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山西省临汾市下辖县)

由网友(恋上尼古丁)分享简介:蒲县是山西省临汾市下辖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西麓,二零二三年辖四个镇、五个城,齐县总面积一五一零.六一平方私里。[一]截至二零二一年底齐县常住人嘴九四三四二人,整年地域出产总值一三一 亿元。[二]枯膺“天下新型屯子社会养老保障事情试点县”“天下绿化榜样县”“天下科技前进县”“天下科普树模县”。[一]属温戴大陆性季民风候,...

蒲县是山西省临汾市下辖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西麓,2023年辖4个镇、5个乡,全县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1]截至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4342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1 亿元。[2]荣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1]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3]2023年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铝矾土、油母页岩、石灰石等20余种。[1]

截至2021年学校有蒲县高级中学,[4]2021年全县医疗卫生计生机构 146 个。[2]

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1951,改隶临汾专区。1954年,改隶晋南专区。1958年10月,蒲县并入吕梁县。1959年10月,复置蒲县。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地设市,隶临汾市。[5]

旅游景点有东岳庙、真武祠、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等。[6]

全县公路总里程520KM,主要公路干线有临大公路连接东西,从蒲县腹地穿过,罗南、赵克公里纵贯南北,乔三路直达洪洞。[7]

中文名

蒲县

外文名

Pu County

别名

蒲子县、蒲伊县

地区生产总值

131.0亿元(2021年)[8]

人均生产总值

138864元(2021年)[9]

政府驻地

蒲城镇

邮政编码

041200

地理位置

山西临汾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汾河片、晋语-吕梁片-隰州小片

县委书记

杨晓舟[10]

面积

151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94342人(2021年)[8]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4镇5乡

电话区号

0357

著名景点

蒲县东岳庙、翠屏山、段云书屋

机场

临汾乔李机场

火车站

蒲县站

车牌代码

晋L

代县长

薛向阳[11]

建制沿革

中国距离最近的两个县城,非常值得看的一篇文章

县境有蒲子山,“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12]

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

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蒲川县(县治在今城关)。

隋大业元(605年),改蒲川县为蒲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为昌州。唐贞观六年(632年),废昌州,复置蒲县。

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属。

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蒲县升为蒲州。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县,并入隰川县(今隰县),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复置蒲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省平阳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隶吉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又归隶隰州。

民国元年(1912年),蒲县属山西省直领。

民国四年,归隶山西省河东道。

民国二十六年,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

民国二十七年,隶山西省第七行政区。

民国二十九年,蒲县升中心县,隶山西省第十三行政区。

民国三十四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改隶晋西南行政区隰县专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隶晋南专区。

1951,改隶临汾专区。

1954年,改隶晋南专区。

1958年10月,蒲县并入吕梁县。

1959年10月,复置蒲县。

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地设市,隶临汾市。

2001年,撤销刁口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蒲城镇;撤销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撤销公峪乡,并入克城镇;撤销山口乡,并入山中乡;撤销西坪垣乡,并入红道乡;撤销曹村乡,并入乔家湾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县政府驻蒲城镇。[12]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蒲县在其中[13]

地理环境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位于北纬36.38°~36.62°,东经110.92°~111.38°之间。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县境东起太林乡孔家坡,西至山中乡丰台村,东西48.5公里;南起黑龙关镇屯里南山怀,北至克城镇泰山梁,南北49.4公里。[14]

气候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3月28日到5月29日,多风少雨;夏季5月30日到8月21日,雨量集中;秋季8月22日到10月31日,云高气爽;冬季11月1日到次年3月27日,寒冷少雪。年均气温 8.7℃ ,一月零下6.8℃,七月25℃左右。年降雨量586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1天,最长无霜期190天,最短无霜期153天。[14]

地形地貌

蒲县地形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山峰:东北部有泰山梁、牛槽山、菊花山、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石门山、太山、白头山;北部有五鹿山、五龙洞;南部有石头山、豹子梁、五股山。诸山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以五鹿山为最高,海拔1946米;其次是桃卜山1780米。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与洪洞、临汾平原地区相差600米左右;最低为薛关镇皮条沟以西1公里昕水河出境处,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56.3米。[14]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蒲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15]县政府驻蒲城镇。[16]

2021年5月6日,撤销红道乡,并入蒲城镇。撤销乔家湾乡,设立乔家湾镇。[17][18]

荣誉称号

荣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和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县”等荣誉称号。[19]

2021年9月1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20]

自然资源

蒲县境内现已探明的有原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膏、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英、天然气、矿泉水等二十余种,其中以煤为最,含煤面积136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1.7亿吨。其中霍西煤田含煤面积49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5亿吨,现主采肥气煤,属低灰、低硫、高热值的世界稀有煤种。河东煤田含煤面积87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148.2亿吨,因储藏较深,以焦煤为主,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00到500米,煤层厚度在0.8到3.5米间,储量约5.82亿吨。

铁矿储量为1.2亿吨,其中褐铁矿分布在克城镇及太林乡石灰峪等地,储量4000至5000万吨;赤铁矿分布在蒲城镇刁口等地,储量750万吨,赤褐铁矿分布在太林乡官庄村一带,储量780吨。

铝矿矿层在山西式铁矿上部,矿层厚度2--4米,储量600至1000万吨。方铝矿分布在化乐峡村等地。铝矾土分布在克城镇西部和西北部。

生物资源

蒲县树木以辽东栎、油松、白皮松、白桦、侧柏为主。境内野生植物有山丁子、山楂、沙棘、山桃、山杏、酸枣、黑木耳、蘑菇等;药用植物有枸杞、地黄、沙参、甘草、白赤芍、猪芩、连翘、荆芥、麻黄、柴胡、大黄、知母、五味子、地皮、薄荷等270余种,年收购量5.2万公斤。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杂粮、荞麦、土豆、烟叶、豆类等为主。

蒲县陆栖脊椎动物有70余种,主要是金钱豹、花面狸、猫狸、青羊、野猪、原麝、野兔、喜鹊、百灵、乌鸦、鹌鹑、锦鸡、褐马鸡、金雕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分布在五鹿山的针阔混交林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主要分布于豹子梁、太山一带。原麝主要活动于太山、明山、石头山等地;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青羊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的针阔混交林内;金雕主要活动于人迹罕至的荒山河旁。

水资源

蒲县境内有河流涧溪35条,均系黄河水系支流。主要河流有昕水河、南川河、北川河、黑龙关河、中垛河、乔家湾河、克城河、西后河、堡子河、有枣河等,年来水量9085万立方米。有泉水800余处,总流量500立方分米/秒。地下水总贮量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430万立方米/年。。现已初步勘察评价过的有解家河矿泉水、太林乡东河矿泉水等,其中解家河天然矿泉水水源曾由权威水分检测单位北京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心进行了包括水期、枯水期在内的全面分析及光谱分析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要求。

人口民族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4342人,比上年末减少13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970人。城镇化率49.79%,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60人,出生率为5.86‰;死亡人口764人,死亡率为8.00‰;自然增长率为-2.14‰。[8]

民族

蒲县以汉族为主,少数名族有回族、满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以散居为主。

政治

县委书记:杨晓舟[10]

县委副书记:薛向阳[11]

政府领导

副县长、代县长:薛向阳[11]

经济概况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比为2.9:81.9: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864元,按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1524美元。

2021年末,全县市场主体6472家,同比增长17.9%,新开设1009家,其中,企业总数1620家,同比增长26.8%,新开设企业345家;个体户4178家,同比增长17.4%,新开业个体户645家;合作社674家,同比增长2.7%,新开业合作社18家。[8]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6448.3公顷(24.67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5041.5公顷,同比增长1.57%;油料种植面积340.6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53.8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1268.4公顷,同比下降2.73%。烟叶(未加工烟草)种植面积224.7公顷。

2021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保持8万吨以上,2021年粮食总产量80139.11吨,下降1.3%。其中,夏粮产量178.35吨;秋粮产量79960.76吨,下降1.53%。

2021年,全年全县完成造林10000亩。其中,经济林面积4490亩。

2021年,全年全县猪牛羊肉总产量7510.4吨,同比增长42.1%。其中,猪肉产量5551.3吨,增长47.4%;牛肉产量1822.5吨,增长27.0%;羊肉产量136.7吨,增长60.8%。年末生猪存栏58721头,生猪出栏74017头。牛奶产量34吨,增长3.0%;禽蛋产量722.9吨,下降35.8%。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355千瓦,同比增长2.32%。机械耕地面积11698公顷,增长0.17%,机械播种面积12810公顷,增长0.63%,机械收获面积5761公顷,增长8.29%。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1868万元,增长1.6%。[8]

第二产业

2021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6 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采矿业增长10.2%,制造业增长1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0.3%。

2021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6.1亿元,比上年增长83.6%。分门类看,采矿业281.5亿元,增长86.7%;制造业4.2亿元,增长1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3亿元,下降7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4亿元,增长365.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6.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8.7%;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2.6%,比上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

2021年,在库建筑业法人企业5个,增长25%,在库企业项目签订合同额4.79亿元,本年新签合同额8051万元,房屋施工面积,103405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5%。[8]

第三产业

能源

2021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769.86万吨,增长16.3%。

2021年,全年全县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264.21万吨,增长16.31%。

2021年,全年全县用电量呈现低速平稳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106741.3万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比重为4.3%,同比增加7255.2万千瓦时,增长7.3%;农、林、牧、渔业用电量1258.9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2%,同比增加51.4万千瓦时,增长4.3%;工业用电量77063.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72.2%,同比增加4947.2万千瓦时,增长6.7%;建筑业用电量351.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0.3%,同比减少58.8万千瓦时,下降14.3%;服务业用电量41371.3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38.8%,同比增加3230.4万千瓦时,增长8.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500.2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5.2%,同比增加630.4万千瓦时,增长12.9%。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2918.4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07.7万千瓦时,增长7.7%;乡村居民用电量2581.9万千瓦时,同比增加422.7万千瓦时,增长19.6%。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县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1.4%。全县服务业总量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807.1亿元)比重为2.5%。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为0.15亿元,同比增长4.2%;批发和零售业为1.8亿元,同比增长3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2.3亿元,同比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为0.2亿元,同比增长23.9%;金融业为2.2亿元,同比增长6.9%;房地产业为0.8亿元,同比增长33.6%;营利性服务业为3.1亿元,同比增长3.7%;非营利性服务业为9.5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0704.5万元,同比增长107.9%。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67.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84公里,二级公路155.654公里,三级公路123.257公里,四级公路633.685公里。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635.9万元,增长19.5%;电信业务总量6885.6万元,同比增长27.7%。

2021年,年末全县固定电话1742部;移动电话达到94180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940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635户。年末全县宽带接入用户27592户。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同比增长22.5%,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城乡区域看,全县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49亿元,同比增长24.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同比下降6.3%。按消费形态看,全年全县商品零售9.22亿元,同比增长18.8%;餐饮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51.4%。

2021年,全县住宿业营业额0.3亿元,同比增长43.5%;餐饮业营业额1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累计同比增长3.3%。汽车类零售额1700万元,同比增长49.4%;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39万元,同比增长39,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3183万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7079万元,同比增长10.5%;第二产业完成151510万元,同比增长2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8395万元,同比下降28.0%。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442万元,同比增长21.7%,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1.7%。

2021年,全年50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9315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96%;500-5000万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669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4%;房地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199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7%。5000万元以上项目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拉动明显。基础设施类完成投资3639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2021年,全年工业投资完成151510万元,同比增长29.1%,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37%。其中: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完成69919万元,同比增长18.9%,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6.1%。

2021年,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61亿元,增长222.1%。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税收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19.4%。在各项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分别增长40.5%、97.9%、29.6%、51.5%、48.8%和29.3%;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同比分别下降10.9%、35.2%和8.9%。非税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2.7%。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亿元,增长2.3%;教育支出2.4亿元,增长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亿元,增长13.9%;农林水支出3.0亿元,下降11.8%;城乡社区支出1.8亿元,下降20.9%。

2021年,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31亿元,比年初增加5.97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9.64亿元,比年初增加4.27亿元;单位存款余额20.89亿元,比年初增加1.67亿元。

2021年,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55亿元,比年初增加7.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78亿元,比年初减少1.4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67亿元,比年初增加8.20亿元。

2021年,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3762.1万元,增长0.4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8664.9万元,增长3.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097.2万元,增长4.5%。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548.58万元,增长3.2%;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202.6万元,与上年持平。[8]

社会事业

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549人,在校生1549人,毕业生499人。初中招生784人,在校生2334人,毕业生1105人。普通小学招生928人,在校生6550人,毕业生1217人。特殊教育招生12人,在校生91人,毕业生3人。在园幼儿数2546人。推进振兴教育三年行动,新建昕水幼儿园、异地改建职业中学投用,高考二本达线突破300人大关、达线率50%,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前列。

2021年,全年2个申请专利奖项,奖补1000元。全县共申请办理注册商标46个,申请专利6个,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

2021年,全县有气象台(站)1个,14个区域站。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防雹、增雨作业共开展28次,受益覆盖面积693.74平方公里。卫星云图接收站2个。

2021年,全县有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个,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2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监测中心和应急指挥厅1个;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数字测震子台1个,前兆台站1个,预警台站11个。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46%,电视人口覆盖率99.82%。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

2021年,全年A级景区接待人数16.62万人次,A级景区门票收入15.66万元。文化下乡进村入户,开展了春节送温暖系列活动,参与人数1000余人,共送出春联8000余副,惠及群众5万余人;文化馆、美术馆、蒲剧团共开设线上艺术培训课程26期,线上艺术展览、优秀作品、传统剧目展演17期;线上线下送戏下乡216场,文化惠民活动112场次,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利用率99%。积极开展线下公益培训进校园活动,利用小学社团时间,开设二胡、笛子、口才等艺术培训,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规范提升黄河人家1家,着力打造“回家”服务品牌单位3家,推出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蒲县段云书艺馆,共接待18个单位2000余人次的红色教育;举办了第六届东岳文化旅游节,共吸引游客10.1万余人次来蒲县观光旅游,同比增长40.3%,旅游收入1800余万元;创作了歌曲《蒲县,心灵休憩的家园》,被学习强国推送,获得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艺作品三等奖,全市唯一获奖作品。新编蒲剧《绿染蒲子山》在临汾剧院展演,微视频《乡村唱出幸福曲》被中宣部评为“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冯玉堂同志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王振生同志荣获中宣部、公安部“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

2021年,持续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防控网格,开展实战演练5次,常住人口疫苗接种率89%,守牢了蒲县阵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审,卫体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翠屏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县现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46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9所,乡镇卫生院分院6所;乡镇卫计办9所;村级卫生室91所;民营和社会办医疗机构25所。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床位设置共有550张,其中县医院200张,中医医院100张,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张,乡镇卫生院(分院)220张,民营医疗机构10张。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15人。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51人,初级职称518人。

2021年,全县体育场地数量共297个,其中田径场地32个、足球场地15个、篮球场地68个、排球场地2个、乒乓球场地33个、羽毛球场地8个、游泳馆1个、健身步道13个、全民健身路径93个、其它体育场地3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1平方米。新建昕水河湿地公园及5公里塑胶健身步道。

2021年,蒲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心内设篮球馆、游泳馆、乒乓球室、舞蹈厅、健身房、大型停车场等。篮球馆有坐席3040个;体育公园目前已建成五个(街心公园、法治公园、翠屏山公园、平安公园、昕水河湿地公园);蒲县健康主题公园建成投运,分为运动区、儿童活动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区包括2个5人制足球场、一个网球场、2个羽毛球场、一个趣味篮球场和户外乒乓球区。

2021年,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一个,监测点四个(社区、乡村、鹿城小学、奥体中心);全民健身广场110个,实现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8]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县年平均降水量853.2毫米,比常年473.9毫米多379.3毫米,较上年增加257.5毫米。

2021年,全年发布每周气象要汛52期、预警信息158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365期、专题气象服务20期、重要气象信息30期、重要天气报告卡28期、启动各类灾害性天气应急响应9次。

2021年,年末全县森林面积91.18万亩,森林覆盖率40.18%;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0.2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3.4%。

2021年,城区河道治理二期完工,振兴路、岩背后、河西村3个片区雨污管网完成改造,县城雨污分流实现“能改尽改”,建成略东、黎掌2座污水处理站,昕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示范项目农村垃圾收转运系统投入运行,山中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全年县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26天,同比减少22天。地表水达到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00%。县区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年末全县县城污水处理率94.2%,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县城生活垃圾处理22680.6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县集中供热普及率98.2%,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达到了国家和省要求的标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8‰。

2021年,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20余人(次),对56家正常运行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60余台(件)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进行了全面检查。[8]

民生保障

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收入比逐步缩小。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3元, 增长10.2%,高出全市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42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全市0.2、0.8、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9元,增长11.9%,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全市1.4、1.6、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2.74:1缩小为2.66:1。

2021年全县遭遇65年来最强秋汛,造成地质灾害900余处,基础设施、群众住房大面积受损,全县一半人口受灾。灾情发生后,我们迅速启动防汛二级响应,制定救灾重建“1+8+11”一揽子措施,紧急避让安置受灾群众1770户4721人,拨付救灾资金1285万元,组织2000名党员干部“双减双抢”。开通绿色通道,一周内路、水、电、网全部抢通,实施道路修复195处、水利设施61处、地灾治理5处,881户受损农房重建修缮,提前一个月入住。大灾大难面前,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企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6333万元,凝聚成一股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生动谱写了“厚德蒲县”最新最美篇章。

2021年,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培训颁证8103人,新增城镇就业17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38人,成功举办第四届“蒲伊杯”“柳编+草编”创业技能大赛。

2021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20285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496人,办理退休人员115人,企业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1084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4589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1369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579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2340.9 万元;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84465人,城乡居民医疗基金支付医疗费用5557.6万元;参加职工医疗保险18864人,支付医疗费用2623.06万元;失业保险参保926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66万元、失业补助金283万元、培训补贴17万元、求职创业补贴13.5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7万元、取暖补贴37.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35840人,社会保障卡累计发放75631张。

2021年,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090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110.5万元,同比减少218.37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935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220.3万元,同比减少74.6万元。

全县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10张,收养人数139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机构4个。截至12月底直接接收汛期232批次捐助,捐款6238.32万元(其中省慈善总会捐款1597.55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165.16万元,第一时间全部发放到各乡镇(社区),覆盖率达100%。

2021年,年末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8.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65平方米。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7(人/亿元),比省下达年度控制指标0.059人/亿元低0.032人/亿元。

交通运输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67.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84公里,二级公路155.654公里,三级公路123.257公里,四级公路633.685公里。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635.9万元,增长19.5%;电信业务总量6885.6万元,同比增长27.7%。

2021年,年末全县固定电话1742部;移动电话达到94180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940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635户。年末全县宽带接入用户27592户。[8]

历史文化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即东岳大帝的诞辰之日,蒲县东岳庙举行祭祀活动。每年在三月二十五日,东岳庙所辖醮社参加朝山的醮民都在当年主持朝醮的社村集中训练,排演朝山仪仗队形,及准备安排醮民所需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活动、生活、祭祀用品。

名优特产

蒲县特产黑木耳,生长在朽木上,形似人的耳朵,色黑或褐黑,故名黑木耳,又名木菌、树鸡。

景点旅游

柏山东岳庙

蒲县古迹柏山东岳庙,位于县城东柏山上,是以东岳行宫大殿为中心的一级大型建筑群,相传始建于唐,元、明、清均复修重建。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建筑物二百八十余座,庙宇中间主殿雄居,四周是古朴的围廊和逼真的塑像。主殿前耸立有富丽的“天堂楼”,后排列有上下两院的“地狱府”,周围松柏千余亩。

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

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北为太山,海拔1732米;南为明山,海拔1615米。峡谷相对高差约300余米,长约3500米,宽约200米。

真武祠

位于蒲县城内昕水河南岩翠屏山山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该祠堂建筑工地为砖雕仿林结构,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正殿面阔一间,进深9.45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五铺作,转角斗拱一攒,后部紧靠黄土山。

著名人物

西戎(1922—2001),原名席诚正,黑龙关镇西坡村人,中国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21]

段云(1912—1997),原名段连荣,县城北关人,主要著作和作品有《段云书法作品选》、《旅踪咏拾》、《段云选集》等。曾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在日本东京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

王居正(1715—1773),字季方,号贞斋,别号鹿樵山人,城关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廿五日,保和殿廷试御史,乾隆亲点,拔轩置第一名记名后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