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城(2023最新吴哥城百科介绍)

由网友(挥精如土)分享简介:吴哥乡位于柬埔寨,又名大吴哥,是寒带森林中发明的古乡。中文名吴哥乡地舆位置柬埔寨开搁时间二四小时门票价格1天二零美圆、3天四零美圆、7天六零美圆又名大吴哥外文名Angkor city天气类型寒带天气景点级别世界文明遗迹闻名景点吴哥窟(Angkor Wat)基原内容取吴哥窟差别的是,乡内的糊口气味更为稠密的巴戎庙(Bay...

吴哥城位于柬埔寨,又名大吴哥,是热带丛林中发现的古城。

中文名

吴哥城

地理位置

柬埔寨

开放时间

24小时

门票价格

一天20美元、三天40美元、七天60美元

又名

大吴哥

外文名

Angkor city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景点级别

世界文化遗址

著名景点

吴哥窟(Angkor Wat)

基本内容

巴本宫 搜狗百科

与吴哥窟不同的是,城内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的巴戎庙(Bayon)又称拜云寺、宽阔的中央大道和宏伟的斗象场,无不使人联想人头攒动的盛世场景。

  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米,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城墙外就是护城河,城门外各有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每座桥采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两边各有27尊2.5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进行激烈的角力。

  景点旅游提示

  景点门票:门票共分三种,一天20美元,三天40美元,七天60美元,与吴哥窟通用,可游览吴哥城和吴哥窟内所有吴哥古迹,门票上有个人照片,在售票处免费制作,并用购票者的母语宣读相关规则。

  景点交通:由于整个景点规模较大,有出租机动和非机动车辆。两轮摩托5-8美元/天,三轮摩托10-16美元/天,小型轿车20美元/天,面包车25美元/天

 吴哥城——热带丛林中发现的古城

  

所属国:柬埔寨

  英文名:Angkor

  在柬埔寨王国国旗的正中,有三个金色佛塔组成的寺庙建筑,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四大古迹之一的吴哥窟。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寺庙建筑,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遗迹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讲到吴哥窟,就不能不提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欧。

  1860年,亨利.穆欧为了寻找珍稀的植物标本而钻进了柬埔寨密林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意外地发现,在浓密的树影之中,竟突然出现了一批巨大的石雕佛像、宝塔和寺庙——整个就是一座古城。

  眼前的景象令穆欧和他的向导惊讶不已,极目望去,他们好像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到处是雄伟庄严的庙宇,到处是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有形态各异的大象、飘逸优美的仙女、慈眉善目的大佛。几百座风格奇特的宝塔,庞大得惊人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但这里却没有一个人的身影,这是一座荒废了的古城。这就是吴哥。穆欧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壮观。”然而,这么辉煌的古城,这么多精美的建筑,为何被人遗弃,隐没在莽莽林海之中?穆欧深感不解,而且至死也没明白,因为他在发现吴哥的第二年就得热病去世了。三年后,穆欧的所见所闻由他兄弟在欧洲发表,吴哥的名字由此轰动了世界。

  由于这一地区周围人烟稀少,到处是参天大树,藤蔓密布,高大的榕树和木棉树四处伸延的树根已把那些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古寺庙宇群、蓄水池、运河等已长满杂草,难于辨认。经过多年来考古学家们的清理,才使大量寺庙恢复了本来面目,阳光再次照射到沉睡达几个世纪的吴哥古城,人们总算揭开了这座古城的一些秘密。从此,吴哥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柬埔寨国旗上的金色三塔圣寺图徽,画的就是吴哥寺。

  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城市”,有关高棉帝国的传说始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之时,扶南疆土的开拓者是国王范师蔓(约205~225年在位)和范旃(约225~240年在位)。由于扶南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湄公河地区正处在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商路上。4世纪到5世纪时,扶南进入了鼎盛时期,扶南王国的祖先大力推广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使该国商业繁盛达几百年之久。

  扶南王国后被真腊征服。第一个统治真腊和扶南的国王是拔婆跋摩(598年即位)。8世纪下半叶高棉艺术臻于全盛时期,耶跋摩二世(802~850年在位)统一了高棉,创立了一种新国教,通过特定的仪式封自己为神王,此后,国王被奉若神明。

  耶跋摩二世登基不久,就宣布在金边湖北部建立新都,这就是吴哥。这里后来成为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中心。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高棉帝国向北延至中国,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了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

  其后苏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在位)统治高棉时期,建造了吴哥殿皇宫。100年后,柬埔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苏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为了供奉毗湿奴而建造了吴哥窟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后一位建造高棉寺庙的国王是阎耶跋摩七世,他建造了与吴哥窟相埒的吴哥通王城,其功绩可与苏耶跋摩二世媲美。

  经过5个世纪的营造,吴哥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庙宇和城市。高棉人在吴哥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大约600座寺院,铺设了多条宽阔的大道以连接首都及帝国其他地区,还为旅行者夜宿准备了栖身之地。

  现在的吴哥遗迹群包括9世纪到15世纪的多处遗迹,其四面延伸400平方公里。在建庙的同时,还挖掘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座人工湖,其城市居民至少在100万以上。

  吴哥遗迹的精华是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梵语意为“寺之都”,历时三十多年才得以建成。吴哥窟是按照事先做好的设计图建造的,其布局非常合理,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

  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有两重石砌墙,占地长为1500米,宽为1300米,包括一座由逐渐缩减的三段石头平台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物。第一二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建有五座莲花形状的塔,那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弥楼山的缩影,分别代表弥楼山的五座山峰。根据印度教信仰,弥楼山是众神的家园,而平台则代表着环绕世界的群山。庙宇周围是宽180米的护城河,代表着在世界边缘的山脉之外的海洋。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宗教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磴道、宝塔,全部建筑都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全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处处精雕细琢的浮雕石刻。据说,全部吴哥窟的浮雕、塑像超过18000幅(尊),堪称人间珍宝。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高棉王朝时代艺术的精华。寺庙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这些浮雕的内容都以王室和宗教为题材,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也有战争、舞蹈、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也有显示苏耶跋摩二世在世时的情景,有的表现了他检阅士兵和接受晋见的场面,有的是武士乘着战车或骑着大象作战的情景,也有扬帆出海的舰队,还有军队和旗帜招展的凯旋场面。在几百米长的墙壁上,还有二百多尊上身裸露、颈戴珠串的舞蹈者浮雕雕像。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

  吴哥的所有宫殿、寺庙都丝毫不差地建在东西走向的轴线上,坐西朝东,面向太阳。而惟独吴哥庙大门坐东朝西,与之相反。这使研究古代高棉的学者们百思不解。

  在通往吴哥城中心的堤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巨大而威严的石像。吴哥窟不仅本身规模恢弘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大门,堤路的两边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那伽是印度神话中的守护神。

  阎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巴容神殿,墙壁上所雕刻的也大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描绘的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斗鸡场面。从远处看,巴容神殿像是一堆不成任何形状的乱石,然而当你走到近处,就会看到成千个石雕的面孔——它们都是佛祖宁静自在的形貌。在这里每一根柱子的四面都刻有佛祖的面孔,他们平静地凝望着苍穹大地,似乎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避他们的目光。

  离开吴哥窟向北走,没有多远就到达吴哥城。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差不多是吴哥窟四倍的面积。除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外,在东面偏北的位置还有一座胜利之门,每座城门的前面都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

  但在15世纪初,吴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

  岁月流逝,人世沧桑,当年紧靠湖岸的吴哥城,现在已离湖20多公里,鸟儿播撒的种子,在屋顶和院墙上生根发芽,使得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直到19世纪穆欧发现这个遗迹以前,就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也一无所知。

  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历史没有记载,现代学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或许是当时的吴哥城流行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也有人把这归于外敌入侵,并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泰国军队攻占所致。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而据历史记载泰国军队撤离后高棉王朝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这两种解释都难以成立。还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是高棉的佛教徒原来信仰大乘教派,吴哥的佛教建筑也是这时兴建的,但后来该国僧众改信小乘教派,于是这些大乘教派建造的寺庙就被废弃了。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仍有疑问,首先大乘、小乘都是佛教内部的派别,双方对教义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崇拜的神佛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没有废弃寺庙的必要。其次吴哥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寺庙群,它还是吴哥王朝世俗的都城。据考证,在吴哥地区最繁华时曾有上百万人口居住。即使教派改变,这些人都到哪儿去了呢?还有人认为是因吴哥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可是,不论是瘟疫、战争还是奴隶起义都是简单的猜测,因为吴哥遗址并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或者战乱破坏过的迹象,这里既没战争痕迹,也未见杀戮的尸骨,一切都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

  吴哥,世界古代文化的奇迹,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难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