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传播学术语)

由网友(悲催的爱情==)分享简介:议程树立是公共流传的沉要社会功效以及效验之1。一九六八年,麦克姆斯以及肖对于总统大选举行了查询拜访,看前言议程对于公家议程有多大的作用。一九七二年提出了议程树立实践,该实践以为公共流传往往不克不及决议人们对于某1事务或者定见的详细观念,但可以经由过程供给给疑息以及摆设相干的议题去有用地摆布人们存眷哪些究竟以及定见及他们评论辩论的前后挨次。公共流传可能...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中文名

议程设置

提出者

麦克姆斯和肖

提出时间

1972年

属 于

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

简介

传播学核心概念 议程设置的后续研究 上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克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的“0/1”效果、 “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说明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922年,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他的观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1963年,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提出了对“议程设置”最有影响力的表述:“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 ,这更清楚的指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196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他们研究的总结。其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他们的研究标志着一个新的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的诞生。这个理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议题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公众在头脑中形成这些议题和对象时新闻媒介所起的作用。

《新闻学大辞典》将议程设置理论解释为:“由马尔科姆·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美国学者沃纳·塞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在其《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较为理性的认识,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而在中国学者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他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

根据麦肯姆斯和肖的研究,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还要看公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公众对媒介的需要程度、当时人际交流的情况、不同公众的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人际交流和亲身观察以及很多具体情况也会增大或减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另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时间在媒介的议程设置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是立即出现的,一般都是在新闻报道几周之后。同时,公众对信息的接受量一般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议程往往会削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麦克姆斯和肖的一项研究发现,公众的议事日程中不能超过5-7个议题,否则受众就会忽略很多媒介认为重要的议题。

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议程设置功能,已经被众多的学者接受,并从政治、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人们也普遍意识到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议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却又是强大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网络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和表达观点,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同时,以头版或头条形式出现的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上也不再那么明显;再者,网络上的信息量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会弱化,甚至不再存在。

观点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 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媒体

从伯纳德·科恩于1963年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后,议程设置理论作为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研究的热点课题一直得到发展和丰富。议程设置理论就是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一般而言,议程设置功能是一个分成三部分的线性过程:首先,必须设定媒体中将要被讨论的问题的轻重缓急,即媒体议程;其次,媒体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公众议程;最后,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策制定者所重视的事物,或者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即政策议程。舆论导向正确的重要性也可由此证明。

在网络媒体兴起前,传统媒体在社会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传统媒体议程也对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产生着巨大影响。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具备“渠道容量丰富性”、“实时性”和“多元互动性”三个特性,已经和正在对传统媒体议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应用

1) 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 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 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案例

比较成功的议程设置是2003年关于欧洲前锋的系列报道,2003年,新拉丁派防守反击打法初见成效,各球队对顶级前锋的追求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催生了媒体对前锋的关注:这次报道由欧洲媒体发起,长达一年半,参与的媒体遍布全球。泰晤士报、每日电讯和天空电视台最先从年初开始慢慢遇热。三家媒体针对欧洲主要豪门、主要锋线杀手的情况作了报道和电视专题节目。报道的结果是挑选出了十位最出色的前锋邀请全球媒体讨论,分别是萨维奥拉、欧文、范尼、罗纳尔多、亨利、劳尔、舍普琴科、克雷斯波、特雷泽盖、维埃里。

随后针对这十个锋线杀手的讨论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注意,CCTV5和《足球周刊》均作了详细的报道。中国球迷到了年中就看到足球周刊和天下足球一直在讨论欧洲锋线杀手了。《足球周刊》出过《关于杀手的秘密报告》,《天下足球》则是《杀手的天空》专题节目。但是显然《足球周刊》做的比较成功。

而此次媒体的集体行动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在随后的2004年葡萄牙欧锦赛上,强力中锋战术被运用到极致,04年进入了所谓的“中锋时代”,04年欧锦赛的查理斯特亚斯、科勒、伊布拉希莫维奇、范尼、维潘帕夫科斯基都大放异彩。

评价

1) “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 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 “议程设置”理论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 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 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 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