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榆(榆科榆属植物)

由网友(╰气质优蕥的ヽ猪)分享简介:酒徒榆是中国特有种。果仅漫衍于安徽琅琊山酒徒亭相近而患上名。熟于海拔一零零m如下 的山脚落叶阔叶林中或者溪沟旁。国度3级掩护濒危种。落叶乔木花先叶开搁,熟来年熟枝条叶腋,成簇熟状聚伞花序,具短梗,花钟形,密被绣色毛。翅因圆形或者近圆形,少二.二-二.七厘米,被柔毛,先端具关闭的凸缺,因核位于翅因中部。中文教名酒徒榆别称毛榆界...

醉翁榆是中国特有种。因仅分布于安徽琅琊山醉翁亭附近而得名。生于海拔100m以下 的山麓落叶阔叶林中或溪沟旁。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落叶乔木花先叶开放,生去年生枝条叶腋,成簇生状聚伞花序,具短梗,花钟形,密被绣色毛。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2.2-2.7厘米,被柔毛,先端具封闭的凹缺,果核位于翅果中部。

中文学名

醉翁榆

别称

毛榆

植物界

双子叶植物纲

荨麻目

榆属

拉丁学名

Ulmus gaussenii Cheng

二名法

Ulmus gaussenii

被子植物门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榆科

醉翁榆

基本内容

榆树 榆科榆属植物

  拉丁名 Ulmus gaussenii Cheng

  中文名 醉翁榆

  拉丁科名 Ulmaceae

  中文科名 榆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安徽(琅琊山)

  现状 渐危种。又名毛榆,分布区狭窄,仅见于安徽瑯玡山山近10公顷的范围之内。目前残存的大树约30余株,多属老龄植株,幼苗、幼树多处于林冠下或灌丛草莽之中,生长不良,干形弯曲,侧枝横生,或往往由于连年樵采而长成丛生状,有濒于绝灭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100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25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黑褐色,纵裂;小枝深褐色或暗灰色,密被柔毛,两侧常具较厚的木栓翅。叶互生,长圆状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5一11厘米,宽1.8一5.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宽楔形,边缘常具单锯齿,偶有重锯齿,两面密被短硬毛,上面粗糙,侧脉8一12对;叶柄长4-8毫米,密被柔毛。花先叶开放,生去年生枝条叶腋,成簇生状聚伞花序,具短梗,花钟形,密被绣色毛。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2.2-2.7厘米,被柔毛,先端具封闭的凹缺,果核位于翅果中部。

  特性 醉翁榆分布区属皖东丘陵,夏季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较好,但其北面为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冬季易遇北方寒潮袭击。年平均温15.2℃,极端最低温一23.8℃年平均降水量1045.4毫米,相对湿度75%,无霜期215天,群落周围厚层石灰岩露头较多,上层深浅不一,局部地段受坡积影响,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多,结构良好。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为阳性树种,主干挺拔,根系发达,常盘结于岩石隙缝中,多生长石灰岩坡地和溪沟两旁。

  常见伴生树种有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朴树Celtis tetrandra subsp.sinensis (Pers.)Y.C.Tang、栓皮栎 Quercus bariabilis BI.、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化香 Platycarya strobiliacea Sieb.et Zucc.、铜钱树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等。3月开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熟。

  保护价值 为我国特有树种,对榆属分类和种质保存有一定意义。树干通直,木材坚实,为江淮、淮北石灰岩丘陵山地的优,良造林树种。

  保护措施 产地安徽瑯玡山,已划为风景保护区,除加强对母树保护以外,应积极促进天然更新,并做好采种、育苗和造林工作,扩大其分布范围。华东各大植物园可以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种子寿命短,4--5月翅果成熟时及时采收,随即播种。当年生苗木平均高50厘米,第二年出圃定植。幼树的嫩叶常受铜绿金龟子(Anomala cupreahope)及幼龄绿刺蛾(Parasa sinica)的危害,应及时防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