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开发利用(2023最新海洋开发利用百科介绍)

由网友(病态少女)分享简介:基原内容  陆地开垦哄骗   指人类对于陆地资材的开垦以及对于陆地及其空间的综合哄骗。跟着出产力的成长以及对于陆地研究的深切化,自原世纪710年月以去,陆地科教已成长到了起头对于陆地的开垦哄骗阶段,人类此刻在哄骗陆地那1伟大资材宝库。陆地资材首要包孕食品资材以及矿物质源,开垦陆地食品资材的标的目的是觅找新的经济哄骗对于象以及成长人工养殖事...

基本内容

海洋开发利用PPT课件下载

  海洋开发利用

  指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对海洋及其空间的综合利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海洋研究的深入化,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海洋科学已发展到了开始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阶段,人类现在正在利用海洋这一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资源主要包括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开发海洋食物资源的方向是寻找新的经济利用对象和发展人工养殖事业。海洋已成为人类食物蛋白质的重要供应场所,海水可以淡化,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钠、镁等化学元素及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从海底可以开采出大量石油、天然气、煤、铁、锰等多种金属及砂矿,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海底空间的利用(核废料的堆积和储存等)、预测天气和控制气候的变化,发展海上交通等。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在300多个近岸工厂中生产食盐、镁盐、溴、重水及淡水,一些发达国家在海底开采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锡石等,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近海进行油气勘探,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50多个海上油气田进行开采,海上石油产量已占总产量的1/4以上。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一场以开发海洋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那么,海洋究竟能给我们提供哪些重要资源?我们又该如何开发利用?海洋在未来人类发展中将起着什么重要作用?记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研究员贾凯。

  ——巨大价值——

  海水中溶解有近80种元素

  海水中溶解有近80种元素,陆地上的天然元素在海水中不仅几乎都存在,而且有17种元素是陆地上稀少的。有人计算过,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

  而滨海砂矿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的滨海砂矿主要有金刚石、金、铂、锡等金属,非金属,稀有和稀土矿物数十种。

  大洋多金属结核是海洋矿产资源的潜在宝库。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核的总储量高达3×1012吨,其中一些锰、镍、铜和钻等的含量是地壳中平均含量的300倍。

  海水能源可解决水荒,提供电能

  海水的总体积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水既可直接利用,也可淡化后利用。有人曾预测,21世纪的战争可能主要是由陆地淡水资源短缺引起的,这并非危言耸听。然而,海洋是一巨大的水体,只要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水荒即有望解决。

  海水不但可以通过其热能和机械能等为我们提供电能,从海水中还可提取出像汽油、柴油那样的燃料——铀和重水。铀在海水中的储量十分可观,达45亿吨左右,相当于陆地总贮量的4500倍,按燃烧产生的热量计算,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1万年。

  海底石油占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

  蕴藏于海底的海洋油气资源是世界海洋产业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产值已约占世界海洋开发产值的70%。

  据科学勘察和推算,海底石油约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目前,世界上公认,举世闻名的波斯湾是世界上海底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我国的南海、东海、南黄海和渤海湾,都先后发现了油田。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海洋生物资源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海洋中有30门类50万余种生物。陆地上有的门类海洋中基本都有,而海洋中许多物种却是陆地上所没有的。

  现已确认,中国近海有20278种海洋生物,其中12个门属为海洋所特有。我国已记录的3802种鱼,海洋鱼就占3014种,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为150种。

  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海洋生物可治疗多种疾病

  海洋生物不仅可以弥补人类食物资源的不足,还能制作多种高效、特效药物,并提供大量、多种重要化工及其他工业原材料。

  海洋中的鲍可平血压,治头晕目花症;海蜇可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海马和海龙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止咳平喘;龟血和龟油可治哮喘、气管炎;海藻可治疗喉咙疼痛等;珍珠粉可止血、消炎、解毒、生肌等,人们常用它滋阴养颜;海蛇毒汁可治疗半身不遂及坐骨神经痛等。

  另外人们还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了一些治疗白血病、高血压、天花、肠道溃疡和某些癌症的有效药物。

编辑本段海洋开发的技术

  向海洋要淡水已成定势。淡水资源奇缺的中东地区,数十年前就把海水淡化作为获取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美国正在积极建造海水淡化厂,以满足人们目前与将来对淡水的需求。全世界共有近8000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水超过60亿米最近,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查明,世界各大洋底部也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资源,其蕴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20%。这为人类解决淡水危机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深海探测与深潜技术

  深海是指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世界上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30多处,其中的20多处位于太平洋洋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11000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域。深海探测,对于深海生态的研究和利用、深海矿物的开采以及深海地质结构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和开发的国家,“阿尔文”号深潜器曾在水下4000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杰逊”号机器人潜入到了6000米深处。1960年,美国的“迪里雅斯特”号潜水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潜水深度为10916米。

  2012年,中国利用自制的无缆水下深潜水艇,“蛟龙号”进行深潜7000米深度的科学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的深海开发已步入正轨。

大洋钻探技术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洋底是地壳最薄的部位,且有硅铝缺失现象,没有花岗岩那样坚硬的岩层。因此,洋底地壳是人类将认识的触角伸向地幔的最佳通道,“大洋钻探”是研究地球系统演化的最佳途径。

  为了得到整个洋壳6000米的剖面结构,从而获取地壳、地幔之间物质交换的第一手资料,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从1966年开始筹备“深海钻探”计划,即“大洋钻探”的前身。1968年8月, “格罗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第一次驶进墨西哥湾,开始了长达15年的深海钻探,该船所收集的达百万卷的资料已成为地球科学的宝库,其研究成果证实了海底扩张,建立了“板块学说”,为地球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1985年1月,美、英、法、德等国拉开了“大洋钻探”的序幕。“大洋钻探”计划主要从两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地壳与地幔的成分、结构和动态;二是研究地球环境,即水圈、冰圈、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

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光、电等信息载体和以声波为信息载体的两大遥感技术。

  海洋声学遥感技术是探测海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声学遥感技术,可以探测海底地形、进行海洋动力现象的观测、进行海底地层剖面探测,以及为潜水器提供导航、避碰、海底轮廓跟踪的信息。

  海洋遥感技术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提供了从空间观测大范围海洋现象的可能性。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发射了10多颗专用海洋卫星,为海洋遥感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平台。

  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始于70年代,开始是借助国外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资料,开展空间海洋的应用研究,解决中国海洋开发、科学研究等实际问题。同时,中国积极研究发展本国的卫星遥感技术。1990年9月,中国发射“风云-1乙”卫星,该卫星上有两个波段为专用的海洋窗口,用于海洋遥感探测。

海洋导航技术

  海洋导航技术,主要包括无线电导航定位、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水声定位和综合导航等。

  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近程高精度定位系统和中远程导航定位系统。最早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是20世纪初发明的无线电测向系统。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研制了一系列双曲线无线电导航系统,如美国的“罗兰”和“欧米加”,英国的“台卡”等。

  卫星导航系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导航系统。1964年,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海军卫星导航系统,又称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船舶导航系统。

  中国的海洋导航定位技术起步较晚。1984年,中国从美国引进一套标准“罗兰-C”台链,在南海建设了一套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即“长河二号”台链,填补了中国中远程无线电导航领域的空白。在卫星导航方面,中国注重发展陆地、海洋卫星导航定位,已成为世界上卫星定位点最多的国家之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