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由网友(仙女味的软糖)分享简介:宜宾教院(Yibin University,简称宜院)是1所位于4川省宜宾市的省属整日制综合性平凡原科院校,是“党修树模低校”、4川省“3齐育人”综合鼎新试点低校、“4川省照章治校树模黉舍”。现任党委书忘蔡乐才。[一]校训是“求真、求是、开搁、立异”。[二]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黉舍有江北老校区以及临港新校区,总面积二三零...

宜宾学院(Yibin University,简称宜院)是一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蔡乐才[1]校训是“求实、求是、开放、创新”。[2]

宜宾学院 含学校简介 2017年招生情况 学校地址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江北老校区和临港新校区,总面积2300亩,有教职工1649人,开设本科专业63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其中,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2]

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2]

截至2022年,宜宾学院位列软科“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第413名[3]

中文名

宜宾学院

外文名

Yibin University

简称

宜院

创办时间

1978年

知名校友

卓志、冯涛、刘光远、王萍、欧秀川、王瑞平、潘雪松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四川省

本科专业

十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3个

邮编

644000

占地面积

1300亩

全国综合排名

413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

校训

求实[4]、求是、开放、创新

校歌

铸就辉煌[5]

院校代码

10641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宜宾

校址

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大学路三段5号

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要奖项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院系设置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智能制造学部

校舍面积

38万平方米

党委书记

蔡乐才

国家一流专业

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

历史沿革

  •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75年创建的“社来社去”试点班和宜宾地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址在原南溪县李庄镇白庙村。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宜宾师范专科学校。

1987年,学校迁往宜宾市江北桥溪湾。

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前身为1939年兴办的“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

1949年12月,宜宾解放,学校更名为“川南宜宾师范学校”。

1952年12月,学校再次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

宜宾教育学院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宜宾教育学院)是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3月28日批准建立。

2000年7月14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教育厅报送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宜宾师范学校建制,将宜宾师范学校并入宜宾教育学院的请示,不久即得到省教育厅批复同意。

合并发展

2001年5月1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含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宜宾学院。

2012年,宜宾学院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2013年12月,宜宾学院与西华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2019年7月12日,成为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6]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7]

2021年1月,成为宜宾高校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8]

办学条件

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开办有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5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9]

  • 本科专业
宜宾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序号所属学院专业名称修业年限专业类
1宜宾学院法学院法学四年法学类
2知识产权四年法学类
3社会工作四年社会学类
4宜宾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类
5教育学四年教育学类
6应用心理学四年心理学类
7小学教育四年教育学类
8宜宾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四年体育学类
9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四年体育学类
10宜宾学院外语学院英语四年外国语言文学类
11日语四年外国语言文学类
12宜宾学院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数学类
13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数学类
14宜宾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四年化学类
15制药工程四年化工与制药类
16环境工程四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7应用化学四年化学类
18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地理科学类
19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四年机械类
20物理学四年物理学类
21电子信息工程四年电子信息类
2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电子信息类
23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计算机类
24教育技术学四年教育学类
25软件工程四年计算机类
26数字媒体技术四年计算机类
27宜宾学院矿业学院采矿工程四年矿业类
28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9生物工程四年生物工程类
30生物科学四年生物科学类
31生态学四年生物科学类
32农学四年植物生产类
33应用生物科学四年植物生产类
34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四年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35旅游管理四年旅游管理类
36工程管理四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7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经济与贸易类
38工商管理四年工商管理类
39财务管理四年工商管理类
40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公共管理类
41行政管理四年公共管理类
42思想政治教育四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43人文教育四年教育学类
44劳动与社会保障四年公共管理类
45公共关系学四年公共管理类
46宜宾学院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四年音乐与舞蹈学类
47音乐学四年音乐与舞蹈学类
48舞蹈表演四年音乐与舞蹈学类
49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四年中国语言文学类
50汉语国际教育四年中国语言文学类
51广播电视学四年新闻传播学类
52广播电视编导四年戏剧与影视学类
53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四年美术学类
54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设计学类
55环境设计四年设计学类
56产品设计四年设计学类
宜宾学院川茶学院茶学四年农林类
应用生物科学四年食品类
动植物检验检疫四年牧渔类
57农学四年农林类
58宜宾学院中美应用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四年机械类
软件工程四年计算机类
食品科学和工程四年食品类
社会工作四年管理类
工商管理四年管理类
环境工程四年环境化工类
宜宾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四年制造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年建筑类
参考资料:[10][11]
  • 专科专业
宜宾学院专科专业设置
序号所属分院专业名称学制
1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年
2图形图像制作三年
3教师学院学前教育三年
4语文教育三年
5数学学院数学教育三年
6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三年
7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三年
8美艺学院艺术设计三年
9矿业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三年
10政管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三年
11法学院法律事务三年
(注明:以上信息截至2018年7月)[12]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64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1人,博士410人(其中外籍博士38人),硕士849人,有高级职称教师460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教授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2]

杰出专家/杰出人才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蔡乐才、高曾辉

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郭鹏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赵先明、郭五林、郭鹏、王藩侯

四川省高校教学名师:高曾辉、彭贵川、王玲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谭超、陈世海、刘敏、邓中文、唐国强、邵菊香、魏琴、闵军、高曾辉、郭鹏、蒋德均、肖乾利、白玉林、王藩侯

四川省优秀教师:郭鹏

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文华

宜宾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谭超、覃凤清、许泽宏、肖乾利、曾德宏、刘敏、李忠、高曾辉、黄浩、李成文、赵丽萍、张森、罗通、屈川、黄小慧、白玉林、刘强、王藩侯

宜宾市拔尖人才:屈川、杨永明、何一、江传彬、邵菊香、郭鹏、魏琴、邱军、魏琴、曾德宏

宜宾市骨干人才:张超、黄飞、陈世海

宜宾市教书育人楷模:阳丽

宜宾市师德标兵:朱浸华

宜宾市优秀教师:王玉霞、徐慧远

宜宾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超、李成文[13]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4月,宜宾学院有国家级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建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34门。

国家级综合改革专业(1个):社会工作

省级特色专业(5个):社会工作、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生物工程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生物工程

省级综合改革专业(8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生物工程、物理学、法学、音乐表演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工程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综合人文素质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需求导向工程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17门):演讲学、写作学、生物技术概论、数学物理方法、企业战略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动物学、教育原理、数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市场营销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田径、高等代数。

  • 学生成绩

2011年至2016年,宜宾学院学生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41个、省级竞赛奖项309个,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大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的全国一等奖32项。

  • 学院获奖

截至2016年4月,宜宾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 400佳单位”、“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1年10月,宜宾学院与西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取得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7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资格;并培养了相关校级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11个。

校级一级学科(7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化学(培育学科)

校级二级学科(11个):社会学、刑法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数字媒体技术、音乐与舞蹈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国际贸易学(培育学科)、新闻学(培育学科)、行政管理(培育学科)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校地、校校、校企合作,与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合作学校交流学习;举办成建制的“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培训项目”,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学校与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健全的师生交换往来的机制;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签订协议,在校生可赴德国攻读硕士德制工程师;学校正式组建了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正在加紧筹建中俄艺术学院等国际化学院。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澜湄六国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有澜湄汉语学院。(数据截止2019年4月)

文化传统

  • 校徽

校徽以宜宾的“宜”字为主要创意思路,“宜”既表现了宜宾学院的区位,也蕴含宜宾学院于宜宾扎根,与宜宾同成长共发展的含义。

”宜“字通”仪“即法度、标准;通”谊“即合理的道理、行为;具有丰收、恰当、正好。得其所也等积极向上的寓意。

校徽造型及寓意解释

校徽整体取钟的外形,合“洪钟大吕”之寓意,表明宜宾学院作为高等学府肩负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使命,树“正大、庄严、和谐、博雅”之风,也必将有振聋发聩,声名远扬之效。

“钟”之引申含义:彰显宜宾学院人为宜宾学院的影响力提升而弘扬正能量的气概。

校徽内部似“多”字,既蕴含宜宾学院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莘莘弟子汇聚学院,多字又具有“人才聚焦、成果聚焦、服务聚焦”的含义;同时“多”字造型如双手互握,传递了宜宾学院师生员工相互成就、帮助与呵护的真诚与热情。意指学院人齐心协力,奋力谱写转型发展新篇章。

校徽内部以“宜”之篆字为主体,并一线贯通,与外圆相连,寓意我院接天地浩然之气、融通海内外优势资源,必将积健为雄,蓬勃发展。该校徽整体设计创意与风格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和”“合”文化。圆通的外型寓意和谐环境,也表达了学院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氛围。校徽形似“大”与“家”,蕴含宜宾学院办学目标为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的愿景,也寓意宜宾学院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的家国情怀和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我校的愿景和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内涵[14]

  • 校训

厚德、博学、笃行、精进

校园文化

  • 文化活动

学院存有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院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统揽,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主线,开展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文艺等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含绿茵杯足球赛、篮球比赛、大型文艺演出、校园歌手大赛、大学生青春风采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各类学术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

该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新航道杯”全国校园歌手大赛、全国推新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四川赛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多人获得全国和省级一、二、三等奖。

2011年恰逢建党90周年,宜宾学院有组织了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 学生社团

根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以下社团:

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弘声艺术团、教职工广场健身舞协会、象棋、围棋协会、教职工羽毛球协会、教职工桥牌协会、教职工钓鱼协会、教职工游泳协会、女教职工民间舞蹈协会、教师健美协会

学生影视文化传播中心(校园电视台)、广播通讯社(“校园之声”VOC广播电台)、校报记者团(《宜宾学院报》)、政府管理学院通讯社、教师教育学院通讯社

江岚文学社、凤凰文艺联合会、大学生演讲爱好者协会、影视研究协会、大学生曲艺协会、汉服与汉文化爱好者协会、茶道学社、三源市场研发社、投资 创业协会、会计爱好者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万学职业精英社

读行者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学生工作导刊》)、考研俱乐部、社会科学读书协会、管理学社、数学建模协会、早期教育协会、英语俱乐部、流畅日语协会、对外汉语交流协会(双语协会)、学生法律协会、社会工作协会、爱心协会

动漫社(布拉斯托邦动漫社)、书画爱好者协会、网页设计协会、尚品设计精英社、器乐协会、舞者俱乐部、声乐爱好者协会、街舞爱好者协会、化妆协会、手工协会

足球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健美操协会、裁判爱好者协会、定向运动协会(冬季定向运动协会)、双节棍协会、自由之风轮滑爱好者协会、若巴士特Robust跆拳道双节棍俱乐部

军事爱好者协会、飞Young社、食药用菌社团、环境保护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化工设计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科技创新协会、大学生创新学会、百度宜宾学院吧俱乐部。

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7月,宜宾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1项;省部级项目69项、市厅级项目314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项;获四川省教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2项;获宜宾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52项。全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260余篇;被SCI、EI、ISTP、CSCD和CSSCI等收录500余篇。

宜宾学院2006-2013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
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立项时间项目来源
1谭超近红外光谱组合集成化学计量学模型的肠癌诊断方法研究2013年国家自科基金
2郭鹏三种亚洲蝮蛇的比较分子系统地理2013年国家自科基金
3眭剑碳化硅表面碳基水润滑涂层的多元复合设计与摩擦学性能研究2013年国家自科基金
4谭超2013年暑期西部高校化学骨干教师培训2013年自科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5许京元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再认识研究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
6雷安军西部地区宗教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及其法治化管理模式研究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
7汪明义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机制研究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基金
8杨永明中国现代哲学主体意识重构问题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
9崔风暴低碳政策体系优化及演进路径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
10高曾辉非傍轴电磁光束的偏振奇点及其演化新特性研究2012年国家自科基金
11邓凯分布式天线OFDM中针对多频偏的补偿技术研究2012年国家自科基金
12覃凤清图像及视频盲超分辨率重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012年国家自科基金
13阳万安主动胶囊机器人在肠胃道中运动和导航机理研究2012年国家自科基金
14陈世海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体系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
15罗红昌汉语韵律语法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
16郭鹏中国竹叶青蛇属Viridovipera的分子系统与形态进化2009年国家自科基金
17郭鹏原矛头蝮属两物种的种下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2006年国家自科基金
参考资料: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7月,宜宾学院建有省级科研平台4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9个;成立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4个四个校级研究中心等32个科研机构。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固态发酵资源与利用实验室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4个):发酵资源与利用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香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过程分析与控制实验室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水运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省博士创新实践基地(1个):中国酒文化博士创新实践基地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长江上游航运物流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4个):“宜宾酒产业与酒文化研究中心”、“宜宾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宜宾轻纺与化工研究中心”、“宜宾电子与机械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7月,宜宾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661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1万册,电子图书500多万册。

学术期刊

《宜宾学院学报》于1979年创刊,2001年正式更名为《宜宾学院学报》,为月刊,是一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等多家文献检索机构收录。该刊2002年被评为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2003年被评为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获“全国优秀学报”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15]

学校荣誉

2009年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6]

2022年4月,宜宾学院以总分112.7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13位。[3]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蔡乐才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鲁飞
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徐其虎
党委常委、副院长、党委委员王藩侯、周广均、王如渊、罗娅君、白玉林
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党委委员华曦
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党委委员李成文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宜宾学院官网[17]

杰出校友

卓志: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8]

屈中权: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志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

刘光远: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务),市行政学院院长(兼)

王萍: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筠连县委书记

欧秀川: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瑞平:武侯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人南商务区推进办党组书记、区楼宇办党组书记[19]

潘雪松:金牛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

翁庆平:纳溪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

孙顺斌:什邡市委常委、什邡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蔡晓鹏:宜宾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朱昌建:遂宁市安居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何学其:宜宾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冯涛:宜宾丝丽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校园环境

硕勋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