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简(历史人物)

由网友(-暧昧乱人心)分享简介:金简(?—一七九四),字可亭,外务府汉军邪黄旗人(1说邪黄旗谦洲包衣人),清代大臣。父3保,军备院卿。其妹为狷介宗淑嘉皇贵妃。原名金简字号字可亭族群谦族(祖上晨鲜人)首要做品《皇上8旬万寿恭纪》旗籍谦洲邪黄旗别称金鉴所处时代清代中期归天时间一七九四年首要成绩创武英殿聚珍版印刷法出身考据金简野族的族谱未睹生存。史书记录他...

金简(?—1794),字可亭,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一说正黄旗满洲包衣人),清朝大臣。父三保,武备院卿。其妹为清高宗淑嘉皇贵妃。

本名

金简

字号

字可亭

族群

满族(祖上朝鲜人)

主要作品

《皇上八旬万寿恭纪》

旗籍

满洲正黄旗

别称

金鉴

所处时代

清朝中期

去世时间

1794年

主要成就

创武英殿聚珍版印刷法

身世考证

将历史人物的 金句 用白话解读,最后一句亮了

金简家族的族谱未见保存。史书记载他原本出身内务府汉军正黄旗(据考证此记载不准确,其家族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因其妹淑嘉皇贵妃得宠于乾隆帝的缘故而被抬入满洲正黄旗,赐姓金佳氏,不过这已经是他死后的嘉庆年间的事情了。金简是朝鲜人后裔。在1744年所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金氏”一条记载,金简(被讹记为金鉴)是正黄旗包衣人金三达礼的曾孙,而金三达礼与兄弟新达礼、音达礼、季达礼均为朝鲜义州人,四兄弟在1627年后金入侵朝鲜(丁卯之役)时归顺后金。结合朝鲜文献可知这四兄弟的父亲即金简的高祖父叫金德云,金简兄妹发迹后,乾隆帝还曾要求朝鲜为金德云修葺坟墓。此外金简的祖父在中国文献中失载,《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其祖父叫金尚明,称他官至阁老,但在清朝档案中找不到这个人物,疑为“常明”之讹写(常尚二字在朝鲜语中同音)并弄混其与金简之关系(官至领侍卫内大臣的金常明是金新达礼之孙,于金简为再从叔侄关系)。

人物生平

据乾隆九年(1744年)修成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金简当时尚未入仕,还是“监生”的身份,后成为内务府笔帖式。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笔帖式升内务府主事,次年晋内务府员外郎。乾隆三十年(1765年)擢内务府郎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转奉宸苑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次年三月,奉命办武英殿监刻各项事宜。十二月,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户部汉右侍郎,旋又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赏戴花翎。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调补户部满右侍郎。翌年闰六月,办《四库全书荟要》事。八月,署工部尚书。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转补户部左侍郎。次年六月,总理工部事务。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七月,擢工部尚书,又授镶黄旗汉军都统。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任内还处理过被编入旗籍的安南流亡国王黎维祁试图潜回本国的事件,并在北京接待过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此时金简在清廷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朝鲜使臣李泰永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给国王正祖的报告中说:“工部尚书金简亦以戚畹,恩宠甚赫,赐与便蕃,为和珅之亚”。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晋升吏部尚书。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二月,卒于任上。乾隆帝赐谥号“勤恪”。

轶事典故

金简祖上是朝鲜人,所以他对朝鲜抱有特殊感情。有一次金简嘱托他的一个以译官身份出使朝鲜的族侄倭克精额带回几张朝鲜人物画像,用于祭祀,以示恋慕朝鲜之意。朝鲜使节出使中国,都会托金简兄弟帮忙疏通,给朝鲜带去不少便利。祝贺乾隆八十大寿的朝鲜使节徐浩修就说金简“前后效劳于我国事甚多”。由于金简厚待朝鲜人,朝鲜使团中出身义州的姓金的下人往往会跪在他经过的路旁,希望得到赏赐,金简对此也颇感厌倦。

穿错补服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金简至思贤村接驾,乾隆帝见其所穿补服锦鸡旁又绣一头小狮子,即降旨询问从何处得此补服样式。金简奏称从前李质颖、舒文、福海俱各送有补子,但实不能记系何人所送。乾隆下令,即行查明何处翻出,将此样式撤改。有野史记载与此出入,而且说金简因此被“交部议处”。

个人作品

《熙朝雅颂集》收录金简所作律诗《皇上八旬万寿恭纪》20首。此外将他所创造的武英殿聚珍本的方法流程编辑为《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

家族成员

天祖:金良俊

高祖:金德云

曾祖:金三达礼

祖父:金尚明(?)

父:三保

伯父:塔克图

兄:金鼎、金辉

妹:淑嘉皇贵妃

子:金蕴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