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蔬菜)

由网友(梅花落白雪)分享简介:黄芽菜是由黄豆抽芽而成的新苗,养分富厚,滋味鲜美,含有富厚的卵白量以及维熟艳。其位居“活体菜蔬”之冠,文籍中,列为损寿食品的第1名。[一]黄芽菜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资元艳以及胡萝卜艳、维熟艳B二、维熟艳B一二、维熟艳E、尼克酸等养分元艳,具备补气养血、清冷亮目、防止牙龈出血、血汗管软化及升高胆固醇等功能。常吃黄芽菜还使...

黄豆芽是由黄豆发芽而成的嫩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其位居“活体蔬菜”之冠,典籍中,列为益寿食物的第一名。[1] 

黄豆芽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E、尼克酸等营养元素,具有补气养血、清热明目、防止牙龈出血、心血管硬化及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常吃黄豆芽还使头发保持乌黑光亮,较好地淡化面部雀斑。[2]

黄豆芽不可生吃。[2]黄豆芽性寒,慢性腹泻及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3]明代陈嶷曾赞美黄豆芽:“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污泥,根不资于扶植。”[4]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描述: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1]

中文名

黄豆芽

副作用

黄豆芽性寒、慢性腹泻及脾胃虚寒者忌食

主要食用功效

清热明目、防止牙龈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胆固醇等功效、补气养血

外文名

 Soya-Bean Sprout[5]

别称

黄豆种子芽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

发展历程

早春养生需重视 春季喝茶最养肝

史料记载

豆芽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品收载,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记载,说明应用已久。

黄豆芽始见载于《山家清供》。至明清之际,豆芽之类已入食籍。

18世纪华人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之列为“健康食物”,对其营养保健之功的认识正在深化中。

饮食文化

尽管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同,可对于“吃”要走向“天然、健康”却颇为一致。而当今世界“天然、健康”食物引领风骚者之一,乃是源自中国的豆芽菜。据报导,豆芽在国外非常流行,欧洲、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都有豆芽的专门制造厂。

豆芽菜,大家都以黄豆芽、绿豆芽为主要对象,其实牙菜的对象很广,既包括黄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又包括小麦、大麦、荞麦等谷类,还包括萝卜、空心菜、芥菜等蔬菜类,再加上苜蓿等牧草类的种子,经过发芽之后,都称为“芽菜”,可供食用。唯要注意的是土豆、红苕和玉米的芽,在萌芽期因含有黄曲霉素,应避免芽,这里仅谈人们常食的黄豆芽。

黄豆芽是属于芽苗菜是蔬菜的一种,在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食品加工科技成就之一。战国时期就有豆芽,称为“黄卷”,传说当时主要做为药用。

黄豆芽虽小得很不起眼,可它却能雅俗共赏。黄河流域春节家宴的十香菜,黄豆芽是主要用料;干煸黄豆芽是一款川菜,是把豆芽放在锅里煸干水分,再起油锅,加干辣椒同炒,吃起来又香、又韧、佐酒、下饭都十分理想。黄豆芽排骨汤,不只豆芽、排骨十分可口,汤也特别浓。肉片焖豆芽是很要火候的,只要火候到家,肉似红烧肉,豆芽也腴且鲜。

黄豆芽栽培容易,不需要土壤和施用肥料,且供应迅速,从“播种”到“收获”约一星期,没有哪一种蔬菜像豆芽比较丰富,不仅含有粗蛋白和氨基酸,也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

据营养学家指出,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减少人的斗志。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日本等国已芽菜列为国防的唯一战备菜。

或许就是由于芽这个“小兵”的作用很大,所以中国人对于黄豆芽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情,除了因为它的寓意深远的外形惹人怜爱外,最重要的还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它的踪影,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其它蔬菜价格是如何涨跌,豆芽的价格通常是维持一斤一元上下,绝对符合中华民族对“价廉物美”的要求。黄豆的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烹调时应尽量养活其损失,最好的方法是烹调过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刻取出调味食用,何况豆芽的风味主要在于它脆嫩的咬感,煮炒得太过熟烂,营养和风味尽失。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若是用黄豆芽做汤菜则另当别论,必须久煮久熬,让豆芽的鲜味尽留在汤汁里,使人们从汤汁中享受豆芽的功德。

种类区别

黄豆芽自制

方法>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黄亮、豆瓣呈青白色的黄豆作原料,泡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豆芽长到15毫米长时浇水要透不留死角,以防红根、烂根。

②掌握好水温,定时浇水,用水不忽冷忽热,以防芽根成红棕色。

③浇水水温不宜太高,水头不宜太短,否则会使豆芽只长根不长梗。

④芽长50毫米时应提高水温,增加热量以防芽根发黑。

⑤当豆芽好时,应降低最后三次浇水的水温,发芽完毕及时取出,以防豆芽出现中间烂的现象。

无根豆芽自制

方法>纯净的大粒黄豆放在温水中浸泡6~7小时,待黄豆胀开后,放入布袋里,置于空气流通、无太阳直射到的25℃左右的环境中,可用温水或冷水控制温度。发芽以后,每过4小时,把布袋放到浓度为10%的萘乙酸钠盐溶液里浸泡30秒,经常在布袋上洒些水,连续4天,可使发出的豆芽肥胖无根。

先把黄豆用水泡大。然后再泡好的黄豆放在一个能漏水的网筐里,把网筐放在盆里。在上面盖上湿纱布,每天在上面淋水保持湿度。

豆芽培育技术

黄豆芽

①选豆:选发芽率高、发芽势好的新豆,过筛洗净。

②浸豆、催芽:先加入与豆粒等量的温水浸种,并上下翻动数次使之均匀。8-12小时后种壳涨裂,余水淋去,装入桶内催芽。在25-30℃下,经12小时,芽长1cm转入豆芽桶内淋水培育。

③装桶培育:季节性生产多用木桶,长年生产多用缸或水泥槽。容器底部需置适当大小排水孔。每1kg黄豆需20l容积的容器。容器要用开水烫洗、石灰水浸洗或0.1%漂白粉消毒,擦干瀑晒。装桶时豆粒厚度以13-16cm为宜。每隔4-5小时淋水一次。每次淋水须漫过豆粒,然后在3-5分钟内排尽。培育温度为25℃左右。桶面用清洁麻布遮光,有利于保温、保湿和调节气体。整个培育过程,夏季需4-5天,秋冬季6-7天。1kg黄豆可生产8kg豆芽。工具须清洗和灭菌,防止病菌侵染引起豆芽腐烂。

做法介绍

黄豆芽陈皮水  原料:黄豆芽500~1000克,陈皮1个。  制法:黄豆芽加入陈皮,用大量的水,旺火煎4~5小时后饮用。  功效:清肺热,除黄痰,利小便,滋润内脏。

适宜人群

宜食: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青少年可多食,

妊娠性高血压和产后便秘有一定效果;胃中积热、高血压、

矽肺、肥胖症、便秘、痔疮癌症及癫痫患者宜食用。

忌食:黄豆芽性寒,慢性腹泻及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食用禁忌

1.

在生发黄豆芽时注意豆芽不要生得过长,因为豆子发芽后,豆子中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性维生素C开始随着豆芽的成长开始慢慢增多。但是豆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消耗营养,并使自身的植酸酶活性不断升高,不断地水解植酸;除了植酸含量的下降,还有豆子中的蛋白质也转化成维生素等成分供自己生长。因此,豆芽长得越长,营养物质损失就越多。

2.烹调黄豆芽切不可加碱,要加少量食醋,这样才能保持维生素B不减少。

3.烹调过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后立刻取出调味食用。

4.加热豆芽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八成熟即可。没熟透的豆芽往往带点涩味,加了醋即能去除涩味,有能保持豆芽爽脆鲜嫩。

5.黄豆芽配豆腐炖排骨汤,对脾胃火气大、消化不良者很适宜。

6.勿食无根豆芽,因无根豆芽在生长过程中喷洒了除草剂,而除草剂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7.应用于失血性贫血;黄豆芽250克,大枣15克,猪骨250克,加水适量久煎,加盐调味,一天分3次,食豆芽、饮汤。

营养价值

黄豆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黄豆芽具有清热明目、补气养血、防止牙龈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胆固醇等功效。春天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多发季节,春天多吃些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豆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压。另外因为黄豆芽含维C,是美容食品。常吃黄豆芽能营养毛发,使头发保持乌黑光亮,对面部雀斑有较好的淡化效果。吃黄豆芽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预防贫血等大有好处。常吃黄豆芽有健脑、抗疲劳、抗癌作用。黄豆在发芽过程中,黄豆中使人胀气的物质被分解。有些营养素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了。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97克

热量(千卡):

44

B1硫胺素(毫克):

.04

CA钙(毫克):

21

蛋白质(克):4.5B2核黄素(毫克):07MG,镁(毫克):21
脂肪(克):1.6B5烟酸(毫克):6FE铁(毫克):9
碳水化合物(克):3VC维生素C(毫克):8MA锰(毫克):34
膳食纤维(克):1.5VE维生素E(毫克):8ZN锌(毫克):54
维生素A(微克):5胆固醇(毫克):0CU铜(毫克):14
胡罗卜素(微克):6钾(毫克):160P磷(毫克):74
视黄醇,当量(微克):88.8钠(毫克):7.2SE硒(微克):9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