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栈道(中国4A级旅游景区)

由网友(世态炎凉、别太善良)分享简介:石门栈谈是指石门栈谈风光区,为国度AAAA级游览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3县(区)接壤的褒谷嘴。石门栈谈领有国度级重心掩护文物以及各类处所美食,被誉为“中国栈谈之城”以及“东南的火利亮珠”,也是传奇中褒姒的故乡,是第1批天下重心文物掩护单元褒歪谈的地点地。中文名称石门栈谈地舆位置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3县(区)...

石门栈道是指石门栈道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

好消息 309.4米 融安开建广西最长玻璃栈道

石门栈道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各种地方美食,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的所在地。

中文名称

石门栈道

地理位置

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

景点级别

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

走向

南北

地理环境

石门位于汉中市北约20公里褒谷南口,呈洞状,南 北向,在褒河西岸,与河道平行。石门东壁长16.5米,西 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 4.4米;北口高3.75米, 宽 4.1米。隧道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洞内无斧凿痕迹,是以火烧水激之后开凿而成的。关于石门开凿年代,有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汉初刘邦以及秦人开凿的几种说法。

历史人文

在楚汉战争中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故事说的是: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1]

其他信息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今人的感叹。秦栈,北起关中宝鸡市西南大散关,南至陕南汉中市,途经数县,全长466公里.宝鸡的陈仓古城留有三国遗址,如韩信兴兵跑马场。另外几条有名的栈道如下: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东汉发明造纸的蔡伦墓地和西汉出使西域使者张骞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不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栈道是古代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在战国时即已修建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栈道的主要形式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的路。也有在石崖上凿成台级,形成攀援上下的梯子崖。还有在陡岩上凿成的隧道或半隧道。一条栈道常可因地制宜分段采取不同形式。

褒斜道因南口名“褒谷”(位于汉中市城北),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叫阁道。全长250公里,是一条很古的通道。褒斜道是兵家行军必经之路,同时又是商旅的要道。巴蜀的物产,通过栈道运抵关中。唐在褒斜道上建了11个驿站。褒斜道地处秦岭深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树密草深,开凿极为困难。始建褒道时,火药尚未发明,人们只好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其中还有一座世界上人工开凿最早的隧道。褒斜栈道该道从今眉县南越秦岭,经太白,沿褒河,过石门,达于汉中,史称栈道五百里,《史记》中得知,秦昭襄王(公元前266年即位)的相国范睢修筑过栈道,时人蔡泽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石门是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系东汉永平年间所开,并将隧道开通的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刻于山崖之上。

石门的开通和摩崖先例,激发了过往文人和士民题刻的情怀,在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汉魏以来大量题咏和记事。仅石门内壁就留石刻34件,连同石门南北山崖和河石上的石刻,总数达104件。石门这些石刻,是珍贵的石头书,特别是汉魏石刻,属国内珍稀之物。正因如此,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于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至1971年,国家因修建水利设施,只得将水库淹没区内一部分最受推崇的13件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博物馆。这些石刻书法作品号称“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这些书法作品,因字刻在石板上,故称作“品”。

石门十三品在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给人以书法艺术美之享受,是汉代以来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其中汉魏时期作品早在唐宋时就负盛名,誉满全国,更为历代考古家、书法家所推崇。现在,石门十三品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品《石门》碑;

二品《畜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三品《畜君碑释文》摩崖;

四品《李君表》摩崖;

五品《石门颂》摩崖;

六品《杨淮表纪》摩崖;

七品《玉盆》摩崖;

八品《石虎》摩崖;

九品《衮雪》摩崖;

十品《李苞通阁道》摩崖;

十一品《潘宗伯、韩仲元》摩崖;

十二品《石门铭》摩崖;

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

交通:距汉中市区18公里,可从市区乘102路、21路公交车直达景区大门。

旅游信息

2018年9月,陕西省发布了“十一旅游门票优惠”福利:石门栈道门票价格9.3折。[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