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由网友(黎明有星辰)分享简介:杨乐,闻名根蒂根基数教野。现任中国数教会理事少、中国科教院院士、数教研究所研究员、专士熟导师。因为正在函数模漫衍论、辐角漫衍论、正轨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凸起得到华罗庚数教惩。也为异名嘴琴音乐野杨乐。中文名杨乐国籍中国出诞辰期一九三九年一一月一零日出熟地江苏南通代表做品整函数取亚杂函数亏值之间的详细接洽事业讲授科研事情者首要成绩...

杨乐,著名基础数学家。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获得华罗庚数学奖。也为同名口琴音乐家杨乐。

中文名

杨乐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39年11月10日

出生地

江苏南通

代表作品

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之间的具体联系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华罗庚数学奖
1997年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人物经历

科学网 数学家杨乐 博士论文怎么做

1939年11月10日,杨乐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父亲杨敬渊从小对他的要求是好好读书。

1945年,进入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就读,小学期间老师吴志仪、刘志唐对他的启蒙之路的影响很大[1]

1950年,初中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初中二年级时,学校开设了代数课和平面几何课两门新课程,这让杨乐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2],选择了数学专业。

1962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的关门弟子、华罗庚的同门师弟。在熊庆来的指导下,读研的头3个月,杨乐就完成论文《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后发表于《数学学报》[3]

1964年,他和张广厚开始合作研究全纯与亚纯函数族,用法语写成的学术论文于次年发表在《中国科学》期刊上。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工作完全中断,杨乐已完成博士论文,却未能正常毕业。在此后四五年的时间里,杨乐没有机会再碰数学书本,只能抽象地思考一些数学问题。

1971年,文化禁锢有所松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中科院的工作,并肯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杨乐才逐渐恢复研究工作,并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文献。

1977年10月,越级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4],1979年晋升为研究员。

1978年4月,与张广厚应邀赴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分析会议,并顺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校,成为“文化大革命”后学者个人出访的首例[4]

1979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与普渡大学访问了一学年,期间,还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等十所院校作学术演讲,参观交流[4]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5]

198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同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担任委员会委员[4]

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至1994)[6]

1996年6月,与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共同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并出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7]

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经过整合组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乐出任研究院首任院长(至2002年)[6]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杨乐在函数值分布论、幅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一)在亚纯函数与其导数的总亏量方面获得几个精确结果,回答了专家D.Drasin 提出的三个问题,首先证明了亏函数的可数性。(二)在函数正规族理论中,研究了不动点、微分多项式的取值与正规性的关系。(三)他与张广厚首次揭示了整函数与亚 纯函数的亏值数目与Borel向数目间的紧密联系,获得了最佳估计。(四)获得了亚纯函数Borel向的分布规律,对奇异方向在涉及导数与重值时作了深入研究。他还和海曼(W. K. Hayman)合作研究了特沃德(Littlewood)的一个猜想。他获得了亚纯函数在涉及 重值时普遍与精确的亏量关系。杨乐在复分析中的研究工作为国内外同行学者广泛引用[8]

1971年后,杨乐再次与张广厚合作,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为国际数学界所瞩目,后来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杨—张定理”或“杨—张不等式”[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杨乐又陆续发表了《值分布理论及其新研究》等不少具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多次应邀到许多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作学术演讲和交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0],国家图书奖等[11]

  • 学术论著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1982.08《值分布论及其新研究》杨乐著科学出版社
2010.05《数学与人文》丘成桐,杨乐,季理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8《数学与教育》丘成桐,杨乐,季理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03《数学与对称 第13辑》丘成桐,刘克峰,杨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04《百年数学》丘成桐,杨乐,季理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3《数学与生活》丘成桐,刘克峰,杨乐,季理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5《现代数学基础丛书 环与代数 第2版 典藏版》刘绍学著;杨乐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5.06《现代数学基础丛书 典藏版 第2辑》杨乐编科学出版社
2015.06《现代数学基础丛书 典藏版 第3辑》杨乐编科学出版社
2015.07《数学与人文 第18辑 数学的应用》丘成桐,刘克峰,杨乐,季理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01《现代数学基础丛书 第3辑 典藏版》杨乐著科学出版社

人才培养

1985年,杨乐与王元在主持数学所的工作时,提出将数学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即在研究工作、学术交流、培养人才等方面实施开放、流动的方针,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4]

1998年,杨乐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整合改革过程中,凝练了研究方向,在使其更为集中与符合学术发展的潮流。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力强、年轻优秀的研究人员,加强研究生教育,大幅度减少行政处室作,实行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与绩效津贴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较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待遇,学术与创新文化的气氛大大增强[4]

杨乐认为数学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作用,科研工作是创造性非常强的事情,做研究“法无定法”,没有规定的道路、方法和窍门。做研究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相当严肃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艰苦过程。从拿到博士学位才开始进入研究之门,这以后的6至10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从硕士研究生开始,大概需要十五年的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出有成绩的研究。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参考资料
1997年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12]
1997年华罗庚数学奖[13]
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4]
全国科学大会奖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参考资料
1983年06月至1988年04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04月至1993年0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3年03月至1998年0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9年05月至1983年08月第五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1983年08月至1990年08月第六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1986年06月至1991年05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1年05月至1996年05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1978年11月至1983年12月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第三届)[15]
1984年08月至1987年03月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第四届)[16]
1992年01月至1995年12月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第六届)[17]
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
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
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
第三届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
第四届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基金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数学学报》主编
《Results in Mathematics》编委
《中国科学 A辑》编委
《科学通报》编委

人物评价

杨乐是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18]。(《光明日报》评)

杨乐为新中国数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在函数论领域做出了国际领先、与陈景润的工作一起被美国数学代表团认为是当时中国两项最主要、国际一流的数学成就[19]。(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评)

杨乐曾经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等重要职务,为推动中国数学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数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对中国数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