属68种。主要分布于温热带水域,是热带海鸟的重要组成,但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鹈形目鸟类,有一些种类甚至扩展到了两极地区。大多具全蹼,四趾均朝前;嘴下常常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喉囊。以鱼、软体动物等为食。

常见物种:褐鹈鹕、蓝脚鲣鸟、普通鸬鹚。

鹳形目

包括5科38属115种。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为中型涉禽。颈和脚均长,脚适于步行;嘴形侧扁而直;眼先裸出;胫的下部裸出;后趾发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栖于水边或近水地方。觅吃小鱼、虫类及其他小型动物。在高树或岩崖上营巢。雏鸟为晚成性。

常见物种:非洲秃鹳、黑鹳、鲸头鹳。

红鹳目

仅1科1属5种。在温暖地区分布较广。又叫火烈鸟。喙侧扁而高,自中部起向下弯曲,喙边缘有滤食用的栉板,颈和腿极细长。与鹳形目和鹈形目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分类地位争论较多。我国仅1997年在新疆有过大红鹳的报道。

雁形目

包括2科44属160种。全世界分布,大多具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中、大型游禽。羽毛致密;嘴多扁平,先端具嘴甲;前趾间具蹼,后趾形小而不踏地;雌雄外形不同,雄性具交接器;尾脂腺发达;气管基部有膨大的骨质囊。在地面上或树洞中营巢;雏鸟早成性。

常见物种:绿头鸭、疣鼻天鹅、鸿雁。

隼形目

包括5科80属321种。全世界分布。肉食性猛禽。嘴粗壮有钩,基部被蜡质;翼发达,善于疾飞和翱翔;尾羽大多12枚;脚强健,趾端具利爪;视觉敏锐;晚成乌。有吐“食丸”的习性。羽毛具重要的经济价值。

常见物种:金雕、游隼、鱼鹰。

鸡形目

7科76属285种。世界分布。走禽。体结实,喙短,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有的跗蹠后缘具距。早成鸟。

常见物种:蓝孔雀、原鸡、柳雷鸟。

麝雉目

仅1种,即麝雉Opisthocomus hoazin。分类颇具[1]争议,和鹃形目与鸡形目都有亲缘关系。极擅长攀爬,幼鸟的前肢具两个爪,类似于始祖鸟和孔子鸟,但并非是原始性状,而是对攀缘生活的特殊适应。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水淹森林中。

鹤形目

包括11科58属203种。世界分布。大型涉禽。颈长,喙长,腿长,胫下部裸露,蹼不发达,后趾细小,着生位较高;翼圆短;尾短,无真正的嗉囊;鸣管由气管与部分支气管构成;有的种类气管发达,能在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声共鸣。早成鸟。

常见物种:白骨顶鸡、东非冕鹤。

鸻形目

鸻读音héng。包括18科。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多数结群。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大多为候鸟。早成性。雌雄鸟相似。

常见物种:丘鹬、扇尾沙锥。

沙鸡目

有1科2属16种,其中毛腿沙鸡属Syrrhaptes2种,沙鸡属Pterocles14种。外形似鸽,但嘴基不被蜡质,翅、尾长而尖,跗蹠部被毛,后趾退化或不存在,不能分泌“鸽乳”育雏。早成鸟。主要分布于沙漠地区。喜群居沙漠上。分类地位具争议,与鸽形目有较近亲缘关系,常被列为其中一科。

常见物种:毛腿沙鸡

鸽形目

现存1科41属309种,我国有8属31种。体型中等,地栖或树栖。喙短,基部大都柔软,被蜡质;翼发达,善飞行;尾短而圆;腿短健,无蹼,后趾与前三趾同在一个水平面上或缺后趾。食物多是种子和果实。孤鸽科Raphidae包括3种孤鸽(渡渡鸟)Raphus,曾分布于非洲毛里求斯,因人类捕杀于1681年灭绝。

常见物种:斑尾林鸽、斑鸠。

鹦形目

有2科84属353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我国有2属7种。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嘴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

常见物种:粉红凤头鹦鹉、鸡尾鹦鹉、黄蓝金刚鹦鹉。

鹃形目

有2科34属159种,中小型攀禽。头骨的跗盖型为索腭。嘴形稍粗厚,微向下曲,但不具钩。翅有第5枚次级飞羽。尾8~10枚。脚小而弱,足呈对趾型,即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後。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羽无副羽。雌雄大都相似。大多不自营巢,在其他鸟类巢中产卵。

常见物种:大杜鹃、四声杜鹃。

鸮形目

有2科27属205种。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

常见物种:乌林鸮、雪鸮、仓鸮。

夜鹰目

有5科20属117种。头骨为索腭型或裂腭型,嘴短弱,嘴裂阔;嘴须甚长;鼻孔呈管状或狭隙状。翼长而尖,具10枚初级飞羽,第二枚通常最长;缺第五枚次级飞羽。尾呈凸尾状,尾羽10枚。脚和趾大小居中或稍弱,跗跖短,被羽或裸出;外趾仅具4枚趾骨;中爪具栉缘。尾脂腺裸出或退化。眼形特大。体羽柔软,色呈斑杂状。雌雄无甚差别。夜行性食虫鸟类。雏鸟晚成性。

常见物种:普通林鸱、冠裸鼻鸱。

雨燕目

有2科19属96种,小型攀禽。包括雨燕科和凤头雨燕科。嘴形短阔而平扁;两翅尖长;尾大都呈叉状;跗骨短,大都被羽,足大多呈前趾型。雌雄相似。飞时张口,捕食空中昆虫。用自己唾液混合所取得的材料,甚至完全用唾液营巢,即“燕窝”。

常见物种:凤头树燕、紫喉蜂鸟。

鼠鸟目

仅1科2属6种。仅分布于非洲。体形似雀,头上有羽冠,其羽毛质感和爬行的动作都有些似鼠,故名。社会性强,喜群居,以植物的花、芽和果实为食。常悬在树枝上,有时甚至双腿悬挂在不同的树枝上。善于攀援。与蜂鸟目有近亲关系。

咬鹃目

有1科6属39种,小型攀禽。我国有1属3种。主要分布于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热带森林中。异趾形,1、2趾向后,3、4趾向前。羽色艳丽,具金属光泽。

佛法僧目

有7科34属151种。我国有5科25种。多为体色艳丽的攀禽。喙的形状多样;腿短;并趾型,足的前三趾基部有不同程度的并合。晚成鸟。

戴胜目

有2科3属10种。其中戴胜科Upupidae有1属2种,林戴胜科Phoeniculidae有2属8种。喙细长而尖,向下弯曲。以昆虫等为食。

犀鸟目

有1科9属57种,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并趾型。常被列入佛法僧目。

鴷形目

有7科63属408种。中型攀禽。喙粗长侧扁,呈凿状。舌长,先端具角质小钩,在口内外伸缩自如。脚短而强健,对趾型,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趾端有锐爪,尾呈楔形,羽干坚硬,富弹性。

雀形目

有100科5400种以上,为鸟类最大目,占鸟类全部种类的一半以上。我国有34科。为体型小的鸣禽。外形不一,喙、翅的变化很大,腿细弱,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鸣肌发达,善于鸣叫,叫声多变悦耳。晚成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