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省全日制本科教育高等学校)

由网友(じò ぴé 下雨天)分享简介:福州大教至诚教院(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简称福大至诚)是经国度教诲部核准建立的整日制原科学力教诲的高档黉舍,位于福修省福州市。[一]现任院少陈为旭、党委书忘弛星。[二]院训是“亮德专教,臻于至擅”。[三]截至二零一七年七月三日,教院下设有一七个讲授单元、四四个原科业余,教...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简称福大至诚)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1]现任院长陈为旭、党委书记张星[2]院训是“明德博学,臻于至善”。[3]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简介及校园风光 组图

截至2017年7月3日,学院下设有17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群7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1]

学院创办于2003年7月;学院坚持以提高服务区域、行业需求能力为引领,学院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平台搭建三方面着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基础,建设以工为主、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造福建省工科人才培养的摇篮。[1]

中文名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简称

福大至诚

校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

学校类型

综合类

本科专业

47个

院长

陈为旭

知名校友

张科[4]、翁志丹[5]

外文名

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

创办时间

2003年7月

类别

独立学院

属性

普通本科高校

院训

明德博学、臻于至善

党委书记

张星

院校简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7月,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福州大学为主体举办,并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6]

机构设置

院董事会、院务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院体育委员会、院党委办公室、党校、团委、工会、院长办公室、基建资产与设备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教务处、外事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实践教学部、保卫部、图书馆、后勤服务处、智慧校园中心、培训部等。[7]

教学机构

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环境资源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经济管理系、外国语系、人文艺术系、传播与艺术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7]

办学条件

2008年开始,在本二批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以福建省为主,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招生,省内外学生比例达6:4,实现了立足福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

办学规模

2014年下半年,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1715人,实现了"万人大学"的战略目标。

校园建设

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教工餐厅、学术报告厅、音乐厅、琴房、大型礼堂、医院,拥有标准运动场、健身广场、体育馆、健美操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和游泳池等体育健身设施。持续打造"花园式"校园,与福州市政府共同改善校园水环境,与中国电信共建"数字至诚",推行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校园管理工程,教室、食堂和东中区学生宿舍实现空调全覆盖,校园环境宜学、宜居、宜工作。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院共享福州大学优质教师资源,构筑了“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名师教授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为教学管理人,福大教师和自有教师为主力军,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生力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等资格兼具,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8]

科学研究

倡导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以教师科研带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师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教师获批科研项目数逐年递增,近三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110多项。近五年,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8项。拥有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群7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改革团队2个、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9]

教学管理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线,不断规范教学过程,完善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计划,具有较为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实行免修制度,实施分类教学,开展教授助研,建设基地班,探索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以完全学分制为主线的教学管理改革,效果显著。[9]

开放办学

各专业每年都邀请国内及美、德、加、英、日、台湾、香港等地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常年聘请若干外籍教授为学生开设课程;学院已与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美国南伊利诺依斯大学、美国宾州东部大学、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实行了学分互认,共同实施"2+2"、"1+3"、"3+1"学生培养模式,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学院每学期派学生赴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交流学习;此外,学院还经常派学生赴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台湾及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交流与学科竞赛。[9]

同时,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平台,搭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邀请工程师和企业高管带项目进校授课实训;开展校军合作,与驻闽陆、海、空部队共建,进一步完善军训、军事理论、国防教育教学;推动校政、校地合作,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9]

学院经常性邀请名师名家做客“至诚论坛”、举办“自信至诚”学生论坛,推行“院长进至诚课堂”教学活动,力邀福州大学相关学院院长为至诚学生授课;注重各类学生社团培育,拥有学术理论、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生社团,以及计算机创新团队、机器人创新团队、电子设计团队等学科团队,推进校园高雅文化和校园自有文化品牌建设,造就文艺新星和多才学子。学院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9]

专业设置

截至2019级,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招收新生的专业如下:

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专升本)
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含专升本)、财务管理(含专升本)、国际经济与贸易(含专升本)、金融工程、行政管理(专升本)
传播与艺术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含专升本)、网络与新媒体、表演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化学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资源工程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专升本)、软件工程(含专升本)、数字媒体技术
建筑系建筑学(5年)[10](含专升本)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含专升本)、工程管理
外国语系日语、英语(含专升本)
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含专升本)
人文艺术系汉语言文学、音乐学(含专升本)[11]
自考系
院内设立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技术综合实验班和智能技术及应用实验班,由学院教务处负责教学方面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管理方面的总体指导和协调,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负责“互金实验班”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和学生管理工作,电气工程系负责“智能实验班”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12][13]

办学成果

学院坚持为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培养毕业生两万多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逐年稳步提升;越来越多毕业生不断探索自主创业之路,并取得优质的业绩。学院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是福建省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迄今为止,学院学子共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获国际级荣誉40多项、国家级荣誉600多项、省级荣誉千余项;近五年有500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内各著名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位居福建省独立及民办院校前茅,应届毕业生赴国外联合办学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氛围正在形成,其中,多名已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生。[9]

师资队伍

邵艳群 周白杨 蔡道平 陈栋阳 陈俊锋 陈孔发 陈丽 程年才 邓平 杜育红 冯苗 郭智勇 黄向东 黄晓巍 靳艳巧 李宝铭 李凌云 李留义 李强 李湘祁 林枞 林起浪 林腾飞 吕海霞 吕秋丰 欧霄巍 彭开萍 萨百晟 唐电 汪炳叔 王炳喜 王晨 王成勇 王欣 温翠莲 温娜 吴波 吴啸 肖方兴 熊雷 徐峰 叶东忠 于岩 俞瀚 詹红兵 赵伟 郑玉婴 朱定一 庄赞勇

传播与艺术系

陈莞 陈磊 陈亮 陈为旭 陈章旺 段翼泽 郭越 李方初 林闽卿 林伟 林希 林志业 刘晓宏 龙沛 毛烨 任晔 汤婧雅 唐建满 王永菁 肖红 杨健 杨懿 余立 张帆 张明 郑恒鑫 周冠林 周荣榕 朱墨

电气工程系

鲍光海 蔡逢煌 蔡金锭 陈冲 陈剑 陈康 陈少斌 陈雅珊 陈亦文 高伟 洪翠 胡金高 黄灿水 黄宴委 江和 江新琴 江岳文 姜海燕 蒋锦萍 康健 兰生 李少纲 李玉榕 林慧聪 林苏斌 林珍 刘丽军 刘庆珍 刘向军 邵振国 汤宁平 涂娟 汪晶慧 王骞 王榕生 王武 徐秦君 杨晶菁 张丽萍 张宁 张学颖 张嫣 赵荷 郑崇苏 郑昕 邹阳

化学工程系

李玲 林旭聪 陈成群 陈红 陈晓晖 辜家芳 韩淑萃 黄丽红 黄双福 黄智贤 姜蓉 李梅金 李晓 李学来 林翠英 林树坤 刘景东 刘康林 吕燕根 罗祖云 潘海波 邱彬 邱挺 苏文悦 唐燕娟 王建 魏巧华 叶长燊 叶钊 英晓光 游名花 张兰 张书泉 张卫英 赵素英 钟富兰

环境资源工程系

毕进红 蔡芫镔 陈伯辉 段在鹏 方圣琼 郭杰 胡秀娟 黄健 黄婷 李玉林 林冬凤 林其彪 刘辉 刘智才 罗鑫 税伟 涂莹莹 王琳 王庆鹏 王武林温小乐 吴聘奇 夏露 熊万永 许玉东 许章华 阳富强 曾悦 郑琪

机械工程系

蔡英杰 陈爱华 陈德为 陈飞 陈功振 陈亮 陈淑梅 陈硕 范扬波 郭金泉 郭晓宁 胡步发 黄彬 黄健萌 黄键 黄敏纯 黄孙灼 江星莹 金怡果 雷瑶 林谢昭 林歆悠 聂晓根 潘伶 彭育辉 任志英 沈英 孙晓林 唐福官 唐旭晟 涂俊翔 王伟 王亚雄 魏碧霞 魏发南 魏喆良 吴海彬 吴靖 吴乙万 吴亦锋 谢华 严世榕 杨橙 应舜安 张卫波 郑荣业 钟舜聪 周超 朱光宇

计算机工程系

陈江彬 蔡亮明 陈家瑞 陈明志 陈晓英 陈欣 陈亦萍 陈羽中 陈育栎 陈哲君 程红举 程烨 戴礼豪 丁善镜 董晨 方侃 冯新 郭昆 郭文忠 郭志伟 侯远 黄昉菀 黄福明 黄立慧 黄巧云 蒋启强 鞠慧 柯逍 李杨婧 林平 林庆新 林一婧 刘秉瀚 刘梅娇 刘漳辉 马云莺 毛烨 亓晓静 沈金良 沈炎斌 施春玲 王鸿 温淑鸿 吴春晨 吴景东 吴运兵 谢伙生 杨君石 杨晓花 杨雄 叶静妮 阴爱英 曾怀杰 张栋 张浩 张晓惠 张莹 赵东跃 朱敏琛 邹长忠

建筑系

陈建东 关瑞明 扈益群 黄道梓 黄惠颖 蒋逸凡 柯达峰 雷芳 林涛 林欣荷 陆烨 罗依南 吴麒 奚建芳 杨建华 张孝惠 郑承曦 郑华美 郑琦珊 周成斌 朱卫国 朱永春

经济管理系

保红珊 蔡胜军 蔡志忠 陈朝晖 陈诚 陈东清 陈福集 陈泓 陈静 陈丽英 陈露丝 陈晓枫 陈艳 陈章旺 陈资灿 成全 邓淑嫔 邓晓岚 丁刚 方建国方臻 房桃峻 冯玮 高玲 高明 巩晓婷 郭鸿琼 洪防璇 胡继荣 胡联升 黄丹樨 黄建华 黄敬前 黄黎清 黄莲琴 黄腾 黄锥良 季国民 李法运 李永忠 林炳华 林鼎瀚 林共市 林兢 林丽花 林小娟 林孝文 刘碧强 刘昌华 刘丹 刘孟珠 刘秀玲 刘永平 柳薇 鲁启舟 马兰花 潘琰 饶丽红 沙莉 石火学 孙维潇 陶红军 涂晓今 王会文 王慧红 王健 王金妹 王静 王萍 王述云 王婷 王伟 王伟明王小英 王泽东 翁晔 吴相波 郗永勤 谢芝玲 许娇 许萍 严敏如 颜艳 阳成虎 杨广青 杨航 杨建嵘 杨琦 叶翀 叶敏 叶勇 尹阳 余秀艳 俞飞 喻翠玲 袁寒松 曾萌 曾小荷 张白 张菊芬 张丽琼 张良强 张勤 张亭亭 张榆 张忠 赵涤非 赵永翔 郑礼光 郑煦平 朱东红 庄惠明 庄倩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玲 陈向芳 邓薇 郭伟 韩晞婷 胡祥 潘曦 孙大为 王海霞 伍荣华 谢枝丽 叶钦 郑声文 郑夏妍

人文艺术系

陈晓卉 郭蓉 郭越 江若曼 孔舒艺 李双 李晓华 林楠 林希 刘华芳 刘瑶 吕景芳 苗健青 牛康 潘超 邱孝胥 施晓宇 苏文菁 王秀玲 徐畅 徐启庭赵映环 郑萍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陈剑锋 陈灼娟 付才力 傅红 洪晶 李昊 廖兰 林海英 林娟 林艳云 刘树滔 孟春 倪莉 潘剑茹 阮成旭 石贤爱 田永奇 汪少芸 王航 吴佳 严芬 杨帆 叶南慧 张芳

体育教研部

陈晓春 何语林 江桦 林景兰 邱威 涂文明 张志锴

土木工程系

陈 燊 陈红媛 陈林靖 陈林靖 陈伟宏 陈永健 陈友杰 陈忠辉 范千 方绪华 高红梅 何燕清 黄明黄利频 黄梅萍 蒋子平 李锋 梁咏宁 林伟 吕艳平 彭桂瀚 阙云 施玲 汪新惠 王黎园 王素裹 王文平 王雪芳 吴兆旗 肖培源 许莉 许文达 颜学渊 姚晓琴 袁燕 张峰 张豪杰 张景杭 张笑华 赵国宇 郑极新 郑玉芳

外国语系

艾闽 陈斌峰 陈建华 陈娟 陈钦 陈小慰 陈玉泉 戴力芬 戴凌靓 丹尼尔(外教)杜亚花 甘振翎谷岚(外教) 郭立红 洪瑜瑛 胡一 江锦强 雷梅英 李珊珊 立花美咲(外教) 林澄佳(外教)林婧 林莉莉 林丽珍 林琴琼 林晓彬 刘珊 刘伟 马桑 念华龄 潘秀蓉 彭菲 沈杏轩 苏翊翔 孙安然 孙嘉 王静 谢强英 谢熠焓 熊正 徐闽 许华蓉 许洁 颜宝琴 叶长缨 于琼 余梅娴 余小蕊 郁贝红 张维宁 张文 赵婧 郑素华 郑晓岚 钟晓文 朱芳 庄星来

信息工程系

陈俊 陈绍敏 陈盈 陈忠辉 程树英 傅小真 康大伟 李娟 林陈贝 林旭 林志贤 刘征宇 邵雄 施隆照 孙磊 吴林 许秀英 许志猛 叶宇煌 张华君 郑明魁[14]

团学组织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团学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办法 (试行)》

岗位

产生: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据有关章程的规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组织推荐、自荐、群众举荐等多种渠道产生候选人后,通过民主选举、公开竞聘、审核、公示等程序产生,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正式任命。[15]

院级
学生工作处所属学生组织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子兴教学楼〕……
团委所属学生组织团委副书记(学生)综合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103室〕组织部〔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102室〕教育培训部科技实践部〔办公室设在子兴楼〕社团联合会青年通讯社〔办公室设在子兴教学楼〕新媒体中心〔办公室设在子兴教学楼〕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办公室〕红十字会〔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办公室〕……
学生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权益部人力资源部倾听至诚广播电台〔办公室设在子兴教学楼〕体育部文艺部……
保卫部所属学生组织学生纠察大队〔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101室〕国旗护卫队〔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办公室〕退役大学生应急连……
学生社团[15][16]青年马克思主义知行社[17]虫二剧社[18]主持队 礼仪队 手语协会 流行乐队 至善思辨社 晓雨动漫社 朗朗晨读社 英语辩论协会 弈海春秋棋社 蒙正国学社 歌手队 合唱团 筝乐坊 六弦吉他社 民谣摇滚协会 打击乐协会 笛箫协会 模特协会 舞蹈团 管弦乐团 摄影协会 国乐协会春芽单车俱乐部 武术协会 花样跳绳协会 珑琪台球社 跆拳道社团 火火青春排球社 F.L.Y啦啦队 乒乓球协会 足球俱乐部 羽毛球社 篮球裁判协会 红楼滑板社 炫风轮滑俱乐部 桌游社 至诚电子竞技协会 桥牌协会 营养师协会 陶瓷协会 风铃动画 高数协会 结构设计协会 EPR沙盘协会 VR社
系级
团委副书记(学生);学生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置
原则上不得超过院团委学生会的岗位和职数设置。[15]
班级
团支部一般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
班委会一般设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心理委员;根据规定,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15][19]

以文化人

如是我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院训为:明德博学,臻于至善。《大学·开篇》开宗明论也,至诚以此彰其志,榜其行,勉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训之本。明德者,君子也。文约,辞微,志浩,行廉。是故明德者,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与日月争光可也。何为?欲明其德,必先修其身,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格其物。是故,为人师,止于严;为人子,止于尊;为人友,止于信。格物,求物之道也。欲求物之本,则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德明而行无过矣。何学?入耳,着心,布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明德博学则达圣德至善。至善则润身,心广体胖,意诚。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训之意也。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原中文系主任牛康教授撰文

宣传歌曲

《爱让至诚更美丽》

作词:潘超

作曲:潘超 黄娉婷

编曲:李传学

轻轻唤醒沉睡中的梦

自由自在飞向湛蓝天空

我们相遇人生的路口

放歌青春释放自信的笑容

是爱让至诚更美丽

祈祷每天都有欢声笑语

有梦相随希望最美

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

是爱让至诚更美丽

如果我们能够永远一起

画满天星星 照亮夜空

轻轻对你说声我爱你[20]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张星
院长陈为旭
党委常务副书记何希耕
党委副书记雷晓明

纪委书记

翁德顺
副院长林行

资料来源:2022年5月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官网[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