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火灾(社会事件)

由网友(空人空心空世界。)分享简介:大兴安岭火警是指白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熟的火警。[一]一九八七年五月六日至六月二日,正在白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域发熟特大火警,是新中国建立以去最紧张的1次丛林火警。二零一八年六月一日至二日发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心国有林区汗马国度级天然掩护区以及北部本初林区奇坤阿巴河的两处雷击丛林火警。[一]中文名称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火灾是指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的火灾。[1]

[咸宁新闻网]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

2018年6月1日至2日发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部原始林区奇乾阿巴河的两处雷击森林火灾。[1]

中文名称

大兴安岭火灾

省份

黑龙江省、内蒙古

地点

大兴安岭

起火时间

1987年[2]

事件背景

1987年5·6大兴安岭火灾

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该大火不但使得中国境内的1800万英亩(相当于苏格兰大小)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灾损害,还波及了苏联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相较之下,翌年发生的黄石公园大火受灾影响范围则约为150万英亩。令五万同胞流离失所、193人葬身火海,五万余军民围剿25个昼夜方才扑灭”。“大火烧过了100万公顷土地、焚毁了85万立方米木材”。此次火灾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漠河县)、图强(图强镇)、阿木尔(劲涛镇)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发生。起火最初原因是一位林场工人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造成的,灭火时只熄灭明火,却没有打净残火余火,致使火势失控。

事件处理

1987年5月12日,林业部扑火领导小组救灾办公室开始收集全国各地向大兴安岭灾区人民捐献的资金、物资, 并立即送往灾区。到九月十五日, 共收集捐献的人民币241.3万元, 粮票32.84万斤, 救灾物品36.5万件。

1987年5月12日,李鹏副总理、陈俊生副秘书长等领导同志前往大兴安岭火灾区慰问受灾情况,指挥扑火救灾工作。5月18日 林业部成立统筹国外援助工作小组。

1987年5月25日,国务院向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的全体同志发出慰问电。

1987年5月26日,国家主席李先念致电慰问大兴安岭扑火救灾的全体同志。

1987年6月6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 讨论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理问题。会议作出《国务院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理决定》,决定撤销杨钟同志的林业部部长职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继续追究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责任。会议决定撤销董智勇同志的林业部副部长职务,并责成黑龙江省政府作出认真深刻的检查。

1987年6月23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决议》,会议决定撤销杨钟同志的林业部部长职务,任命高德占同志为林业部部长。

火灾损失

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5.6”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124.3万公顷,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五万同胞流离失所、193人葬身火海,五万余军民围剿25个昼夜方才扑灭”。“大火烧过了100万公顷土地、焚毁了85万立方米木材”。

事件后续

经过20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火烧区恢复面积已超过96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由1987年火灾后的61.5%提高到87%以上,动植物种群基本得到了恢复。

相关事件

6月18日18时30分,内蒙古大兴安岭奇乾林业局奇乾林场发生森林火灾。主词条:6·18大兴安岭森林火灾[3]

7月6日中午,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乌玛林业局伟建林场发生森林火灾,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第一时间组织200余名兵力前往扑救,参与此次扑救任务的人员已近千人。主词条:7·6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7月12日15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满归林业局阿鲁自然保护区许发生森林火灾,400余名森警官兵和林业职工已赶赴火场灭火。满归林业局阿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4386公顷,是多种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庇护所和林区一些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主词条:7·12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

2017年

4月30日14时,俄罗斯森林火灾烧入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伊木河林场。火场东线有600米火线。当地调集1345人正在扑救。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国家森防指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Ⅲ级响应。主词条:4·30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2018年

6月1日至2日发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部原始林区奇乾阿巴河的两处雷击森林火灾,截至6月3日凌晨已调集3900人(林业扑火队2720人,森警1180人)和多台大型设备进入上述两火场进行扑救。[1]

自6月4日清晨起,气象部门结合气象条件已先后2次对火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指挥部调动化学灭火飞机18架,吊桶作业直升机7架,不间断对火场进行化学灭火、吊桶作业。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向火场前沿运送兵力,增加地面扑救力量。

截至6月4日15时,过境林火火线已达约10公里,火场进深2.87公里,火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黑龙江省已调动武警森林部队、专业扑火队等3600余人,调集推土机、钩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装备参与扑救。[4]

截至6月6日10时,包括黑龙江省火场在内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场,实现全线合围,外线明火全部扑灭,整个火场全面得到控制。[5]

6月21日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永安山、乌玛和奇乾林业局发生7起森林火灾,经过1200名扑火人员(其中森警535人)和7架直升机全力扑救,于6月24日11时45分全部扑灭,已转入清理看守阶段。起火原因均为雷击引发,过火总面积约137.9公顷,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