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湖南省双一流理工类高等学校)

由网友(懒癌已扩散全身)分享简介:湖南工程教院(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座落于湘潭市,是湖南省国民当局举办的原科院校。是湖南省尾批硕士教位授予立项设置装备摆设单元、尾批“二零一一规划”进选低校、湖南省“单1流”设置装备摆设低程度使用特点教院。[一]现任党委书忘陈岳堂,校少易兵[二]。校训为“锲而没有舍、敢为人先”。[三]截至二零二...

湖南工程学院(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坐落于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是湖南省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1]现任党委书记陈岳堂,校长易兵[2]。校训为“锲而不舍、敢为人先”。[3]

湖南新晋了五所一本大学,你知道吗 长沙学院势头最猛

截至2022年6月23日,学校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3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有教职工1384人。[1]

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51年,其前身为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两校合并升办本科,更为湖南工程学院。[4]

截至2022年,湖南工程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32名[5]

校训

锲而不舍 敢为人先

简称

湖南工程、湖工、HNIE

院校代码

11342

类别

公立大学

属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 湖南省2011计划(2013年)

主要奖项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

硕士招生电话

0731-58683922

地址

主校区:湖南湘潭福星东路88号、南校区:湖南湘潭书院路17号

本科专业

53个

类型

理工

中文名

湖南工程学院

校歌

湖南工程学院校歌

校庆日

10月16日

创办时间

1951年

硕士点

专业学位类别2个

主管部门

湖南省

全国综合排名

432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6]

本科招生电话

0731-58688511、0731-58683867

院系设置

20个教学科研单位

党委书记

陈岳堂

外文名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校长

易兵

历史沿革

●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1951-2000)

1951年,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创建

1952年,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中南工业部第八工业学校

1952年,中南工业部第八工业学校更名为湘潭电机工业学校

1953年,湘潭电机工业学校更名为湘潭电器工业学校

1958年,湘潭电器工业学校升格为湘潭电机学院

1963年,湘潭电机学院改建湘潭电机制造学校

1966年,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分析化学专业)并入湘潭电机制造学校

1983年,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升格为湘潭机电专科学校

1994年,湘潭机电专科学校更名为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注: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78-2000)

1978年,湖南湘潭基础大学创建

1984年,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并入湖南湘潭基础大学

1984年,湖南湘潭基础大学更名为湖南纺织专科学校

1994年,湖南纺织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注: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湖南省纺织工业厅)

湖南工程学院(2000-至今)

2000年,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工程学院。

2006年,湖南工程学院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湖南工程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10年,湖南工程学院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单位(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

2011年,湖南工程学院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2013年,湖南工程学院被遴选为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

2017年,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专业认证,为湖南省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新建本科高校。11月,湖南工程学院新增为湖南省拟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3月,湖南工程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同时新开机器人工程专业;4月,湖南工程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硕士学位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验收通过;10月,学校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2019年,湖南工程学院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

2020年6月,湖南工程学院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7]

办学规模

截至2022年5月,该校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3个本科招生专业。[1]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会计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市场营销

自动化

旅游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物流管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人力资源

机器人工程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网络工程

工业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软件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人工智能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理学院

统计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表演(服装表演)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湖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20]

轻化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经济学

生物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应用化学

金融工程

数字经济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商务英语

材料化学

——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广告学

工程管理

产品设计

建筑学

视觉传达设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环境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以上数据源于:湖南工程学院2020年招生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我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英语3个专业顺利通过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2017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A等级。2018年招生本科专业47个,服装设计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3个本科专业停招。专业带头人48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比85.42%;博士学位20人,占比41.67%。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5月,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现有教职工12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高级职称教师3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百人计划”、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8]

杰出人才

湖南省优秀教师:魏克湘[9]

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赵玲令[10]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5月,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电、纺织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

现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3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建有3个现代产业学院。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8]

  • 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型)
专业领域专业学位点研究方向具体内容
0852工程硕士085206动力工程01 风电装备设计与制造包括风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新型风力发电机研究,新型电机与智能电器,海上风力发电技术
02 风电系统控制技术包括风电机组自动控制,风电场运行与监测
03 风电电能变换技术包括风电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微网技术,新能源接入并网技术
04 动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包括动力机械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机电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新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
05 新能源技术及应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风光互补,地热能利用与建筑环境节能
06风电土木工程的灾变与防治包括风电基础动力灾变机制与抢修加固,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基础腐蚀机理及耐久性,高寒冻土基础的冻融机制与治理技术,特种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085220纺织工程0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包括新型纺织材料及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麻类纺织产品开发与性能研究、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现代纺纱技术与织造技术
02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包括环保型染料助剂的应用技术、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生物酶技术、新型整理技术及新纤维整理技术、功能性整理剂的绿色合成技术等
03 服装设计与工程包括时尚产业与时尚文化、品牌服装设计与管理、服装人体工程与服装设计技术、服装先进制造工程与数字化技术、服饰艺术与文化等
04 纺织服装企业管理与营销包括纺织服装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策略及实务、服装产业经济与市场营销等
05 纺织服装CAD技术及应用包括纺织服装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纺织服装产品数据库设计及应用、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等
以上数据源于:湖南工程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重点学科分布

省级重点学科(5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电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企业管理。

校级重点学科(9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电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企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结构工程。

院级重点学科(8个):电路与系统、材料加工工程、纺织工程、会计学等。

省级应用特色学科(8个):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物理学、设计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0)、自动化(2021)、化学工程与工艺(2021)、通信工程(2021)、人力资源管理(2021)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设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轻化工程、经济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工程、产品设计等[11]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牵头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培训项目35项,开展创新创业讲座58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38.85万元。

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17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41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367人,组织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20场次,至今有30人次参加了创新创业专项培训。

建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43个,其中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个,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大学生创业园2个,众创空间1个,其他34个。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1门。

本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8个。

本学年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共164项,其中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内的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8项;省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74项。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5月,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2个;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

2015年至2019年,湖南工程学院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21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3项、横向科研项目706项,科研经费总额3.35亿元,获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省部级15项),授权发明专利7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43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546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超过80亿元。[1]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5月,该校拥有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录音录像带、光盘、数据库资源等多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料,其中,印刷型文献资料总数达108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电子图书35多万册(种),各类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32个。数据库内容包括学术期刊、博硕学位论文、科技信息、商务信息、国家专利、中外国标准、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文期刊、多媒体课件等。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5月,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2],1个省工程实验室。

序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级别
1风力发电机组及控制实验室彭 晓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环境催化与废弃物再生化实验室易 兵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实验室魏克湘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4风电运维与试验技术实验室谢骐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5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协同创新中心刘国荣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

该校拥有8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序号科研中心级别
01机械基础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02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湖南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03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4工业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5机械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6现代设计制造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7电气与信息基础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8材料成型与质量控制工程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09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中心湖南省示范实验室
10电气控制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11纺织基础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5月,该校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堪培拉大学、卧龙岗大学、拉筹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斯特斯·费尔德学院,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苏格兰高地和岛屿大学、普利茅斯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桑德兰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和爱尔兰格里菲斯都柏林学院、英国高地与岛屿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校园文化

锲而不舍,敢为人先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作为一种韧性精神特写,不仅是学校艰难发展历程的反映,也反映了湖工人情系教育、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

"敢为人先",深受湖湘文化"力行践履、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精髓的熏染与影响,它不是盲目比较意义上的"敢"或"先",而是反映了湖工人思变求新、勇于探索的精神状态,蕴涵着湖工人不尚空谈,躬行实践,根据时代变化和校情, 不断探索最能发挥比较优势、彰显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的价值追求。

校徽

主体图案为“湖南工程学院”英文缩写“H、I、E”的合体,艺术地绘成展翅翱翔的飞鸟既体现了我院团结诚信,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意志,又显示了两校联合,大展宏图的活力,显现了“博学致远”的意境。

飞鸟象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来日鹏程万里。三条飞翼又仿若伸展的树叶,象征着青春和活力。这三条线及代表我院高素质、创造性、应用型的三大人才培养目标,又将天时、地利、人和统一在高尚的境界中。

外形为圆形,采用正规的校徽格式表明我院是在完整体制和办学方针的,具有严谨、庄严的气氛。蓝色代表广阔的前景、渊博的学识和成熟的理念。

校歌

第一段第二段
相聚湘江之滨踏着伟人足迹扬起青春的风帆遨游知识的海洋团结,严谨,我们同舟共济!诚信,创新,我们昂扬奋起!同学们,同学们!让青春永远闪光,让理想拥抱辉煌!沐浴楚风古雨承载湖湘灵韵肩负民族的重托铸就时代的篇章笃学求索,我们自强不息!振兴湖工,我们矢志不渝!同学们,同学们!让青春永远闪光,让理想拥抱辉煌!拥抱辉煌!

知名校友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李伟国尚锐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敖中华珠海市奥美伦精细化工公司总经理
田宇峰湘潭三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戚安俊扬州安凯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北平湖北校友会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处长高大林湖北校友会副会长、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陈岳堂
党委副书记、院长易兵
副院长陈赤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罗毅平、张小刚、向前、魏克湘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齐路良
正院级督导员娄炳林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学校官网[2]

学校荣誉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校园”称号。[13]

2021年7月,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2年4月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32名[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