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比赛(体育项目)

由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分享简介:炭上溜石一四世纪发源于苏格兰,于今正在苏格兰还生存刻有一五一一年份的砥石(即炭壶)。 一七九五年,第1个炭上溜石俱乐部正在苏格兰创建,一八三八年苏格兰炭上溜石俱乐部拟定第1个邪式的角逐法则。 一八零七年炭上溜石勾当传进添拿大,一八二零年起正在美国等地风行。从此,炭上溜石做为1项冬日静止正在欧洲以及北美逐渐开铺起去。中国于二零零二...

冰上溜石14世纪起源于苏格兰,至今在苏格兰还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即冰壶)。 1795年,第一个冰上溜石俱乐部在苏格兰创立,1838年苏格兰冰上溜石俱乐部制定第一个正式的比赛规则。 1807年冰上溜石活动传入加拿大,1820年起在美国等地流行。从此,冰上溜石作为一项冬季运动在欧洲和北美逐渐开展起来。中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

中文名

冰壶比赛

起源地

苏格兰

别名

冰上溜石

起源时间

14世纪

性质

比赛

冰壶历史

牛 清华00后学生杨倩拿下奥运首金 戴着口罩微笑比心,全世界都被甜到了

20世纪初,通过加拿大冰上溜石爱好者的努力,使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和方法更加完美,并由室外逐渐移入室内,并于1927年举行首次全国冰上溜石比赛。首届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始于1959年,最初称为苏格兰威士忌杯赛,1968年改称加拿大银扫帚锦标赛,1986年正式定名为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

1955年冰上溜石传入亚洲地区,目前日本、韩国等地非常流行。

1924年,冰壶首次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在奥运会上亮相。1966年国际冰上溜石联全会成立,1991年改为世界冰上溜石联合会,同时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冰上溜石曾于1924年、1932年、1936年、1964年、1968年、1992年6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3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8年开始,冰上溜石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亚洲,冰上溜石从第五届亚冬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冰壶场地

冰上溜石所用场地是一个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长44.5米、宽4.32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画有一个直径为1.83米的圆圈作为球员的发球区,被称作本垒。冰道的另一端也画有一圆圈,被称为营垒。营垒是由4个半径分别为0.15米、0.61米、1.22米和1.83米的同心圆组成。外面两圆之间涂为红色。在场地两端各装有一个斜面橡胶起蹬器。在冰壶场地前后两端各有一条蓝色的实线称为“前卫线”和“后卫线”。冰壶掷出后,如果未进前卫线或越过后卫线都视作无效,将被清出场外。

边线(side line):任何接触到边线的石球都被视为出局,应立即从场地中移开。

圆垒(house):冰道(sheet)两端各一,由数个同心圆所构成。

起滑架(hack):位于场地边缘与圆垒之间,球员在掷球时可藉此将腿后蹬而向前。

圆心线(tee line):掷球时,若石球已通过掷球区的圆心线,则不可再重掷。石球掷出后,己方的刷冰员可在石球通过标的区的圆心线之前进行刷冰;之后,则对方主将有权进行刷冰,以使球离开圆心。

栏线(hog line):掷球时,球员必须在掷球区的栏线之前将球离手。掷球后,若石球未完全通过标的区的栏线便停止,则此球视为出局。但若曾与在局中的球发生碰撞,则该球无须完全通过栏线。

冰壶规则

冰上溜石比赛时,每场由两支球队对抗进行,每队由4名球员组成。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掷球队员在力求将冰壶滑向圆心的同时,也可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营垒圆心。最后当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比赛分两队进行,两队各有四名球员,轮流丢掷石球(rock),以赛前双方掷点离圆心近者先掷。每局(end)在每队交替掷球,每人分别丢掷两球,八人共十六球之后结束。计分方式为:拥有位于圆垒(house)中、位置最接近圆垒中心之石球之队伍得分。

该队每颗位于圆垒中、位置较另队所有石球都更接近圆心之石球皆可获计一分。 主将(skip)应领导球赛。当队员掷球时,主将应持冰刷(broom),作为掷球之目标物。主将并应指示石球之旋转(turn)方向及应滑行之距离,并使队员了解掷球之目的,以使刷冰员(sweeper)决定应如何刷冰,因为刷冰可使石球增加滑行距离、同时减少行进之曲度(curve)。

一场比赛需两组石球,每组各八颗,应上色彩以使在冰道另端仍可轻易辨识。传统上,在第一局中,不拥有最后一球掷球权的一队,可选择该队的球色。

比赛规则

  1. 开局
    双方各出一人投一壶,谁的壶距离目标最近谁有权选择先后手,当然没有让你选择先手,因为正常来讲,后手价值2分
  2. 比赛开局后每局得分的一方下一局变为先手,如果双方都没有得分,下一局的先后手与前一局相同。所以,如果第9局是后手,而这一局没人得分,那么后手的在第10局还是后手。如果有队得分了,那么没得分的一方在第十局就是后手。所以,有的时候,第九局是后手的队伍,如果第九局得不了高分(2分以上)就会选择把所有的壶都打出去,这样双方都不得分,第十局他就依然保有后手的优势了。

球员位置

为避免拥挤,比赛规则对于球员的位置也有所规定:

非掷球队:主将及副将(third)可站立于标的端之底线后方,主将也可立于掷球队之主将之后。下一顺位之掷球员可站在后板(backboard)附近,而其他球员则可站在冰道底端之后或两栏线之间。

掷球队:持冰刷之主将(或副将)可立于标的端圆心线后方之任何位置。

特殊情况

若掷球员未在球抵达掷球端栏线之前将球离手,则另队有权选择该球之处理方式:

(1)仍视该球为有效;

(2)将该球视为出局,并将所有受该球碰撞之局内球放为原位。

意外受触

当石球掷出,正在滑行时,若掷球方的球员(通常是刷冰员)不慎以身体、衣服或是冰刷碰触此球,此球即视为受触球。在其滑行完成后,另队可就以下三者任择之一,对该球进行处分:

1、 仍视该球为有效。

2、将该球视为出局,并将所有受该球碰撞之局内球放为原位。

3、估算若球未受碰触,则场中各球的位置应会如何。并将场中各球移至其估算之位置。

刷冰规则

掷球方之刷冰员可在两圆心线间为己方任何在移动中之石球刷冰。但在圆心线之后,每队仅有一名球员可为己方之石球刷冰,且仅有主将可为对方之石球刷冰。

计分方式

拥有位于圆垒(house)中、位置最接近圆垒中心之石球之队伍得分。该队每颗位于圆垒中、位置较另队所有石球都更接近圆心之石球皆可获计一分。在移动任何石球之前,两队之third应对得分情形获得共识。

测量方法

若属于不同队之两颗石球无法判定何者较接近圆心时,则使用专业测量仪测量。

冰壶比赛每队为四人。两个队比赛时共使用冰壶石(有人也称之为砥石)16个。听从主力队员的指示,按照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主力队员的排列顺序与对方一对一的对抗比赛。两个队的队员在冰上投球两次,每次投一个冰壶石。两队共投六个冰壶石为一局。

主力队员做出迎战对策的指示。

扫冰队员使用刷子快速在冰上刷动,以改变冰壶石的滑行方向和速度。

投掷出的冰壶石一边旋转一边以适当的曲线向前滑行,冰壶石转一圈半到两圈半最为理想。

把对方队的冰壶石扫出圈外也是技巧之一。

如果冰壶石超过后卫线会失去比赛资格。

投石时,一定要在前卫线前把握着冰壶石的手松开。投出的石不过对方的前卫线时失去比赛资格。

四个队员溶为一体,需要密切配合。

冰壶比赛用的冰场长44.5米,宽4.75米。从投球点起约40米远处画有圆形标志的地方为“大本营”(直径3.66米)。投出的石离大本营中心最近的队为胜。握石的手在松开的瞬间,即使出现微小的角度偏差,也会象高尔夫的OB一样滑到40米开外,而招致较大的失误。冰壶石重19.1公斤、直径30cm, 厚度最薄为11.5cm。

一场为10局,比赛时间约2小时30分。两个队共投16个石为一局。以双方队员掷出的石离大本营中心的个数多少来计算得分并决定胜负。

冰壶玩法

冰壶石不光是用手握的,也不光是握在掌系心深处,还需要手指与手掌的密切配合。用力的手指握紧冰壶石控制好持续投石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投石时有大旋转和小旋转技巧。

冰壶投掷方法

双方队员掷出的石离大本营中心的个数多少来计算得分并决定胜负。 以距离对方队大本营中心石的个数来决定胜负。(见图一)

1、运动员蹲下身子并作成将身体坐在腿肚子上的姿势,伸直骼膊把冰壶石轻松地放在自己的前方。垂直肩膀、伸直骼膊、靠拢膝盖、端正身体。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控制好平衡时非常重要的。

2、在将冰壶石向前稍微移动的同时开始投石。在作投石动作之前先把躯干部分抬起。

3、保持好伸直的骼膊与垂直的肩膀,关键是在抬起躯干的时候。其余只要掌握好冰壶石的握法与自我控制,并以正确的姿势投出冰壶石便不会失误。

4、冰壶石是由肩膀用力而投出去的。靠伸直的肩膀前后摇摆来调节

投石的距离。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小横步,实际就是脚的转弯度。作投石运动时保持好重心也是非常重要因素之一。把身体的重心移到右侧稍微弯曲的脚上,用左脚来控制并掌握平衡。

5、把冰壶石提到自己的前方,伸直骼膊然后把脚慢慢地移到冰壶石的后方。因为身体的重心要从后脚移到向前弯曲的前脚上,所以要掌握好平衡。也可以借助刷子的手来调节平衡。

6、投石运动员把冰壶石充分地提到自己的前方,又脚伸直至后方并将身体向前移动。使肩膀垂直于帮助调节平衡的刷子是非常重要的。投出石的瞬间,前胸落到膝盖的内侧,冰壶石脱手而出,飞向目的地。这是身体完全保持平衡,甚至不用刷子来支撑。

7、投石结束后,身体伸展到最低、最远的程度,到最后的一个动作完成为止肩膀保持垂直,骼膊也要伸出去。为了不养成坏习惯,投出冰壶石后使身体保持最低的姿势,直到投石结束为止。

轮椅冰壶

轮椅冰壶是残奥会冬季体育运动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运动员使用的冰壶石与普通冰壶比赛使用的冰壶石是一样的,使用的也是相同的冰壶场地和相同的比赛规则,只是允许不使用刷子。另一个不同是允许冰壶运动员选择使用有传石和稳定轮椅作用手杖(棍)。轮椅冰壶赛每场比赛时八局,而普通冰壶比赛每场十局。轮椅冰壶赛在2006年被纳入到残奥会比赛项目。

冰壶精神

冰壶是一项技巧运动,也是一项传统运动。一记漂亮的投壶极其赏心悦目,观看一场真实地体现冰壶运动精神,且享有悠久历史盛誉的传统比赛项目也是一件乐事。运动员要赢得比赛 但决不贬低对手。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宁可输掉比赛,也不愿赢得不公平。一名优秀冰壶运动员从来不会故意干扰对手,也不会妨碍对方发挥最佳水平。任何一名冰壶选手都不应该违反比赛规则和任何规定。但是,如果他是非故意的犯规并且已经意识到了,他应该主动告知。虽然冰壶运动是一种竞技运动,但其精神实质要求好的运动精神,友善和可敬的行为。而这精神的体现是通过对竞赛规则的诠释和应用,以及所有场上、场下人员的行为得以体现。

冰壶术语

·冰壶比赛。

·掷石、传石。

·得分区:直径12英尺,带有四个中心圈,内面直径8英尺。

·一个冰壶队:一个冰壶队有4个队员,即第四号队员(拿刷子的队员)、第三号队员(或副刷子队员)、第二号队员和首号队员(最先掷石队员)。 在每次掷石中所有的队员都参与,要有一个掷石,两个刷子,一个呼叫策略。

·赛区:146英尺的赛区。赛区设计两个方向均可使用。

·拉引击石:这是最基本并最广为应用的射击,即将冰壶石掷在得分区之前或得分区内。

·防卫击石:将冰壶石掷在拱线(hog line)和得分区(house)之间用来防御对手的冰壶石进入得分区。

·敲退击石:将冰壶石放在一个或是多个已经存在场上的冰壶石的前面。Tap-backs就是将对手的冰壶石轻敲挤退远离得分中心线(tee line), 但不将它击出,而使其停在掷石者的冰壶石的后面, 如此一来对方便很难将这颗冰壶石击出场。

·通道击石:在两颗冰壶石中间的缝隙叫做port(通道),当掷石者需要让他的冰壶石通过两颗或是多阻碍石时,他便需要掷出一个·通道击石(ports shot)。

·晋升击石(Raise):将一颗在得分区(house)之前的冰壶石,即由射石撞击到更接近得分区的中心(tee)。同时这颗射石被晋升到中心石起到卫兵的作用。

·晋升移除掷石: 一颗冰壶石被射石撞击之后,往后推近并碰击到对方的冰壶石,而使对方的石冰壶石被驱离得分区(house)或出局的射击。

·精彩击石: 若希望将冰壶石掷到一颗卫兵石的后面;或是希望将一颗被保护的很好的冰壶石击出场,有一种方式是将冰壶石丢掷去撞击一颗停在外围的冰壶石,然后让掷石转向朝目标地方向前进。这种射击大概 是curling最精彩的射击之一,因为这种射击通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奉送击石( Freebies):·奉送击石有两种形式,这两种都牵涉到(两颗、多颗)冰壶石十分接近或甚至靠在一起。一种情况是连接两个冰壶石中心的线,朝(指)向得分区中心或目标区;另外一种情况是两颗冰壶石接点的切线,朝(指)向得分中心或目标区。

·削剥击石(a peel):当你的队处于领先的状况,或是你的对手有一颗冰壶石在得分区(house)中,并被良好的保护着,你会希望移除在得分区之前的障碍(卫兵)石。 当这种情况存在时,这个射击会被称为·一次削剥击石。·削剥击石涉及到移除一个在得分区之前的冰壶石,而射石和被移除石同时撞出局,而没有进入(经过)得分区,以免造成任何损失。有时,利用撞击推进卫兵石,去移除被卫兵石保护的冰壶石,会是一个好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只要一点小小的失误,你的射石就会留在原地成为对方的卫兵,并奉送对手一个机会再放一个卫兵石或是放另一冰壶石到得分区中。

冰壶装备

冰上溜石的装备包括冰壶、比赛用鞋和毛刷。冰壶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磨制成,标准直径30厘米、高11.5厘米、重19.1公斤。参赛队员脚穿比赛专用鞋,两鞋底部质地不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推滑冰壶的竞赛项目。这项运动起源于苏格兰,1924年至1992年六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8年起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都灵冬奥会冰壶比赛设男子和女子两枚金牌。中国没有派队参赛。

比赛每队出场4人。比赛时,双方按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以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叉向营垒推滑冰壶一次,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推滑,如此方为完成一局比赛。每局以两队的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评定胜负。如甲队有两枚砥石距离圆心比乙队近,则甲队得2分,以此类推,比赛的结束以得分多的队为胜。两队首局推滑冰壶的先后以抽签决定,从第二局开始,则由上一局的胜队先推。

比赛时,运动员脚穿冰壶运动鞋,其中蹬冰脚穿的鞋为橡胶底,滑动脚穿的鞋为塑料底。推滑时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必须使冰壶越过对方前卫线而不超过后卫线,否则将失去比赛资格。

运动员的专业用鞋:滑行的一只鞋底部有专用滑板,运动员手里拿的是鞋套,平时套上鞋套保护滑板,不仔细看与普通鞋外型基本一致;辅助脚的鞋子正面前部粘有保护层,因为比赛中掷壶时这一部分向下需要与冰面接触产生摩擦。

比赛中运动员的鞋子,除了前端颜色外与普通鞋看不出什么区别。比赛的冰道大约44米,冰面与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冰面不同,它不是完全平整的,最上面一层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运动员可以用冰刷刷冰面、以改变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也可以调整方向。

冰壶组织

世界冰壶联合会(World Curling Federation,WCF)

成立于1966年4月1日,发起国有苏格兰、加拿大、美国、瑞典、挪威和瑞士,当时名为“国际冰壶联合会”(ICF),1991年改用现名。现有36个协会会员。工作用语为英语。

冰壶被列为1988和1992年冬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世界冰壶联合会的任务是在国际上作为冰壶运动的代表,促进该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促进协会会员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团结全世界冰壶爱好者;维护世界冰壶运动的利益;组织冰壶比赛,制定竞赛规则;尊重协会会员的自治。

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代表大会、执委会、行政委员会。

协会会员出席大会的代表数与协会的规模有关,1万人以上的协会有4名代表,3001人到1万人的协会有3名代表,余者为两名代表。协会的表决票数也因协会人数多少分为2、4、6、8票4个等级。

代表大会授权执委会领导联合会的工作,执委会由主席、副主席、财务主任和4名委员共7人组成。由主席、副主席和财政副主任3人组成行政委员会,其职能是执行代表大会和执委会的决定。

中国冰壶

中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就在十几年前,“冰壶”对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无法生发任何想象的陌生词汇。1995年,在世界冰壶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由日本出人、加拿大出技术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冰壶培训班。

“学员练什么的都有,田径的、速滑的、冰球的。”许水生是培训班70多名学员中的一位,而他的“同学”、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带领中国男“壶”夺取铜牌的张为教练当时是哈尔滨体校的舞蹈教练。然而,就是这样“生拉硬拽”起的中国第一支冰壶人才队伍到1998年时已是人去楼空。

2000年,中国第一支冰壶队哈尔滨市队艰难成立,2003年,第一支国字号队伍诞生,同年,中国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自此,世界冰壶赛场才有了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然而,就是用这短短的六年时间,中国冰壶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2006年中国女队获得世锦赛第五名的好成绩,时隔两年,在加拿大弗农举行的2008年世锦赛上,中国姑娘曾两度击败冰壶“梦之队”加拿大队,获得亚军,而男队随后在美国北达科他州举行的男子世锦赛上夺得第四名,同样创造历史最佳战绩。据说,那一届的女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创造了93%的高收视率,而这一切皆缘起于中国女“壶”在赛场上掀起的“东方旋风”。

中国冰壶为何进步如此神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主管冰壶项目的副主任李东岩认为,这是依靠了举国体制的保障,走了一条多出国训练、多与高水平队伍打比赛的发展“捷径”。“没有国家的经费支持,任何一个项目都很难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目前,中国队每年约有7个月的时间在加拿大训练。

此外,正如中国体育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所证明的那样,从项目发达国家聘请高水平外教也是竞技成绩迅速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李东岩介绍,中国冰壶队先后聘请了4位外教,他们带来了崭新的冰壶运动理念,帮助队伍加深对冰壶这个项目规律特点的认识。

带领中国女队夺取本届大冬会金牌的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说过的一段话耐人寻味:“中国队员每天都在练习冰壶,而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冰壶运动员都是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和周末训练。”

其实,中国冰壶队选择这种全日制的训练生活多少也是无奈之举。冰壶在中国是个绝对“冷门”项目,若要推广,先得打下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要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吸引社会的关注,引起国家的重视,这是第一位的;之后才谈得上普及,比如观众来到现场或在电视上看到比赛,知道的人多了,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然后产生亲身参与的愿望,而这是第二步的问题。”李东岩说道。

尽管中国冰壶在短时间内迅速走向竞技体育的“塔尖”,尤其女“壶”已提前拿到温哥华冬奥会入场券,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塔基”并不宽厚扎实。

单从竞技体育角度来看,中国从事冰壶运动的只有百余人,专业冰壶馆3个,哈尔滨2个,北京1个,专业队伍只有哈尔滨市队和黑龙江省队等寥寥数支,北京的队伍也只是业余水平。而在冰壶强国加拿大,注册选手高达百万,专业冰壶馆上万,冰壶俱乐部无数。

作为第一代冰壶人,许水生见证了中国冰壶艰难的成长历程。“场馆实在太少了,青年队的孩子,上冰都得等到晚上一两点钟,别人不用的时候他们才能上,而且还不是专业的冰壶馆,就是普通的滑冰场。”

除了场地,昂贵的设备也是限制冰壶发展的一大障碍。冰壶比赛用的溜石必须以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打磨而成,一套高级冰壶(16个)需要12-13万,普通的也要4-5万。而一套高档的冰壶个人装备(冰刷、冰壶鞋和运动服)少则1千,多则4-5千。此外,中国还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士,本届大冬会冰壶场地的制冰师便是从加拿大和苏格兰专门请来的。

其实,冰壶是一项很适合亚洲人开展的运动,动静结合,注重技巧,对体能没有过多要求,更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用中国女队队长王冰玉的话说,这是一项“充满东方人智慧”的运动。目前,日本和韩国也都在竭力推广这项运动。

事实上,冰壶也在吸引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大冬会冰壶比赛刚开始时观众只有600多人,而最近几场比赛,人多的时候能够超过3000人。

在哈尔滨做生意的王先生就是看了三场大冬会冰壶比赛的电视转播才“动心”到现场看比赛的。“我喜欢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美妙感觉,要是自己有机会参与,我就不打羽毛球改玩这个了,”王先生半开玩笑地说,“不过,这好像不是老百姓的运动。”

其实,冰壶完全可以放下“贵族运动”的身段,场馆不一定要大,冰壶也可以磨来磨去反复使用;或者只是在冰上,画几条线,放上石头代替。曾几何时,网球和保龄球在中国也是一项奢侈运动,随着国人日益富裕也逐渐普及。所以,当冰壶积攒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就会有国内外投资者去主动开发这项运动的市场。场馆多了,玩的人多了,成本也不会那么高昂,而看似“高不可攀”的冰壶也会更加“亲民”。

2009年2月27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女子冰壶比赛完美收官,中国姑娘战胜世界冰壶强队加拿大夺得冠军,拿到了中国人在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集体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

2010年2月26日,年轻的中国女队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铜牌决战中,提前两局以12:6大胜上届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队,首次涉足冬奥会胸前就挂上了一面铜牌。这也是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会集体项目赛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2013年12月15日,2014年索契冬奥会冰壶落选赛在德国福森继续第五日较量。女子佩寄赛第一场,王冰玉领衔的中国队第六局后手拿到三分,最终将优势保持到最后,以7比6继昨天后再度击败日本队,以不败战绩成功拿到了索契冬奥会的门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