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号战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舷号BB-63))

由网友(氵每灬夜尊)分享简介:密苏里号战列舰(英文名称:USS Missouri),凡是指美国水师于一九四四年制作的第4艘依阿华级战列舰(舷号:BB⑹三),是美国水师第3艘以密苏里州为名的军舰。是美国最初1艘制作实现,也是最初1艘服役的战列舰。已经介入了第2次世界大战, 晨鲜战役以及一九九一年的波斯湾战役。果其2战竣事后日原无前提降服佩服的具名典礼,...

密苏里号战列舰(英文名称:USS Missouri),通常指美国海军于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舷号:BB-63),是美国海军第三艘以密苏里州为名的军舰。是美国最后一艘建造完成,也是最后一艘退役的战列舰。曾经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和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

二战传奇战舰,人类历史的见证者,如今1800万翻修如新

因其二战结束后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故而密苏里号闻名于世。   [1]  

1999年,密苏里号战舰作为博物馆舰,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

中文名称

密苏里号战列舰

外文名称

USS Missouri BB-63

所属国家

美国

次型/级

蒙大拿级战列舰

所获荣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枚战斗之星

绰号

大莫(Mighty Mo)

服役时间

1944年6月11日、1986年5月10日

定型时间

1941年1月6日

前型/级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研制时间

1938年5月

所获荣誉

朝鲜战争:五枚战斗之星

研制历程

研制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

1938年5月,美国海军确定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后续的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 依阿华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Iowa Class,因翻译不同,又被译做依阿华、爱荷华)。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衣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衣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计划确定

1938年5月17日到1940年7月19日,共有6艘 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预算获得通过。即依阿华号(BB61)、新泽西号(BB62)、威斯康星号(BB64)、密苏里号(BB63)、伊利诺伊号(BB65)、肯塔基号(BB66)。

建造入役

1940年6月12日,密苏里号下单建设。

1941年1月6日,按照11%扩充法案,于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建造动工。

1944年1月29日,由哈利∙杜鲁门的女儿玛格丽特∙杜鲁门为密苏里号战舰主持下水和命名仪式。 [2]

1944年6月11日,威廉加纳汉被委任为密苏里号的舰长,并在纽约对开海域和切萨皮克湾完成海试并加入太平洋舰队,正式服役。 [3]

技术特点

密苏里号是第四艘完成建设的 依阿华级战列舰,为了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便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的措施,重新设计了舰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而舰体长度和吃水则被加大,舰体的长宽比达到8.2 [4],而当时其它战列舰的长宽比大多不足7。其细长的舰艏曲线与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相似,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首舰衣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衣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

动力系统

密苏里号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航速,搭载更大功率的动力装置。舰上动力装置由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水管锅炉和4组通用电气电力式齿轮传动型蒸气轮机组成 [4],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15.6万千瓦(21.2万匹马力)。Babcock & Wilcox的M型锅炉可提供每平方英吋600磅的压力(4,137 kPa; 42 kgf/平方厘米)、过热器提供最高温度华氏875度(摄氏468度),高压锅炉输出的动力效益与稳定度是二战战列舰中之首,在平常状态仅需4具锅炉便可达到27节航速,全功率下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续航距离16600海里(15节),9600海里(25节)。

装甲防护

装甲防护方面,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厚度为307毫米(19度),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三层)。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主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背面241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是战后世界上装甲最厚的水面战舰。它的装甲足以承受1吨半重穿甲炮弹的轰击,“ 飞鱼”导弹轰击到战列舰的装甲钢板上也会被弹射回来,爆炸冲击波只能划伤 装甲。 [5] 整体防护水平在南达科他级的标准上有所加强,舷侧采用倾斜装甲,加强舰体水下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水平装甲。

性能数据

舰体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44560吨
满载排水量改装前55710吨
满载排水量改装后57256吨
舰体尺寸舰长270.4米
舰宽32.92米
吃水10米
水线长262.5米
动力系统动力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锅炉
4座Westinghouse蒸气锅轮机
传动4轴 双舵
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
载油8765吨
航速续航设计航速31节
续航力20150海里14节
15900海里17节
9600海里25节
舰员设计编制总数1851人
军官91人
士兵1760人
实际编制二战至越战时期2700人
冷战及海湾战争时期1800人

装甲防护

装甲防护
主装甲带舰体312毫米(内倾19度)
横向287毫米
上甲板37毫米
装甲甲板121-147毫米
侧舷装甲带307毫米(倾斜角19度)
水密隔舱287毫米
炮塔正面495毫米
顶部184毫米
侧面229毫米
背面241毫米
炮座295至439毫米
司令塔正面445毫米
顶部184毫米
重量装甲总重18466吨
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
各时期武器装备数量
 二战朝鲜战争越战时期冷战海湾战争
三联装Mk.7406毫米/50倍口径9门
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20门12门
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60-80门0
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50-60门0
12.7毫米单管机枪- 8挺
BGM-109战斧巡航导弹-32枚
RGM-84鱼叉反舰导弹-16枚
20毫米密集阵近防系统-4台
弹射器2具0
水上飞机3架0
直升机-3架0
无人驾驶侦察机-8架0

  

武器装备

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该炮可发射MK8型穿甲弹,MK13、14型榴弹,MK19型人员杀伤弹。其中MK8型穿甲弹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公斤,初速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42千米,射速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在14.5海里的距离上可穿透381毫米的垂直装甲。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

装备3座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炮塔全部结构可以分成六层,分别是炮塔战斗室,旋转盘,动力室,上供弹室,下供弹室,供药包室。炮塔旋转时,六层一起转动。炮塔战斗室配备炮塔长和21名舰员。每个炮塔装备有一台基线长13.5米的光学测距仪,还有计算设备和装填机电机,装填机为链式结构,电机功率60马力,超负荷功率108马力,装填炮弹时,火炮仰角为5度。动力室有4名舰员,安装有1台功率为300马力(超负荷时可达到540马力)的电动机,使炮塔最大旋转速度达到4度/秒,俯仰电机为60马力,最大俯仰速度为12度/秒。上,下供弹室由旋转储弹盘,输弹机,固定储弹室三部分组成,每层由1名供弹室长和15名舰员负责,旋转储弹盘上可装载76发炮弹,固定储弹室有140发。两层供弹室共有3台输弹机,输弹速度可达3发/分钟,动作有三行程(从上供弹室)和四行程(从下供弹室)两种。供药包室共有18名舰员和1名室长,药包输送机由100马力电动机和油压设备提供动力,只须一个行程即可提升到炮塔(6个药包需分两组,且实战中为了延长火炮寿命,很少用最大射速和最大装药射击)。

副炮

副炮采用MK12型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初速792米/秒,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分,俯仰范围为负15度到正85度,可配备榴弹,穿甲弹,普通高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照明弹,人员杀伤弹等。初期副炮有MK37型射击指挥仪和MK12型雷达控制,后期雷达换为MK22型和MK32型。

对空防御

密苏里号拥有20座四连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49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用于近距离对空防御。 [4]

舰载飞机

1944年建成后,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期,改为搭载3架直升机。 [4]

改装升级

密苏里号从1984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装。

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全数保留。

副炮改为6座双连装Mk.12 5英寸38倍口径舰炮。

拆除4座双联装5英吋两用炮与所有40毫米、20毫米机炮,在原位置安装了现代化武器,包括8座四管箱型BGM-109 战斧巡航导弹,共32枚;4座四管MK141储运箱式发射装置的RGM-84舰射型 鱼叉反舰导弹,共16枚;4座20毫米MK-15 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12.7毫米单管机枪8挺。

装备上的雷达系统有:AN/SPS-49 防空雷达、SPG-55F型127毫米炮瞄准雷达、AN/SPS-67 地面搜索雷达、AN/SPQ-9 海面搜索 / 火控雷达;电子战系统:AN/SLQ-32 AN/SLQ-25 Nixie 诱饵系统;卫星通信系统。 [6]

原来的水上飞机起重机及停放支架被拆除,换装上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以装备5架以色列生产的“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新增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停放4架直升机。 [7] 冷战及海湾战争期间,搭载8架无人驾驶侦察机。

为了新型舰炮与雷达所需电力,四座涡轮主机舱间内都装设了2具西屋公司制造的船用涡轮发电机,船上共装设8具机组,涡轮动力来源由锅炉提供;每座发电机提供1.25百万瓦特(1.25MW)电力,最大输出电力可到10MW。 改装后的续航力,20节时可达到14800海里。轻装排水量减轻至46324吨。 [4]

使用情况

1944年6月11日,密苏里号在纽约对开海域和切萨皮克湾完成海试并加入太平洋舰队,正式服役。

硫磺岛战役

1945年1月13日,施工进度比依阿华级战列舰4号舰威斯康星号延后两个月的3号舰“密苏里”号在新增了大量指挥、通信设备后,到达西太平洋前线,成为 米切尔中将的快速航母特混编队的 旗舰。

1945年2月10日,密苏里号随米切尔中将的快速航母特混编队(共计17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6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被称为历史上最强大的舰队)从乌利西出发。

1945年2月16日,该编队出动大批舰载机轰炸了东京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这次袭击是 杜立特空袭东京后美国海军首次攻击日本本土。

1945年2月19日,该编队的战列舰群参加了对 硫磺岛的舰炮火力准备。

冲绳岛战役

1945年3月18日,密苏里号协同米切尔的快速航母特混编队空袭了九州地区的机场和 濑户内海的日本舰船。随后参加了进攻 冲绳岛的作战。日本海军 大和号战列舰组成海上特攻部队,于4月6日出航,准备突入冲绳海域消灭美军登陆编队。正在执行炮击任务的密苏里号和 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被调出准备拦截日特攻部队。大和号被美舰载机群击沉。美、日两国最强大的战列舰进行海上对决的机会永远消失了。

1945年4月6日,日本陆海军岸基航空兵部队开始发动被称为“菊水”作战的大规模自杀性攻击。11日,大批日军自杀飞机围攻在九州以南海域作战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其中一架“零”式战斗机紧贴着海面,冲破层层弹幕,击中密苏里号的右舷3号127毫米炮塔后方6米处的舷侧甲板。该机爆炸后引发大火,右侧机翼还飞落到前甲板上。舰上的损害管制队员迅速将大火扑灭。由于被撞击处装甲较厚,密苏里号仅受轻伤。5天后,密苏里号在同一海域再次遭到“神风”特攻队袭击。在激战中,密苏里号击落一架、击伤两架自杀飞机。但是有—架日机撞上了舰尾的水上飞机起吊机后爆炸,大量碎片落在后甲板上,密苏里号再次受轻伤。当天深夜11时,密苏里号发现12海里外有一艘日本潜艇,立即引导“巴丹”号轻型航空母舰和四艘驱逐舰前去攻击,将日军伊56号潜艇击沉。

1945年5月18日,到达乌利西基地的密苏里号成为 哈尔西上将的第3舰队旗舰。

1945年5月25日,密苏里号率领第3舰队驶向九州海域。

1945年6月5日,舰队在冲绳海域遭到台风袭击,因为防风准备不足,造成严重损失。

1945年6月8日,该编队仍对九州一带的日军进行攻击,于13日返回 莱特岛。

1945年7月8日,随第3舰队北上。

1945年7月17日,密苏里号率领战列舰编队炮击了水产和日立工业区。

1945年8月10日,第3舰队再度空袭本州北部。

1945年8月15日8时4分,正在密苏里号上指挥对东京空袭的哈尔西上将接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 尼米兹上将关于日本已宣布投降、停止作战行动的命令。

1945年8月21日,进驻横须贺的美国军政要员和200名 海军陆战队员乘坐密苏里号在依阿华号的伴随下,前往横须贺。

1945年8月29日,两舰驶入 东京湾。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日本签署投降文件。

朝鲜战争

1949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裁军浪潮,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均被编入预备役。只有名声显赫的密苏里号象征性地保持现役。

1950年,密苏里号发生触礁事故,推进轴被撞伤,后来虽经维修,但是仍然难以达到最大航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密苏里号迅速赶赴朝鲜海域执行炮击任务,掩护联合国军在 兴南的撤退,以火炮阻挡 志愿军进攻。

第一次退役

1955年2月26日,朝鲜战争结束后,密苏里号战列舰退役,并被封存在港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中,密苏里号分别获得三枚战斗之星、五枚战斗之星。

第二次服役

1981年, 里根政府上台,并提出六百舰队(600-ship Navy)扩军计划,计划将美军建设成为拥有600艘舰艇海军,以压制苏联。密苏里号因而得以重新复修。

1984年5月29日,密苏里号开始接受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升级。 [8]

1986年,密苏里号完成现代化改装,包括装设 战斧巡航导弹及 鱼叉导弹发射器,以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1986年,密苏里号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以纪念80年前老罗斯福派遣 大白舰队航行世界。

1987年5月10日,密苏里号重新加入美国海军现役。

1987年, 两伊战争期间,密苏里号参与挚诚意志行动(Operation Earnest Will),协助保护 科威特的油船免遭两伊攻击。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美国进行了代号为“ 沙漠盾牌行动”的大规模军事集结。

1990年11月,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开赴波斯湾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海上封锁。

1991年1月17日凌晨, 沙漠风暴战斗打响,密苏里号等七艘军舰共向巴格达附近的目标发射了战斧式巡航导弹。

1991年2月4日凌晨,美军舰队开始炮击科威特沿海地区的伊军目标。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装备高级水雷避碰声纳的美舰柯茨号护航下,通过水雷区,到达指定攻击阵位,用9门406毫米大炮将伊军的指挥中枢、 弹药库、炮阵地、导弹阵地、雷达站等予以破坏,给多国部队地面进攻部队以强有力的 火力支援。这些舰炮在舰上“先锋” 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引导下打得很准。 [5]

1991年2月25日凌晨,密苏里号遭伊军两枚“蚕”式岸舰导弹的攻击。该舰发现导弹来袭后迅速进行电子对抗,使其中一枚偏离目标后坠海,另一枚则被英国 格洛斯特号驱逐舰发射的两枚海标枪防空导弹击落。

1991年2月28日,美军的军事行动停止,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在行动期间共执行83次炮击任务,发射1102发406毫米炮弹。

第二次退役

1992年3月31日,在热烈的礼炮声和号角声中,密苏里号缓缓地驶回到美国洛杉矶港码头,并加州长滩正式退出现役。叱咤风云的一代名舰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她的最后一任指挥官、海军上校A·L·Kaiss在退役当天发表了最后的讲话:“我们最后的时光即将来临。今天,“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最后篇章将被写下。人们经常说,士兵决定命令。没有再比这更准确的描述了……正是全体人员的努力,才使这艘战舰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你们都是特殊的船员和水兵,我为和你们一起战斗而感到无比荣耀……我要感谢你们。把这艘已经成为你们生命的一部分的战舰送走是军人生涯中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但历史将永远铭记你们和曾经在这艘战舰上战斗过的所有人……愿上帝保佑你们。” [8]

1998年5月4日,海军部长John·H·Dalton签署了捐赠协议,将这艘历史名舰转交给位于夏威夷火奴鲁鲁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协会。

1998年6月22日,战舰从华盛顿州的Bremerton转移到珍珠港,停泊在福特岛旁。距她1000码处是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 亚利桑那纪念馆。

1999年1月29日,密苏里号向公众正式开放。 [8]

受降仪式

密苏里号最为世人所了解的,是代表着第二次世界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任命麦克阿瑟为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并授权由他安排这次受降仪式。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将军对此愤愤不平:“太平洋舰队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如今在凯歌高奏中却让麦克阿瑟唱头牌,岂不让海军将士心寒。”

尼米兹当即向美国政府表示,如果政府不能以一种适当的形式在受降仪式上体现海军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他将拒绝出席受降仪式。

这时,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给杜鲁门出了一个主意:由麦克阿瑟主持签字仪式,并以盟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代表同盟国签字,而尼米兹代表美国签字,受降仪式在美国海军第3舰队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名字命名的美国最大战舰之一,曾参与过太平洋战争的诸多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建议一提出,立即得到总统的赞许。

按美军的规定,军舰上只能悬挂最高指挥官的旗帜,但麦克阿瑟与尼米兹两人军衔相同。有关人员煞费苦心,终于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主桅杆上,一红一蓝两面将旗并排悬挂,红旗代表麦克阿瑟,蓝旗代表尼米兹。

1945年9月2日,于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进行。8时起,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 尼米兹上将、太平洋盟军最高统帅 麦克阿瑟上将等美方及战胜国代表陆续登舰。8时56分,日方代表重光葵外相、日军大本营代表 梅津美治郎上将等登上了密苏里号。9时2分,签字仪式开始。此时,各国记者将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的消息发往世界各地。密苏里号战列舰从此名扬天下,永垂史册。

密苏里号在改为博物馆舰后,指挥室外右侧上层甲板上的签字地点,搭起了帆布凉棚。甲板上一个玻璃柜子里陈列着几张字迹模糊的纸张,那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的复印件。作为与日本作战国之一的代表,中国代表 徐永昌将军的名字赫然在列。签字桌、桌布和椅子在多次展出之后,于1946年2月26日,正式被送到海军学院博物馆收藏。 [6]

现状介绍

1992年,密苏里号战列舰从美国海军退役,作为历史名舰,作为二战历史见证者,停泊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对公众开放,供游客参观。

200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主题为“二战结束”的纪念活动,一些亲身经历过日本投降仪式的老兵作了讲演。

2009年10月3日开始,由BAE系统公司的珍珠港海军造船厂指导进行,共耗资1800万美元。纪念馆的志愿者对上层建筑进行高压清洗。BAE系统公司和子承包商使用电动工具,清除了锈迹斑斑的裸钢、无气式喷涂舰艇干舷与上层建筑,以及多组分喷涂的水下船体上残存的油漆。 [9]

2010年1月22日,密苏里号战舰纪念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