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摄影)

由网友(叶落尘埃定)分享简介:中国国际新闻摄影角逐(华赛)是由中国新闻摄影教会主理,现由浙江日报报业散团启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角逐。参赛照片该当围绕守卫、对峙世界的以及平职业,成长、昌盛世界列国的经济以及科技文明等,体现以及平、经济以及科技文明等诸多职业中的成绩、抵触息争决抵牾的历程,体现人类糊口的变迁以及前进,体现人的运气、感情、毅力以及气力。二零一二年三月...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是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现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参赛照片应当围绕保卫、坚持世界的和平事业,发展、繁荣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表现和平、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诸多事业中的成就、冲突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表现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进步,表现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力量。2012年3月,第八届华赛获奖作品揭晓,《利比亚冲突》获得第八届华赛年度新闻照片大奖。

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揭晓

2018年1月24日,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无限期停赛原因曝光,因技术与经费问题,被无限期搁置,暂无恢复的计划。

中文名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主办方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类 型

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地 区

深圳

大赛介绍

公元2005年,在 中国新兴的 魅力城市 深圳,诞生了一个撩动世界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新 品牌——“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HIPP)。

至今为止,“华赛”走过了峥嵘八载,“华赛”的组织工作、接待工作、评选规则和评选结果愈发所体现出的“世界水平,中国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强大震撼,是大大超出人们预想的。

“华赛”的成功举办,第一次打破了西方世界对国际新闻摄影赛事的 垄断,在中国乃至东方搭建了世界新闻摄影交流合作的新平台,铸就了国际新闻摄影的新品牌。

而第九届的“华赛”将于美丽的西子湖畔,继续依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平台,高扬着“和平发展”的大旗,向人们昭示着世界的希望;向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观是先进的,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

“华赛”是中国新闻摄影界一个 里程碑式创举,是中国新闻界向世界展示中国新闻业真实状况的开路先锋。

“华赛”评选,成为研究探索世界新闻摄影和中国新闻摄影异同的重要基地。首届“华赛”评选结果显示,中国许多优秀作品是世界一流水平,同时也比出了中国新闻摄影的弱点。中国新闻摄影界应在华赛获奖作品体现出的“世界水平、中国特点”的标准上,建立具有世界水准的新闻摄影理念和评判体系,提高达到世界水准的摄影报道质量,建设具有世界水准的新闻摄影队伍,加大走向世界新闻摄影一流水准的步伐,对中国和世界新闻和摄影的文化建设做出独特贡献。

“华赛”取得的成功,使我们增添了继续办好华赛的信心和勇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将在各方的关心与支持下,将华赛一年一届长久举办下去,尽快把它铸造成世界的国际新闻摄影赛事名牌。中国新闻人、 新闻摄影人,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把具有重大意义的“华赛”办得越来越好,对国家、对 民族、对世界做出一个大贡献。

历史发展

公元2005年,在中国新兴的魅力城市 深圳,诞生了一个撩动世界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新品牌——中国国 际新闻摄影比赛( C HIPP)。 经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如今“华赛”走向了第九个年头,主办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承办方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担任,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中国日报、 人民摄影报等18个单位协办,使得“华赛”在西子湖畔更焕发出其中国新媒体、古意韵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2005年3月24日在深圳报业大厦会堂揭晓了评选结果,5月28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了颁奖式、首展式、获奖作品集 首发式

2005年6月30日在 北京 中国美术馆举行了有500人出席的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

10月15日至17日在 西安举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研讨会上举办了"华赛高层论坛"

11月间还在 法国 昂热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获奖作品展览和学术交流。

据国内外多方反映,首届"华赛"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功,受到广泛好评与赞誉。

首届"华赛"共收到来自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荷兰、 俄罗斯、 印度、 缅甸、 日本、 伊拉克、 巴勒斯坦、 智利、 墨西哥、 新西兰、 澳大利亚、中国(包括 台湾、 香港)等76个国家和地区的1765位作者寄来的参赛作品21627幅。第48届"荷赛"大奖得主也从印度寄来了反映海啸灾难的作品。首届华赛参赛作品的国别之多、作者之多、数量之多,反映了国际新闻摄影界对它的看重与关注。首届"华赛"参赛作品集中了2004年大千世界的精彩镜头,评选结果彰显了" 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社会发展进步、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情景和参赛者开阔的新闻视野、敏锐的洞察目光和精湛的摄影技巧。

首届"华赛"评选按"七大类题材"和每大类题材各分"单幅照片项和组照项"共14项逐项进行。七大类题材分别是:"突发与重大新闻"、"经济与科技新闻"、"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社会生活新闻"、"文化与艺术新闻"、" 体育新闻"、"自然与环保新闻"(第二届已将第一类分成两类,即"突发性新闻"和"非突发性的重大新闻",变成8类16项)。

首届"华赛"共聘请15位评委,其中中国的8位,外国的7位。评委会主席徐祖根等国内8位评委都是业界重量级专家。来自美国、法国、荷兰、日本、印度、智利的7位外国评委也都是在国际上有重要成就的专家。

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的前两届评选已于2005年3月和2006年3月在中国深圳取得圆满成功。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选团认为,前两届“华赛”的组织工作、接待工作、评选规程和评选结果都体现了“世界水平,中国特点”。

2018年1月24日,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无限期停赛原因曝光,因技术与经费问题,被无限期搁置,暂无恢复的计划。[1]

华赛宗旨

“华赛”的主题和旗帜是“和平与发展”。比赛将遵循国际惯例,通过评选世界各国新闻记者和摄影 师拍摄发表的年度新闻摄影作品——

奖励优秀作品:反映世界的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展示民众的命运情感;

倡导先进理念:最开阔的新闻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高超的摄影技巧、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有力的视觉冲击;

打造全新平台:“华赛”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为全球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提供新闻摄影作品、学术信息交流和友好交往的平台。参赛者无论国籍和年龄,均可以参与领先个类别的比赛。由具有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的评选团进行评奖,评出的获奖照片,将出版年鉴,进行巡展。

评选标准

·内容真实,着力体现“和平与发展”主题;

·形象生动,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标题与图片说明准确、简明;

·参赛类别清晰。

分类代码

分类及代码---共分8类,每一类设单幅与系列两项:

A 日常生活类新闻(DL)

B 战争、灾难类新闻(WDN)

C 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TN)

D 经济及科技类新闻(ESTN)

E 自然及环保类新闻(NEN)

F文化及艺术类新闻(AEN)

G体育类新闻(SP)

H 新闻人物(PO)

举办目的

在世界上已有颇具影响的“荷赛”及“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等两大国际赛事的背景下,中国所以还要举办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原因与目的:

世界 文化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各国有自己民族特色和 国情的新闻摄影共同构成了全世界的新闻摄影文化。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理应在新闻摄影领域对世界新闻摄影文化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举办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等活动展示中国在 国际上的美好形象,扩大中国新闻摄影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建设有中国和东方特色的世界新闻摄影文化的新品牌和新 名牌;

建立体现中国新闻摄影价值观念的新的国际新闻摄影评判标准,倡导先进新闻摄影方向和先进新闻摄影理念,推动中国和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做出有效服务;

为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搭建一个新闻摄影作品和学术信息交流的新平台,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新闻摄影界和新闻摄影工作者之间的往来与 友谊;

更是主办方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承办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协办方等引领各路中国媒体人,学习借鉴世界新闻摄影文化的先进成果和有益经验,检查认识中国新闻摄影存在的弱点和缺点,研究改进提高中国新闻摄影水准的措施,加快中国新闻摄影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步伐。

参赛规则

1.接受通讯社、报刊社、图片社和各种摄影团体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的新闻摄影作品参赛。 2.所有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申请表,在表中填明个人资料和对参赛新闻摄影作品的详细说明,申请表还必须有参赛者的签名或参赛者授权的签名。在填写参赛申请表时,如果参赛者没有受聘用的单位,就必须提供能够证明摄影师职业状况的证明信或某种官方(包括各种摄影团体)认可的文件和注册编号。

3.参赛申请表可通过邮递或预付邮资的邮寄方式邮寄。请在包裹上写明“不具有商业价值”以避免额外的收费和在海关的延误。

4.比赛组委会享有永久免费使用参赛者作品的权力,可以重复使用这些图片进行出版和展览,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

5.获奖新闻照片有可能在公布比赛结果时在媒体上发表,并同时纳入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馆藏。

6.部分获奖者所提供的照片如有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出版和展览,组委会有权向其本人索要高质量的底片复制件,或幻灯片的复制件。这些复制底片将由“华赛”组委会认真保管。

7.参赛者确保对参赛作品享有版权,作品涉及肖像权事宜由参赛者自负。

8.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所反映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参赛者应对图片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负全部相关责任。

9.不遵守参赛规则或不能满足参赛表格中条件的参赛者将被视为不合格的参赛者。

10.在参赛规则和申请表上阐述的条款具有约束力。

奖项奖酬

8类16项(每类分单幅和系列两项)

每项设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1名、优秀奖5名;

从各项金奖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1名;

各项奖数不足者可空缺。

奖酬

“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奖杯一座、证书一件,人民币60000元;到杭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奖的往返机票1张;

各项金奖,奖杯一座、证书一件,人民币10000元;前往杭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奖的往返机票1张;

各项银奖、铜奖,奖杯一座、证书一件;

优秀奖,证书一件,作品目录入编年鉴。

获奖通知方式

评选委员会的最后裁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将于2013年3月下旬在杭州市进行,并于评选结束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比赛结果,比赛获奖作品名单将同时在华赛网站上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予以发布。获奖人将被单独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通知。比赛结果公布后,华赛将向所有参赛者发出对他们参赛的答谢,以及完整的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举行

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0年3月25日在 上海 松江新城揭晓。世界各地一批优秀摄 影作品分别获奖。澳大利亚摄影师丹尼尔-贝雷胡拉克拍摄的《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儿童》获得2009年度新闻照片奖。

中国摄影师获奖名单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新闻类组照铜奖:《 鹤岗矿难》 新京报/李强

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挟尸要价》华商报/ 张轶

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组照铜奖:《 缅甸内战难民》自由摄影师/倪玉星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单幅银奖:《 万只鸭儿扬州“做客”》 扬州晚报 / 程建平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首列武广高铁驶出武汉》 武汉晚报/周国强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重庆出租车遭遇“加气难” 》 杨帆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组照金奖 :《金融海啸中的招聘会 》 长江商报 /宋荣成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组照银奖:《中药抗击甲流 》 山东商报/ 吕廷川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组照优秀奖 :《老船新曲》欧阳世忠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 :《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 中国人口报/ 潘松刚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铜奖 :《城市力工》 金石

文化及艺术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旗袍女郎 》 北京晨报 /邹红

日常生活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 宜宾老酒坊 》刘晓峰

日常生活新闻类组照银奖 :《7岁“男子汉”撑起一个家》 东方今报/ 闫善良

体育新闻类单幅铜奖 :《中国全运会中的跳远选手》 新华社/李尕

体育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一个人的篮球》 王斌

体育新闻类组照金奖 :《少林功夫小子》 武汉晚报/ 邱焰

体育新闻类组照优秀奖 :《跑酷 》 现代快报/泱波

自然及环保新闻类单幅铜奖 :《 饮料瓶的困扰》 华商报/邓小卫

自然及环保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致命邂逅 》 南方都市报/ 陈坤荣

自然及环保新闻类组照银奖 :《珠江水调查》 南方都市报/方谦华

自然及环保新闻类组照铜奖 :《 迁徙的鸟 》 大连晚报/卢国忠

第七届

2011年3月25日上午,第七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华赛)评选结果在 南通揭晓,

共评选出了2010年度最佳照片一张和其他8大类16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本届华赛共吸引了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的3300多位摄影记者或摄影师参赛,选送作品3.8万余幅,所征集的新闻照片数量之多创历届华赛之最,内容涵盖2010年世界各地发生的主要新闻事件。其中,国外自由来稿的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体现了华赛的国际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本届华赛评委会主席 赵德润表示,所评出的获奖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华赛“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符合华赛倡导的“最

开阔的新闻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高超的拍摄技巧,是强烈的视觉冲击”的理念。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华赛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它正在成长为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声誉日高的新品牌。据悉,第七届华赛获奖作品颁奖盛典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南通举行。届时,将举办第七届华赛获奖作品展和华赛高层论坛。

第八届

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于2012年3月25日在 浙江 杭州揭晓,路透社记者高安-托马斯 维克(Goran Tomasevic)的作品《利比亚冲突》获得2011年度新闻照片大奖。本届华赛邀请了来自多个国家的12位国际新闻摄影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4天的紧张工作,评选出8大类,单幅及组照金、银、铜奖及优秀奖。

中国摄影师获奖名单

日常生活类组照铜奖:《车窗里的春运》 沈阳日报/ 孙海

日常生活类组照优秀奖:《生活在红其拉甫的塔吉克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泛

文化、艺术与娱乐类单幅优秀奖:《撒谷子的舞蹈》 长江日报社/ 邱焰

文化、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优秀奖:《音乐节上的年轻人》 浙江日报/吴煌

体育类单幅金奖:《“马踏牛仔”》 新华社 多伦多分社/邹峥

体育类组照金奖:《因为爱 所以爱》 新华社/ 刘宇

体育类组照银奖:《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 盖蒂图片社/ 李锋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单幅金奖:《卡扎菲身亡》 新华社/李木子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单幅铜奖:《南苏丹返乡难民》 新华社/吴晓凌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二战劳工幸存者》山东商报/ 吕廷川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优秀奖:《中国老兵》 华商报/ 陈团结

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组照银奖:《中国南方旱涝急转》 武汉晚报/王翮

战争、灾难类新闻单幅优秀奖:《温州动车特大事故》 羊城晚报/何奔

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优秀奖:《温州动车特大事故》 羊城晚报/何奔

自然及环境类单幅铜奖:《沙尘暴来了》 作者: 陕西 咸阳电视台/张熙平

自然及环境类单幅优秀奖:《“掠人”钱塘潮》 青年时报/ 王芯克

自然及环境类组照优秀奖:《沉重的代价——苍南再生棉加工业之痛》 温州日报/苏巧将

自然及环境类组照优秀奖:《限塑令的“三年之痒”》 华商晨报/王齐波

经济、科技类新闻单幅铜奖:《昆明市政府原办公大楼成功爆破》 云南日报/王宇衡

经济、科技类新闻单幅优秀奖:《楼盘降价 模盘被砸》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梁臻

经济、科技类新闻组照金奖:《摇晃的财富——民间借贷风波下的温州》 东方早报/贾代腾飞

经济、科技类新闻组照银奖:《中医》 重庆商报/ 刘嵩

经济、科技类新闻组照铜奖:《再生棉污染苍南 双刃剑过于沉重》 今日早报/ 储永志

经济、科技类新闻组照优秀奖:《矮寨特大悬索桥创四项世界第一》

第九届

2013年3月25日,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比揭晓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浙江杭州市举行。《在加沙告别》问鼎本届年度新闻照片大奖。

中国摄影师获奖名单

日常生活类单幅银奖:《同志婚姻》 信息时报/周平浪

日常生活类单幅铜奖:《民工的城市之夜》 合肥晚报/吴芳

日常生活类组照优秀奖:《地下食品作坊》 浙江日报/胡元勇

非战争灾难类组照铜奖:《直击朝鲜庆祝金日成诞辰100周年》 中国日报/王敬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铜奖:《破产的小企业主》 信息时报/周平浪

经济及科技类单幅优秀奖:《招工》 浙江日报/李震宇

经济及科技类组照金奖:《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 楚天都市报/朱熙勇

经济及科技类组照银奖:《中国制造的实验用猴》 三峡日报/李风

自然及环境类单幅银奖:《被取胆的黑熊》 华商报/宁峰

自然及环境类组照金奖:《让生灵“复活”》 东南快报/柳涛

自然及环境类组照优秀奖:《在粉尘中工作》 浙江日报/储永志

文化、艺术与娱乐类单幅银奖:《民营剧团困局》 新华社/金良快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农村来的年轻工人》 浙江日报/李震宇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银奖:《1942中国大饥荒亲历者》 山东商报/郑涛

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优秀奖:《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物肖像》 陕西师范大学/ 李泛

第十届

4月15日,第十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3)评选结果在北 京新闻大厦揭晓。加拿大自由摄影师凯文·弗赖尔(Kevin Frayer)拍摄的《台风海燕》Typhoon Haiyan夺得年度新闻照片大奖 。

本届华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共收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3万余幅作品,其中半数以上的参评作品来自国外,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盖蒂图片社、欧洲新闻图片社、德国《地理》杂志等在内的世界主流媒体摄影记者和来自全球五大洲的摄影师均有参赛,参赛作品内容涉及全球各大洲2013年重大新闻事件。由13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新闻摄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经过4天紧张工作,评选出63个奖项。本届评委会主席、来自新华社的黄文代表评委会宣布了获奖名单。

华赛每类别均设有单幅和组照奖项,奖项分设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年度新闻照片大奖从各参赛类别的金奖单幅与组照作品中遴选,奖金10万元人民币,各类别金奖奖金1万元人民币。

本届华赛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北京日报集团协办。据悉,本届华赛摄影作品展已被列为2014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系列展览之一,定于2014年5月下旬在北京世纪坛举办,其后将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展。华赛组委会还将于2014年10月举行颁奖典礼、华赛论坛及“华赛十年回顾展”等一系列活动 。

作品回顾

首届“华赛”设“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1个,由 法新社的 伊拉克摄影师法利斯·阿勒德利米获得,题目是《受伤的伊拉克 儿童》(反映美国新一轮轰炸伊拉克时受伤的无辜伊拉克儿童的惨痛面 容表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48届荷赛中获“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 海啸灾难》获得了“突发与重大新闻”类中的银奖。华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对年度最佳奖表示满意,尤其是7位外国评委完全接受了我们确定的主题,认为这张佳作的内容体现了华赛“和平与发展”的比赛主题,它的表现技巧、影像质量和文字写作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文字说明是:“2004年9月26日,在伊拉克 费卢杰,两名在驻伊美军空袭中受伤的儿童躺在救护车里,准备送往其他医院。驻伊美军25日晚对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发动新一轮空袭。”写的很精彩、很经典。

华赛评价

首届华赛的评选,以“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以科学的评选规则和办法,以高水平的获奖作品质量,以评选中热烈讨论的学术气氛,赢得了各方的关注与很高评价。

从第一届的起源地深圳开创的历史新篇,到如今的杭州,承办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持续蓄势发力,对于“华赛”的成功举办,中央和中央宣传部的领导同志给予坚决支持和热情鼓励; 邵华泽、 徐心华、 吕厚民等同志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首届华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新闻摄影界的里程碑式的创举,是中国新闻界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

来自“荷赛”之乡的 荷兰评委文森特·门泽尔说:“我没想到‘华赛’的照片具有这么高的水平。这是真正的国际性比赛。”“华赛这个新生儿已经非常强壮。”“华赛会成为独具个性的国际新闻摄影品牌。”

来自 智利的评委米盖尔·拉雷亚说:“首届华赛能有这么多好的作品,有这么高的作品质量,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

担任过荷赛评委、来自 印度的评委普拉尚特·潘加尔说:“我认为‘华赛’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比赛”,“评选中我看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有许多是荷赛中获奖的作品。所以我一再强调一定要把华赛办成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我们太需要一个由 亚洲国家举办的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而且我也看出了所有人都非常重视这个比赛。我希望‘华赛’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美国评委、 《每日新闻》前摄影部主任詹姆斯·都利在美国一个网站上发表看法:“这次比赛是一个新摄影比赛的伟大开始。它将成为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后的又一项成功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这个竞赛相当‘ 职业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和完善。全世界大约有21000张照片参加评选,请注意,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尤其是对首次举办的摄影比赛来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