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由网友(梦里的牢狱灾)分享简介:平均工资指企业、职业、构造单元的员工正在1按时期内平均每一人所患上的钱币工资额,表白1按时期员工工资支出的凹凸水平。平均工资是反应员工工资程度的首要指标,差别于每个人的详细工资程度。按中国现行统计体式格局,平均工资取每一个人本身拿到的工资或者工资双上的工资有不同。二零二一年,国度统计局公布二零二一年平均工资数据,二零二一年天下乡镇...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平均工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按中国现行统计方式,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有差别。

4647元 衡阳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发布,除了喊 拖后腿 ,你还得知道这些

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1]

中文名

平均工资

发布

中国国家统计局

澳门

12776

反映

工资总体情况的指标

香港

24480

台湾

9317

运算方法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衡量标准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

分析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还是减少,如果增加,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

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多少。如果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第三,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看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

分析社会“工资短板”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把“工资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主要问题

机关工作人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得到的实惠是最高的,反应的是过去的下海潮何以变为进机关潮。各种负面效应,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挥之不去,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敏感,旱涝保收的机关工作更让全社会为之眼热、心动,实在不是一件能让人高兴起来的事情。机关平均工资最高的负效应显而易见,应当引起警惕。

历年平均

2009年4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公布数据,2008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2011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42452元,增长14.3%,上海、北京分列前两位。

2012年8月23日,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22个省会城市和四大直辖市公布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广州以57473元居首,北京56061元排名第二,南京则以54713元排名第三。

除乌鲁木齐、南宁、兰州、拉萨、海口这5大省会城市外,其余22个省会城市及四大直辖市已先后公布了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与全国年平均工资水平42452元相比,广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银川、沈阳、武汉、合肥、长沙、太原这11个城市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

排名省市月平均工资(人民币)年份
1香港244802012
2澳门127762011
3台湾93172011
4北京49762012
5上海45092012
6浙江39012012
7江苏38522012
8广东37652012
9宁夏35672012
10青海34222012
11天津33922012
12安徽33712012
13内蒙古32572012
14山西31872012
15重庆30372012
16山东29922012
17陕西29182012
18福建28502012
19新疆28112012
20辽宁27362012
21西藏26682012
22海南25922012
23河北24772011
24湖北24082012
25云南23802011

2013年

2014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人均年薪最高的行业仍是金融业,达99659元,是人均年薪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25820元)的近四倍。

国家统计局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对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调查单位的就业人员按岗位分为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2]

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单位负责人107374元,专业技术人员6307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40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39322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0044元。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35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6%。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3。

分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岗位间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09;中部地区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3。

2013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

地区

就业人员

单位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合计

45676

107374

63074

46403

39322

40044

东部

49454

128023

72028

51509

44178

41451

中部

38802

70983

48359

37302

31784

36827

西部

42908

86985

55270

41916

33496

40253

东北

40448

85469

50216

40609

32016

37360

2013年分行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013年分登记注册类型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014年

2015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2014年全国平均工资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20倍。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39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1%;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390元,同比名义增长1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3]

2015年6月15日,除辽宁、黑龙江、湖北、新疆、西藏、贵州、上海、江苏、天津、山东、云南这11个省份外,其余20个省份2014年的平均工资数据均已出炉。

数据显示,在这20个地区中,北京平均工资最高。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26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2902元。

其中,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前全国唯一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区,这一水平是目前最低的河南省(42179元)的2.4倍。

2015年

2016年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平均工资数据,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15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620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589元。[4]

在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114777元,首次突破11万元;采矿业平均工资则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

2017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5]

2017年10月,29省份均已公布2016年平均工资数据。与2015年相比各省职工收入不同幅度有所增加,但大多未超年度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北京职工年入近12万元居首,河南不足5万元垫底。[6]

2017年

2018年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其中非私营单位为74318元,私营单位为45761元。[7]

2018年

2019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80元,比上年增长11.0%;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8]

2019年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加8088元,名义增长9.8%,增速比2018年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8%。[9]

2020年

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10]

2021年

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618元,金融业9541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7708元。不管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均为最高。[1]

工资标准

2014年4月,智联招聘对全国28个主要城市的白领月薪进行了分析和统计。从各城市的薪酬水平看,上海以7214元的月薪高居榜首[11],超出排在第二的北京(6947元)约300元,深圳以6819元的月薪排第三。接下来依次为东部沿海城市,如宁波、杭州、广州等。苏州白领平均月薪为5544元,排在第七位。

白领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来说,相对比较稳定和规范,统计出来的数据也相对比较准确。

白领月薪从第4名至第28名的城市依次是:宁波5906元,杭州5884元,广州5694元,苏州5544元,重庆5395元,南京5278元,成都5268元,厦门5221元,无锡5196元,长沙4928元,昆明4905元,青岛4900元,武汉4863元,大连4821元,天津4819元,福州4801元,合肥4698元。

学生起薪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应届生平均起薪为2443元/月,相当于半部苹果手机[12],比2013年增加324元,其中一线城市薪资水平领先,北京为3019元。酒店管理类专业虽然就业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却最高,为2900元;物流类专业在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为很有前景的专业,平均起薪为2875元;电气自动化专业排名第三,平均起薪为2842元。排名最后的三类专业分别为汽车维修类、旅游管理类以及环境科学类,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

男生的平均起薪要高于女生,应届毕业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许多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

涉外工资

沙特劳工部和货币总署报告显示,2013年沙特私营企业中,外籍劳工平均工资提高至1808里亚尔,较2012年增长25%[13],而沙特本国劳工的工资则下降1%,为4748里亚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