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民族类公办院校)

由网友(故人步步远)分享简介:贵州平易近族大教(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简称贵平易近大)位于贵州省贵阴市,隶属贵州省国民当局,是新中国创立最先的平易近族院校之1,是贵州省重心设置装备摆设低校、贵州省国民当局以及国度平易近委共修低校、教诲部原科讲授事情程度评价优异等次低校、接管中国当局惩教金去华留教熟低校。[一]现任党委书忘褚庆幸、校少王林。[二]校...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1]现任党委书记褚光荣、校长王林[2]校训为“自强不息、全面发展”。[3]

贵州民族大学 搜狗百科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共有花溪校区、大学城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2009.8亩、校舍面积共79.6万平方米。学校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196人。[1]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的贵州民族学院,1959年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后被撤销。1974年,国务院批准恢复贵州民族学院。2007年5月学校增列为贵州省级重点建设大学。2008年3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2012年4月,贵州民族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4]曾培养出张鹏程、杨艺华、石小莉等杰出校友。[5]

截至2022年,贵州民族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第5名[6];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73名[7]

学校代码

10672

简称

贵民大(GMU)

学校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

学校类型

民族类

所属地区

中国 贵州贵阳

邮编

550025

知名校友

唐世礼、唐建荣、蒙启良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7个

校训

自强不息、全面发展

全国综合排名

489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

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中文名

贵州民族大学[1]

ABC排名

第273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9]

英文名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51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属性

省部共建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2007年)

现任校长

王林

旧称

贵州民族学院

主管部门

贵州省人民政府

博士点

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校歌

《高原雪松,花溪河畔》

主要院系

法学院[8]、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体育学院等

学校官网

http://www.gzmu.edu.cn/

党委书记

褚光荣

本科专业

74个

历史沿革

1951年3月,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向西南军政委员申请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的请函。

1951年3月1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的通知。5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开办普通干部政治班。

1952年,贵州省省委决定破土动工修建。成立民族文工团。

1953年初,学院从贵阳市普陀路迁至花溪,学校开办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干部轮训政治班、干部轮训文化班,共轮训了2480名少数民族在职干部。

1954年,学校开办干部轮训文化班,民族研究室成立。

1955年,学校开办预科初中部。

1956年,学校制订了十二年规划,陆续开办民族语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艺术系等,民族研究室扩大为处级单位,并逐步办成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

1956年秋,学校开办了预科高中班、艺术中学部、民族语文班。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包括全体教师及其设备)调整到贵州民族学院,成立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

1956年10月,学校开办民族语文班。该班办了两期,第一期招收学生194人,有苗、布依两语种。

1957年,学校成立艺术师范专修科。

1958年,学校成立民族语文系。

1959年,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后被撤销,按上级指示,民族研究室的全部人员和全部文物、资料并入贵州省少数民族研究所。

1974年,经国务批准恢复贵州民族学院。

1977年,学校开始恢复后第一届高考招生100人,成立中文系、政治系。

1981年,学校成立数学系。

1982年,学校成立干训部。

1983年,学校成立历史系。1984年,成立物理系,恢复成立艺术系。

1986年,学校成立法律系、管理系、马列主义教研室。

1988年,学校成立社会学系、预科部。

1989年,学校成立社会科学部(由马列主义教研室改建)。

1990年,学校成立中专部,外语系。

1991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处。

1992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化学系、傩文化研究中心。

1993年,学校成立委培部、旅游系、体育系。

1996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撤销成人教育处、函授部、委培部)。

199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1年,学校成立清溪学院。

2002年,学校清溪学院更名为人文科技学院。

2002年.学校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2003年,成立预科教育学院(由预科部和中专部合并)。2004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成立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

2006年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硕士专业6个。

2007年5月,学校入选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

2008年3月,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贵州民族学院在北京举行,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

2009年6月,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2010年3月,学校获得硕士学科一级学位6个,下设35个二级学科。学校成立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

2011年5月,贵州民族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在学校体育场举行。

2012年4月,贵州民族学院正式贵州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贵州民族大学按照一校两校区建设文件。

2013年7月,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成立。成立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处更名为研究生院。9月,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并招留学生80人。

2015年,学校成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4]

2018年9月,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对口支援协议。[10]

2019年11月,贵州民族大学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11]

办学条件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

院系设置

类别

院系

二级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理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

研究生院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

资料来源:[12]

贵州民族大学2022年本科(预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院

专业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

贵州民族大学政治与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4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4

管理学

会计学

4

管理学

金融学

4

经济学

经济学

4

经济学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法学

4

法学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民族学

4

法学

历史学

4

历史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4

历史学

文化产业管理

4

管理学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

4

法学

社会工作

4

法学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4

法学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4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4

教育学

认知科学与技术

4

教育学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4

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4

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

4

文学

图书馆学

4

管理学

图书馆学(彝文文献保护)

4

管理学

汉语国际教育

4

文学

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4

文学

日语

4

文学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

4

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4

艺术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艺术学

贵州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理学

统计学

4

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工学

人工智能

4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工学

软件工程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4

工学

应用物理学

4

理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工学

自动化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生态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5

工学

土木工程

4

工学

工程管理

4

工学

城乡规划

5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4

管理学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4

艺术学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

4

艺术学

音乐表演

4

艺术学

音乐表演(民族特色表演)

4

艺术学

舞蹈表演

4

艺术学

舞蹈学

4

艺术学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

4

艺术学

环境设计

4

艺术学

产品设计(民族民间美术技能)

4

艺术学

书法学

4

艺术学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

4

教育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

教育学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药学

4

理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4

理学

制药工程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4

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工学

贵州民族大学东盟人文学院

老挝语

4

文学

泰语

4

文学

越南语

4

文学

预科教育学院

少数民族预科

1

——

参考资料来源:[13]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119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7人,副高职称人员55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19人,硕士学位人员822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14]

教学名师

类别

姓名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吴大华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学立、吴大华、王凤友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张学立

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杨昌儒(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唐德松(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吴晓萍(社会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

吴有富、谢治菊、朱四喜

贵州省核心专家

张学立、吴大华

贵州省级高校教学名师

黄咏、毛为民、汪文学、洪震声、吴有富、贺又宁、王建平、肖唐金、龚锐、管兵

备注: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内容不全,故列举部分

贵州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带头人审批时间
1民族法教学团队张艾清2009年
2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科教学团队王林2009年
3民族地区社会学本土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吴晓萍2010年
4中国文学教学团队汪文学2011年
5民族地区社会学本土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杨昌儒2012年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1]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院

批准时间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中国人的精神传统

文学院

2014年

省级精品课程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4年

社会学概论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5年

刑法学

法学院

2005年

现代汉语

文学院

2006年

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2006年

黑白木刻

美术学院

2007年

数学模型

理学院

2007年

数据结构

理学院

2008年

旅游礼仪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2008年

特色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审批时间备注
1旅游管理龚锐2007年国家级特色专业
2社会学吴晓萍2007年国家级特色专业
3法学张艾清2007年国家级特色专业
4统计学吴有富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业
5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龙耀宏2007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6数学与应用数学王林2007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7民族学杨昌儒2008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8汉语言学杜国景2008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9体育教育郭颂2008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10美术学王建山2008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11应用化学谢兵2011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12音乐学徐小明2012年贵州省级特色专业
资料来源:

贵州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序号年份负责人项目名称学院
12013年颜春龙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传媒学院
22013年宋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院
32014年张红建筑工程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建筑工程学院
42014年张明生软硬件复合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机制研究信息工程学院
52014年杨成环境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62015年肖唐金多彩贵州文化英语传播卓越人才培养外国语学院
72016年廖军华旅游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资料来源:

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序号中心名称负责人获得时间
1数学与统计建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吴有富2012年
2法学与民族法治教学实训中心杨正万2009年
3民族文化实验实训中心杨昌儒2009年
4现代传播和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颜春龙2007年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年份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电子工作室创新性建设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2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3影视艺术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思考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4“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5以文化为第一视野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教学研究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6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中的教学实证研究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7网络自主学习对英语听力学习效果的体现成果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8苗族多声部混声重唱的教学研究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9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贵州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有4个区域一流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博士培养项目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学位授权点代码

学位授权点名称

获批年份

招生时间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1

0303

社会学

2012

2013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

0301

法学

2011

2012

2

0303

社会学

2011

2012

3

0304

民族学

2011

2012

4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2011

2012

5

0503

新闻传播学

2018

2019

6

0701

数学

2011

2012

7

0702

物理学

2018

2019

8

0711

系统科学

2018

2019

9

0714

统计学

2011

2012

10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8

2019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

0351

法律

2009

2010

2

0352

社会工作

2018

2019

3

0451

教育

2018

2019

4

0452

体育

2018

2019

5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2021

2023

6

0551

翻译

2021

2023

7

0552

新闻与传播

2014

2015

8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2018

2019

9

0855

机械

2021

2023

10

0856

材料与化工

2016

2017

11

0857

资源与环境

2014

2015

12

1055

药学

2021

2023

13

1251

工商管理

2021

2023

14

1252

公共管理

2021

2023

15

1254

旅游管理

2021

2023

16

1255

图书情报

2021

2023

17

1351

艺术

2014

2015

参考资料来源:[15]

贵州民族大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序号

名称

时间

学院

备注

1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14年

文学院

——

2

生药学

2014年

民族医药学院

培育

3

工商管理

2019年

商学院

——

4

体育学

2019年

体育与健康学院

——

参考资料来源:[16]

贵州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门类

审批时间

负责人

1

民族学

社会学科

2011年

杨昌儒

2

数学

理学学科

2011年

王林

3

法学

社会学科

2011年

张艾清

4

新闻传播学

人文学科

2012年

颜春龙

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人文学科

2014年

胡晓东

贵州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门类

审批时间

负责人

1

民族学

社会学科

1992年

杨昌儒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人文学科

2000年

汪文学

3

法学

社会学科

2002年

张艾清

4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学科

2002年

王林

5

社会学

社会学科

2006年

吴晓萍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学科

2006年

白明政

7

统计学

理学学科

2014年

吴有富

8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学学科

2015年

王凤友

9

文艺学

文学学科

2015年

汪文学

2022年5月,贵州民族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273名。[9]

学术研究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1]

国家民委人文重点社科研究基地: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多彩贵州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7]

贵州重点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级实验室:数学模型与信息处理省级实验室

贵州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反贫困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民族药(苗药)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民族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法制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医药研究中心

贵州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机器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数学建模及其应用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机器智能产品研发创新团队

独立建制科研机构: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院法学研究院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
资料来源:

挂靠学校的科研机构:

贵州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衣学会
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
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回族学会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84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及委托项目子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7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200余部。

2015年,学校共获国家级项目24项(含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和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各1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5项(含两个重大招标项目的子项目),国家自科项目9项,科研项目经费突破1000万元(含横向项目经费100万元)。省部级项目立项6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29项,省社科规划办项目8项,国家民委项目22项,团中央项目1项,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项目1项,省古籍办项目2项,省领导圈示课题4项。此外,还获省教育厅项目42项,贵阳市规划项目2项,其他课题6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序号类别课题名称负责人
1一般项目清末新政直隶地方政治变革研究曹振华
2一般项目元明清时期国家政权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法律控制研究杨 军
3一般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王 俊
4一般项目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众法律观念变迁研究潘志成
5一般项目新诗写作背景下的旧体诗研究(1917-1927)周 军
6一般项目南岭走廊瑶族“奏铛”歌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陈敬胜
7一般项目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市场化研究巴义名
8青年项目苗族史诗《亚鲁王》社会功能研究杨 兰
9青年项目西南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村官”调查研究蒋桂珍
10西部项目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李 浩
11西部项目“跨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喻 健
12西部项目西南乌江流域经济文化走廊研究龚 锐
13西部项目苗瑶语核心词比较及认知研究胡晓东
14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石开忠
15重大项目子课题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张学立
16重大项目子课题世界苗学通史李天翼
资料来源:
  • 科研数据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00余项。

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度获奖一览表

序 号

获奖作者

获奖成果名称

奖励名称

颁奖单位

获奖等级

1

康红梅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市民化意愿研究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二等奖

2

肖远平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三等奖

3

廖军华

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三等奖

4

娄世桥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滇中多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三等奖

5

颜水生

民族故事的多样讲述与中华精神的当代传承--201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多维发展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三等奖

6

王国勇、赵丽萍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治理问题探析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国家民委

三等奖

7

付江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研究

贵州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贵州省教育厅

二等奖

8

康红梅

生态扶贫老年移民的适应性教育

贵州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贵州省教育厅

三等奖

9

刘辉武

社会问题导向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

贵州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贵州省教育厅

三等奖

10

石玉昌

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

贵州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贵州省教育厅

三等奖

参考资料:[1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87.12万册。图书馆拥有131.53万册纸质文献和27TB的电子资源,其中电子图书103万册,13个自建数据库。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主要包括贵州世居民族文献、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傩文化资料、民族文化藏品等。收藏了古老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以及汉文古籍3万4千余册;收藏了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资料约5万余册;拥有尚未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文献资料约4万件。“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初步建成。

  • 学术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学报曾获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首届评比二等奖(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报评比“质量进步奖”(1999年)。199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评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库等机构评为“核心期刊”。2010年十月,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样优秀社科期刊”。[19]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卢旺达、孟加拉国、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立陶宛、埃及、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24个国家留学生近400人。[1]

合作交流院校
类别院校
千人留学计划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大叶大学、英国格林多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
菲律宾合作项目菲律宾黎牙实比圣语学院、菲律宾卡拉潘圣语学院、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
泰国合作项目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大学
日本合作项目日本大和语言教育学院、日本OLJ Language Academy学院、日本九州龙谷短期大学
美国合作项目美国地区社会发展基金会、美国莫瑞州立大学、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
英国合作项目英国格林多大学
台湾合作项目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南亚技术学院、台湾和春技术学院、台湾明道大学、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台湾玄奘大学
韩国合作项目韩国祥明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全州大学、韩国善邻大学、韩国韩东大学
俄罗斯合作项目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
荷兰合作项目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
法国合作项目米歇尔·德·蒙泰涅波尔多第三大学
资料来源:[20]

文化传统

  • 校训

自强不息,全面发展

释义:“自强不息”指自己自觉地努力向上,开拓奋进,永不懈怠,造福天下,振兴中华。“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强制自己,努力奋进,坚持不懈,造福天下。

“全面发展”指自己自觉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校园精神

奋发蹈厉,庄敬自强

释义:奋发,是指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所谓“蹈厉”,是指手足齐动,踏地猛烈,形容精神奋发,意气昂扬。有成语“发扬蹈厉”,语出《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孙希旦集解:“发扬蹈厉,以奋其武,将帅勇决之气也。”

所谓“庄敬”,端庄持重,踏实敬业。语出《礼记·乐记》:“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

所谓“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有成语“自强不息”,语出《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校徽
释义:用象征民族字母“M”组成一个永远前进的视觉符号,17条多姿多彩的发展线条(其意为贵州省的17个世居民族),寓意了贵州省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外形的大圆象征各民族大团结,也有贵州字母“G”的含义。

资料来源:
  • 校歌
《高原雪松,花溪河畔》代王凤友词唐德松曲你来自美丽的苗乡,我来自欢乐的瑶寨。你来自鼓楼侗乡,我来自乌蒙彝村。民族兄弟拥抱高原雪松,各族姐妹汇聚花溪河畔。啊… 高原雪松!花溪河畔!高原雪松!花溪河畔!晨光中书声状元桥,星辉里侗歌励志山。细雨中漫步樱花路,阳光下写生笔架山。跳起竹排舞啊,放飞理想。吹起竹芦笙啊,尽情呐喊。啊… 高原雪松!花溪河畔!高原雪松!花溪河畔!

资料来源: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褚光荣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杨声国、张鹏程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吴嶷晖
党委委员、副校长周杰、任达森、黄其松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贵州民族大学官网[2]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

职务

任期

朱煜如

教育长(校党委书记)

1951年-1955年

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1956年-1959年

院筹备组长

1975年-1976年

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7年

方士新

院党委书记

1957年-1959年

杜竹林

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8年-1980年

院党委书记

1981年-1984年4月

常爱德

校党委书记

1984年4月-1991年3月

伍治国

1991年3月-1994年9月

刘明富

1994年9月-2000年12月

高万能

2000年12月-2013年5月

王凤友

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

张学立

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

褚光荣

2020年1月至

资料来源:[21]

历任校长

姓名

职务

任期

徐运北

院长

1951年至1954年

杨汉先

1954年至1959年

安毅夫

1981年至1989年3月

名誉院长

1989年3月至1998年9月

伍治国

院长

1991年3月至1995年10月

潘世钧

院筹备组成员

1975年至1976年

院党委副书记

1984年至1989年

院长、院党委副书记

1995年9月至2001年元月

伍鹏程

副院长

2000年5月至2001年元月

院长

2001年元月至2002年2月

吴大华

院长

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

王凤友

校长

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

张学立

校长

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

资料来源:[21]

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蒙启良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唐世礼贵州省人大常委副主任
金安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石松江贵州省老干部局局长 贵州省组组部副部长
唐建荣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昌儒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
吴晓萍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
蒙秋明贵阳学院党委书记
吴一文毕节学院副院长
姬异丹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
陈明刚毕节学院副院长
黄 平贵州省民委副主任
杨永英黔西南州委副书记, 州人民政府州长
吴爱平贵州省妇联副主席 党组成员
龙 刚黔西南州政协主席
杨 云黔南州委副书记
麻绍敏遵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罗晓红安顺市政府副市长

学校荣誉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先后五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贵州省‘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先后十五年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2]

2021年2月,贵州民族大学武装部被授予“贵州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9月,拟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单位名单。

2022年3月,入选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2022年4月,贵州民族大学团委入选第七届“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名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