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捷克共和国首都)

由网友(万众扶我为王)分享简介:布推格(Prague),是捷克共以及国的尾都以及最大的都会,[一]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我塔瓦河道域,跨伏我塔瓦河布两岸,是政事、经济以及文明中间。截至二零二零年人嘴约一三一万人,面积四九六平方私里,齐市共设二二个区。平均海拔二三五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天气。[二]布推格以机械制造为主,也是捷克沉要的金融中间,按照伦敦金融...

布拉格(Prague),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1]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跨伏尔塔瓦河布两岸,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截至2020年人口约131万人,面积496平方公里,全市共设22个区。平均海拔235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2]布拉格以机械制造为主,也是捷克重要的金融中心,根据伦敦金融城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7),布拉格是全球排名第60的国际金融中心。[3]

布拉格拥有10所大学和学院。[1]

布拉格于公元9世纪开始建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保存完好,拥有不同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布拉格的主要景点有布拉格城堡(总统府)、查理大桥、老城广场、犹太人墓、维谢赫拉德城堡等,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

中文名

布拉格

外文名

bvlag(蒙古语)Prague(英语)、Praha(捷克语)

行政区类别

首都、直辖市

主要民族

捷克人

邮政编码

02101–02117

地理位置

捷克中西部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方言

捷克语

市长

Bohuslav Svoboda

创建年代

9世纪

荣誉

世界一线城市(2018年)[5]、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8名[6]、入选“2020全球避暑名城榜”[7]

面积

496平方千米[4]

别名

千城之城、文艺之都

国家/地区

捷克共和国

电话区号

+42-2

著名景点

布拉格城堡、圣维特主教座堂、查理大桥

机场

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

火车站

布拉格火车总站(中央火车站)

人口

129.7万(2018年)

地理坐标

50°05′N 14°25′E

著名高校

布拉格查理大学、捷克技术大学

年平均气温

7.9℃

名称来历

捷克首都进入 中国时间

传说,布拉格的创建者是莉布丝公主和她丈夫、农夫培密索尔,并以培密索尔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又传说公主在她位于中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有许多预言,且得到7世纪以前考古发现的证实。其中一个预言到了布拉格的荣耀。一天在异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其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在森林中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prah),且在那里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从而得到尊敬,得到人所共知的荣誉,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布拉格确实是以9世纪在伏尔塔瓦河右岸居高临下建造的高堡(Vyšehrad)为核心,而逐渐形成的。后来在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布拉格城堡。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布拉格即有人类居住。数千年来,布拉格所在伏尔塔瓦河段为南北欧之间商路上的要津 。最古老的居民点始于 9世纪下半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时期在布拉格建都。把历代国王建造的城堡和宫殿联在一起 ,被称为布拉格堡,并在老城区以南兴建新城区,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被外族占领,经济衰退。

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又获发展。1845年通铁路,19世纪90年代出现电车。1918年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城市职能扩展,工业发展迅速。1920年将周围郊区合并,形成大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1945年5月5日获得解放,进行重建,同时为保护和恢复历史名胜进行了规划。全市分为10个行政区。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独立。布拉格为捷克首都。

布拉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捷克王国的政治中心。从13世纪成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从13世纪到15世纪是中欧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依山傍水,古迹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多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石桥,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以及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等。

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老城区的许多街道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只准许汽车和电车单行通过。 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已经存在900多年了,是群众集会的场所。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广场南面有名的卡罗利努姆宫,它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卡罗利努姆宫附近有著名的伯利恒教堂。火药门楼,是老城13座城门中的仅存者。

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尽管钟楼的外墙墙皮因年代久远已部分剥落,但它却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路经钟楼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15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 新城区是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德沃夏克博物馆等。另外,还有保存着中世纪风貌的小城区,这里有许多以巴罗克式风格为主的宫殿式建筑。城区大多是弯曲狭小的街道,这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7-18世纪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被称为布拉格巴罗克式宗教建筑的典范。

早期历史

自从旧石器时代起,布拉格所在的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定居。大约前500年,凯尔特人的波伊(Boii)部落居住在这一地区,他们将这个地区称为波希米亚。后来,日耳曼人赶走凯尔特人,移居到这一地区。到6世纪,日耳曼人部落多数移居到多瑙河流域,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机从西面入侵,定居在波希米亚地区,他们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根据传说,布拉格的创建者是莉布丝公主和她的丈夫,农夫培密索尔,并以培密索尔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传说公主在她位于中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说了许多预言(得到7世纪以前考古学发现的证实)。其中一个预言说,她预见到了布拉格的荣耀。一天,她在异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在森林中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他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prah),在那里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他们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它将得到尊敬,得到人所共知的荣誉,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布拉格确实是以9世纪在伏尔塔瓦河右岸居高临下建造的高堡(Vyšehrad)为核心,而逐渐形成的。后来在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成为波希米亚的首都,并成为欧洲南北商路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许多犹太人。973年,该市成为一个教区中心。

13世纪,在布拉格城堡周围的3个居民点获得了市镇的特权。1257年,在布拉格城堡以南新建了小城(Mala Strana),这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拥有自治权。紧邻城堡西面和北面的布拉格城堡区(Hradčany)在1320年获得自治权。伏尔塔瓦河对面的布拉格老城(Stare Mesto)则早在1230年就已获得自治权。

查理四世时期

14世纪,布拉格在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查理四世是捷克公主和卢森堡的约翰的长子,于1316年出生在布拉格,1346年当他父亲去世时成为波希米亚国王。由于他的争取,布拉格教区在1344年升格为总教区。1355年,查理在罗马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京城。查理希望布拉格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他将布拉格建成帝国境内最为辉煌的城市,而位于该市最为显赫的建筑就是圣维特主教座堂,在中欧首先采用了宏伟的哥特式,室内装饰采用了独立的艺术风格,称为波希米亚学派。1348年4月7日,他建立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的第一所大学,今天称为查理大学,是捷克最古老的大学,也曾是德国第一所大学。同年,他还在老城的旁边建立了布拉格新城(Nove Město),并在新城和小城之间架起了查理大桥。他还新建了许多教堂。当时,布拉格是欧洲的第三大城市,拥有一个造币厂,德国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银行家聚集于此。

1402年起,查理大学的神学教授胡斯在伯利恒小教堂用捷克语布道,让平信徒与神职人员同领圣体和圣血,而被教庭裁定为异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处以火刑。4年以后,布拉格发生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

哈布斯堡时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亚开始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鲁道夫二世在位时(1576-1612年),再次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设在布拉格。他除了热衷于占星术和魔法,同时也热爱艺术,使得布拉格成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开普勒等一批天文学家、画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登基,决意不再容忍新教徒。1618年,布拉格再次发生掷出窗外事件,引发了三十年战争。1621年在城外不远处进行的白山战役中,捷克军队战败,27名新教徒贵族在老城广场被处死。1648年,瑞典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布拉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宫廷迁往维也纳,此后布拉格进入一段萧条时期,城市人口也从战前的6万下降到2万。

1689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布拉格,随后该市得以重建。在18世纪,该市经济持续上升,到1771年拥有8万居民,其中有许多是贵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内兴建了许多宫殿、教堂和花园,它们普遍采用装饰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1784年,原来的四个自治镇--城堡区(Hradčany,位于城堡西面和北面)、小城(Mala Strana,位于城堡南边)、老城(Stare Město,亦位于城堡东边,与城堡区隔河相对)和新城(Nove Město,位于东南方),正式合并为一个城市。

1806年,根据拿破仑的命令,神圣罗马帝国解散了,皇帝弗兰西斯二世放弃神圣罗马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一世。

1848年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同样也震撼了布拉格,但被猛烈的镇压。第二年,捷克民族主义运动(反对另一个民族主义政党,统一日耳曼)开始兴起,直到在1861年在市议会中赢得多数。

19世纪,布拉格城市继续扩张。1850年,犹太区(Josefov)并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Vyšehrad)区。工业革命对布拉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因为附近地区有煤矿和钢铁工厂,对开设工厂很有利。波希米亚成为奥匈帝国境内最富裕的地区。第一个郊区Karlin形成于1817年,20年后人口就达到10万。1842年,布拉格兴建了第一条铁路。

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战败,布拉格成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则成为总统府。这一时期,布拉格仍以工业发达闻名欧洲。1922年初,周边37座自治城镇划归布拉格,居民骤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达到85万。到1938年,布拉格人口增加到100万。

1939年3月10日,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占领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发动了反对纳粹占领的布拉格起义。同一天,美军攻占了距离布拉格只有一小时路程的比尔森(而苏联军队尚在摩拉维亚边境),巴顿将军意图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尔将军阻止。根据此前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秘密协议,波希米亚将由红军解放。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投降的第二天),苏联坦克开进了布拉格。战后,布拉格再次成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战争结束数月后,苏联军队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但苏联保持了对捷克强烈的政治影响。1948年2月,共产党接管了布拉格政权。

这时,布拉格长期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群体无法适应战后的高压控制,1967年,该市举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大会上,米兰·昆德拉等许多作家开始批评共产党。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领袖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开始政治民主化运动,即布拉格之春。同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扑灭了这场运动。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布拉格街头挤满了人群,开始了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摆脱了共产党和前苏联的影响。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后,布拉格成为捷克共和国的首都。

其他历史事件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将冥王星开除行星籍。这一次在布拉格召开的天文学联合会上对捷克的天文学与世界对行星的认识起到了重大作用.

“布拉格之春”事件

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脱离苏联控制倾向。苏军决定武装干涉。6月下旬,华约在捷境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迟迟方撤。7月之后,局势有所缓和。8月3日晚华约在捷签署联合声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了。

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一架苏联民航机信号“机械事故,要求迫降”没有理由不同意。客机一降落,数十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机舱迅速占领机场。几分钟后,苏第24空军集团军巨型运输机开始降落,一分钟一架。1小时后,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路,苏军空降师直扑布拉格。

于此同时,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4个苏军装甲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直捣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军〕驻德4个苏军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西部边界。(西方向第二方面军〕驻匈苏军8个师,匈军2个师,保加利亚军一部从南部进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军〕苏波合成军4个师进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军)同时苏军对北约与捷军开始全面电子压制。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控制了捷克全境。几十万捷军被全部缴械,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这是苏军一次典型方面军群进攻战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动用4个方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6个师,约30万人。但由于进攻过快,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备坦克集团军群均未出动,只动用了各集团军、师、团的直属坦克,共有9000余辆。

21世纪

2002年11月21日,来自捷克、德国、波兰和意大利等国的上千名反战人士在布拉格举行了抗议北约的示威活动。

2012年4月21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爆发了近23年来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超过12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新近通过的财政紧缩方案。示威者要求取消财政紧缩政策、本届政府立即辞职并提前举行大选。分析人士认为,捷克执政的内恰斯政府正面临严峻考验。

2019年10月7日,布拉格市委会决定终止布拉格市同北京市签署的友城协议。[8]

2019年10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关于北京市解除与捷克布拉格市友城关系的声明》(简称《声明》),《声明》提到,北京市立即解除与布拉格市友城关系并暂停一切官方往来。[8]

2020年1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关于上海市解除与捷克布拉格市友城关系的声明》(简称《声明》),《声明》提到,上海市立即解除与布拉格市友城关系并暂停一切官方往来。

地理环境

布拉格位于欧洲中部,距离柏林,维也纳等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较近。与大部分周边国家边境的距离一般为100-200公里。

气候

布拉格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全年平均气温7.9度。

人文环境

市内有查理大学(又称布拉格大学)、工学院、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和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剧院、博物馆和美术馆众多。古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布拉格城堡、王宫、教堂等。音乐久负盛名,每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为世界上重要的音乐盛会。市内多公园、绿地。

经济中心

布拉格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产品有运输机械(汽车、机车和车辆)、机床、电机、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农机等。还有化工 、纺织、皮革、印刷、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市的西南郊和东南郊。公共交通以汽车、电车为主,并建有地铁。伏尔塔瓦河上有客运航船。附近有国际机场。

交通运输

布拉格的公共交通设施是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电车、公共汽车、一条上Petřin山的索道,以及布拉格动物园的架空缆车。该市的地铁于1974年开始投入使用,现有A、B、C3条线路,总长20多公里,共计有54个车站。电车开通于1920年代,其中包括著名的91路“怀旧电车”。所有这些服务使用一个共同的售票系统,并都由首都布拉格交通公司(Dopravni podnik hl. m. Prahy)统一运营。

铁路

1842年,布拉格兴建了第一条铁路。布拉格是捷克铁路网的枢纽,从这里可以到达捷克共和国的每个地方,以及邻国的许多地方。布拉格有2个国际火车站,和许多较小的郊区车站。

航空

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是捷克的国家航空公司(Flag Carrier)捷克航空公司的总部,是一个年客运量达5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每天这里有一些往返英国和其他国家廉价航班。鲁济涅国际机场被认为是欧洲最现代化的机场之一。

建筑风格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旅游景点

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人们知道了昆德拉,随即知道了他的祖国捷克。捷克,这所文学的家园,今天的童话依然在继续中。在捷克,城堡固然是布拉格的主角,但也是它的背景,没有它作为背景,画面也少了主题。电车很有节奏的在街巷中行驶,街道两旁尽是风格各异的建筑,一幢连一幢,流光异彩般从车窗闪过。 最漂亮,最夺目的是卖水晶的店铺;最可爱的是那些卖木偶的店铺,而热情的店老板会教你如何操作他们。女巫造型的木偶,穿着黑麻布袍,戴着尖尖帽,骑着扫帚,本应让人感到恐怖,但这些木偶女巫却一幅倒霉相,实在滑稽。 出来找到查理大桥上,这是连接古堡和旧城的一座古桥,而桥下就是湍急的伏尔塔纳河。查理大桥上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一尊尊古老的雕塑。桥上游客众多,加上小贩,好不热闹。桥两端是高高的桥塔,在古时起着极其重要的守卫和防御作用。站在桥塔的最高处,整个布拉格城尽展在你眼前了。 布拉格傍晚的旧城广场热闹非凡,在路边的咖啡馆要杯咖啡,就坐在广场的角落里看着夕阳落山,设计独特的天文钟一到整点就会有耶稣十二门徒的木偶轮流出来报时,同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整个过程以雄鸡的鸣叫结束。 入夜的布拉格如同一个精灵的城市。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得得声;城堡的阁楼忽明忽暗闪烁的灯火,仿佛故事里的公主会随时出现在窗口;酒馆里嘈杂的音乐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声,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此时仿佛置身在中世纪的欧洲,抑或是一个童话的世界,游人会本能地忘却时间的存在,掉进了时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广场。

其他著名景点

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60多年来历届总统办公室均设在堡内,所以又称“总统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画廊新近重新整建完毕的布拉格城堡画廊(ObrazarnaPrazskeho Hradu)必须另外付费才可进入,其内收藏了许多古典绘画,最早从16世纪开始,而以16到18世纪绘画为主,涵括了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各国艺术家作品,共有4,000余幅。 布拉格城堡画廊的原址是城堡马厩,在改建为城堡画廊的过程中,发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圣女教堂,部分遗迹存放在城堡画廊中。

圣维塔大教堂圣维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圣维塔大教堂历经3次扩建,西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德式建筑,却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圣维塔大教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为这个千年历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现代感;绕过圣坛后方,纯银打造、装饰华丽的是的圣约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圣维塔大教堂中,并以纯银华丽的装饰作为纪念。 继续往前就是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相较于前面纯银的圣约翰之墓,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光彩,从壁画到圣礼尖塔都有金彩装饰,相当具有艺术价值。从外观来看,哥德式的圣维塔大教堂有许多经典建筑特色,例如大门上的拱柱和飞扶壁,都装饰的相当华丽。

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分进行修缮。整个皇宫建筑大致分为3层,入口一进去是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也是整个皇宫的重心,往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分是后来重建的遗迹。

圣乔治教堂圣维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后方有双塔的红色教堂就是圣乔治教堂,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完成后扩大修建多次,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着。 一旁的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为国家艺廊,收藏14-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 火药塔这里的火药塔(Prasna Vez-Mihulka)与旧城广场的火药塔一样,原本都是作为守城护卫的要塞,后来则为存放火药之用。16世纪时,国王让术士居住于此研究炼铅成金之术,18世纪后改为圣维塔大教堂储藏圣器的地方,则是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的博物馆。

黄金巷黄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观光客的拥挤程度与查理大桥不相上下,卡夫卡曾居住过的22号,是一家小巧可爱的书店,当然也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 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有此名称,然而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 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

文化重镇

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作家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 1936~2011)等人在该城进行创作活动,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历史名城

布拉格是一座欧洲历史名城。城堡始建于9世纪。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京城,而达到鼎盛时期,并兴建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

15世纪和17世纪,在布拉格先后由于宗教原因发生2次掷出窗外事件,分别引发了胡斯战争和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

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曾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布拉格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产党上台、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

城市漫步

这里是众多悲欢离合故事的起点和终点, 这里浓缩了捷克艺术的精华和历史的悲欢。它的美丽璀璨高雅,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它是莫扎特和维瓦尔第的音乐,是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 是一个艺术和梦想交织的地方。

“好兵帅克”和忧伤的钟声

漫步是布拉格最好的交通方式, 可以慢慢地体会城市的心跳和脉搏。 在布拉格,你几乎可以走进任何一家高级餐厅和咖啡馆,因为他们的价格通常都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布拉格吃饭好吃不贵,顿顿可以去到好的餐厅, 而且一定要尝尝捷克饺子,捷克烤鸭等等传统烹饪。

捷克是啤酒大国,啤酒不仅特别好喝, 而且价格是所有饮料里最便宜的,比矿泉水和可乐都低, 真是难以置信。这里的酒吧门口都挂着捷克著名的啤酒牌子。最多是BUDVOR, 就是捷克百威,有两百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啤酒产量最大的厂。

我发现捷克特有的帅克餐厅,帅克餐厅是捷克闻名世界的小说《好兵帅克》的主题餐厅, 因此装饰透着浓浓的捷克本土特色,主营传统的捷克风格和中欧烹调风格的菜肴,它坐落在老城和犹太区的交界处,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老城广场周围那些建筑几乎每一座都有着奇特美丽的名字和独特的装饰, 比如石羊屋、公牛屋、可怜人屋、独角兽屋、蓝星屋等等。仅仅这些名字就能让人联想到它们背后隐藏的神秘故事。广场中央耸立着的是中世纪捷克宗教改革领袖,思想者圣·胡斯和他的追随者们的雕像。

旧市政厅大楼下早就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兴奋地望着高处那两面巨大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天文钟,因为每当天文钟上的指针移向正点,钟面上就有两个木偶出来拉动钟绳, 接着钟上角的两个小窗口突然打开, 从里面出来耶稣的12门徒雕像,从窗前依次缓缓转过, 清脆的钟声随之响起。

这是来布拉格不可错过的景致之一, 可是当你知道了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后, 可爱精美的天文钟会让你眼里蒙上了一层忧伤: 在1410年,当天文钟完工后, 自私贪心的执政者为了不让钟的设计者以后造出更好的钟, 居然派人弄瞎了设计师的双眼, 悲愤的设计师最后跳进了自己设计的天文钟,结束了生命。

沿着音乐和电影的足迹

布拉格是一座音乐都市,是“唐璜”首演和成名的地方,布拉格的各家音乐厅几乎每晚都有演出,节目繁多。其中最出名的音乐厅应当是斯美塔那音乐厅,里面装饰豪华。每年布拉格之春的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斯美塔那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的第二章,也是每年布拉格之春开幕式的开场曲。

老城往南,就到了布拉格最繁华的商业大道——瓦茨拉夫大道 (瓦茨拉夫广场区域也被称为新城, 因为它的历史比老城年轻3个世纪), 这里充满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留下的是忙碌的脚步。不要小看它啊, 近代捷克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都在这里发生。瓦茨拉夫大道的尽头,矗立着波希米亚最重要的守护神——瓦茨拉夫的骑马雕像。雕像正对着的是雄伟的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座巨大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青铜色的中央凸起和四周的角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国家博物馆的外墙面古旧质朴,颜色就像旧线装书一样,博物馆门前的阶梯气势非凡, 真有一种王者风范, 内部装饰真是金碧辉煌!尤其是那个有着宽大楼梯的主大厅, 几乎让古老的收藏品黯然失色。

月夜下的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有句俗话: 没有走过查理大桥就不算到过布拉格。建于1357年的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著名的桥, 几乎成了布拉格的象征。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滔滔水声是布拉格的心跳,它将布拉格一分为二。一侧是老城和新城(新城并不新), 布满各个时代的华丽建筑,一侧是起伏的山丘,上面点缀的是布拉格城堡。河上有韵律地点缀着包括查理大桥在内的很有味道的17 座桥梁,它520 米长,不到10米宽,有29座雕像,其中第8尊圣约翰的前面有很多游人等着摸雕像底座上的两个金属浮雕, 摸得它们闪闪发亮。据说这样可以向圣人许个心愿。

桥上可以买到各式艺术品,如人像和风景写生、泥塑和泥塑画、特色乐器演奏、提线木偶表演、民间首饰等等。太阳下的石头桥栏上,缕缕清风吹来,我静静地感受着伏尔塔瓦河。这时脑海里忽然出现了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乐章的旋律河上的浅水坝,让伏尔塔瓦河面形成了一道永远波动的浪纹,河面上婀娜多姿的天鹅,时而翘首,时而俯瞰,时而展翅飞翔。查理大桥之于我们有着比“桥”更多的含义。

查理大桥的另一端通往著名的布拉格城堡。夜晚在河边遥望城堡,昏黄的灯光照耀着河面,对面是一片黑黝黝的山丘,中间镶嵌着宛如悬在半空的城堡。照射城堡的光并不绚丽,甚至不明亮,只是淡淡地把城堡烘托出来,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令人向往。

神秘的城堡,其实是最不神秘的。它作为捷克的总统府,除正在使用的办公区,其他部分都免费开放。城堡内的皇宫宫殿大厅是特别的木制地板。传说查理大帝宴会之时,会让骑士们在大厅里格斗。圣维特大教堂,对于这个号称能触到上帝足尖的建筑,人们除了仰视,所能做的还是仰视。它内部的华丽和外部的宏伟并称,窗户上的细腻绘画以及教堂内各种雕塑,堪称是一个世界的奇迹。

整个城堡到今天的样子,历经十个世纪。最初从九世纪晚期开始兴建城堡,925年修建圣·威图斯教堂,以后经历了几次被毁坏重修,和几次整修、扩建,并在不同年代,按照不同君王的想法,增减设施。于是,仅从布拉格城堡区,我们就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

布拉格不仅仅有着欧洲古老的风采,也有着它现代的一面。伏尔塔瓦河畔的新建筑“舞裙”,连获世界建筑大奖。金属和水泥勾勒出的飘逸线条,在周围历史感的颜色搭配中,丝毫不显造作,使城市更显露出勃勃生机。现代的布拉格带给人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波西米亚式的浪漫了。

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布拉格城市钥匙

2016年3月2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拉格会见布拉格市长科尔娜乔娃,并接受科尔娜乔娃代表该市赠予的城市钥匙。[9]

习近平指出,我获赠布拉格城市钥匙,体现了捷克人民和布拉格人民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布拉格是欧洲历史名城,是世界上首个整座城市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这里风景宛如油画,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热情友好。这枚钥匙将引起我对布拉格的美好回忆。[9]

习近平强调,地方交往是中捷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拉格同北京交往密切,相信在两国首都加强合作带动下,中捷地方交往必将取得更大突破。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已经落户捷克。希望布拉格发挥自身优势和省州长联合会平台的作用,拓展对华交流渠道和合作领域,为中捷友好合作作出新的贡献。[9]

科尔娜乔娃表示,捷中地方合作发展迅速,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很高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捷克期间,见证了布拉格市同北京市结成友好城市。布拉格市对同中国友好城市的互利合作充满信心。[9]

城市荣誉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布拉格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5]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8名。[6]

2020年4月,入选“2020全球避暑名城榜”。[7]

对华来往

2016年3月29日,北京市与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共同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

2017年5月17日,上海市与捷克布拉格市签署协议,缔结市级友好城市关系。[10]

2019年10月9日,由于捷克布拉格市新一届市政当局主要官员等人,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共识,不顾中方严正立场和强烈反对,屡屡在台湾、涉藏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采取错误行动并发表不当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挑战同北京市的友城关系,北京市宣布与布拉格市解除友城关系。[8]

2020年1月14日,由于捷克布拉格市政当局在台湾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屡次采取错误行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上海市宣布解除与布拉格市友城关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