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桥(2023最新李东桥百科介绍)

由网友(疯就要疯的够独特)分享简介:李东桥(一九六一年-),出熟于陕西户县,国度1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少,天下青联委员,中国戏曲演出教会会员等。[一]李东桥是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火把脚。李东桥主工文武小熟,正在《千古1帝》《太尉杨震》《实的·实的》等剧中担负主演。曾获第3届中国戏剧“梅花惩”、2106届中国戏剧梅花惩“2度梅”榜尾、文明部“文华演出...

李东桥(1961年-),出生于陕西户县,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等。[1]

李东桥是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李东桥主工文武小生,在《千古一帝》《太尉杨震》《真的·真的》等剧中担任主演。曾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榜首、文化部“文华表演大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2][3]李东桥扮相英俊,基本功扎实,唱念做打精彩,表演潇洒自如。[1]

中文名

李东桥

代表作品

谢瑶环、游西湖、恩仇记、黄鹤楼

职业

演员

出生日期

1961年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称

国家一级演员

成长历程

共赴新榜大会内容盛宴,打包带走大咖们的大智慧

李东桥,男,出生于1961年。主攻文武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中荣获二度梅花奖。

他12岁开始学艺,嗓音宏亮,扮相俊秀,表演潇洒大方,曾在秦腔古典戏《谢瑶环》、《游西湖》、《恩仇记》、《黄鹤楼》等2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1985年在振兴秦腔重点剧目《千古一帝》第一部中成功地塑造了秦王嬴政的武生形象,在当年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主演一等奖,并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次在全国获得双奖的待遇,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并在陕西青联为“七五”计划出成果、做贡献竞赛活动中获特等奖。秦腔《千古一帝》第二部在1991年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荣获主演一等奖。1993年领衔主演的由芬兰话剧改编的碗碗腔《真的、真的》(饰卢巴克),获陕西省艺术节和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一等奖。同时相继赴京及参加中国戏曲“南方片”汇演,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1994年赴芬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在发展用碗碗腔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外国剧,完善艺术表现力及对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在新编大型眉户现代戏《留下真情》一剧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剧中“金哥”的扮演者李东桥获优秀表演奖。做为一个戏曲演员,在秦腔、眉户、碗碗腔三剧种中都获大奖,这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历史上乃至西北五省艺术队伍中都是少见的,堪称一枝独秀。

1996年他在新编大型秦腔历史故事剧《蔡伦》中领衔主演蔡伦,获“全国梆子戏剧种新剧目交流演出”主演一等奖,该剧在1997年度分别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199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演出,荣获“春兰杯”三等奖;在秦腔《太尉杨震》中扮演杨震荣获2000年中国首届秦腔节优秀表演奖。并被陕西省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员,评为全省秦腔十佳演员和陕西省青年表演艺术家。

活动年表

1986年,农历丙寅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所属的《戏剧报》杂志社发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李东桥获奖。

2000年1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月初八日:第一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古城西安开幕。这次秦腔盛会历时13天,演出剧目31台,其中大戏20台,折子戏7台,清唱4台,两千多名秦腔艺术工作者登台献艺,十万余观众大饱眼福、耳福。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5年8月25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一日,晚: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2005年9月5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二日: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闭幕

2006年3月26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七日,14时: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举行

2006年8月1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八日,20时:天水市秦剧团在西安首演《山里红》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2006年8月3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七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2007年7月26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三日:2007“曲江秦腔艺术周”举行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获奖论文

一等奖:(11篇)

《易俗社历史意义的再认识》付瑾,中国艺术研究院《秦腔艺术与陕西人文精神》杨云峰,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从性别视角反思世纪末相关题材作品》李祥林,四川省艺术研究所

《略论李桐轩父子对发展秦腔事业的突出贡献》曹爽,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探索戏剧二十年》戴静,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戏曲美学“内生命力”初探》田胜生,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

《西北边疆秦腔艺术的传播和发展——秦腔艺术传入新疆110周年》窦金泉,新疆乌鲁木齐市秦剧团

《乐感文化在道德评判中演绎——侧评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常智奇,陕西省宝对外开放市艺术研究室

《秦腔的文化品格》谢艳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战火中的交流与提高——抗战期间蒲剧与秦腔的艺术交流》王星荣,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干云直人——从李梅主演(迟开的玫瑰)说起》吴安平、曲丁,陕西省戏曲研究所

二等奖:(15篇)

《市场经济对戏剧发展的积极作用》邹荣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试论秦腔传入青海所形成的地域特色与民族个性》曹娅莉,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

《审美主体对戏剧创作的影响与制约》周锁奇,西安市五一剧团

《秦脸剧目渊流谭》王志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戏曲舞台美术的魅力与探求》划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关于协调电视秦腔制约舞台秦腔发展的现状与构想》杨志烈,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从文化流变浅谈秦腔文化》冷梦,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秦腔音乐的艺术魅力》许德宝,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论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创新》刘建洲,宝鸡市歌舞蹈团

《浅论传统戏曲与现代欣赏心理》王玉屏,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前秦腔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定位及其贡献价值》束文寿,陕西安康复地区文研室

《历史进程中的秦腔艺术》何桑,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振兴和普及秦腔有多种形式》王东明、刘国栋,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试论眉户音乐的发展走向》周福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三等奖:(22篇)

《秦腔的时代精神》高兴让,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

《我在秦腔演唱中的体会》屈七哲,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创新求实,促进秦腔艺术发展——孙仁玉戏剧创作的贡献中得出的启示》张玉振,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

《有趣的领域——戏剧“心理时空”初探》何红星,西安市五一剧团

《浅谈工业题材戏剧创作》张民羞,陕西省建筑材料公司

《在断裂与冲击中再生》白喜成,陕西宝对外开放市艺术研究院

《现代戏勿淡化戏曲个性》杨通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浅谈新世纪的戏曲创作如何适应观众》董永祥,山西临汾地区艺校

《从剧团改革看秦腔艺术的发展》张向东,陕西省咸阳市人民剧协和

《简论秦腔戏文的现状与前影》屈智臣,陕西咸阳市人民剧团

《传统戏曲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观》王瑛,青海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马健翎的戏曲艺术风格》马俊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秦腔的商机与挑战》杨剑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西部大开发与秦腔艺术发展浅议》于建章、陆晓琳,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西部大开发中的秦腔艺术发展之臆想》康世进,陕西榆林市艺术创作中心

《对新疆秦腔艺术前景的几点思考》王玮,新疆乌鲁森齐市秦剧团

《浅谈秦腔唱腔音乐的地域特色与民族个性创新设计探索》李永寿,新疆乌鲁木齐市秦剧团

《在保持个性多方借鉴中振兴秦腔艺术》杨居礼,西安市文化局

《秦腔板胡变革概述》谭建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西部大开发与秦腔艺术发展》刘开印,新疆乌鲁木齐市秦剧协和

《反思历史经验,推进秦腔改革》王朝中,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戏曲艺术家丢掉了什么》马进强,陕西省榆林市创研室

获奖名单

大戏

一、优秀剧目奖(9个)

陕西《陕北婆姨》、《柳书传奇》、《太尉杨震》、《白鹿原》、《五味十字》甘肃《飞将军李广》

宁夏《狸猫换太子》(上)

青海《秦腔将军》

新疆《易宝情缘》

二、剧目奖(4个)

陕西《郑国渠》、《悠悠春晖》、《女使臣》

宁夏《狸猫换太子》(下)

三、优秀演出奖(3个)

陕西《杨七娘》

甘肃《梨花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狸猫换太子》

四、演出奖(4个)

陕西《杨门女将》、《阴阳鉴》

甘肃《龙源》

宁夏《破洪州》

五、优秀编剧奖(3个)

陕西《陕北婆姨》编剧:康世进、汪建成、张晓斌

《五味十字》编剧:曾长安

《郑国渠》编剧:屈智臣

六、编剧奖(9个)

陕西《白鹿原》编剧:丁金龙、丁爱军

陕西《悠悠春晖》编剧:李志鹏

陕西《太尉杨震》编剧:刘富民、黄权中

陕西《柳书传奇》编剧:成全民

陕西《女使臣》编剧:权宽洲

甘肃《飞将军李广》编剧:雷志华、王登渤、田小牛

宁夏《狸猫换太子》(上、下)编剧:杨智

青海《秦腔将军》编剧:韩振宇

新疆《易宝情缘》编剧:周建国、段文奇、马继宗

七、优秀导演奖(7个)

陕西《陕北婆姨》导演:吴根邦、贺琳

陕西《柳书传奇》导演:马科、杨通民

陕西《太尉杨震》导演:孙建章、白江波

陕西《白刻原》导演:何尚达、杨三榆、姚峰

甘肃《飞将军李广》导演:雷导华

宁夏《狸猫换太子》(上、下)导演:王馥生、王青

新疆《易宝情缘》导演:曹起志、和强、崔保善、花清耀

八、导演奖(6个)

陕西《悠悠春晖》导演:徐小强

陕西《郑国渠》导演:邓晓玲、白岳艳

陕西《杨七娘》导演:杨通民、文晓霞、韩小军、郝卫、赵丹红

陕西《女使臣》导演:贺孝民、王芷华、张鸣仲、王宏晨

青海《秦腔将军》导演:刘鹏、李乘臣、徐乃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狸猫换太子》导演:李新哲

九、优秀音乐设计、作曲、配器、伴唱奖(16个)

陕西《陕北婆姨》作曲:王激、薛天信、石仲柯,配器:石仲柯、行军,伴唱:李海浪,赵曼丽、权景泰、王战备

陕西《柳书传奇》作曲:王激、谭建春,配器:周福田

陕西《太尉杨震》作曲:肖炳、李书、刘克忠、侯建军,配器:吴复兴、齐雨生

陕西《郑国渠》作曲:姜云芳,配器:李嘉祥

甘肃《飞将军李广》音乐设计:姜云芳、邓细奇,配器:王学诗,伴唱:徐辉

甘肃《梨花情》音乐设计:吴志荣

青海《秦腔将军》作曲、配器:肖福华、金福安

新疆《易宝情缘》音乐配器:李永寿

新疆秤建设兵团《狸猫换太子》配器:宫积兵

十、音乐设计、作曲、配器奖(15个)

陕西《白鹿原》作曲:王激、张德宁

陕西《悠悠春晖》音乐设计:谭建春、宋学斌

陕西《杨门女奖》音乐:陈百甫、王建民、程长宁

陕西《杨七娘》击乐设计:张宗让

陕西《阴阳鉴》作曲:张志浩,配器:张新怀、张晓峰、程长宁

陕西《五味十字》音乐设计:张长兴

甘肃《梨花情》配器:王学诗、任志刚

甘肃《龙源》唱腔设计:王笃

宁夏《破洪州》音乐唱腔设计:安育民、张新宁、李军良、陶力农,音乐设计:徐宁生

宁夏《狸猫换太子(上、下)音乐设计:肖振东、王笃、张国选

新疆《白衣圣人》配器:田林涛

新疆《易宝情缘》唱腔设计:管武、李永寿

新疆《狸猫换太子》音乐设计:刘福云

十一、优秀舞美设计、灯光奖(6个)

陕西《太尉杨震》舞美设计:杨建业、张敬民

陕西《陕北婆姨》舞美设计:张南、任亚林、马庄

陕西《阴阳鉴》舞美设计:陶隆,开幕:管仁山,灯光设计:齐仕,

陕西《柳书传奇》舞美设计:窦培德、王军、贺建中

甘肃《飞将国李广》舞美设计:伊天夫、马旭东

十二、舞美设计、灯光、服装、化妆奖(8个)

陕西《白鹿原》舞美设计:张怀耀,化妆造型:于慧兰

陕西《女使臣》服装设计:薛余良、朱百祥

陕西《五味十字》舞美设计:董贵生、代九奎

甘肃《龙源》舞美设计:马连庆,灯光设计:伊天夫

甘肃《飞将军李广》服装设计:毛飞

新疆《易宝情缘》服装设计:史艳云

十三、优秀表演奖(50个)

陕西李东桥《太尉杨震》中饰杨震

陕西谭天杏《太尉杨震》中饰王圣

陕西王欣沧《太尉杨震》中饰王密

陕西李发牢《白鹿原》中饰白嘉轩

陕西田雨生《白鹿原》中饰鹿子霖

陕西韩丽霞《白鹿原》中饰田小婚

陕西杨东记《白鹿原》中饰敲锣人

陕西田碧媛《悠悠春晖》中饰金大嫂

陕西马云霞《悠悠春晖》中饰母梅

陕西周晓莉《杨门女将》中饰余太君

陕西刘宇《杨门女将》中饰穆桂英

陕西王辉《郑国渠》中饰郑国

陕西税小玲《郑国渠》中饰赵苑

陕西任美玉《陕北婆姨》中饰春秀

陕西曹治中《陕北婆姨》中饰栓牢

陕西雷开元《陕北婆姨》饰栓牢爹

陕西李娟《杨七娘》中饰杨七娘

陕西穆小鹏《杨七娘》中饰羊肚儿

陕西任小蕾《杨七娘》中饰柳春英

陕西段晓爱《女使臣》中饰解忧公主

陕西薛学慧《女使臣》中饰冯姑

陕西齐爱云《阴阳鉴》中饰窦娥

陕西杜仓元《阴阳鉴》饰钟馗

陕西卫晓莉《五味十字》中饰田麦香

陕西张佐群《五味十字》中饰李家昌

陕西杨宏伟《五味十字》中饰孙爷

陕西孙存蝶《柳书传奇》中饰月明

陕西张蓓《柳书传奇》中饰柳翠

陕西曹普超《柳书传奇》中饰柳公权

甘肃窦凤琴《梨花情》中饰梨花

甘肃李琳《梨花情》中饰孟云天

甘肃张兰秦《龙源》中饰伏恙

甘肃张晓琴《龙源》中饰女娲

甘肃课建勋《飞将军李广》中饰李广

甘肃苏凤丽《飞将军李广》中饰李姬

宁夏马桂芬《破洪州》中饰穆桂英

宁夏王景琪《破洪州》中饰杨宗保

宁夏司存瑞《破洪州》中饰白天佐

宁夏岳双七《狸猫换太子》(上)中饰陈琳

宁夏李亚兰《狸猫换太子》中饰寇珠

宁夏柳萍《狸猫换太子》中饰刘妃

宁夏罗晓英《狸猫换太子》中饰李妃

宁夏赵瑞钢《狸猫换太子》饰范中华

青海李小雄《秦腔将军》中饰童天雄

青海刘青《秦腔将军》中饰么妹

青海屈七哲《秦腔将军》中饰童母子

新疆王玮《易宝情缘》中饰沙乌泰

新疆熊小玲《易宝情缘》中饰俞力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刘玉萍《狸猫换太子》中饰陈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李风《狸猫换太子》中饰李妃

十四、表演奖(36个)

陕西卫保善《太尉杨震》中饰王谈

陕西段桂珍《太尉杨震》中饰秀娟

陕西李康定《白鹿原》中饰白孝文

陕西田学林《悠悠春晖》中饰金驹

陕西于福庆《悠悠春晖》中饰唐一凡

陕西巨敏《杨门女将》中饰杨文广

陕西桑良《杨门女将》中饰采药人

陕西藏晓峰《郑国渠》中饰秦王政

陕西李占云《郑国渠》中饰王翦

陕西韩丽《陕北婆姨》中饰栓牢妈

陕西胡萍《陕北婆姨》中饰酸枣

陕西王化武《杨七娘》中饰马童

陕西白存良《女使臣》中饰右将军

陕西任炳汉《女使臣》中饰冯忠焕

陕西梁玉《阴阳鉴》中饰蔡婆婆

陕西张武宏《阴阳鉴》中饰桃杌

陕西刘秀丽《五味十字》中饰二妹子

陕西黄小莉《柳书传奇》中饰柳夫人

陕西王小平《柳书传奇》中饰柳正文

甘肃郭金芳《梨花情》中饰冷艳

甘肃段亚军《梨花情》中饰钱姐

甘肃王晓红《龙源》中饰女头领

甘肃施丽娟《龙源》中饰瑶草

甘肃王志平《飞将军李广》中饰嫣支

甘肃王田宁《飞将军李广》中饰刘靖

宁夏王泽民《破洪州》中饰寇准

宁夏邵晓玲《狸猫换太子》中饰赵恒

宁夏昔俊辉《狸猫换太子》中饰包拯

宁夏徐宝林《狸猫换太子》中饰郭槐

青海刘鹏《秦腔将军》中饰吴大连

新疆乔德礼《白衣圣人》中饰买买提明

新疆李金花《白衣圣人》中饰吴燕

新疆杨娥《易宝情缘》中饰都兰迦

新疆崔保善《易宝情缘》中饰康居王

新疆张春兰《狸猫换太子》中饰刘妃

新疆马勇《狸猫换太子》中饰郭槐

十五、振兴秦腔个人贡献奖(1个)

新疆李创

折子戏

一、优秀演出奖(15个)

陕西《活捉三郎》、《断桥》、《打神告庙》、《探窑》、《背媳妇》、《藏般》、《打柴劝弟》、《方芸娘》、《钟馗嫁妹》

甘肃《古城会》、《灞桥挑袍》、《白逼宫》、《探窑》

宁夏《汉宫惊魂》青海《小宴》、《杀驿》

新疆《祭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金龙与蜉蝣》

二、演出奖(18个)

陕西《放饭》、《访鼠》、《挂画》、《盼子》、《鸣冤》、《三堂会审》、《杀驿》

甘肃《花荣带箭》、《绝龙岭》、《太庙惊魂》、《破洪州》、《徐策跑城》、《小二姐做梦》、《闹龙宫》

宁夏《悔路》、《敬德打朝》

新疆《探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拾玉镯》

三、优秀表演奖(40个)

陕西任小蕾《活捉》中饰阎婆惜

陕西张波《活捉》中饰张文远

陕西李艳丽《打神告庙》中饰敫桂英

陕西李君梅《断桥》中饰白素贞

陕西张蓓《断桥》中饰青儿

陕西刘随社《放饭》中饰朱春登

陕西刘岚《放饭》中饰赵景棠

陕西徐松林《访鼠》中饰娄阿鼠

陕西梁少琴《挂画》中饰耶律含嫣

陕西李晓红《盼子》中饰贺氏

陕西安那《鸣冤》中饰窦娥

陕西阎雪玲《探窑》中饰王宝钏

陕西叶保年、易鹏震、潘秦安(操作)《钟馗嫁妹》中饰钟馗

陕西辛建设(配音)《钟馗嫁妹》中饰钟馗

陕西肖巧莉、段荣(配音)《钟馗嫁妹》中饰钟馗

陕西张武宏《背媳妇》中饰安锁

陕西王宏义《杀驿》中饰吴承恩

陕西韩丽霞《方芸娘》中饰芸娘

陕西张涛《打柴劝弟》中陈勋

陕西李淑芳《藏般》中饰胡凤莲

陕西刘美丽《三堂会审》中饰苏三

甘肃贺忠宏《古城会》中饰关羽

甘肃孔桂玲《花云带箭》中饰花云

甘肃常小红《破洪州》中饰穆桂英

甘肃聂卫红《闹龙宫》中饰孙悟空

甘肃张江中《徐策跑城》中饰徐策

甘肃郭金芳《小二姐做梦》中饰小二姐

甘肃张安学《灞桥挑袍》中饰关羽

甘肃边肖《白逼宫》中饰汉献帝

甘肃苏凤丽《探窑》中饰王宝钏

甘肃马勇《绝龙岭》中饰闻仲

宁夏郭双胜《敬德打朝》中饰敬德

宁夏张卫东《汉宫惊魂》中饰刘秀

青海徐乃平《小宴》中饰吕布

青海刘青《小宴》中饰貂蝉

青海陈栓昌《杀驿》中饰吴承恩

新疆王小第《祭灵》中饰刘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王瑛《金龙与蜉蝣》中饰蜉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丽华《拾玉镯》中饰孙玉姣

四、表演奖(20个)

陕西徐福宪《访鼠》中饰况钟

陕西官小良《断桥》中饰许仙

陕西吕世军《盼子》中饰张元秀

陕西左文君《鸣冤》中饰窦天章

陕西杨秀丽《探窑》中饰王母

陕西段荣、袁崇刚《钟馗嫁妹》中饰杜平

陕西刘西玲《背媳妇》中饰红梅

陕西张勤学《藏般》中饰田玉川

陕西杨东记《杀驿》中饰驿子

陕西陈汀珍《方芸娘》中饰婆婆

陕西李红《打柴劝弟》中饰陈植

甘肃郑春林《古城会》中饰张飞

甘肃蒲建民《古城会》中饰蔡阳

甘肃常小红《破洪洲》饰穆桂英

甘肃段亚军《探窑》中饰王夫人

宁夏陈淑玲《悔路》中饰周仁

新疆李金华《探谷》中饰穆桂英

新疆姚治华《探谷》中饰采药老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刘玉萍《拾玉镯》中饰傅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刘伟《金龙与蜉蝣》中饰金龙

五、导演奖(8个)

《活捉三郎》导演:宋怀安

《断桥》导演:文晓霞

《打神告庙》导演:汤桂琴

《钟馗嫁妹》导演:李继相、尹秦菊、谢荣芳

《方芸娘》导演:姚峰

《古城会》导演:王锡孝

《闹龙宫》导演:刘炎

《金龙与蜉蝣》导演:王瑛

清唱

一、专业组清唱一等奖(28个)

陕西武红霞清唱《祝福》选段

陕西杨荣荣清唱《红灯记》选段

陕西耿建华清唱《血泪仇》选段

陕西张宁清唱《花亭相会》选段

陕西李锦航清唱《洪湖赤卫队》选段

陕西尹秦菊清唱《铡美案》选段

陕西王荣华清唱《于无声处》选段

陕西丁良生清唱《苏武牧羊》选段

陕西郭秀风清唱《三堂会审》选段

陕西高广杰清唱《法门寺》选段

陕西宋彩萍清唱《回荆州》选段

陕西赵超峰清唱《金沙滩》选段

陕西刘志政清唱《二堂舍子》选段

陕西高青水清唱《庵堂认母》选段

陕西仝凤琴清唱《祝福》选段

陕西郝全林清唱《周仁回府》选段

甘肃王晓东清唱《打柴劝弟》选段

甘肃王爱琴清唱《庚娘杀仇》选段

甘肃康健海清唱《下河东》选段

甘肃李志翔清唱《斩单童》选段

甘肃窦凤霞清唱《断桥》选段

甘肃王鸿斌清唱《金沙滩》选段

宁夏屈莲英清唱《生死牌》选段

宁夏田芳清唱《断桥》选段

宁夏张新侠清唱《杨门女将》选段

青海屈巧哲清唱《赶坡》选段

新疆和小强清唱《杀庙》选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董宝平清唱《卷席筒》选段

二、专业组清唱二等奖(59个)

陕西赵阳武清唱《二堂舍子》选段

陕西王小平清唱《打柴劝弟》选段

陕西张丽霞清唱《三击掌》选段

陕西陈魁清唱《赵氏孤儿》选段

陕西朱自清清唱《二堂舍子》选段

陕西王航清唱《血泪仇》选段

陕西梁玉清唱《庚娘杀仇》选段

陕西同超清唱《放饭》选段

陕西温军海清唱《打銮驾》选段

陕西何粉莉清唱《探窑》选段

陕西韩民生清唱《安安送米》选段

陕西陈忙生清唱《四郎探母》选段

陕西何拥军清唱《金沙滩》选段

陕西陈雪红清唱《周仁回府》选段

陕西高小兰清唱《杨门女将》选段

陕西畅义成清唱《下河东》选段

陕西赵会生清唱《五台会兄》选段

陕西周淑引清唱《红灯记》选段

陕西魏世艳清唱《白逼宫》选段

甘肃孙存玲清唱《断桥》选段

甘肃左红光清唱《打銮架》选段

甘肃温彩霞清唱《洪湖赤卫队》选段

甘肃缪金海清唱《祭灵》选段

甘肃募红霞清唱《白蛇传》选段

甘肃肖松清唱《白逼宫》选段

甘肃雷玉玲清唱《生死牌》选段

甘肃王晓红清唱《白蛇传》选段

甘肃王锦萍清唱《周仁回府》选段

甘肃张玮珍清唱《辕门斩子》选段

甘肃樊莉清唱《洪湖赤卫队》选段

宁夏秦等梅清唱《周仁会府》选段

宁夏侯艳清唱《窦娥冤》选段

宁夏李晓荣清唱《包公三勘》选段

青海姚娣清唱《红灯记》选段

新疆陈建民清唱《放饭》选段

新疆姚志华清唱《金麒麟》选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王永吉清唱《二堂舍子》选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田高利清唱《河湾洗衣》选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张强清唱《祭灵》选段

三、专业组清唱三等奖(11个)

甘肃佟红梅清唱《斩秦英》选段

甘肃郑春林清唱《花打朝》选段

甘肃赵敏霞清唱《红灯记》选段

宁夏朱晓丽清唱《红灯记》选段

宁夏郭小军清唱《八件衣》选段

青海刘颖清唱《洪湖赤卫队》选段

青海邹学军清唱《打金枝》选段

青海李秀媛清唱《白逼宫》选段

新疆阎三保清唱《葫芦峪》选段

新疆左西元清唱《金沙滩》选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玲玲清唱《打銮架》选段

四、业余组清唱一等奖(3个)

陕西徐月玲清唱《鬼怨》选段

陕西程巧莉清唱《五郎出家》选段

陕西郭荣清唱《断桥》选段

五、业余组清唱二等奖(1个)

陕西李芳琴清唱《祝福》选段

六、业余组清唱三等奖(3个)

陕西刘鹤岗清唱《周仁回府》选段

陕西严阿玲清唱《状元媒》选段

陕西王丽珍清唱《十五贯》选段

组织奖(19个)

陕西省文化厅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甘肃省文化厅

甘肃省戏剧家协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戏剧家协会

青海省戏剧家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戏剧家协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戏剧家协会

西安市文化局

渭南市文化局

咸阳市文化局

宝鸡市文化局

兰州市文化局

银川市文化局

西宁市文化局

乌鲁木齐市文化局

贡献奖(3个)

西安新星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

西安协和集团

特别贡献奖(1个)

陕西省文化厅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世纪第一春》(李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吴亚玲、余顺、孙静、萧雅、闫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

一. 闹春宵

京剧《赵氏孤儿》选段(孟广禄)

京剧数板(卡尔罗)

京剧《武家坡》选段(王蓉蓉、罗京、白燕升、李扬)

豫剧《百岁拜年》(小香玉、刘璐、周涛、鞠萍、孙晓梅)

二. 赏华章

京剧《将相和·三挡》(于魁智、杨赤)

京剧《大保国》选段(邓沐玮、赵秀君)

京剧《四郎探母·见娘》(赵葆秀、叶复润)

电视小戏《巧献艺》(吴爱民、孙鹏、魏建平、张斌、王雪桦)

京剧乐舞:《白蛇情》

1. 《峨嵋的祝愿》

2. 《婚庆》(周涛、鞠萍、白燕升、房印庭)

3. 《宝和堂》(张火丁、宋小川)

4. 《惊变》

5. 《水漫金山》(王怡、张淑景、包飞、景宝琪)

三. 满庭芳

越剧《五女拜寿》(孙晓梅、张霞君、蒋畅、裘丹莉、杨丽芳、董鉴鸿、俞雷、项丽英、袁慧萍、陈雯婷、章益清)

秦腔《背媳妇》(张武宏、刘西玲)

黄梅戏《巧妹与憨哥·叙梦》(吴亚玲、余顺)

蒲剧《徐策跑城》选段(郭泽民)

越剧《盘妻索妻·洞房》(萧雅、刘伟)

粤剧《宝莲灯·花灯咏》(梁淑清、李燕明、邓有银)

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彭蕙蘅、彭艳琴、刘志欣)

四. 重回眸

京剧歌舞《兰陵王》(邓敏、李欣)

电视小戏《慈禧看戏》(孙晓梅、朱军、杨少春)

电视小戏《义拍定军山》(李玉声、赵保乐、李胜源、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京剧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镇杰、董圆圆、李佩红、朱强)

五. 谱新篇

赣剧《还魂后记》选段(陈俐、沈怀林)

川剧《文成公主》选段(刘萍、孙谱协)

湖南花鼓戏《乡里警察》选段(宋谷、田既安、李小嘉、叶俊武、凌国康)

豫剧《抢来的警官》选段(李树建、周春、张金洲、侯伟)

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选段(于文华、韩建光)

六. 会群英

京剧歌舞《太真赏月》(李胜素)

京剧《范进中举》选段(张建国)

京剧《谢瑶环》选段(李维康)

京剧《两将军》选段(王立军、李师友、奚中路、张幼麟)

京剧《春闺梦》选段(李世济、张威)

京剧《贞观盛事》选段(尚长荣)

七. 传薪火

戏曲舞蹈《向未来》

青年京剧联唱(张建峰、韩胜存、杨小彭、常春生、常秋月、李海青、吴燕、康静、翟墨、张立媛、翟宪忠)

少儿豫剧《抬花轿》(赵爽、于坤龙、贾龙龙、王利强、张广许)

少儿秦腔《顶灯》(安妥、王肖、李刚)

少儿秦腔《挂画》(梁少琴、刘倩)

少儿京剧联唱(王文端、裘识、赵佳、宋诗娴、王梦婷、郑菲、陈晨、陆地圆、穆宇)

少儿武戏表演(乔羽、谭笑、郝莹、蔡锦超)

尾声《世纪将军令》(关怀、刘桂娟)

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2005年8月25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一日,晚: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文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在兰州开幕。

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开幕式在近水广场举行,李东桥、李梅、周桦、朱衡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开幕式上各展绝活。

本届秦腔艺术节参演剧目以秦腔为主,同时兼顾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

2005年9月5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二日: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闭幕

在兰州市金城大剧院,一通震耳欲聋的秦腔锣鼓声响过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宣布,2005年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闭幕。

本次秦腔艺术节从8月25日开始,持续12天。

节会期间,来自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的800多名秦腔表演艺术者,演出10台大戏、6台折子戏,1万5千人次观看了演出。秦腔艺术节组委会还在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近水广场举办了多场露天演出,观众达13万人次。一批申报“梅花奖”的演员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

闭幕式上,每响起一通秦腔锣鼓声,便公布一批获奖名单。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剧协负责人宣布,确定兰州市为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常设举办地,并命名兰州市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

闭幕式上,还演出了秦腔折子戏《三对面》、《杀狗劝妻》、《杀四门》。

获奖名单

(剧目类按得票多少排序,单项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剧目类奖(8个)

(一)优秀剧目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秦腔连台本戏《梁宫秘史》(中本)兰州市秦剧团

现代秦剧《山里红》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

现代眉户剧《走出大山》宁夏固原市秦剧团

(二)剧目奖

秦腔《荆钗记》(青春版)兰州市秦剧团

大型历史陇剧《死水微澜》甘肃省陇剧院

秦腔现代剧《母亲》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单项奖(20个)

(一)编剧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编剧党小黄

秦腔现代剧《母亲》编剧王景珊

(二)导演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导演李学忠

(三)作曲奖

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作曲谭建春等

(四)优秀表演奖

王建军《梁宫秘史》中饰演肖询,兰州市秦剧团

王新仓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周仁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任小蕾《雀台歌女》中饰演来莺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东桥《杜甫》中饰演杜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成刚《钟馗赠扇》中饰演钟馗,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

曲巧哲《母亲》中饰演李云梅、折子戏专场中饰演王宝钗等,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张小琴折子戏专场中饰演窦娥等,兰州市秦剧团

张兰秦《梁宫秘史》中饰演肖□,兰州市秦剧团

张建新,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吕布、曹庄,兰州市秦剧团

张晓琴折子戏中专场中饰演赵五娘等,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

柳萍秦腔《死水微澜》中饰演邓巧姑、《走出大山》中饰演王局长,宁夏银川市秦剧团

俞海涛《战冀州》中饰演马超,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

袁丫丫《山里红》中饰演九月,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

陶金丽《梁宫秘史》中饰演管叔贤,兰州市秦剧团

梁少琴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叶律含嫣等,兰州市秦剧团

窦凤霞陇剧《死水微澜》中饰演邓巧姑,甘肃省陇剧院

2006年3月26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七日,14时: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举行

陕西戏曲广播的开播庆典陕西华县举行,这场名为《“大秦正声”陕西戏曲广播开播庆典名家名段欣赏会》从14时开始持续到17时。秦腔名家李瑞芳、李爱琴、马友仙、全巧民、李东桥、李发牢、白江波、王欣仓、张武宏、张宁等将登场,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陈爱美、张岘、袁博联袂主持。

陕西省广电局、陕西省文化厅领导及渭南各地市县领导出席本次活动,陕西戏曲广播现场直播庆典活动的盛况,渭南市电视台、华县电视台现场直播或录播本次活动。陕西有代表性的戏迷团体也上台祝贺,并宣读全国其他省市剧协、电台、演出团体、戏迷团体的贺信贺电。

天水市秦剧团在西安首演《山里红》

2006年8月1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八日,20时:天水市秦剧团在西安首演《山里红》

天水市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亮相西安五四剧院。该剧由天水市秦剧团团长、天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田小牛编剧,陕西省青年导演何红星执导,天水市秦剧团和歌舞团联合演出。《山里红》围绕父女两代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表现了农村改革大潮中复杂且略显凝重的人文感情纠葛,揭示出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珍惜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由天水市秦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在2005年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该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领衔主演的市优秀青年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获得者袁丫丫荣获优秀表演奖。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林涛、西安市政协主席朱文尉、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以及陕西省文艺界知名人士肖玉玲、李爱琴、郝彩凤、员宗汉、李东桥、李娟、齐爱云、刘随社等观看了演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罗金保特意为《山里红》剧组赠送了国画《牡丹图》一幅。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的一场重头戏——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于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演出由有“西北戏曲最高学府”之称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担纲主演,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对这场颇具专业水准的秦腔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梅花奖”得主云集,李娟、李东桥、李小锋、李梅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仓、丁良生、穆小朋、张蓓等人的“烘云托月”下,依次绽放。剧情扣人心弦,观众掌声如潮,众“梅花”大秀秦腔传统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月黑风冷星黯淡”,大漠关塞间,李娟饰演的杨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飒爽,一杆杆花枪合围掷来之时,她或用靠旗灵巧挑回,或双脚跃起同时踢出,雉尾拂动,全场掌声雷动。而当她将城楼上所挂红灯射灭之后,双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战。“狂风吹动了长江浪”,随着一声唱腔,李东桥登场,将那位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江东周郎演绎得是惟妙惟肖,他怒发冲冠,翎子缓缓竖起,把借荆州的“刘皇叔”逼得涕泪交流,言语间英气十足,一段道白念来更是气势轩昂。《烙碗计》里,“文武小生”李小锋扮演14岁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间,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泪如泉涌”便迎来了个碰头彩,一段“滚堂甩发”绝技,使人眼花缭乱。就在参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锋还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赶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谓是文武双全、昆乱不挡。压轴戏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杀生》,使全场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团团火焰,有幽怨,有愤怒,有希冀。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

2006年8月3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七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播出秦腔《游西湖》,由李梅、齐爱云、柳萍、任小蕾等主演。另外,今日下午播出的《杜甫》,曾经获得第三届秦腔节头奖的剧目,李东桥饰演杜甫。

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陕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政府驻京办主办,中国剧协和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为了让在京工作的陕西乡党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让他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听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赶排了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有马友仙、李东桥、侯红琴、张涛、齐爱云、丁良生、张保卫、王新仓、李淑芳、刘随社、胡林焕、李梅、李娟、李小锋等,他们除清唱拿手唱段外,还演出折子戏《打柴劝弟》、《表花》、《虎口缘》、《藏舟》、《三滴血》等。

2007曲江秦腔艺术周

2007年7月26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三日:2007“曲江秦腔艺术周”举行

为期4天的“曲江秦腔艺术周”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和谐广场拉开惟幕,这是西安秦腔剧院划归曲江新区后的第一次大型公益性演出。

李爱琴、肖玉玲、全巧民、李东桥、侯红琴、齐爱云、韩丽霞、惠敏莉等登台演出,为市民免费奉献他们的拿手经典秦腔唱段《三滴血》、《周仁回府》等。

“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一台名为“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的戏曲综合演唱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演唱会由陈爱美、张晓斌主持,马友仙、李东桥、李梅、李小锋、米东风、张新尚、刘随社等登台献艺,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选段、眉户清唱《迟开的玫瑰》选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当你需要的时候》,以及独角戏、喜剧小品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