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

由网友(淡笑)分享简介:《辛德勒的名双》(Schindler's List)是由史蒂文·斯皮我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推我夫·费果斯、原·金斯利等主演,斯蒂文·泽里安、托马斯·肯尼利担负编剧的战役类影戏,于一九九三年一一月三零日正在华衰稽首映,[一]一九九四年三月一七日正在中国喷鼻港上映。[二]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故事野托马斯·肯尼利的异名故事,[三]...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拉尔夫·费因斯、本·金斯利等主演,斯蒂文·泽里安、托马斯·肯尼利担任编剧的战争类电影,于1993年11月30日在华盛顿首映,[1]1994年3月1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2]

救一个人即救全世界 是哪部电影的经典台词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3]讲述了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雇用犹太人生产军需用品。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的故事。[1]

1994年,获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同年,获第51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影片;同年,获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1995年,获第1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4]

中文名

辛德勒的名单

外文名

Schindler's List

其它译名

舒特拉的名单(港)

在线播放平台

优酷

票房

$3.21亿(全球票房)

发行公司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ia. S.R.C、UIP GmbH等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约2200万美元

拍摄地点

波兰克拉斯夫

imdb编码

tt0108052

编剧

史蒂弗·赞林(Steve Zaillian)

制片人

布兰克·鲁斯蒂(Branko Lustig)

拍摄日期

1993年3月1日至1993年5月31日

主演

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卡罗琳·古道尔

片长

195分钟

上映时间

1993年12月15日(美国)

类型

剧情、历史、战争

出品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安培林娱乐

制作公司

环球影业[美国](2006) (USA)(theatrical)

原著

Schindler's List(托马斯·肯尼利)

对白语言

英语、希伯来语、德语、波兰语

色彩

彩色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5]

制作人

凯瑟琳·肯尼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Irving Glovin、布兰科·拉斯蒂格、Gerald R. Molen

主要奖项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51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

剧情简介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纳粹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因为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辛德勒的工厂也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因为这些犹太人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保护尽可能多的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威胁。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时,他还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着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甚至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制成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在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深感痛苦,尽管他的全部财产都已用于挽救犹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演职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影视原声

专辑曲目
《辛德勒的名单》0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 Itzhak Perlman

02. Jewish Town (Krakow Ghetto - Winter '41) - Itzhak Perlman

03.Immolation (With Our Lives, We Give Life) - John Williams

04. Remembrances - John Williams

05. Schindler's Workforce - John Williams

06. Oyf'n Pripetshok/Nacht Aktion - The Li-ron Herzeliya Children's Choir

07. I Could Have Done More - Itzhak Perlman

08. Auschwitz-Birkenau - Itzhak Perlman

09. Stolen Memories - John Williams

10. Making The List - Itzhak Perlman

11. Give Me Your Names - John Williams

12. Yeroushalaim C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 The Ramat Gan Chamber Choir/Hana Tzur, Cond.

13. Remembrances (With Itzhak Perlman) - Itzhak Perlman

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 - John Williams

上映发行

时间地点
美国1993年12月15日
中国香港1994年3月17日
美国1993年11月30日 (Washington, D.C.) (premiere)
美国1993年12月1日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美国1993年12月9日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remiere)
加拿大1993年12月15日 (Toronto)
加拿大1993年12月25日
巴西1993年12月31日
澳大利亚1994年2月10日
英国1994年2月18日
秘鲁1994年2月24日
阿根廷1994年2月24日
日本1994年2月26日
法国1994年3月2日
希腊1994年3月2日
以色列1994年3月3日
德国1994年3月3日
荷兰1994年3月3日
葡萄牙1994年3月4日
意大利1994年3月4日
瑞典1994年3月4日
爱尔兰1994年3月4日
奥地利1994年3月4日
土耳其1994年3月4日
芬兰1994年3月4日
丹麦1994年3月4日
挪威1994年3月4日
西班牙1994年3月4日
波兰1994年3月4日
韩国1994年3月5日
菲律宾1994年3月9日
斯洛伐克1994年3月10日
捷克1994年3月10日
匈牙利1994年3月10日
乌拉圭1994年3月11日
爱沙尼亚1994年9月30日
美国1994年 (Heartland Film Festival)
美国1997年2月23日 (TV premiere) (director's cut)
法国2004年 (Deauville Film Festival)
北美2018年12月7日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发行公司
环球影业[美国](2006) (USA) (theatrical)安培林娱乐[美国]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ía. S.R.C.[西班牙](Spain)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德国](2006) (Germany) (theatrical)
Universal Studios Home Video[美国](1994) (USA) (VHS)
Universal Home Video[巴西](2004) (Brazil) (DVD)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CIC Vídeo[巴西](Brazil) (VHS)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Argentina) (video)
Prem'er Video Fil'm[俄罗斯](Russia) (VHS)
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亚](Australia) (VHS)
NBC电视台[美国](1997) (USA) (TV) (broadcast premiere)
环球影业(UIP)(1994) (UK) (theatrical)
环球影业[美国](1993) (USA) (theatrical) (An MCA Company) (as Univers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荷兰](199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法国](1994) (France)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芬兰](1994) (Finland) (theatrical)
Yleisradio (YLE)[芬兰](1997) (Finland) (TV)
Universal Studios (UK) Ltd.[英国](2004) (UK) (DVD)
Universal Studios Home Entertainment(2012) (Netherlands) (DVD) (Universal's 100th Anniversary)
Lucernafilm - Alfa(1994)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Waylen Group(2013) (Taiwan) (video)
Europa Vision(1994) (Finland) (VHS)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2004) (Finland) (DVD)/(2013) (Finland) (Blu-ray) (DVD)

荣誉记录

时间奖项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导演(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摄影(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配乐(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音响(提名)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奖-最佳化妆(提名)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获奖)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获奖)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获奖)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4年第5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大卫·林恩导演奖(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男配角(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剧本-改编(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摄影(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剪辑(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配音(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音效(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1994年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化妆师(提名)
1995年第1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获奖)
1995年第20届法国凯撒奖: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提名)
1994年第3届MTV电影奖:MTV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1994年第3届MTV电影奖:MTV电影奖-最佳突破表演(提名)
1994年第38届意大利大卫奖: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提名)

台前幕后

从小说到电影

为了报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死里逃生的波德克·菲佛伯格(Poldek Pfefferberg)决定倾尽一生去讲述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1963年,菲佛伯格试图与米高梅公司合作拍摄一部关于辛德勒的传记片,但最终未能如愿。1982年,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在遇见菲佛伯格之后,出版了小说《Schindler's Ark》,一举夺得布克小说奖(Man Booker Prize)。美国音乐公司(Mus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总裁西德·谢恩伯格交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份《纽约时报》的书评,斯皮尔伯格被辛德勒的故事震惊了,甚至对小说内容的真实性提出置疑,他说:“是什么驱使一个男人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呢?”产生浓厚兴趣的斯皮尔伯格希望环球影业能买下小说的改编拍摄权,1983年初,斯皮尔伯格与菲佛伯格会面,菲佛伯格问道:“请问你准备什么时候开拍?”斯皮尔伯格答道:“10年后。”

斯皮尔伯格不确定自己能否驾驭这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曾试图将影片让给罗曼·波兰斯基,不过波兰斯基不愿执导本片,因为他发现影片题材过于敏感,他的母亲就惨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而他本人也是克拉科夫犹太人区的幸存者,他希望执导属于自己的大屠杀电影(2002年的《钢琴家》)。另外,斯皮尔伯格还曾找到西德尼·波拉克和马丁·斯科塞斯,不过他不愿错过这部警醒后代的作品,于是让斯科塞斯执导了重拍版的《恐怖角》。比利·怀尔德也曾有意执导本片,以纪念他死在奥斯威辛的家人。在听说波斯尼亚种族清洗行径和大屠杀否认者的无耻言论后,斯皮尔伯格终于决定亲自执导《辛德勒的名单》,因为新纳粹主义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开始日渐抬头,而且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后裔,在养育孩子时,他开始学会接受犹太人的传统。西德·谢恩伯格同意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但前提是斯皮尔伯格必须先执导《侏罗纪公园》。

1983年,小说原著作者肯尼利开始着手改编剧本,他聚焦于辛德勒的众多关系,并且承认没能充分压缩故事,以致完成的剧本仍长达220页。斯皮尔伯格随即指派《走出非洲》的编剧科特·路德特克完成剧本第二稿,但后者认为辛德勒的内心转变让人难以置信,于4年后放弃。在斯科塞斯有望成为本片导演时,曾让斯蒂文·泽里安改编剧本,而泽里安的剧本只有115页,斯皮尔伯格要求他将剧本扩充至195页,并着重描写故事中的犹太人和延长犹太人区的大屠杀场景。

关于演员

早在选角初期,连姆·尼森就参加了辛德勒角色的试镜,1992年12月,在看过他在百老汇舞台剧《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中的表演后,斯皮尔伯格认定他是扮演辛德勒的最终人选。沃伦·比提、凯文·科斯特纳和梅尔·吉布森都曾希望扮演辛德勒。肯尼利曾在书中交代:辛德勒不过是德国纳粹眼中的小丑,如果将纳粹比作是纽约人,那么辛德勒就是来自阿肯色州的乡巴佬,纳粹不会认真的对待他,而他正充分利用了这点。为了帮助尼森准备角色,斯皮尔伯格让他研究了兄弟华纳公司总裁史蒂夫·罗斯(Steve Ross)的录像带,斯皮尔伯格一直认为罗斯的气质与辛德勒如出一辙。

拉尔夫·费因斯凭借他在《一个危险的男人:阿拉伯后的劳伦斯》和《新呼啸山庄》的表演得到了纳粹军官阿蒙·戈斯的角色,斯皮尔伯格是这样评价费因斯的:“我见到了一个性感的魔鬼。他的表演非常微妙,你会从他眼中发现仁慈的瞬间,但随即又会变为阴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费因斯不仅增重28磅,而且还观看了新闻影片并请教了认识戈斯的大屠杀幸存者,从而演绎出形神兼备的杀人魔头。当一位经历过所有事件的幸存者看到身着纳粹军服的费因斯时,竟然被吓得浑身颤抖。

片中共有126个有台词的角色,剧组在拍摄期间共雇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其中儿童演员全都是“辛德勒犹太人”的后代,扮演幸存者的演员也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

关于拍摄

本片于1993年3月1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开拍,并且一直持续了71天。片中场景都在真实地点拍摄,只有普拉绍夫集中营是在原址附近重建。由于剧组人员被禁止进入奥斯威辛,所以他们在集中营外搭建了复制品进行拍摄。当地人非常欢迎剧组进驻拍摄,不过有些居民是反犹份子,他们在拍摄地附近的广告牌上画满反犹符号。一位将费因斯当作纳粹的老妇人说:“德国人是魅力迷人的民族,他们从未滥杀无辜。”本·金斯利曾差点对侮辱以色列演员迈克尔·施奈德的老头拳脚相加。尽管外界环境纷繁复杂,可剧组上下却是一片祥和,在逾越节时,所有德国演员都戴上了犹太人的圆顶小帽并翻开哈加达,而以色列演员会向他们讲解其中典故,种族和文化的差别全被抛到了脑后。

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也让斯皮尔伯格经历了情感之旅,因为影片主题让他回想起童年时的不快经历。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斯皮尔伯格曾因没能失声痛哭而自责不已,在拍摄纳粹医生让犹太老人裸奔的场景时,斯皮尔伯格刻意拒绝观看。多位女演员在拍摄淋浴场景时几近崩溃,而其中就有人出生在集中营。在拍摄期间,斯皮尔伯格的妻子凯特·卡普肖和5个孩子一直在片场上陪伴他,他的双亲和拉比也曾赴片场探班。罗宾·威廉斯每隔两周就会给斯皮尔伯格挂电话,讲笑话逗他开心。斯皮尔伯格还曾放弃部分片酬,因为他于心不忍,并认为影片必败无疑。

斯皮尔伯格没使用情节串联图板,而是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并从1956年的《扭曲的十字》和1985年的《浩劫》中获取了灵感。影片有百分之四十由手持摄影机拍摄,斯皮尔伯格放弃使用吊臂、摄影机稳定器、变焦镜头和任何能营造出安全感的设备,这种风格让斯皮尔伯格觉得自己像个艺术家,因为可用工具很有限,他认为完全不必指望这部电影能取得商业成功。此时的斯皮尔伯格已经成熟了,过去他一直对塞西尔·B·戴米尔和大卫·里恩顶礼膜拜,而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他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拍摄风格。

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将本片的黑白风格比作德国表现主义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他希望影片画面能显现出一种永恒的质感,不过一向拍摄彩色电影的剧组人员一时很难适应黑白片,艺术指导艾伦·斯达斯基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为避免人物与背景混淆难辨,斯达斯基不得不让背景的明暗与人物有所区别,而且服装的颜色也要与肤色和布景颜色迥然不同。

幕后花絮

尔夫·菲恩斯为角色喝了13千克的酒,创下一项吉尼斯记录。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选中他来出演,就是因为他有着“邪恶性特征”。

比利·怀尔德为电影贡献了最初的剧本,并且在最开始的制片阶段,曾经定下执导该片话筒。

马丁·斯科西斯在1980年代拒绝了导演这部电影的机会,他认为自己并不能像一个犹太籍导演那样把这份工作做好。后来他同意用这部电影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交换,于是他就执导了《恐怖角》(Cape Fear,1991)。

作为一个制片人,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把执导这部电影的大权“出售”给他的众多同行,因为他担心自己无法把这个故事讲得公正。他先是被马丁·斯科西斯拒绝(他刚开始感兴趣但最终认为这应该是由一个犹太导演来完成的工作),罗曼·波兰斯基(在童年从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之后,他感觉自己至今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题材)还有比利·怀尔德(由于已经退休,他很干脆地拒绝了)。很显然,就像怀尔德劝说的那样,只有斯皮尔伯格自己来导,才是最佳人选。

原著小说发表于1982年,席恩堡随即买下版权,并且交给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就是希望他有一天会去执导这部电影。电影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同时还有一件轰动性大事情,那就是席恩堡离开MCA/Universal。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波兰开始这部电影的时候,同时还要进行《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的后期制作。通过卫星并且在乔治·卢卡斯的协助下,他才能着手这些工作。

克拉科夫犹太区“清算”这场戏,在剧本中只有一页的情节,“根据幸存目击者的证词”,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把它改编到20页,屏幕上时间长度为20分钟。例如,有个场景是有个年轻人从德国士兵的抓捕中逃跑,告诉他们他被命令清理大街上的行李,这段就是直接运用到了一个幸存者的故事中。

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没有得到在奥斯威辛里面拍摄的许可,只能在门外面的另一边重新建造一个与真实场景极为相似的场景,来拍摄这个死亡集中营的戏。

当奥斯卡·辛德勒在他的生日宴会上,亲吻犹太女人的时候,他的双手从她的肩上跳到了她的脸上,这个有意犯下的连贯性错误,有可能是为了尽情表现亲密(或者还有别的)的这一刻。

片尾出现演职员字幕表的时候,在石堆上放鲜花的人,是利亚姆·尼森(Liam Neeson),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拒绝接受这部电影的酬劳,他的理由是要是接受了那就成了“血钱”。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把这部电影的执导机会给罗曼·波兰斯基,由于主题过于私人化,他拒绝了。在清算之日逃脱的时候,他已经生活在克拉科夫犹太区直到8岁。后来他的母亲死在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波兰斯基稍后将执导他自己的关于大屠杀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2002)。

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坚持下,电影所有版税和追加酬金(本来是属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成立了Shoah基金会,用于记录和保留在世界范围内有计划的灭种和屠杀中的幸存者的文字和录音证词,包括这次大屠杀。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原来打算用波兰语和德语制作电影,英语作为对白字幕。在反复权衡之下,他还是认为自己无法用不熟悉的语言来精确地评定表演。

为了搜集两万名临时演员的服装,服装设计师特意张贴广告寻找衣服。由于波兰的经济条件还很落后,很多人都急于把自己家中1930年代到40年代的衣服卖出去。

迄今为止历史上制作最昂贵的一部黑白电影。原记录保持者是超过30年的另一部关于二战的电影《最漫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1962)。

自从《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 ,1960)以来,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白电影。

哈里森·福特被邀出演电影主角,但被他拒绝了。他说有些人看电影是为了不想错过他这个明星,但更想看到的还是电影本身的重要性。

2000年在法兰克福的Hildersheim,辛德勒公寓的床底下一个行李箱中,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原本丢失的辛德勒名单,上面有犹太人的名字和一段演讲。辛德勒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直到1974年逝世。

导演客串:(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片尾数百名被辛德勒解救出来的犹太人,正在穿过田野。

导演标签:(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父亲)辛德勒对他的妻子说,他还不具备承担一个家庭的能力。

影片大约40%是用手持摄影机拍摄的。

朱丽叶·比诺什邀请出演一个角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描述是扮演一个将要被强暴的妇女并且随后被谋杀了。她拒绝了这个角色。在同一年她已经拒绝过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不要《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1993)艾丽·莎特勒的角色,而是出演了《三色:蓝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穿着红衣服的女孩真实名字叫做罗玛·利高卡。不像电影中她的角色那样,她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并且写了一本传记,名为《穿红衣的女孩:一本自传》(The Girl in the Red Coat: A Memoir)。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这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黑白电影(美国国内九千六百万美元,全球三亿两千一百万美元)。

犹太人有一个传统习惯,参观墓地的时候,应该在墓碑上留下一块小石头,以示敬意。这就是片尾场景中的这一幕出现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辛德勒并没有因为在他的生日宴会上亲吻一个犹太女孩而被逮捕。他三次抓进监狱都是因为在黑市的交易。

扮演阿蒙高斯的演员是电影《红龙》那个变态杀手的扮演者,同时还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伏地魔的扮演者。

穿帮镜头

◆事实错误:辛德勒从来没有赢得过Golden Nazi Party Badge(金质纳粹党章),因此根本就不可能为了救更多犹太人而把它卖掉。在任何竞赛活动中,只有少数的徽章是用金器制成的。

◆事实错误:辛德勒拿着的那块Golden Nazi Party Badge(金质纳粹党章)是一个“大型的”军事版本,并不是他应该获得的市民版本,如果他有可能得到一块。

◆连贯性:当辛德勒亲吻犹太女孩的时候,他把双手放在她的脸上。下一个镜头,他的双手从她的肩上放了下来。

◆连贯性:孩子被纳粹的军队抓住的时候,他的行礼掉了下来就在他的脚边。当我们切回他的镜头时,看到箱子已经离他有一米远。

◆连贯性:当辛德勒因为亲吻犹太女孩在SS的办公室被斥责,SS军官在说同一句话的时候两次拿起他的杯子。

◆显示错误:在火车站,辛德勒把伊萨克◆斯特恩解救出来免于被送走,一个军官正在查看名单,可以看到所有的纸张上面写的都是相同的内容。

◆时代错误:Yerushalayim shel Zahav《金城耶路撒冷》至少是在20年之后,二战结束以后才创作出来的。

◆时代错误:电影中可以看到轩尼诗白兰地酒的酒瓶是一个新型的设计,生产于1990年代。原始的瓶子更高而且有着不一样的商标。

◆辛德勒和斯特恩在犹太区的外面讨论着犹太人投资的事情,可以在后面的窗户上看到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倒影(他的外套正被风吹动着)。

◆时代错误:辛德勒听Billie Holiday的音乐,除了非法之外,她的专辑在德国统治下的欧洲几乎不可能找到。

◆时代错误: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并不存在。这个国家已经分裂并且Brunnlitz当时是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的保护国(现在是捷克共和国)。

◆连贯性:当辛德勒在火车站找伊萨克的时候,在他被驱逐之前,辛德勒冲着火车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并且走开,同时斯特恩回复说他在火车内“先生!”。但在接下来的镜头中,辛德勒走到另一辆火车上,斯特恩在火车内。他是怎么在火车之间运动的?

影片进程

2018年8月,《辛德勒的名单》确定于2018年12月7日在北美进行重映,并发布全新预告片。[6]

影片评价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

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

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它描述了战争、种族、性、信仰、信念、金钱、同情、国家、生存、生活、觉醒、循环、困厄、侵犯、坚守、放弃;

它说的是流离、剥夺;

它说的是一条红色的童裙;

它在说底线;

它在说家园,肉与灵。

它是一部电影,是一部史诗,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创伤与心灵。

它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家犹太人被逮捕后,邻居霸占了他们的房子。邻居以为他们有财宝藏匿在房子与土地中,于是四处破拆挖掘。后来这家犹太人回到自己的家,发现房子已四处透风,花园剖膛开肚。这时,他们还看见邻居已老迈无力而穷苦,因为他一直没有建造自己的生活,他一直想寻找自己邻居的财宝。

这家犹太人告诉这位芳邻:我们的财宝,就是我们自己,你是抢不走的。只要我在,只要我活着,只要有土地,我们就会生生不息。

音乐

《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具备震撼人心的情绪力量。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在创作中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犹太墓碑的长道上徐徐流动着的片尾音乐,更让人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悲怆和坚强。与这部经典影片的风格一样,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舍弃了华丽的气魄,只用真挚无华的追思去感受着历史的伤痛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人性力量。

《辛德勒的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1993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带领《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就在他们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集中营准备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读完这寥寥数语的电文,一言不发。他当即下令摄制组全体人员撤离克拉科夫集中营,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摄。与此同时,他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直接飞往纽约。斯皮尔伯格不派代表,不借助电话、电报、电传等迅速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而横跨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谦逊和诚意令"犹协"全体成员无不动容。难怪后来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让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影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

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党卫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影片的摄影指导扎努西·卡曼斯基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

同时由爱尔兰影星利亚姆·尼森饰演的辛德勒,由曾主演《甘地》而获奥斯卡金奖的本·金斯利饰演犹太人斯特恩所组成的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是使这部影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