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研究会(2023最新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拯救地球好累)分享简介:基原内容 马克思教说研究会:一九二零年三月三一日建立。该会由李大钊奥秘组织倡议,首要成员有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低君宇、弛国焘等。首要勾当是汇集马克思教说的德、英、法、日各类文字的图书资料,并添以编译,组织会商会以及博题研究,主理演说会、留念会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马克思教说研究会便逐渐成为党的外围组织,阐扬着排斥群众...

基本内容

张亮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度 与西方 马克思学 的批判对话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3月31日成立。该会由李大钊秘密组织发起,主要成员有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张国焘等。主要活动是搜集马克思学说的德、英、法、日各种文字的图书资料,并加以编译,组织讨论会和专题研究,主办讲演会、纪念会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就逐渐成为党的外围组织,发挥着吸引群众扩大影响的作用。1921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启示,公开宣布这个组织的成立,征求会员。后来会员发展到一百二十余人,不仅有学生,而且有工人参加。1922年2月19日,该会组织了第一次公开讲演会,李大钊作《马克思经济学说》专题报告。后又组织过纪念马克思诞辰一百零四周年、支援唐山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等活动。

公开身份

1921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启事”,将组织公开。“启事”指出研究会“以研究关于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趣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的会员。入会手续,由会员介绍或自己请愿,但须经会中认可”;研究的方法为搜集、编译、刊印马克思主义文献,开讨论会、讲演会等。

为扩大马克思学说的研究和宣传,"启事"公布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规约。随后,研究会还成立成了"劳动运动研究"、"共产党宣言研究"、"远东问题研究"、三个特别研究组,另外还有10个固定研究组,分别研究"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无产阶级专政及马克思预定共产主义完成的三个时期"、"社会主义史"、"晚近各种社会主义之比较及其批评"、"经济史及经济学史"、"俄国革命及其建设"、"布尔什维克党与第三国际共产党之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弱小民族掠夺之实况-特别注意中国"等。会员选一组或几组进行研究均可。

成立原因

1918年,李大钊同志为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曾与当时北大教授高一涵等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避免当局的注意,这个团体并不叫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因为当时‘马克思’有译为‘马尔格时’的,与马尔萨士之音相近似,所以他们把这个团体好象是定名为‘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以便在必要时对警厅机构说这个团体是研究人口论的而非研究共产主义的。开始这个团体并没有展开它的工作,没有吸收广大的革命青年参加。”(注:朱务善:“回忆北大马克斯学说研究会”,《“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18页。参与了1920年发起的马克斯学说研究会的朱务善所述的1918年“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之事,很可能是他当时或后来听某位当事人说的。由于他所说的与高一涵回忆的“马尔克斯”学说研究会名称不同,所以其消息来源不会仅是高一涵。)这段文字解释了为何大多当年青年学生辈的人对1918年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不知情。

如果认为并非当事人的朱务善听述无法令人置信的话,那么根据“最好的证据来自最接近事件的人”这一史料运用的原则(注:这个原则是史学大师兰克(L.Ranke)继承前人而确立的史料考证方法之一。),曾亲身参与发起1918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高一涵的回忆应当是较为可靠的了。高明确地指出:“五四运动前不到半年,守常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会。我们不是用马克思,而是用马尔克斯这个名字,为的是欺骗警察。他们回去报告,上司一听研究马尔萨斯,认为这是研究人口论的,也就不来干涉了。这个学会,先是公开的;后来就秘密起来。它的对内活动是研究马克思学说,对外则是举办一些讲演会。……1918年底,办一个《每周评论》 ,经常是我们几个人写稿。”(p340~341)高的叙述显示,1918年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主要是北京大学的教员和《每周评论》的编辑,而当年还只是北京大学学生的张国焘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忆不足为据。

虽然高一涵的这个回忆难以被证伪,但仅凭当事人的回忆来对某事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作出判断,证据仍然不够充分。不仅由于回忆者可能因年代相隔久远而产生记忆模糊或误记现象,而且因为人大多会有粉饰自我的倾向而把功劳拉在自己头上,所以事后回忆往往不那么十分可靠和可信。(注:法国著名心理学家拉康(J.M.Lacan)指出,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对源于自我领域的材料持怀疑态度”。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史学家对待回忆资料的确应持审慎态度,需经仔细考证后使用。)这样,寻求尽可能早的原始资料,特别是作为人们当时记录之一种的、被称为“史家的绝好材料”的报刊记载(注:李大钊语,他甚至说“历史可以说是过去的报章”。李守常: 《史学要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