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2023最新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青灯黄卷伴你久)分享简介:东南工业大教熟命教院,是国度“世界1流大教设置装备摆设低校(A类)”、“九八五工程”、“二一一工程”、“天下重心大教”——东南工业大教的直属院系,建立于二零零四年四月。教科涵盖份子粗胞熟物教、熟物物理教、微熟物教、心理教、药剂教、药理教、药物化教、布局熟物教、熟物疑息教、熟物力教、质料教、熟物医教工程等。中文名东南工业大教熟命...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直属院系,成立于2004年4月。学科涵盖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中文名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成立时间

2004年4月

副教授人数

28

外文名

School of Life Science,NPU

教授人数

12

助理教授人数

24

院校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杨慧副院长一行来市中心医院调研交流

生命学院的前身为“生命科学院”,成立于2004年4月,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生命学院”,成为学校第十五个专业学院。新的十年,学院发展进入快车道,面临“十三五”和“双一流”建设,学院发展定位是:以国家航天、航空和航海领域重大需求为牵引,以生命科学主流学科为支撑,将基础学科与技术和工程学科交叉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贯通,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重点开展“空间生物学”、“空间药物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三个特色学科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从分子、细胞和整体层次上进行生命现象基本规律研究,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综合优势,在该领域形成多个年富力强的创新团队。

学科涵盖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2个教学系,拥有两个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陕西省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生物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中心。年招收本科生50-60人,研究生(硕士&博士)70余人。

生命学院本科招生按生物科学类大类招生,设三个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名称:生物科学类

方向1: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方向是隶属于生物技术本科生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技能训练,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国际前沿,具有国际化视野、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的良好潜质,或能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生物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生物科学+等,以及相应的基本实验课。

方向2:生物技术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数、理、化基础和生物学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及其重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同时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掌握特殊环境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生物科学的学科发展和生物技术新的进展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从事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

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及相应实验课。部分课程聘请外教或校外知名专家授课。

方向3: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等。它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来揭示大量而复杂的生物数据所赋有的生物学奥秘。本专业知识体系以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为核心,强化数理和工程基础,采取分段培养,理工、理医交叉渗透,以学生为中心,以导师制和科研课题为牵引,强化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等。

部分课程聘请外教或校外知名专家授课。

生命学院全英文专业

生命学院全英文专业按照生物科学专业招生。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数、理、化基础和生物学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系统掌握生物科学技术及其重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技术。同时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掌握特殊环境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生物科学的学科发展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从事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及相应实验课。部分课程聘请外教或校外知名专家授课。

科学研究

学院结合我校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技术教育与研究特色,重点开展空天海极端环境生物学、特种分子医学与健康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大学科领域的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空间生物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医药与生物工程、分子医学与转化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仿生与仿生制造工程等。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研究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材料、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磁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学院现有科研平台:

⟡ 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部级);

⟡ 西北工业大学特殊环境生物物理学研究所(校级);

⟡ 西北工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空间肌肉骨骼健康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校级);

⟡ 中德空间生物材料与技术转化联合实验室(校级);

⟡ 特种医学与健康系统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校级);

⟡ NPU-UAB骨代谢联合实验室(校级);

⟡ 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院级)。

截止2018年4月学院共获得各类基金项目34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基金193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等,国防科技创新项目,科研项目合同经费8300余万元。获得国防技术发明奖,陕西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项9项。截止2018年4月全院师生共发表论文456篇(其中SCI收录268篇),授权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21项。

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教师64人(兼职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2人(兼职3人),副教授28人(兼职1人),助理教授24人,在站博士后3人。学院拥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陕西省“青年百人”1人等优秀人才。。

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985工程”实施过程中,2004年生命科学院获得立项批准,投资 3000 万元开始建设“985工程”省部级创新平台––“空间生物技术实验室”,经三年的建设,于2007年获得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高校中第一个专门从事空间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交流合作

学院注重开展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合作及联合培养,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等单位进行多方面合作。

学院注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已与德国空间局(DLR)、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美国石溪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西奈山医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多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空间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与工程和生物物理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平台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学院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