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由网友(想哭时抬头看看天空)分享简介:岩土力教取工程国度重心试验室(中国科教院武汉岩土力教研究所)是依托中国科教院武汉岩土力教研究所组修的科研机构。中文名岩土力教取工程国度重心试验室机构办理中国科教院武汉岩土力教研究所成立时间二零零七年一零月行政隶属中国科教院扼要详情二零零七年一月,中科院以中国科教院岩土力教重心试验室为根蒂根基,吸缴湖北省情况岩土工程重心试验...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组建的科研机构。

中文名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管理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建立时间

2007年10月

行政隶属

中国科学院

简要概况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召开研究所发展战略研讨会

2007年1月,中科院以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吸纳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组建的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准。2007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实验室的建设计划。2009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葛修润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谢和平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夏庭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作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应用基础研究单元,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高技术研究课题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

研究领域

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围绕建设计划任务书所确定的方向、目标,针对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采和石油、天然气、核废物地下储存(处置)以及CO2 地中隔离的战略需求和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前沿,开展了岩土介质非线性力学特性与多场多相耦合理论、岩土力学大规模数值仿真与智能分析方法、岩土体多尺度实验方法与数字监测技术、岩土体与工程结构相互作用规律与控制技术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

作为依托单位的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以及主管部门的中科院,在建设过程中,给予了实验室人员编制、管理权限、科研条件和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赋予了实验室相对独立的财务和人事管理权,保证了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学术团队

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边建设边开放,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了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科技人员的作用,重视团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氛围。在仪器设备建设中,坚持了研制与购置相结合的思路,已研制、购置大型试验设备10余台套。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为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尤其是自主研发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项目成果

建设期内,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20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6部;参编行业标准规范10项;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授权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18项;承办和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9次。在岩土介质多场耦合模型的建立与模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智能岩石力学、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储库造腔夹层垮塌机理及控制技术、CO2地质封存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理论上有明显进展,并将岩土力学相关技术应用于解决大型岩土工程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所获荣誉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