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网友(今晚陪我睡)分享简介:3星堆专物馆(Sanxingdui Museum)是天下重心文物掩护单元及尾批国度“AAAA”级游览景区,位于3星堆遗迹西南角,地处汗青文明名乡4川省广汉市乡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四零私里,北距德阴二六私里,是中国1座古代化的博题性遗迹专物馆。于一九九二年八月奠定,一九九七年一零月完工开搁,馆区占高空积约五三零亩。3...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职能于一体,采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中文名

三星堆博物馆

地点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角

竣工时间

1997年10月

主馆面积

7000平方米

门票价格

60元(普通票)、30(学生票)、5元(游园票)[1]

外文名

Sanxingdui Museum

类别

历史博物馆

奠基时间

1992年8月

馆藏精品

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8:30-18:00(1月1日-12月31日)[1]

景点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约40公里,北离新兴工业城市德阳26公里,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开放。主馆面积7000平方米,是我国一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共分四个不同类别的展厅,馆内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2]

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

主要景点

该馆从外观造型到内部陈列都突破了传统历史博物馆的格局,力求在内容设计与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在保证严谨学术性的前提下,追求知识性、观赏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其中,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及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馆外环境布局巧妙,配置有气势恢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有古典风格的附属建筑群和餐饮娱乐设施;有草坪、水域湖面、假山、水车;还有供孩子们嬉戏游玩的儿童乐园。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馆外环境布局巧妙,匠心独具,园内绿草如茵,湖光岛影,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馆园结合”之特色。[3]

景点事记

1929年在遗址内月亮湾阶地首次发现大宗具有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
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美籍教授葛维汉调查遗址。
1934年葛维汉、林名均等在月亮湾进行考古发掘,其成果得到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教授等调查三星堆。
1956年四川省博物馆调查三星堆。
1958年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遗址进行调查,发现大量古蜀文化遗存。
1963年冯汉骥教授主持遗址发掘工作。
1980年各方联合开始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嗣后十几年中,持续性地开展了遗址考古工作。
1981年发现大面积房屋基址。进行了航拍。
1983年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考察遗址,将其列为重点考古发掘项目。
1984年在西泉坎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堆积,三星堆遗址时代上下限大致确定。
1985年10月首次发现遗址内的梁埂为人工建造的夯土城墙。
1986年5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有关单位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将三星堆遗址的时代上限推至距今5000年前。
1986年7月发现及发掘一号大型祭祀坑。
1986年8月发现及发掘二号大型祭祀坑。
1986年10月召开全国性的三星堆学术讨论会。
1987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星堆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5月两坑出土的上千件文物的室内整理工作全面展开。苏秉琦教授等对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1987年为保护遗址,停办、拆迁遗址内两座砖厂。
1987年9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京参加“全国重要考古新发现展览”。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三星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建立。
1988年4月三星堆博物馆筹备处成立。
1989年1月发掘三星堆土堆,确认为人工夯筑。
1990年1月对东城墙局部进行发掘,发现土坯砖,大致了解到城墙的始筑年代和夯筑方法等。
1990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审定。
1990年5月修筑三星堆遗址防洪大堤。
1990年9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京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
1992年4月举办三星堆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遗址考古发掘60周年。
1992年5月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获得肯定。
1992年8月三星堆博物馆奠基。
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
1994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主馆土建工程竣工。
1994年9月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1995年1月三星堆博物馆《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内容设计方案通过审定。
1995年6月三星堆博物馆《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形式设计方案通过审定。
1995年6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德国埃森克鲁勃山庄展出。
1995年12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德国慕尼黑海泊基金艺术馆展出。
1996年4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瑞士苏黎世艺术之家展出。
1996年8月三星堆博物馆内部装修及陈列布展,外部园林建设及附属建筑修建等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9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展出。
1996年10月中日联合对遗址进行环境考古工作。
1997年2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丹麦路易斯安娜博物馆展出。
1997年10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全面展示三星堆文物。
1997年11月发现及发掘仁胜村土坑群。
1998年2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
1998年4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日本东京、京都、福冈、广岛等地巡展。
1998年9月三星堆博物馆《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1998年10月三星堆博物馆开馆周年暨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庆祝会在四川广汉隆重举行。
1999年1月发掘月亮湾城墙。
1999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部分文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1999年7月“三星堆发现70周年暨殷商文明学术讨论会”在广汉召开。
2000年1月三星堆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荣誉称号。
2000年9月三星堆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四川省三大国际旅游精品之一。
2000年12月三星堆博物馆部分文物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展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对月亮湾考古发掘工地进行现场直播。
2001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部分文物在美国西雅图、金布尔、纽约等地展出。
2001年11月三星堆博物馆新增玉石器厅、神树厅向游人开放。
由中国和埃及两国联合发行的《古代金面罩头像》特别邮票首发式在三星堆博物馆隆重举行。
2002年7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发行的《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首发式在三星堆博物馆隆重举行
2002年7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展出
2003年1月三星堆博物馆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文明单位”。
2003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被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3年7月中央电视台前来三星堆博物馆拍摄《三星堆·消失与复活》大型系列专题片。
2003年10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法国巴黎市政厅展出。
2003年12月三星堆博物馆先后通过“绿色环球21”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1月三星堆象棋歌舞节开幕。
2004年5月举办了三星堆国际面具节。
2004年5月三星堆博物馆新扩建展馆陈列列布展圆满成功并对外开放。
2004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日本秋田、盛岗、东京、富山、青森、郡山等地巡回展出。
2004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参观三星堆文物。
2005年4月三星堆博物馆讲解组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5年6月三星堆文化旅游节暨国际旅游小姐世界最具魅力小组冠军大赛在三星堆博物馆隆重举行。
2005年12月三星堆博物馆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称号
2006年7月18三星堆研究院成立
2006年7月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二是周年暨史前遗址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
2006年9月三星堆博物馆荣获四川旅游最高荣誉“金熊猫奖”。
2007年1~4月三星堆文物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
2007年4月“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
2007年6~9月三星堆文物赴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
2008年7月15日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陈列改造工程竣工。
2008年8月4日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展示传递活动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

景点地址

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角

主要藏品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主要展览

第一展馆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分8个陈列单元。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深刻发掘文物内涵,追求陈列内容科普化与陈列形式艺术化的完美结合。该陈列获得首届全国文博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具有世界影响,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4]陈列先是以舞台式戏剧化的方式构成连续的视觉场景,辅以大量的图表、照片等展品,在发掘文物内涵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同时有文物放大复制品、仿真复原发掘现场。丰富的展示手段颇具震撼地展现了一座神奇的艺术殿堂。

重大事件

2008年,三星堆博物馆共有1号、2号两个展馆,由于2号展馆在地震时正处于维修阶段,展馆的青铜器文物全部都装进了仓库,因此在地震中逃过一劫,无一件受损。但1号馆内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两件展出的陶器文物被震落摔破。

三星堆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2014年1月20日,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上线仪式在三星堆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省内博物馆代表、媒体代表、体验游客等200余嘉宾共同见证了三星堆数字博物馆的正式上线。

拓展阅读 

三星堆数字博物馆是首次与国内博物馆合作,运用3D全景成像技术打造的数字全景博物馆,从而实现了传统的线下博物馆和数字化线上博物馆的结合。

入驻天猫

2021年5月18日,三星堆博物馆官宣入驻天猫,上新了40多款文创产品。在2021年天猫618期间,三星堆上新考古盲盒产品。[5]

发现发掘

三星堆遗址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0年起进行系统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历史猜测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社会意义

三星堆博物馆不仅是学习古蜀历史的基地,古蜀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中心,而且还将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又一新的旅游胜地。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史学价值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 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 学者鞠德源认为,古蜀王国三星堆文明是中夏礼仪制度(包括祭蚕神、躬桑、国傩大典、丧礼、礼器、权杖、玉琮等)传承再现的典型记录和实物遗存的最本源的发祥地。 《古蜀王国--中华文明的摇篮》

重要文物

  • 国宝级:金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玉边璋、玉牙璋。
  • 其他:青铜兽面具、黄金面罩、青铜太阳轮、跪坐人像、青铜人身形器、青铜大鸟头。[6]

荣誉记录

三星堆博物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四大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物旅游胜地,是四川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世界首家同时通过“绿色环球21”与ISO9001:2000认证的博物馆。

发掘历程

1.初始时期(1929年—1934年)

1929年在三星堆遗址真武村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坑,出土玉石器三、四百件。

1931年英国神父董宜笃四处奔走,使1929年出土的玉石器大部分归华西大学博物馆。

1932年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提出在广汉进行考古发掘的构想并获四川省政府教育厅的批准。

1934年3月1日葛维汉、林名均抵达广汉。

3月葛维汉、林名均等在真武村燕家院子附近清理玉石器坑,并在燕家院子东、西两侧开探沟试掘。

2.初步调查与发掘(1951年—1963年)

1951年四川省博物馆王家佑、江甸潮等调查三星堆、月亮湾,首次发现大片古遗址。

1958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再次调查三星堆遗址。

1963年四川省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发掘三星堆遗址。由著名考古学家、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主持。

3.两坑的发掘及古城再现(1980年—2005年)

1980年~1981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首次发掘三星堆遗址,揭露出大面积的房屋基址。

1982年11月~83年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第二次发掘三星堆遗址,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陶窑。

1984年3月~12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第三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在西泉坎发掘出龙山时代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堆积,确定了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上、下限。

1984年12月~1985年10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第四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发现三星堆土埂为人工夯筑,调查发现东城墙和西城墙,首次提出三星堆遗址是蜀国都城的看法。

1986年3月~5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与广汉县联合,第五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发掘面积1200平方公尺,发现大量灰坑和房屋遗迹‘将三星堆遗址的代上限推至距今5,000年前。

1986年7月18日当地砖厂在第二发掘区取土时发现祭祀坑,挖出玉石器。第六次发掘三星堆遗址。

1986年7月18日~8月14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汉县联合发掘祭祀坑,编号为一号祭祀坑。出土铜、金、玉、琥珀、石、陶等器物共420件,象牙13根。

8月14日距一号祭祀坑东南约30公尺处发现二号祭祀坑。

1986年8月20日~9月17日发掘清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金、玉、石等珍贵文物1302件(包括残件和残片中可识别出的个体),象牙67根,海贝约4600枚。

1988年10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七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对三星堆土埂进行试掘,确定土埂为内城墙的南墙。

1990年1月~5月第八次联合发掘三星堆遗址,在东城墙发现土坯,首次了解三星堆古城城墙的结构、夯筑方法和年代。

3月举行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铜树修复方案论证会,并对铜树进行预合。

1991年12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九次联合发

1992年5月掘三星堆遗址,将西城墙进行试掘并得到确认。

1994年11月~1995年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次发掘三星堆遗址,调查发现了三星堆遗址南城墙,并进行了试掘。

1996年10月~11月中日合作对三星堆遗址进行环境考古工作,主要项目有磁场雷达探测、红外遥感探测与摄影、卫星图像解析、微地形调查、炭素年代测定、花粉分析、硅质体分析、硅藻分析等。

1997年1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一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对三星堆遗址仁胜砖厂墓地进行发掘。共发现墓葬28座,发现了大量玉石器,其中具有良渚文化风格的“玉锥形器”的发现,引起研究者对三星堆玉石器的文化渊源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1999年1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二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对三星堆遗址月亮湾城墙进行发掘,在城墙下发现大量龙山至商代早期的文化堆积,同时城墙又被殷墟时期的堆积叠压叠压,从而可以确定月亮湾内城墙的年代为殷墟早期。

2000年12月~2001年7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三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在燕家院子发现大量三星堆第四期的文化堆积,使人们对三星堆遗址第四期的文化面貌和年代下限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2005年3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十四次发掘三星遗址。在青关山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台基。

4.后续整理工作(2005年至今)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站正在全力以赴地整理三星堆遗址综合报告,此项工作预计2008年初结束。

旅游信息

周一至周日8:30-18:00(1月1日-12月31日)停止入场时间:17:00

第二展馆开放时间:8:30-18:30

停止售票时间:17:00[1]

门票价格

普通票:60元;

学生票:30元;

游园票:5元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票政策:

1、60岁(含)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原件进馆,无需换票。其他免票请在游客中心售票窗口办理;

2、残疾军人:凭本人残疾军人证免票(2015年启用的新证件);

3、现役军人:凭本人士兵证、军官证免票;

4、消防救援人员:凭本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干部证、消防员证免票;

5、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免票(2009年后换发的第二代残疾人证);对盲人和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

允许一名陪护人员免票;

6、对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儿童免票。

游园票的参观内容仅限园区,不含综合馆、青铜馆。[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