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约翰逊(第36任美国总统)

由网友(心软成患。)分享简介:林登·贝仇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一九零八年八月二七日⑴九七三年一月二二日),美人民主党籍政事野,出熟于德克萨斯州,结业于德克萨斯州立大教,美国第三五任副总统以及第三六任总统。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任众议院议员,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一年任德克萨斯州商讨员。一九六一年担负美国第三五任副总统,...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出生于德克萨斯州,毕业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第35任副总统和第36任总统。

美国总统和啤酒才是亲兄弟 酒桌行酒令揭秘

1937年至1949年任众议院议员,1949年至1961年任德克萨斯州参议员。1961年担任美国第35任副总统,1963年因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递补成为第36任美国总统,并在随后大选中获得连任,1969年1月20日卸任总统职务。

林登·约翰逊任期内通过了诸多法案,实行的“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等改革计划帮助数百万美国人脱贫,提升了非裔美国人的民权,降低了对移民的种族歧视。内政上的成绩斐然让林登·约翰逊通常在美国总统排名中较为靠前。[1]

中文名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外文名

Lyndon Baines Johnson

国籍

美国

逝世日期

1973年1月22日

职业

政治家、军人、教师

主要成就

第36任美国总统荣获银星勋章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出生地

美国得克萨斯州基利斯比县石墙

性别

出生日期

1908年8月27日(戊申年)

身高

193.00cm

血型

A型

信仰

基督会

人物履历

1930年他毕业于德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

1930年至1932年他在休斯顿一所学校教授演说术和辩论术。

1931年他有幸成为克莱伯格议员的秘书。

1935年至1937年任全国青年总署得克萨斯州公署署长。

1937年国会补缺选举中当选为众议员,并任众议院海军委员会委员。

1941年至1942年在海军服役。

1948年当选为参议员。

1951年,在参议院工作仅三年的,他就成为了民主党的领袖。

1953年起任参议院民主党多数派领袖,兼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财政委员会、拨款委员会等要职。

1956年争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失败。

1960年,约翰逊未能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便接受了肯尼迪提名他为副总统的建议。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旋即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机舱里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6任总统。

在继任了总统一职之后,1964年,约翰逊又正式当选为总统。

1969年1月退休。

1973年1月22日,他只过了四年美国前总统的生涯,就在德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因心肌梗塞去世了,年仅64岁。

1980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著有回忆录《高瞻远瞩》。

成长经历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于1908年8月27日生于得克萨斯州基利斯比县的石墙。家族曾参与了约翰逊城的建设。

约翰逊是英格兰移民的后裔,1908年8月27日生于得克萨斯州西南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斯通威尔,5岁随父母移居约翰逊城。约翰逊的父亲名叫塞缪尔·伊利·约翰逊,小名山姆,是当地的农场主,教过书,当过州议员。母亲丽贝卡·贝恩斯是州议员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后来在当地教书。生有三男二女,约翰逊是长子。约翰逊幼时顽皮淘气,不爱学习,常常借故逃学。在母亲耐心诱导下,勉强熬到1924年高中毕业。他无心上大学深造,一心到外面见见世面。他和几个学友偷偷溜到加利福尼亚州,想自谋生计,立足社会。两年多在外流浪的生活,使他备尝艰辛,最后不得不于1926年初黯然返回家园。

在家庭和亲友的劝导下,他于1927年进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主修历史和社会学。在校期间,他对社会活动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主持过校刊的编印工作,在许多课外活动中担任领导和组织的角色。他善于团结同学,能言善辩,被称为“辩论明星”。1930年毕业后,他在休斯顿一所中学任教。他领导的学校辩论小组,在全州评比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步入政坛

约翰逊家里许多成员都曾参与政治活动。他的祖父曾任得克萨斯州议员多年,在当地很有影响,约翰逊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父亲也曾任得克萨斯州议员多年,是国会议员萨姆·雷伯恩的好友。在家庭影响下,约翰逊在学校读书时就对辩论和校园政治产生浓厚兴趣。1931年得克萨斯州的克莱伯格在竞选国会议员时,约翰逊曾极力为他助选,进行游说活动。克莱伯格当上国会议员后,不忘旧情,使约翰逊成了他的秘书。这个职位为约翰逊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从此,约翰逊由一个小镇来到了首都华盛顿,对官场中的处事待人、见风使舵的一套掌握得比在华盛顿经历过一二十年的老手还要娴熟。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有势力的人物。当时国会议员的秘书们成立了一个小组织,俗称“小国会”。它的负责人称为“议长”,习惯上由资格老一点的人担任。由于约翰逊表现出众,人缘又好,只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推选为“小国会”的“议长”。

约翰逊步入华盛顿权势集团的大门之际,正是美国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总统提出“新政”之时。许多人对罗斯福的“新政”半信半疑,有的甚至极力反对。而约翰逊则积极支持,并且对罗斯福非常敬仰,因而受到罗斯福总统的重视。加上他父亲的好友民主党国会议员雷伯恩的极力推荐,1935年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人,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全国青年署得克萨斯州分署署长。全国青年署是罗斯福为推行“新政”而成立的一个机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等活动安置和团结广大青年。约翰逊任职期间大约安置了30000名青年就业和学习。这批青年后来成了他政治上的重要支持者。

年轻从政

约翰逊年轻从政,30岁即当选为国会议员,是罗斯福总统“新政”的积极支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论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掌权,他都是紧跟执政者,因而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1937年得克萨斯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詹姆斯·布坎南突然去世,留下了空席。这给了约翰逊一个机会,他决心试试。当时他的民主党竞选对手有五名之多,有的比他有名望,有的比他有较充足的竞选经费,他们反对罗斯福的“新政”,受到地方保守派的支持,舆论界认为约翰逊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但这位年轻人顺应潮流,高举拥护罗斯福“新政”的旗帜,大力进行竞选。特别是曾经受过他帮助的一大批青年热心为他助选。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当选为众议员。

1937年5月,约翰逊正式就任国会众议员。由于他是高举拥护罗斯福“新政”旗帜当选的,自然受到罗斯福总统的垂青。罗斯福在得克萨斯州旅行期间专门邀请这位年轻人到他的专车上叙谈,并对他鼓励和表扬一番。国会众议员萨姆·雷伯恩对约翰逊也有不少照顾,雷伯恩后来升任众议院议长,是约翰逊有力的后美国众议院通常是资深议员占据重要职位,年轻议员要坐“冷板凳”。然而“朝里有人好做官”,由于得到罗斯福总统和议长雷伯恩的撑腰,约翰逊进众议院后没有多久就进入了握有重要权力的海军事务委员会。

海军服役

当时欧洲爆发了战争,罗斯福正大力推动和发展海军计划,需要在议会里找一批得力的人帮助他鼓吹和游说,这时自然就想到了约翰逊。约翰逊在众议院任职期间,在内外政策等重大问题上通常总是坚决支持罗斯福总统的。然而,在涉及公共福利和地方利益事务时,他又采取不同于政府的立场,站到地方一边,以取悦本地区选民,正因为他采取这种两面讨好的态度,故能在众议院连选连任。

约翰逊在1941年初次尝到了政治上受挫的苦楚。那年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莫里斯·谢帕德去世,留下了空缺。约翰逊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宣布参加参议院该席位的补缺选举。选举结果,约翰逊败给了立场保守、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民主党人奥丹尼尔。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约翰逊自愿报名服役,成为第一个自愿从军的现职国会众议员。他情愿放弃每年10000美元的议员薪水,去领取每年3000美元的海军少校薪金,随海军转战太平洋和大西洋,多次涉险。一次他乘飞机去澳大利亚执行任务,飞机在牧场着陆时撞毁,他死里逃生。还有一次,他为搜集敌情资料,乘坐一架巡逻轰炸机飞临敌方阵地,遭日军攻击,一个引擎失灵,勉强返回基地。因临危不惧,表现勇敢,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亲自授予他银星勋章。

崭露头角

1942年,罗斯福总统下令,凡在军中服役的议员一律返回华盛顿复职。于是,在军中服役7个月的约翰逊又回到众议院。在此期间,他出任众议院海军委员会特别调查小组主席,为发展武装力量出了不少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是扩军备战的积极鼓吹者。他继续主张保持武装部队的实力,大力发展军工生产,改进部队装备。他认为政府对劳工运动应严加管制。为此,他支持反劳工的《塔夫脱一哈特莱法案》,反对工人为争取自身权利和提高工资举行罢工。在对外政策上,他支持杜鲁门的反共“遏制”政策。

1948年,约翰逊出来竞选参议员是匆忙决定的。本来他在众议院任职将近12年,资历深,威信高,根基稳固,竞选连任众议员十拿九稳。而竞选参议员则要费一番力气,但在周围好友的鼓动下,他最后还是决定一试。

这次参议员竞选的预选中,他遇到的主要对手是民主党人前得克萨斯州州长科克·史蒂文森。他比约翰逊大20岁,在当地是一个有声望的人,又得到劳工组织的支持,而约翰逊曾经支持过《塔夫脱一哈特莱法案》。但史蒂文森倾向保守,以往对罗斯福和杜鲁门一套政策主张多持反对意见,因而在党内的号召力有限。7月党内投票提名时,约翰逊与史蒂文森较之其他候选人遥遥领先,但均未获得法定半数。第二轮投票时,约翰逊仅以87票的微弱多数赢得民主党的候选人提名。11月大选时,他轻易地战胜共和党对手而当选。1949年1月就职,时年40岁。

约翰逊任国会参议员的12年中,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朝鲜战争,美国加强了在我国领土台湾的军事力量,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取代了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等等。约翰逊在重大问题上通常总是紧跟执政者,为他们摇旗呐喊。他出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时,大力鼓吹备战,主张增加军事预算。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张成立军备调查小组委员会,并任该委员会主席。他积极支持杜鲁门在朝鲜战争的侵略行径。他1951年出任参议院民主党副领袖,1953年又升任领袖,逐渐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人物。

此外,他还担任过参议院航空和空间科学委员会主席,拨款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要职。特别是他作为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积极支持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政府,号召民主党同人与政府合作,避免对政府进行攻击,使包括国防和民权法案在内的许多重要法案得以通过,因而得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任和重视。他曾受托出席过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成为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60年总统选举时,约翰逊起初想参加总统竞选,但又感到没有把握。他认为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难于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因为他是南方人,传统上难于得到东北部的支持。他有一种侥幸心理,希望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出现僵局。他想那时以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出面,可能有机会被提名当总统候选人。因此,他迟迟没有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也没有参加预选。直到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洛杉矶召开前的一个星期,才在顾问们的劝说下,匆匆宣布参加竞选。

1960年7月13日民主党在洛杉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约翰逊以409票对806票败于东部权势集团代言人、年轻的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约翰逊虽被击败,但他在南部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肯尼迪为了争取南方的选票,就拉他作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约翰逊会放弃他在参议院中那个有权力的位置,甚至他置一些密友的规劝于不顾,接受了肯尼迪的建议。这一决定对肯尼迪来说,确实是求之不得的,同年11月,在同共和党的理查德·尼克松和洛奇的角逐中,民主党获胜。1961年1月肯尼迪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逊就任副总统。在这次总统选举中,肯尼迪和约翰逊囊括了南部除三个州以外的绝大部分选票,这证实了约翰逊在南部的实力。

在美国政坛上副总统通常是个徒有虚名而无实权的职位。但是,约翰逊在任副总统35个月内,深得肯尼迪总统的依赖和重用。他除经常参加国家安全和内阁重要会议外,还兼任国家航空和空间委员会的主席等职,并以总统特使身份出访30多个国家,发表过150多次演说。他对总统的影响,据称仅次于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他私下也表示在某些问题上和总统有不同的意见,和白宫某些官员关系紧张。

就任总统

1963年11月22日,约翰逊副总统陪同肯尼迪总统抵达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访问。第二天,肯尼迪总统乘车经过达拉斯闹市时遭枪击。约翰逊在肯尼迪身亡后不久即在停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座机上,由地方法院女法官休斯女士主持,宣誓就任第36任总统。

约翰逊上台后,致力于实施肯尼迪在世时提出的民权和减税法案。经过几番努力,这两个提案先后为国会通过。美国舆论界认为,这是约翰逊的巨大胜利。1964年美国又面临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他凭借着人们对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引起的普遍同情和现职总统的有利条件,在1964年8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顺利地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同年11月,他以绝对优势战胜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保守派参议员戈德华特。

1964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一边倒的总统选举之一。林登·约翰逊总统在其前任约翰·肯尼迪被暗杀后,已经继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总统成功地使自己与肯尼迪的声望相联系。约翰逊总统还成功地将自己的对手,来自亚利桑纳州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刻画成一个希望废除始自1930年代的社会福利(例如社会保险)的右翼立法者。约翰逊总统还宣称戈德华特可能使美国陷入同苏联的核战争。在对待越南战争问题上,约翰逊是以主张和平的候选人姿态出现的。他说:“把美国青年送去做亚洲青年应该做的事情是不值得的。我们不能不顾一切地去干,拿几百万人的生命去冒险,卷入亚洲的漩涡。”因此,约翰逊总统轻松地获选总统,他比戈德华特多得1590多万张选票,在50个州中的44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获胜。

1964年,约翰逊总统在普选中超过对手的差额达到22.6%,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居于第5位(次于1920年美国总统选举、1924年美国总统选举、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和1972年美国总统选举)。约翰逊总统在国民普选中获得61.1%的支持,是1820年以来美国总统候选人获得的最高的普选比例。大选结果使约翰逊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参议院100个席中,民主党占了67席,在众议院民主党又增加了37席,民主党在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占了295席。民主党在参众两院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为约翰逊政府推行其施政计划奠定了牢固的基础。1965年1月,约翰逊宣誓就任总统,明尼苏达州参议员休伯特·汉弗莱就任副总统。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享年46岁。副总统约翰逊旋即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机舱里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6任总统。在继任了总统一职之后,1964年,约翰逊又正式当选为总统。

在内政上,约翰逊总统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即“伟大社会”施政纲领。不遗余力地推行各项福利法案、民权法案、消灭贫穷法案和减税法,他的著名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引导全国在生活富裕时考虑到饥饿和匮乏的棘手问题,深得人心。但是在外交上,他奉行他的前任所制订的政策,使得越战不断升级,由于美军在越战中伤亡惨重,其政策遭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反对,美国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越战浪潮,加上各种社会运动,使他断送了大好的政治前途。1969年他在总统选举之前宣布不会参选,并全力支持他的副总统连任。

晚年生活

1973年1月22日,他只过了4年美国前总统的生涯,就在德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因心肌梗塞去世了,享年65岁。虽然约翰逊政绩平平,但他提出的“伟大社会计划”确实给予了美国人以巨大的精神动力,并成为美国人的奋斗目标。因此,约翰逊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他在1981年、1982年、1983年的三次美国总统名次调查排序活动中,始终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上。

1969年1月20日,约翰逊任期届满回到得克萨斯州他自己的牧场,过平静安逸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部回忆录·题为《有利的地位:对1963年至1969年总统任内的剖视》,1971年出版。这部书长达600页,对他任职期间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和对外侵略行径进行辩解和掩饰。他有时也接待一些来访的民主党政治家。大部分时间则消磨在牧场里的娱乐和休息之中。1973年1月22日病逝,终年64岁。

约翰逊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之一,其财产主要是约翰逊牧场。它座落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西60英里的地方,1951年开始筹建,当时他从姑母克里尔伦斯·马丁夫人手中购买了230英亩土地。后来牧场逐渐扩大,分布在四个县,约有15000英宙土地和大批牲畜。经过精心经营,牧场发展成为一个美丽的游览胜地,每天接待大批游人。此外,约翰逊还拥有几家银行的股票和由一系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组成的得克萨斯广播公司以及房地。

主要政策

约翰逊以前的几位民主党总统都提出过激励民心的施政口号。比如罗斯福提出“新政”,杜鲁门提出“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继任总统以后,冥思苦想地寻找一个新奇的政治口号来团结人民,作为奋斗目标。他发现英国政治思想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写的一本书,题为《伟大的社会》。他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新意,便使用它作为施政口号。1964年5月22日,约翰逊在密执安大学的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伟大的社会”计划。

后在在总统就职演讲中,他讲到:“我们同住在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努力,而必须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代人各有其命运,有些靠历史决定命运,至于我们这一代,命运必须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的命运只有仰赖全国人民始终如一的性格及信念,我们的祖先——那些离乡背井的异乡人,勇敢但也受过惊吓的异乡人,来此寻找一块个人可以自主、自由生活的地方。他们和这块土地订下公约,公约的立意是公正,用自由书写,受团结的约束,它注定是被用来激发全人类的希望。而且,它仍然约束着我们,只要我们遵照其条款,我们就一定能繁荣起来。

“我认为‘伟大社会’并不是一大群听命从事不求变化又不事生产的蚂蚁。它应该适应刺激的事物一—不断地变化、试验、探索、失败、休整,然后再试验——总会有收获的。我们每一代都必须用我们的辛劳和汗水将我们的传统保持下去。“你们必须从心底铭记旧日的承诺和旧日的梦想。它是你们最好的向导。至于我

自己,惜用古代一位圣贤的话,我只求你赐给我智慧与知识,使我能在这支民族面前来去自如。因为,有谁能统治这属于你的民族,这支如此伟大的民族呢?”

1965年1月,约翰逊又提出一系列的咨文和特别报告对这个计划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具体化。这个庞大的社会计划,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有:(一)鉴于城市受污染和人口不断增长,要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美化,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二)向贫用开战,增加就业机会。社会保险和救济,帮助“收入低、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家庭”。(三)由于教育是通向“伟大的社会”的主要因素,必须为中小学增建新校舍,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教师薪金,同时注意扩大和加强高等教育并资助成人教育。(四)关于农村的建设和美化问题,开发萧条地区和修筑高速公路:为了灌溉和其他用途,采用廉价方法淡化海水;注意解决农村问题,对乡村市镇、村庄和农场进行规划。

约翰逊雄心勃勃,想在任内比其他民主党前任做出更大的成就。为此,他签署了一系列法案,据说仅在他任职的头两年内,提请国会通过的立法“比本世纪内任何一个总统在任何一届国会所提出的都要多”。约翰逊连任后增加对“伟大的社会”计划的拨款,比如卫生、教育、萧条地区发展经费三项合计从1965财政年度的81亿美元增加到1966年度的114亿美元。因此,约翰逊政府时期比较多的穷人得到了社会救济,失业率也有所下降。但是,“伟大的社会”计划的部分内容是空喊口号,向选民做出过高的许诺,注定没有希望兑现。约翰逊上台后肆意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为了支持庞大的军事开支,只好采取增税的办法。1967年8月向国会提出特别预算咨文,要求增收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各10%。侵越战争引起国内恶性通货膨胀,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青年人不愿到越南当炮灰,纷纷逃避兵役;黑人受歧视,生活贫困,仍处于社会最底层。因此,在约翰逊任内工人运动、反战运动、黑人运动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约翰逊政府穷于对付,威信下降。

扩大越南战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就确定了干涉越南的政策。1951年初,杜鲁门政府向西贡派驻“军事顾问团”,并以各种形式向南越傀儡政权提供援助。1961年肯尼迪政府以“顾问团”名义派遣军事人员直接插手越南战争,在那里进行一场特种战争。到1963年底,在南越的美军人数达到16000多名。约翰逊上台后,变本加厉地使战争逐步升级。

第十次檀香山会议之后不久,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批准了对北越实施攻击的计划。美国海军随即调兵遣将,“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等舰只进入南中国海,这些舰只在印度支那海岸担负着搜集情报和支持南越伪军作战等多种任务。为了把战争推向越南北方,美军和南越伪军策划了一系列阴谋活动。

1964年7月30日,在新任驻西贡美军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的指控下,一小队南越海军突击队驾驶鱼雷艇从崛港出发,到北部湾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海内执行一项属于一个代号为“34A行动计划”内容的作战任务。这次作战的目的是向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挑衅,为美国攻击越南北方制造口实。为了给突击队助威和搜集北越警戒雷达等情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也向同一海域进发。美国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号也进入了这个海区,担负作战支援任务。此后,由于所谓的“北部湾事件”,美国的航空母舰由在南中国海执行侦察和巡逻任务,变成了对北越实施名为“报复”的攻击性行动,从而卷入了越南战争。

在华盛顿,1964年8月6日参众两院在非常紧张的气氛中,就约翰逊所提出的决议举行秘密听证会,并起草了一项决议案。第二天,众议院以400票对0票通过了决议,后来,参议院以81票对2票通过了决议。决议授权约翰逊总统在侵越战争中,可采取包括使用美国武装部队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从此,美国将战火从越南南方扩大到北方。

1965年2月7日,美国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同年3月8日,首次派遣地面部队3500人在岘港登陆。3月底,美陆军在西贡成立作战指挥机构。4月8日,美国在西贡成立所谓“国际军事援助局”,参加者有南越当局、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菲律宾、南朝鲜和台湾当局。4月19日,美举行第11次檀香山会议,决定在继续轰炸越南北方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南越人民武装的军事进攻上,以稳住美伪在南越的阵脚。会议还决定把1965年度美国对南越伪政府的援助从2.7亿元增至3.3亿元,把南越军从55万人扩充到71万人。

但越南人民没有被他们的几次轰炸所吓倒。为此,1966年2月美伪联合召开了第13次檀香山会议。2月6日,威斯特摩兰在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五点军事战略”,美军决心要强化“南打”,加剧“北炸”,从根本上扭转局。美国总统批准了这个建议,6月30日,首次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首都河内,同年10月26日,约翰逊在访问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期间,特地到南越美军基地金兰湾为美军打气。这使他成为在职总统访问南越的第一人。这一系列做法,加快了越南战争的步骤,使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68年越战高峰时期,侵越美军人数达53.1万人,侵越战争升级为由美军充当主力的“局部战争”。

约翰逊政府大规模武装侵略越南非但没有动摇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决心,相反,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下,越南人民艰苦抗战,越战越勇,不断取得胜利,使美国在越战中泥足深陷,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军事上,美军人员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厌战情绪高涨,士兵逃亡剧增,逃亡率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时期。经济上,由于越战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和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政治上,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人民群众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约翰逊政府的威信空前低落。约翰逊感到侵越战争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于1967年11月表示愿意同越南人和谈。1968年4月两国同意接触,同年5月在巴黎开始会晤,11月1日约翰逊下令停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由于不得民心,约翰逊放弃了连任总统,并转而支持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竞选,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休伯特·汉弗莱出任美国第37任总统。

武装干涉多米尼加

1962年底,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党人胡安·博什当选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后,在人民反美斗争的推动下颁布了新宪法,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改良措施。1963年9月,美国策划右派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博什政府,废除了新宪法。1965年4月以卡马诺为首的爱国军人发动起义推翻右派军人统治。约翰逊借口“保护美国侨民和财产的安全”,防止出现另一个古巴,公然派兵3万多人,飞机380多架,进行干涉,把起义行动镇压下去。美国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1966年6月扶植亲美的华金·巴拉格尔出任总统。这是约翰逊政府赤裸裸地干涉另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罪恶行径。

家庭生活

1934年9月,约翰逊到奥斯汀访问,遇见了美貌的克劳迪娅·泰勒小姐。约翰逊一见钟情,要求与她约会,由于泰勒小姐当晚要回马歇尔去,未能如愿。他紧迫不舍,回到华盛顿后,以一连串的电报、电话和信件向她求爱。两个月后他们便宣告结婚。生有二女,大女名叫琳达·伯德·约翰逊·罗伯,二女名叫露西。

约翰逊夫人1912年生于得克萨斯州一个富裕的牧场主和商人家庭。她早年丧母,由姨妈和保姆抚养长大,她有个雅号叫“花大姐”,因她小时长得漂亮,是保姆给她起的。她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新闻系,爱好古典文学和艺术。约翰逊夫人相当能干,对她的丈夫帮助很大。她年轻时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把它投入商业,购买了一家电视和广播站——得克萨斯广播公司,她亲自担任该公司主要行政负责人。约翰逊早期的政治活动多赖其夫人的大力资助。她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丈夫,而且积极参与丈夫的政治活动。约翰逊在军中服役时,他在华盛顿第十选区议员总部的工作即由其夫人独自维持。约翰逊曾说:“如果她竞选的话,第十选区本来会选举她当议员的。”

个人形象

约翰逊在大多数美国人的眼里,他堪称是一位典型的得克萨斯人:身材高大魁伟、嗓洪亮、性情急躁、待人友好、不拘礼节、十分随便,同时又有冲劲、粗俗鲁莽、骁勇好战。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他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机警敏锐的头脑和诙谐幽默和禀赋。约翰逊干劲十足,几乎能使昏昏欲睡的卡尔文·柯立芝在他的坟墓里也动将起来。他平时走路都是小跑,被人称作”约翰逊小跑“。

约翰逊有着惊人的旺盛精力。1964年竞选期间,有一回,他一天内发表了不下22次的演讲。约翰逊说:“无所事事比艰苦工作更容易叫人精疲力尽。”约翰逊不仅自己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敦促手下的人也象他一样拼命干活。他见不得别人磨磨蹭蹭,容不得无效劳动;约翰逊是位严厉的工头,部下们达不到他的工作要求时,他就大发雷霆;约翰逊在白宫的态度是比较专横的,他动不动就说:“我的最高法院。”约翰逊爱听颂歌,哪怕是要有委婉的批评,也使他不舒服。尽管约翰逊喜欢用高压手段,他行使总统职权并不专横。约翰逊自比为美国人民的家长,是他们的“大爹”。他虽爱发号施令,但也十分随便、平易近人。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约翰逊的随便态度的,有的人甚至很反感他。有一次出于好玩,约翰逊抓住一条狗的双耳把它拎起来,这下他可把全国各地爱狗的太太、先生们给得罪了。约翰逊还经常裸露着身子在白宫游泳池游泳、一边喝酒一边飚车、想搔痒就搔痒、想打嗝就高声地打出来、有时在宴席上从别人的盘子里取东西吃、有时正开会着就会要求大家和他一起去方便……总之,从骨子里,约翰逊还是一个粗俗豪放的人。

逝世和葬礼

度过四年卸任生活后,1973年1月22日,因心肌梗塞于德克萨斯州自营牧场内逝世,享年64岁。他被特勤局特工发现在他的床上逝世,使用他手上的电话。在这之前有三次心脏病发,他去世前一天传来了在越南签署的停火协议,而近一个月前前总统哈瑞·S·杜鲁门逝世。他多年来大量吸烟侵害他的健康,不良饮食习惯和压力,一直有严重的心脏病。第一次是在1955年7月引发几乎致命的心脏病,1969年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一直戒不了烟,因而第二次是在1972年4月再患严重的心脏病。约翰逊逝世后不久,他的新闻秘书汤姆·约翰逊(TomJohnson)通知CBS的华特·克朗凯,克朗凯那时在广播CBS晚间新闻,当克朗凯和汤姆仍在线上时关于越南一份报告意外地被裁剪所以他才能中止新闻。约翰逊的国葬在国会大厦举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