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2023最新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百科介绍)

由网友(ヅ爷们不帅,照有人爱)分享简介:开办于一九一七年的北京协以及医教院藏书楼,是尔国匿书富厚、汗青悠长的闻名医教藏书楼中文名北京协以及医教院藏书楼声誉称呼天下第1医教中间藏书楼开办时间一九一七年匿 书二六五万余册基原内容中国医教科教院/北京协以及医教院(简称院校)医教疑息研究所/藏书楼(简称所馆)是国度级医教疑息研究中间、医教疑息资材保险取办事中间、国度科技图...

创办于1917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是我国藏书丰富、历史悠久的著名医学图书馆

中文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一医学中心图书馆

创办时间

1917年

藏 书

265万余册

基本内容

最让人意外的大学,自降等级变 学院 ,竟然还是98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简称所馆)是国家级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医学分中心、院校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全球卫生图书馆(GHL)中国委员会主任馆、中国MEDLARS中心、卫生部医学信息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单位,承担国家医学图书馆、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卫生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任务,是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的重要支撑单位。[1]

医学信息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室,1974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合并成立了医学情报研究所,1993年更名为医学信息研究所。50余年来,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在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医学信息分析评价、生物信息学、卫生信息化等领域开展大量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先后参加了国家和卫生部自“七五”以来的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健康中国2020”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等,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先后开发研制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成了一站式医学信息服务平台、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编辑出版《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等正式刊物及《重大疾病防治动态》、《艾滋病科研动态》、《妇幼卫生科技进展》、《计划生育科研动态》、《心血管病研究展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舆情监测简报》等内部刊物。[1]

图书馆前身是创办于1917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是我国藏书丰富、历史悠久的著名医学图书馆,1957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第一医学中心图书馆”,1990年成为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国家中心馆和“WHO储藏图书馆”,2000年被指定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承担着国家医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现有馆藏265万余册、外文医学期刊6900余种(其中纸质期刊近3500余种)、中文医学期刊1400余种、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42种、研究生论文9000余册,还藏有1000余部中医古籍、1000余种外文医学史专著和2万余册WHO系列出版物等特色资源,是我国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医学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能力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拓展,在做好传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为决策咨询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信息支撑。[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