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县)

由网友(孤岛少年丶)分享简介:美姑县隶属4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4川省东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交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东南取甘洛县连界,西南异马边彝族自治县交界。地下矿匿品种较多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等。境内属高纬度低本性天气,家养植物有一八七种,家养药材种类有一零三种。[一]县域真辖面积...

美姑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地下矿藏种类较多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等。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野生动物有187种,野生药材品种有103种。[1]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全县共有7个镇,11个乡,187个行政村,[2]2021年全县总人口达28.4万,[3]2021年美姑县全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40.77亿元。[4]

截至2022年,美姑县各级各类学校有58所,医疗卫生机构数有362个。[4]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严州改为西宁州,归属于越巂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越巂郡为巂州。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美姑实际上无行政机构。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觉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5]有凉山美姑黑竹沟、岩鹰鸡、大风顶等旅游景区。[6]

面积

2731.6平方公里

别名

莫古

地区生产总值

370566万元(2020年)[7]

下辖地区

8个区、1个镇、44个乡、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

电话区号

0834

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

方言

彝语

知名产业

矿业、林业、旅游业

海拔

1980米

外文名

Meigu County

所属地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气候条件

低纬度高原性气候

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280483人(2020年)[7]

行政区类别

人均生产总值

16547元(2019年)

政府驻地

巴普镇

著名景点

大风顶、黄茅埂、纳龙、燕子崖、美丽角湖、溜筒河 大峡谷、美女峰

机场

西昌青山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川W

行政代码

513436

县长

朱华[8]

邮政区码

616450

中文名

美姑县

县委书记

陈翔

自然地理

宁南县 中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县 搜狗百科

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8个区,1个镇,44个乡,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有34276户,151024人,其中彝族146649人,占总人口的97.1%;汉族4346人,占2.88%;回、蒙、苗、畲、藏等民族(均为城镇人口)29人,占0.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29人。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米,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

美姑春秋至秦、汉时期隶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隶属越巂郡。齐梁时期废卑水县,美姑隶属巂州。隋、唐时期隶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明至清初,美姑分别由利利、沙马、阿卓土司管辖。清乾隆、嘉庆时期,土司先后被各黑彝家支驱走,美姑地区为各大小黑彝家支分割统治。清宣统二年(1910),析西昌县置昭觉县,美姑中部、南部和西部划属昭觉县,东部和东北部分别划属雷波县和马边县。但各领县均未在境内设置政权机构,实为黑彝家支统治。民国时期仍由各黑彝家支分割统治。

1952年4月30日,建置美姑县,辖美姑东部和南部地区,县治所甲谷。1956年5月24日,建置洪溪县,辖美姑北部地区,县治所依果觉。两县均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20日,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县治所巴普,隶属关系不变。

美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风顶、黄茅埂、连渣果峨、阿米特洛、瓦侯能和等大山分别位于县境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404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640米。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4℃,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长达135天,年均霜期125天。境内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冰雹、暴风雨、泥石流、干旱、寒潮霜冻、低温等。

县境内地层除第三系、石碳系缺失和震旦系未出露外,其余均有出露,出露面积最广的是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石灰石、石膏、硫矿、铝矾土、水晶石等。土壤有17个土类,以黄棕壤、暗棕壤、紫色土、草甸土为主。

县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县大小河流和溪沟159条,总长287公里。东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马边河,属岷江水系,河流全长45公里;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内干流总长142.5公里。全县河流年泾流量2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1.01万千瓦,可开发量57.82万千瓦。美姑河流域地质地形条件最好,上游是兴建龙头水库的最佳河段,下游有集中的自然落差,尔其乡境至柳洪乡境13公里河段比降高达30.5‰,水能资源集中程度为全河之冠,发展水电前景广阔。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仅天然乔木树种就有150余种,50个科65属。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松、杨、桦、桤木等。1990年林地面积109.1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9.96%;森林面积3.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1.41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4.5%。

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野生药材主要品种有103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等。

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因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区内珍稀动物大熊猫等29种,珍稀孑遗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杉等30余种。保护区被科研工作者称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誉为一颗“绿色明珠。”

历史沿革

凉山彝族,古泛称“西南夷”,“故邛都国地”。春秋、秦至汉初,美姑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邛都为越巂郡,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

东汉、蜀汉、晋至刘宋时期(25~479),卑水县仍隶属越巂郡。

齐梁时期,齐高帝建元元年至建元四年(479~482),改越巂郡为越巂僚郡,废卑水县。美姑属越巂僚郡。梁武帝大同三年(537),越巂置巂州,美姑属巂州。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至成武帝永定二年(550~568)后,巂州荒废。

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置西宁州,不久改为严州。美姑地区隶属严州。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严州改为西宁州,置越巂县。十八年(598)改西宁州为巂州。美姑隶属巂州越巂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巂州置越巂郡,美姑隶属越巂郡越巂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越巂郡为巂州。美姑隶属巂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巂州为地方政权南诏所据,置建昌府,美姑隶属建昌府,咸通十四年(873)起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官流官并存。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析建昌府地置总管府,并置建昌路,设里州,美姑隶属里州,初属四川,后隶云南。

明初沿袭元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置建昌卫指挥使司,美姑仍隶属里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凉山腹地置“凉山夷部”,废里州,美姑属“凉山夷部”,分别由利利土司、沙马土司管辖。

清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府为宁远府,并置西昌、冕宁、盐源三县,美姑属宁远府西昌县。清乾、嘉(1736~1820)时期,利利、沙马、阿卓土司先后被黑彝家支逐出美姑地区。宣统二年(1910)分西昌县增置昭觉县,美姑大部分属昭觉县,小部分划入马边、雷波县管辖。实为黑彝家支割据的地区。

民国时期(1911~1949)美姑实际上无行政机构。由阿侯、阿陆、苏呷、恩扎、甘、木坡、马、海来、莫说、阿支、舍培、阿卓、阿素、舍洛、吉觉等大小黑彝家支分割管辖。

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觉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西康省西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美姑大部分地区隶属昭觉县,部分地区分属雷波、马边县管辖。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置美姑县,县治所牛牛坝,隶属西康省西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是年8月,县治所改设甲谷。1956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置洪溪县,县治所依果觉,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县治所迁巴普,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990年美姑县仍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西宽46.4公里,南北长94.8公里。全县实辖区域面积2731.6平方公里(含邻县提出有争议的面积227.33平方公里)。县域周界是:东北面:自树窝乡的阿捏拿比沿大风顶山脊至瓦西乡的觉都与马边县连界。东 面:自瓦西乡的觉都沿黄茅埂向南经井叶特西乡、合姑洛乡、美姑县畜牧场、柳洪乡至乐约乡巴姑村与雷波县连界。觉都是美姑、马边、雷波三县交界处。南 面:自乐约乡巴姑村向西北经柳洪乡折向西南经拉木阿觉乡、洛莫依达乡、莫尼乡至洛俄依甘乡,沿美姑河北上经九口乡至尔库乡合阿觉向西经竹库乡抵尔曲合普梁子向北,沿山脊经尔合乡至卡来依甘乡石普俄勒的尔曲合普梁子与昭觉县接壤。西 面:自苏洛乡沿连渣果峨山向南经侯播乃拖乡、候古莫乡至卡来依甘乡石普俄勒村的尔曲合普梁子与越西县相连。北 面:自龙窝乡向西经依果觉乡至阿米特洛与峨边县相连。西 北:自依果觉乡的阿米特洛向西至苏洛乡的连渣果峨山脊与甘洛县接壤。阿米特洛是美姑、峨边、甘洛三县交界处。

第二节 县名由来美姑县名由来有两说:一是“逸闻命名”说,“美姑”即彝语“莫古”的谐音,意译为“中心”、“腹心”。相传,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大氏族自云南分道迁来凉山时会合于“莫古”(洛俄依甘乡境内),建县时“莫古”转写为“美姑”作县名。二是“以河名县”说,因境内有著名河流美姑河而得名。美姑河古称卑水,早在两千多年前(公元前111年),西汉时期在卑水河畔置卑水县时,就以河(水)名县,卑水更名为美姑河始于何时无考。清末民初的历史资料,即以“美姑”二字记此河流。1913年的《昭觉县志稿》和30年代出版的《昭觉概况资料辑要》中,图、文均有美姑河。洪溪县名由来是“以山名县”。因境内大山“惹夫洪基”

(大风顶,海拔4042米)有“洪基”二字,初拟译转为“红旗”,经讨论上报批准,定译为“洪溪”,故以此命名。

行政区划

1954年10月,美姑工作团派遣工作队分赴甲谷、巴普、牛牛坝、哈古以达、井叶特西、侯播乃拖地区开展工作,为设置政区作准备。翌年3月,首建甲谷区,并成立区生产治安调解委员会为过渡政权。是年4月15日,凉山工委直属工作队进驻柳洪地区。5月7日,正式划设巴普、牛牛坝、井叶特西、侯播乃拖、哈古以达、柳洪6个区,并相继成立区生产治安调解委员会。9月,设甲谷区公所。

1956年1月21日,美姑县开展民改工作。在民改中分批划区设乡,进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劳动人民协会(简称“劳协会”),代行区、乡政权。至1957年10月,全县共有7个区、38个乡。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1958年3月25日,瓦岗县古里拉达区所辖莫尼、拉木阿觉2个乡划入美姑县,隶甲谷区。同时将甲谷区所辖瓦古、尔其、尼立觉3个乡改隶柳洪区;牛牛坝的佐戈依达乡划归甲谷区。是年10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井叶特西区和三河、侯足、西甘萨、干哈、小哈姑、毛各、尔哈、哈洛、卡来依甘、尔合、列侯、子威、佐戈依达、尼立觉、尼珠、依所解16个乡,增设龙门乡,试办巴普、牛牛坝2个乡级公社。乡村隶属关系相应变动。至是全县为6区、23乡、2公社。1959年6月洪溪县并入美姑县,美姑县原有政区未调整。原洪溪县的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洪溪、峨曲古、瓦侯、勒乌区。全县有10个区、35个乡、3个乡级人民公社(详见本志前面《美姑县行政区划图》1958年10月和1959年12月两图)。

1960年,巴普、峨曲古区各建为区人民公社,下属7乡(公社)改为大队;觉洛、农作、合姑洛、井叶特西、典补、柳洪、依果觉、九口、侯播乃拖9个乡建为乡级人民公社;勒乌区更名为西河区;巴普区的布兹列拖乡更名为山岗乡。1961年,全县各公社停办,恢复区乡建制。仅将巴普区公社的巴普大队改建为巴普公社(乡级公社)。全县仍为10个区37个乡、1个乡级公社。1962年8月,恢复子威乡建制,。隶甲谷区。恢复哈洛乡建制,属牛牛坝区。全县有10个区、39个乡、1个公社。1963年4月1日,撤销哈古以达区,所辖觉洛、井叶特西乡划入巴普区;拖木、龙门2个乡改隶峨曲古区,全县为9个区,乡、公社未变。1964年2月1日,西河区划归峨边县,减少4个乡,全县有8个区、35个乡、1个公社。

1967年1月,区、乡政权普遍瘫痪。1968年4—9月,各区、乡(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

建县前境内无城镇,均系农村人口。1952年建县后,始有政府机关干部、商贸职工、医务人员等城镇人口,随着地方工业、文化、教育、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人口逐渐增加。

1970年12月,牛牛坝区恢复尔合乡建制,更乡名为永新乡;恢复佐戈依达乡建制,更名为新桥乡。全县共有37个乡、1个公社。1972年春,觉洛、山岗、典补、牛牛坝、佐戈依达、九口、尔库、拉木阿觉、柳洪、乐约、甘古、苏洛、峨曲古、龙门、瓦西、依果觉、树窝共17个乡改建为公社。是年5月,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恢复卡来依甘乡,更名为前进乡,隶牛牛坝区;恢复西甘萨乡,属巴普区;新建大桥(洛俄依甘)公社,隶甲谷区;新建团结(哈姑)乡,隶峨曲古区;重建普及(塔古)乡,属洪溪区。是年,全县有8个区、24个乡、19个公社。1973年4月,侯古莫、前进2个乡改建为人民公社。8月,复置阿尼木乡,建为公社,隶洪溪区。9月,新置联合(洛莫依达)乡,隶甲谷区,全县共23个乡、22个公社。1974年,全县“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社均设革委会。至年底,全县共有8个区、45个公社。1981年7月12日,全县公社革委会统一改称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

1984年7月,全县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建立乡人民政府。是年8月1日,巴普乡改建为巴普镇,设镇人民政府,直隶县人民政府领导。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8个区、1个镇、44个乡。

2000年,美姑县辖1个镇、35个乡:巴普镇、觉洛乡、巴古乡、农作乡、合姑洛乡、井叶特西乡、牛牛坝乡、佐戈依达乡、候古莫乡、尔合乡、竹库乡、典补乡、哈洛乡、九口乡、子威乡、依洛拉达乡、洛俄依甘乡、拉木阿觉乡、洛莫依达乡、柳洪乡、乐约乡、瓦古乡、尔其乡、候播乃拖乡、采红乡、苏洛乡、峨曲古乡、龙门乡、拖木乡、尼哈乡、炳途乡、依果觉乡、洒库乡、瓦西乡、龙窝乡、树窝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6214人,其中: 巴普镇 14456、 觉洛乡 4317、 井叶特西乡 6146 、合姑洛乡 3994、 巴古乡 5165、 农作乡 4221 、佐戈依达乡 6515 、子威乡 3279 、依洛拉达乡 3068、 典补乡 5276 、哈洛乡 2405 、半牛坝乡 9540 、尔合乡 3416 、竹库乡 3768 、候古莫乡 6873、 候播乃拖乡 6695、 采红乡 2893 、苏洛乡 3578 、九口乡 6809 、洛俄依甘乡 5575、 拉木阿觉乡 5799 、洛莫依达乡 4171、 柳洪乡 5048 、乐约乡 3020、 尔其乡 2896 、瓦古乡 3764、 峨曲古乡 4189 、炳途乡 3805 、拖木乡 3436、 尼哈乡 1981 、龙门乡 6607 、依果觉乡 7018 、洒库乡 6791 、瓦西乡 3477、 树窝乡 2284 、龙窝乡 4029。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美姑县辖1个镇(巴普)、35个乡(觉洛、巴古、农作、瓦古、尔其、拖木、炳途、瓦西、采红、苏洛、竹库、典补、龙门、洒库、九口、柳洪、龙窝、子威、尔合、哈洛、尼哈、乐约、树窝、合姑洛、候古莫、牛牛坝、依果觉、峨曲古、佐戈依达、拉木阿觉、洛莫依达、井叶特西、依洛拉达、候播乃拖、洛俄依甘)。

人口民族

1949年前,境内人口数字无记载可查。

1949年境内人口总数为85748人,1952年建县时,全县总人口为87070人。至1958年,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奴隶社会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解放后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的过渡时期。此期内,人民从奴隶社会中解放出来,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人口出生率从1954年的25.49‰上升到1958年的26.79‰。但因刚结束奴隶社会制度,人民身体素质和医疗卫生条件还较差,加上其它非正常死亡因素,死亡率从1954年的9.53‰上升到1958年的11.91‰。到1958年底,全县总人口为97824人,9年间增加12076人,年均增长1.37%。1959年,全县人口96154人。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下降为5.71‰。人口死亡率上升,三年平均年死亡率60.999‰。最高年的1960年达98.59‰。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出现负增长,最高的1960年达—86.6‰。1961年全县总人口下降为83775人,比1958年减少14049人,下降率为14.36%。1963年,人口增长开始回升。

1964年,全县人口为83393人。此后人口增长较快,1980年全县人口达129819人,比1964年增长55.67%,年均增长2.24%,年平均出生率为46.56‰,死亡率17.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76‰。 1981年全县年末人口133040人。是年起,县内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出生率逐年下降,从1981年的41.88‰下降到1990年的24‰。死亡率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18.01‰下降到1990年的10.3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1年的23.87‰下降到1990年的13.66‰,人口猛增得到控制。1990年,全县总人口为151024人。人口增长进入有计划发展阶段,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类型转变。多孩率由1981年的34.3%下降到1990年的12.78%;计划生育率由1981年的59.45%上升到1990年的85.35%;节育率由1981年的10.18%上升到1990年的80.92%。

境内经济结构以农为主,林牧业为辅,大致可分为:河谷农业区、中山农业区、高寒农业区。解放前,因冤家械斗频繁,低山河谷地区气温高,疟疾等疾病流行,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居住中山农业区的多,低山河谷地区的少。解放后,随着县、区、乡各级政权机构的设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分布逐步向低山河谷、公路沿线和县城、区乡转移。巴普镇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地区,1964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2.42人,1982年为281.07人,1990年为318.56人;沿公路干线的区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人以上的有牛牛坝、洛俄依甘、农作等12个乡;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人以下的有合姑洛等13个乡,距县城最远的树窝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55人。地区人口密度值差为310.01人。其余19个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100人。1990年底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36人。

建县前境内无城镇,均系农村人口。1952年建县后,始有政府机关干部、商贸职工、医务人员等城镇人口,随着地方工业、文化、教育、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镇人口逐渐增加。

境内聚居的彝族历史久远。相传彝族远祖“古侯”、“曲涅”两大氏族由“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或贵州威宁一带)分两路北上渡过金沙江,汇合于“林木莫古”(洛俄依甘乡境内),逐渐发展到凉山各地。解放前,境内除彝族外,其它民族极少。在奴隶主买卖,掳掠的奴隶中,有部分其它民族也逐渐融化为彝族。解放后,境内其它民族逐渐增多,形成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民族结构。1964年全县共有彝、白、回、僮、蒙、汉等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93.15%。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民族人口结构有所变化。1982年,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彝族占总人口的96.02%。1990年底,全县有彝、汉族等10个民族,彝族人口占97.1%。

美姑县是最早被国家认定的“141个”贫困县之一。

美姑县辖9个区,36个乡镇,290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750户,总人口183000人,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8%,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自治县。

2020年,全县年末户籍人口280483人,同比增长0.5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78403人,占总人口99.3%;彝族人口278243人,占总人口99.2%。

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5355人,死亡人口17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86‰。[7]

政治

县委委员、常委、书记:陈翔[9]

县委副书记:朱华、海来克古、廖天平[10]

政府领导

县长:朱华[8]

副县长:姚伦祥、阿尤石哈、吉伍古哈、尔古布体、罗燕、陈志强、陶良东、罗文才

人大领导

主任:洪开明[8]

副主任:苏干铁溢、王斌、梁明君、马泽伟

经济概况

2020年,全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0566万元,同比增长2.3%,总量在全州17县市排位第14位,增速第16名。按常住人口预计22万人计算,人均GDP达16547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80万元,同比增长4.9%,总量在全州17县市排第11位,增速并列第6位;第二产业增加值43423万元,与去年持平,总量在全州17县市排第16位,增速第1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63万元,同比增长1.5%,总量在全州17县市排第13位,增速第11位。一、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3.9%和36.3%,分别拉动全县经济1.5个、1个百分点。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54705万元,同比增长0.7%,占GDP比重4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264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573万元,同比增长-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868万元,同比增长-0.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6:24.3:47.1。[7]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570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31%。其中:农业总产值63415万元,同比增长3.4%;畜牧业总产值167942万元,同比增长6.97%;林业总产值22674万元,同比增长1.17%,渔业总产值10万元,同比增长3.6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529万元,同比增长5.26%。

2020年,生猪年末出栏18.2万头,同比增长-2.11%,生猪存栏15.3万头,同比增长22.59%;羊出栏26.7万只,同比增加0.94%,羊存栏31.5万只,同比增长2.74%;牛出栏2.47万头,同比增长1.19%,牛存栏7.2万头,同比增长3.06%;家禽出栏101.1万只,同比增长-5.28%,家禽存栏70.2万只,同比增长1%。

202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万亩,同比增长0.55%;粮食作物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1.03%。

2020年,全年全县总日照2455.5小时,总降水量894.2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3度;全年降水总天数167天,最长降水天数8天;最长连续降水量为66.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62.7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34.6度,年极低最低气温-2.6度;无霜期总天数320天。[7]

第二产业

2020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46990万元,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速度1%。水力及风电发电量达179183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3%。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8129万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 1088万元。[7]

第三产业

投资业和建筑业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0693万元(包括高速公路49401万元,农户投资15579万元),同比增速16%,增速全州排名第6名,其中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投资2686万元,同比增长161.8%;第二产业投资108183万元,同比增长662.7%,第三产业投资244844万元,同比增长-13.1%。

2020年末,建筑业实现生产总产值47374万元,同比增长-16%;全县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8个。

贸易和旅游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133.6万元,同比增长-8.0%。

2020年,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零售总额407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实现零售额30403.3万元,比上年增长9.3%。

2020年,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总额1320.2万元,比上年增长7.5%;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561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住宿业实现实现营业额384.6万元,比上年增长42.9%;餐饮业实现实现营业额1332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20年,全年接待旅客3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全县完成1个景区、1个小镇、3个特色旅游村寨和1个农家乐。即,洛俄依甘会盟文化小镇创建国家3A级景区,洒库乐美小镇大凉山特色旅游小镇,沙马乃托村、阿居曲村、外火千村特色旅游村,思源农庄三星级农家。

财政和金融

2020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796万元,同比增长27.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3368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全县财政预算支出中八大支出:公共服务44374万元;节能环保8356万元;科学技术252万元;教育96937万元;城乡社区3227万元;公共安全8413万元;社会保障33275万元;医疗卫生33231万元。

202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7779万元,同比增长4.24%,居民存款余额210054万元,同比增长14.2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684万元,同比增长31.28%。[7]

脱贫摘帽

2020年11月17日,实现脱贫摘帽。[11]

社会事业

2020年,全县现有幼儿园10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5所,公建民营2所,幼教点285个,接收幼儿19361人;义务教育教学所共142所,小学39所,小学教学点97个,初中6所;高中1所。小学在校生42537人,初中在校生13980人,高中在校生1337人。全县教职工3160人,其中:小学1975人,初中903人,高中94人,幼儿118人。一村一幼辅导员689人。[7]

文体卫生

2020年,全县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92个。举办彝族毕摩文化节、“尼姆·约沙茨”民俗文化节等节庆,组织参加了国际火把节、彝历年民俗活动、非遗展演等节庆活动,全面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美姑旅游知名度逐年提升。

202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323个(村卫生室266个,乡镇卫生院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县妇计中心1个,县疾控中心1个,县医院2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彝医院);民营2个(新区、华医),个体诊所14个。卫生机构在岗人员74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705人,执业(助理)212人,注册护士500人。县城共计648张(新区99张、华医医院80张、县医院320张、县中彝医院99张)、县城妇计有床位50张。[7]

环境保护

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东北部,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在地质年代的冰川时期,受北方大陆冰川影响较轻,因而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保护区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29种,珍稀孑遗植物30余种,其中珙桐、连香树等23种,被当今科研工作者赞誉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汇处,雨量充沛,温凉湿润。大风顶由于山体高大,立体气候明显,每当春末夏初,山下已是郁郁葱葱,山上仍然白雪皑皑,展现出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于一地的奇异风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原始状态自然景观,成为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

区内生长着华桔竹、玉山竹、方竹、大箭竹、冷箭竹。由于竹种不同,生长发育各异,因此在1983年,当其它自然保护区的竹类普遍开花枯死,大熊猫大量死亡时,这里的25万亩竹林只有2万多亩零星开花,使大熊猫未受到生存威胁。这对探索大熊猫等生物、生态有着特殊的科学价值。

自建保护区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颗“绿色明珠”,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扎实的保护措施,收到明显效果。1984年,保护区管理所和区内的若哈乡人民政府被省政府授予“保护大熊猫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国家林业部授予美姑县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和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先进单位称号。

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233.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36.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08 %。

县城建成区3.48平方公里,居住用地126.76公顷,公共设施用地47.4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8.87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0平方米/人,生活垃圾简单处理能力25吨/日。全县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厂1座。[12]

安全生产

2018年末,道路交通事故522起,死亡人数20人。生产安全事故 1 起,死亡 1 人。火灾事故8起,死亡人数 0 人。

邮电通信

2020年,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8900万元,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5500户;移动电话用户114437户。[7]

民生保障

2020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1元,比上年增长9.6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1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工资性收入25057.69元,增长3.08%;经营净收入2531元,增长3.49%;财产净收入813.13元,增长15.19%;转移净收入529.53元,增长140.31%。人均消费性支出18719.17元,增长1.77%。其中,居住支出增长0.5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0.22%,交通和通信支出增1.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22元,比上年增加1031元,比上年增长10.86%。其中,工资性收入,2065.62元,增长9.69%;经营净收入6016.19 元,增长1.16%;财产净收入127元,增长11.58%;转移净收入2312.70元,增长49.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54.09元,增长11.22%。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9.86%,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61.82%,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3.5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52%。

2020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18人,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128797人。参加工伤保险7569人;生育保险600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02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0273人。2020年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790户1681人,保障资金支出660万元;农村纳入最低生保障支出的人数17979户59989人,保障资金支出16565.6万元。

2020年,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2020年末全面完成6457户32336人脱贫,83个贫困村退出。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0694户53223人;123户自发搬迁。2020年末全县完成13966户三建四改、4444户“三类人员”危房改造、494户特殊困难户建房、3897边缘户建房,住房功能提升7083户,解决了非贫困户特别是七类重点人员住房安全有隐患问题,实现所有贫困群众安全住房有保障。[7]

基础设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4.3%。通达工程、通畅工程、乡镇客运站点及“百村通达”吊桥等交通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完成通乡油路22公里、通村公路80条402.73公里,农村吊桥28座;成美公路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全县公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坪头电站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3亿元; 13座总装机4.58万千瓦的小水电建设进展顺利;三期农网完善追加工程全部完成,新建10KV输电线路3.18公里,0.4/0.23KV配电线路19.72公里,配电台区5台230KVA;烟水配套工程在九口、牛牛坝乡烟区全部建设完成,新建蓄水工程8口,新增蓄水能力6140m3,新增灌面3200亩;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建设资金337.2万元,改善灌面1500亩,新增灌面3400亩;新增商品房建设投资550万。

交通运输

2020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419.65公里,其中,国道1条127.7公里,省道3条共60.86公里、县道11条共370.95公里,乡道172条共882.15公里、村道191条共1413.2公里。

2020年,全年全县公路客运周转量399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6644万吨/公里。[7]

特色农业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两个乡成功种烤烟2100亩,生产烟叶4300多担,烟农收入300万元;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马铃薯产量达16万吨,比上年增加1370吨,商品率达到50%;以玉米、马铃薯、荞麦为主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完成种植面积3.33万亩;特色优质苦荞米基地完成苦荞米种植566.9亩,产量4.65万斤;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林业总产值达5856万元,增长7.2%,其中核桃、花椒、蜡虫等实现产值4476万元,增长3.7%;畜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以美姑山羊、岩鹰鸡等品牌产品为重点,建设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实现畜牧业产值4.91亿元,增长6%。

工业强县

拉木阿觉工业集中区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6亿元,协议引资3亿元。化工公司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线技改工程顺利完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新增投资8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成功以4100万元价格竞拍出让候播乃拖乡瓦基铜矿探矿权。大项目带动工业大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119.63%,实现增加值1.7亿元,增19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1亿元,增154.11%,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增93.6%。

特产资源

1949年,全县有常耕地20.06万亩。民改后,常耕地逐年扩大,最高年(1965)达29.21万亩。1976年后,常耕地基本稳定在25万亩左右。至1990年,全县农耕地总面积48.6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1.87%)。其中,常耕地243058亩,轮歇地243202亩。常耕地中旱地241580亩,水田1478亩。

全县林业用地163.7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9.96%)。其中森林面积59.1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6.11%;灌木林地60.04万亩;疏林地9.3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万亩;迹地5.79万亩;苗圃324亩;宜林荒地27.81万亩。森林集中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和北部地区的瓦侯、洪溪、侯播乃拖一带,其余地区为人工造林(含飞播林)或次生林。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641.41万立方米。

全县草地面积174.84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2.68%。另有人工草地、农耕轮歇地等可利用地,草地面积共有193.35万亩。草地共有8类:亚高山草甸草地面积44.53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23.03%;高寒灌丛草地面积10.7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5.58%;高寒沼泽草地0.27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0.14%;山地疏林草地面积25.28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3.07%;山地灌丛草地面积25.27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3.07%;山地草丛草地18.86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75%;山地草甸草地面积25.8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3.34%;农隙地草地42.46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21.96%。

矿 藏

县内初步勘探查明的主要矿藏有玄武岩、铜、铁、煤、硫、石灰石、石膏、铅、水晶等。

一、玄武岩

储量约38282.44亿吨。从大风顶,黄茅埂至龙头山一线,以及苏洛至尔合与昭觉交界的一线,均为峨眉山玄武岩出露。岩层厚度为221~834米。主要分布在大风顶、瓦尼窝、四季吉、瓦西、峨曲古、黄茅埂、合姑洛、农作、佐戈依达、子威、洛俄依甘、柳洪以及尔曲合普梁子、连渣果峨山脊以东一带。可分为上下两个喷发旋迥。上旋迥以杏仁状玄武岩为主,致密状次之,偶见斑状玄武岩;下旋迥以斑状玄武岩为主,杏仁状玄武岩次之;下部含玄武岩角砾或集块。致密状玄武岩和斑状玄武岩具有质坚、色美、抗腐蚀、光洁度高等优点,是建筑的优质饰面材料,尚未开发利用。

二、铜 矿

县内铜矿分布较广,但零星分散。现暂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铜矿区。

北部铜矿区主要分布于瓦侯区境内。出露于典布洛背斜东翼,上层铜矿平均厚度1.06米。

中部铜矿区有合姑洛、农作铜矿区、井叶特西铜矿区、里沟铜矿区、巴古乡维勒觉后山铜矿区、牛牛坝铜矿区等。

南部铜矿区主要有莫尼乡境内的罗布采嘎铜矿区等。

全县铜矿蕴藏量尚未查清,50年代和80年代未有零星开采。

三、铁 矿

北部有树窝乡的大湾点波洛铁矿区,储量452.5万吨,品位为69.6%。东部有瓦西乡里沟铁矿区,储量9.2万吨,品位为60%。中部有龙门铁矿区,品位高,储量尚未查明。“大跃进”时期,在里沟、龙门建厂采矿,土法冶炼,60年代初停止生产。

四、铅

境内铅的储量不清,只在柳洪、乐约乡连接处发现有少量铅矿。80年代初始零星开采,1989年停止开采。

五、煤

县境内煤储量丰富。比较集中的有依果觉、牛牛坝、柳洪、依洛拉达、侯播乃拖、峨曲古、巴普、龙窝等地区。从南到北遍布县内各区,大部是无烟煤。已查明的储量为9298.26万吨。30多年来都在进行小规模开采。境内烟煤储量很少,主要分布在依洛拉达乡和子威乡地区。

六、石 膏

县境内石膏储量3千万吨左右,晶位高、质量好。主要分布在巴古乡和井叶特西乡境内,多年来已进行部分开采,远销外地,因运输费用较高,销路不畅,时采时停。

此外,铝矾土、硫矿、水晶石等也有一定储量。

民风民俗

美姑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县,又被称为彝族民间文化的宝库。彝族文化极富特色,而毕摩文化,婚丧民俗更是引人入胜。 美姑彝族年的程序:

美姑彝族过年按时间可分为 “九龙机”(迎过年)、“枯始阿莫(过大年)”、“枯始朵博”(大年初一)、“枯始阿莫普计”(送祖灵)4天,“枯始”即彝语过年的意思,而现今的人们都说彝族年的时间只有3天,因为第1天“九龙机”和背年肉的时间算进去。

美姑彝年与其它县市不同之处:在美姑,彝族年杀的猪肉要用圈鸡草烧,因为这是祖传,吃起来有特别好的味道,只要是年猪,即使用开水烫,烫好后都要用圈鸡草烧一道;在美姑乡村,每空家每户都要做百家泡水酒,所谓百家酒泡酒,是因为这酒,至少都要让百家以上的人偿到酒,这说明着酒是主人家丰收的酒,幸福的酒,大家一起来享受主人家的喜悦的幸福,在在从来不用年猪肉来做买卖,过年期间不许拿绿色或青色(像青菜、白菜之类)的东西进屋,过年后一个7天内不能用磨子,过年期间人死了不话哭丧歌,过年期间人不话吵架或打架等……

彝年趣味――彝年之最

彝年最高兴最快乐的一天是“枯始朵博”这一天,因为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组合成一队伍,高声叫喊“波良”走村闯户的吃喝玩耍。

风景名胜

美姑县境内自然景观独特,风景迷人,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为著名,有原始森林7333公顷,主峰摸觉峨觉海拔4042米,保护区内云蒸霞蔚,景象万千,在大风顶观日出、云海,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峨眉山在我脚下之豪气”。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美姑县境内,面积21864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凉山山系东麓,与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为大风顶按照行政区域而划分的两个自然保护区。本区的自然概况及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均与马边大风顶基本一致,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大王杜鹃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等20多种。

此外,美姑县还有黄茅埂高原风光、纳龙风景区、燕子崖、美丽角湖、溜筒河大峡谷、美女峰、龙头山等景区(点)。

旅游交通

合木公路 起于合江县,终于木里县,原名宜西公路(宜宾至西昌)。1956年9月,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一、二施工局分段筑入美姑县境。是年底在佐戈依达汇合。该路由雷波县谷堆乡翻越黄茅埂海拔2991米处进入美姑县境,经巴普、牛牛坝、洛俄依甘入昭觉县境。美姑境段全长66.991公里,原为六级公路,路面宽3米,路基宽4.5~6.5米。后经改造达四级路标准。境段内有石拱桥16座,大小涵洞21个。

成美公路 起于成都,止于美姑。原名峨美公路(起于峨边县沙坪,止于美姑巴普,全长157公里,1958年建成通车)。该路在海拔3013米的椅子垭口处进入美姑县境,经洪溪、峨曲古至巴普镇峨普村,与合木公路交汇。美姑境段有61公里。1959~1966年经两次改造为四级路,新建改建石拱桥5座,涵洞10个,防护工程8处,路基宽4.5~7米,路面宽3~3.5米,共有桥梁12座。

甲谷公路 在瓦洛衔接于合木公路至甲谷区公所驻地,全长7公里。1959年修筑简易车路,是年完成,未修涵洞。因并县,工程暂停。1972年民办公助续建,路基宽5米,坡度为6~7度,全线有涵洞6座,后经改造为四级公路。

牛侯公路(牛牛坝——候播乃拖)起点于牛牛坝处与合木公路相交,横跨美姑河,沿连渣洛河西岸北上,经卡来依甘、候果莫、采红至候播乃拖区公所驻地,全长22公里。1972~1973年民办公助修筑。有涵洞43座,路基宽5米。 洪普公路(洪溪——越西县普雄)起点洪溪,与成美公路相连。经马洪觉、滥龙、越海拔3665米高的新峰垭口入越西县境至中普雄,全长115公里。1967年通车,美姑境段58公里。因路质差,水毁严重,加之失养,1990年仅有11公里通车。 美抓公路(美姑大桥——雷波县抓抓岩)起于合木公路美姑大桥,沿美姑河东行,经柳洪、乐约入雷波县境,止于雷(波)山(山棱岗)公路36公里(抓抓岩)处,全长75公里。美姑境段42.5公里。1976年动工,1984年竣工通车。

荣誉记录

2018年6月,四川2017年度脱贫攻坚“1+3”考核结果出炉,在四川全省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中,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共有31个,美姑县在内。[1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