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著书籍)

由网友(______只因他叫孙子涵。)分享简介:《承平惠平易近以及剂局方》是国民卫熟出书社于二零零七年七月出书的西医丹方教著述,由宋朝承平惠平易近以及剂局编写。[一]该书共一零卷,附指南总论三卷。分为治诸风、治伤暑、治1切气(附储蓄积累脾胃)、治痰饮(附咳嗽)、治诸虚(附骨蒸)、治痼热(附消渴)、治积冷、治泻痢(附秘涩)、治眼目疾、治吐喉嘴齿、治纯病、治疮肿伤折、治妇人诸疾、治小儿...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7年7月出版的中医方剂学著作,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1]

木瓜丸

该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为治诸风、治伤寒、治一切气(附积聚脾胃)、治痰饮(附咳嗽)、治诸虚(附骨蒸)、治痼冷(附消渴)、治积热、治泻痢(附秘涩)、治眼目疾、治咽喉口齿、治杂病、治疮肿伤折、治妇人诸疾、治小儿诸疾等14门,载方788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所收方剂皆经名医精选,每方详述主治范围、配伍、数量和制剂方法等。[1][2]

该书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1]

外文名

Welfare Pharmacy

出版时间

2007-7-1

装帧

平装

页数

366

纸张

胶版纸

版次

1

丛书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刘景源(整理)

字数

261000

ISBN

9787117086257

印刷时间

2007/07/01

书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

图书 > 医学 >中医学 >中医临床

概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目录

卷之一 治诸风附脚气

至宝丹

灵宝丹

润体圆

乌犀圆

牛黄清心圆

摩挲圆

透冰丹

龙脑天麻煎

牛黄小乌犀圆

娄金圆

龙虎丹

麝香天麻圆

龙脑芎犀圆

银液丹

和太师牛黄圆

碧霞丹

雄朱圆

八风丹

牛黄生犀圆

辰砂天麻圆

青州白圆子

辰砂圆

牛黄金虎丹

防风圆

川芎圆

薄荷煎圆

天南星圆

犀角圆

皂角圆

小续命汤

防风汤

排风汤

大通圣白花蛇散

消风散

羌活散

八风散

清神散

虎骨散

骨碎补圆

[绍兴续添方]

乌荆圆

加减三五七散

太阳丹方见伤寒类

如圣饼子方见一切气类

……

卷之二 治伤寒附中暑

卷之三 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

卷之四 治痰饮附咳嗽

卷之五 治诸虚附骨蒸

卷之六 治积热

卷之七 治眼目疾 治咽喉啮

卷之八 治杂病 治疮肿伤折

卷之九 治妇人诸疾附产图

卷之十 治小儿诸疾附诸汤诸香

附:指南总论三卷

方剂索引

四库提要记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两淮监政采进本)

旧本题宋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陈师文等奉敕编。案王应麟《玉海》云,大观中,陈师文等校正《和剂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门。晁公武《读书志》云,大观中,诏通医刊正药局方书,阅岁,书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损七十馀方。又《读书后志》曰,《太医局方》十卷,元丰中,诏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验试,依方制药鬻之,仍摹本传於世。是大观之本实因神宗时旧本重修,故公武有校正增损之语也。然此本止十四门,而方乃七百八十八。考《玉海》又载,绍兴十八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监本药方颁诸略。此本以太平惠民为名,是绍兴所颁之监本,非大观之旧矣。其中又有宝庆、淳祐续添诸方,更在绍兴之后。兼附《用药总论指南》三卷,皆从《图经本草》抄撮增入,亦不知何时所加。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和剂局方》其后时有增补,殆指此类欤?戴良《九灵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传》曰,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又称震亨得罗知悌之学以归,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其言,大惊而笑且排。及治许谦末疾良验,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书盛行於宋、元之间,至《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也。又岳珂《桯史》曰,《和剂局方》乃当时精集诸家名方,凡几经名医之手,至提领以从官内臣参校,可谓精矣。然其间差讹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黄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药二十九味,寒热讹杂,殊不可晓。尝见一名医云,此方只前八味至蒲黄而止,自乾山药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补虚门中山芋丸。当时不知缘何误写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说而考之,信然。如此之类,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无所舛误矣。然历代相传专门禁方,多在是焉,在用者详审而已。必因噎而废食,则又一偏之见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