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由网友(到我身边)分享简介:中国国民产业保障株式会社(PICC )是1野大型国有产业保障私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前身是一九四九年一零月二零日建立的中国国民保障私司[一]。其主业务务无机动车辆保障、企业产业保障、货物运输保障等,保费范围居寰球财险市场前列。私司于二零零三年一一月六日正在中国喷鼻港联接所主板上市[二],依附其综合真力,曾进选“亚洲最具...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是一家大型国有财产保险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

其主营业务有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保费规模居全球财险市场前列。公司于2003年11月6日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凭借其综合实力,曾入选“亚洲最具竞争力非寿险公司”“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等榜单。

2023年3月,中国财险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总保费收入人民币4875.33亿元,同比增加8.5%;净利润266.53亿元,同比增加19.2%。[3]

中文名称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

中国

注册资金

2224276.5303万元[2]

年营收

4875.33亿元(2022年)[3]

外文名称

PICC

成立时间

2003年7月

公司官网

www.epicc.com.cn

年利润

266.53亿元(2022年)

公司简介

全中国有多少保险公司 自己全责保险公司赔吗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由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变革而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西交民巷108号挂牌成立,被誉为“新中国保险业的长子”,是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历经70多年发展,中国人保现已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旗下拥有10多家专业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资产管理、不动产投资和另类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2012年12月7日,中国人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完成H股上市;2018年11月16日,中国人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五家“A+H”股上市的保险企业。继成功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2019年12月,中国人保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成为“双奥保险”企业。

光辉历程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4]

1979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得以全面恢复,同时,迅速建立起了各级机构。

1980年1月,中国人保驻伦敦联络处成立。

1982年,中国人保恢复办理人身保险(寿险)业务。

1996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公司。[4]

1998年10月,国务院发文,撤销中保集团,三家子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4]

1999年1月,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人保品牌,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4]

200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纽约代表处开业典礼在美国纽约隆重举行。这是继伦敦代表处之后,中国人保在海外设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

200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组后更名为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同时发起设立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

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保财险作为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国财险(上市代码2328)正式在港挂牌交易,由此成功拉开了内地金融业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序幕。

2012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4]

发展战略

中国人保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确立了“卓越保险战略”,确定了“十四五”战略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和“1+7”战略框架,致力于建设具有卓越风险管理能力的全球一流金融保险集团。

“1”是“卓越保险战略”,战略要点是聚焦主业、追求一流、注重能力、综合服务,“卓越”的内涵是引领全球财险、管理各类风险、实施全球服务、构建产业生态、运用现代技术、名列业绩前茅。

“7”是七大举措:一是始终保持人民保险的发展理念,二是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责任,三是提升财险创新驱动的市场优势,四是打造全面风险管理的服务平台,五是健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六是建立数字化支撑的发展基础,七是提高现代国有企业的治理能力。

公司产品

个人保险产品

机动车辆保险

交通意外保险

人身意外保险

旅游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

企业保险产品

e-Cargo货运险电子商务

国内货运险投保

进出口货运险投保

e-Travel旅行社责任险

建筑工程质量保险

火灾责任保险

企业财产险

员工保障计划

责任保险

企业文化

统一文化价值体系:

企业使命:人民保险,服务人民

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专业、创新、卓越

企业愿景:建设全球卓越保险集团

企业管理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待银保监会核准),人保香港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待履行公司治理程序)。曾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王廷科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兼任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待银保监会核准),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曾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任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

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黄良波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工会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集团党校校长、干部研修院院长。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机关党委书记、党校副校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谢一群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裁,兼任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

毕业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石青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曾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淡水渔业专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李祝用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总监。兼任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商法协会第十五届理事会会长。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肖建友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兼任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人保香港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待履行公司治理程序)。曾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助理、副总裁。兼任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5]

毕业于南京大学,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于泽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兼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曾任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兼财产险部(农险部)总经理。兼任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南开大学,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

才智伟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任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待银保监会核准),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曾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兼投资支持部总监、房地产投资部总监。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韩可胜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审计责任人。曾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组织部部长。

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周厚杰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执行官。曾任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党委委员,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

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会计专业,大学学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投资与金融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首批特级管理会计师。

吕晨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曾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国际部/培训部总经理。兼任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委员会副主任。[6]

公司荣誉

长期以来,中国人保财险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引领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发展,以金牌服务回报客户。同时,公司积极履行优秀企业公民责任,热心支持国家教育、体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公司先后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受信赖保险公司”,在行业首获“中国客户关怀标杆企业”称号,公司95518客户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公司奥运营销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最高荣誉“中国艾菲奖——金奖”,在2008年亚洲保险业竞争力排名中,公司被评为“亚洲最具竞争力非寿险公司”。

公司优势

PICC 品牌与共和国同生共长,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显著声誉。中国人保财险先后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受信赖保险公司”,在行业首获“中国客户关怀标杆企业”称号,公司95518客户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公司奥运营销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最高荣誉“中国艾菲奖——金奖”,在2008年亚洲保险业竞争力排名中,公司被评为“亚洲最具竞争力非寿险公司”。

市场优势

人保财险是国内最大的非寿险公司,在非寿险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主导着非寿险市场的发展。公司主要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在大型商业风险、政府采购、行业统保等集中型业务以及车辆保险、家财险等分散型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人才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秉持“专家治司、技能制胜”的人才兴司战略,注重专业化团队建设,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和遍及非寿险业务链各个环节的技术人才,精心打造了一支掌握非寿险业核心技能的专业化员工队伍。高层次、高效能的人才优势,为公司发展,服务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产品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门类齐全的在售产品种类,涵盖机动车辆险、财产险、船舶货运险、责任信用险、意外健康险、能源及航空航天险、农村保险等非寿险各个业务领域,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创新产品。特别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属保险产品。截至2008年,公司共有保险产品2500多种。公司平均每天开发推广1个新产品。

技术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在承保、理赔和再保险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非寿险业领先水平,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管理经验。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在航空航天、核电站、能源、远洋船舶、大型工商企业、政府采购、农村保险等重要业务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与国际再保险市场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完善的再保险保障服务。

网络优势

人保财险拥有遍及全国的机构网点,包括324个地、市级承保、理赔、财务“三个中心”,45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形成了强有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足以支撑全国范围的"通保通赔"与"异地出险、就地理赔"等保险增值服务。

客户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非寿险市场最大规模的客户群,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客户关系,具有强大的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能力。

服务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机构网络,包括1万多个机构网点,320多个地(市)级承保、理赔/客服和财务中心。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对公司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率先在全国开通365天24小时服务专线95518,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报案、咨询、投诉、保险卡注册、车辆救援、预约投保和客户回访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

战略合作

2021年5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人保财险成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独家保险合作伙伴”。

2022年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旨在充分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的数据优势和人保财险的平台优势,推进农业保险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应用,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生猪、蔬菜等副食品生产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7]

公司业绩

2022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集团取得总保费收入人民币2774.08亿元,同比增加9.8%;净利润190.41亿元,同比增加15.4%;基本每股收益0.856元。[8]

2022年10月27日,中国财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3818.89亿元,同比增加10.2%;净利润259.48亿元,同比增加29.8%。[9]

2023年3月,中国财险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总保费收入人民币4875.33亿元,同比增加8.5%;净利润266.53亿元,同比增加19.2%。[3]

重大承保

1. 1986年,承保大亚湾核电站建安工一切险,保险金额近20亿美元

2. 1990年4月,承保“亚洲一号”卫星发射项目,这是中国首次发射国际商用卫星

3. 1996年,为东海平湖气田海上工程提供2.7亿美元的保险保障

4. 1997年12月,承保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5. 1997年,承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机电安装保险

6. 从2002年开始,连续7年为秦山三期核电站提供超过12亿美元的核物质损失险保障

7. 2005年4月,独家承保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工险,保额50亿元

8. 2006年6月17日,首席承保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主体建设工程,总保险金额分别为95亿、70亿人民币

9. 2006年12月27日,签发北京奥运保险中保额最大、份量最重的一张保单——综合责任险保单

10. 2007年2月28日,为国家海事局船舶及海上浮动标志提供保险保障

11. 2007年6月,独家承保南通中远集团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保险项目

12. 2007年8月,首席承保中国最大核电站建设项目辽宁红沿河工程,保额超过40亿美元

13. 2007年9月,首席承保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保额达100亿人民币

14. 2007年,首席承保北京、杭州、成都、深圳等8个城市的12个地铁项目

15. 2008年,为奥运火炬传递提供全程保险保障,在境外5大洲21个传递城市和境内113个传递城市,全程24小时守护火炬传递。独家承保中国体育代表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1700余名代表团成员,提供高达17亿元的保险保障

16. 2010年,独家承保或主承保岭东核电站、鑫诺6号和5号卫星、中远航务深水平台、港珠澳大桥、巴基斯坦通信卫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人保财险为世博、亚运提供了完美的保险保障。

17. 从1974年开始,连续35年承保民航联合机队大、中型民航客机,2008年,承保飞机数量超过1000架,保额超过450亿美元

18. 近20年来,中国人保独家承保或首席承保的卫星发射项目近40个,首席承保鑫诺2号、鑫诺3号、尼星1号、中星6B、中星9号五颗卫星,总保额超过7亿美元

重大理赔

1.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国人保支付赔款1.18亿元

2. 1991年夏,中国遭受特大水灾,支付赔款26.35亿元

3. 1993年8月,深圳清水河仓库发生大爆炸,赔付1.5亿元人民币

4. 1994年,东方红3号卫星升空过程中出险,迅速赔付3.92亿元

5. 1996年,中星七号卫星发射失败,支付赔款2590万美元

6. 1998年,中国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中国人保支付赔款25亿元

7. 1999年,温州2.24空难,支付赔款6600万元

8. 2001年,四川长虹集团在9.19洪灾中损失严重,支付赔款超过1.8亿元

9. 2004年,包头11.21空难,全额赔付机身损失险2300万美元

10. 2004年12月7日,中储粮东方公司的一船大豆在白令海峡发生全损,支付赔款1.53亿元人民币

11. 2005年11月30日,北京地铁十号线建设工程发生塌方事故,支付赔款1100万元

12. 2005年8月,“麦莎”台风侵袭东南沿海,支付赔款5547万元人民币

13. 2006年,鑫诺二号卫星发生全损,及时支付赔款1.2亿美元

14. 2007年夏,部分省区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将赔款送到保户手中,仅山东就支付赔款7000余万元

15. 2008年初,南方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中国人保紧急动员,积极应对,全力开展抗灾理赔工作,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累计处理雨雪冰冻灾害赔案超过37万件,支付赔款31亿元

16.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从快、从细、从优开展各项理赔服务,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累计处理地震灾害赔案15万件,已达3.6亿元,创下新中国建国以来保险业最大的赔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