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市综合类公办院校)

由网友(我也就玩玩而已i)分享简介:平顶山教院(简称平院,Pingdingshan University)是1所经教诲部核准、由河南省国民当局主理的综合性整日制平凡原科院校,座落于平顶山市,是硕士教位授予立项设置装备摆设单元、河南省转型成长试点低校、河南省树模性使用技能类型原科院校、CDIO工程教诲同盟成员单元。[一]现任党委书忘华小鹏,院少苏晓红。[二]校训为...

平顶山学院(简称平院,Pingdingshan University)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平顶山市,是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1]现任党委书记华小鹏,院长苏晓红[2]校训为“厚德、博学、求是、创新”。[3]

平顶山学院校园风景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平顶山学院有湖滨和崇文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4.6万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单位,5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医、教、经、法、艺等九个学科门类,重点建设电气信息类、化工环境类、经济管理类、文化创意类、教师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六大学科专业群。有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职工1600余人。[1]

平顶山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10月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77年8月经批准在平顶山市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于1984年改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1]

截至2022年,平顶山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44名[4]

中文名

平顶山学院

外文名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简称

平院

院校代码

10919

创办时间

1977年

类别

公办高校

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要奖项

省级文明单位

高职专业

8个

全国综合排名

444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5]

现任院长

苏晓红

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校歌

《用太阳点燃我们的青春》

校庆日

10月19日

主要院系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陶瓷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

校址

湖滨校区:平顶山市新城区未来路南段 崇文校区:平顶山市新城区崇文路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河南省

本科专业

55个

党委书记

华小鹏[2]

本科招生电话

0375-2657796、0375-2657677、0375-2657797

历史沿革

1959年10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平顶山师范学校,1961年9月平顶山师范学校停办,1973年7月恢复办学,定名为平顶山市师范学校。[6]

1977年8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在平顶山市师范学校设立大专班,大专班设中文专业和数学专业各1个班,同年,每班各招生50人。

1984年5月,在平顶山市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平顶山市历史上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同年,建设路校区开始建设,次年开始招生。

1992年4月,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位于新城区的校区工程建设;同时,专升本的申报也在准备和进行中。

2003年8月,河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对学校申报设置平顶山学院的“专升本”工作进行考察。

2004年5月13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在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平顶山学院,同时撤销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3年8月,平顶山市卫生学校整体划转并入平顶山学院。[6]

2014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4月,学校成功入选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7]

2020年2月,平顶山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揭牌暨开班仪式在网上正式举行。[8]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教师9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4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聘请包括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领军人才在内的一批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1]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5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9][10]

专业设置一览表
院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商务英语、翻译、西班牙语/
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
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生态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平顶山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
平顶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金融工程/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保险学/
平顶山学院旅游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城乡规划、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法律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护理学、药学护理、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
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动漫制作技术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表演/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参考资料:[10][11]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化学工程、生态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小学教育[12][13][14][15][16][17]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戏剧影视文学[18]、小学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软件工程[19]、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

省级精品课程:小学教育心理学、软件工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中国现当代文学[17][21]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软件工程[22][23]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基础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25][26][27][28]

学术研究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林业厅重点实验室,3个平顶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29][30][31]

平顶山学院科研平台、机构一览表
省级科研平台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
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压智能电器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鲁山花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伏牛山区濒危植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高压智能电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物联网与智慧医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特种石墨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陶瓷研究所
1个河南省林业厅重点实验室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1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
市级科研平台4个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电材料与绝缘材料重点实验室
煤盐化工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平顶山市医学虚拟仿真重点实验室
平顶山市抗炎免疫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3个平顶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先进尼龙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口腔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智能输配电装备研究创新团队
5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高压电气装备失效防护与安全服役创新团队
纳米光电材料与绝缘材料及其应用创新团队
低山丘陵区植物逆境适应与调控创新团队
段店窑古陶瓷研究创新团队
功能半导体材料开发与应用创新团队
参考资料:[9][31][32][33]

科研成果

截至2012年,学校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9项,结项(鉴定)省(部)级科研项目84项,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25项,其中获奖项目47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791余篇,其中在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多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90余篇。[34]

2011年,学校陶瓷研究所的“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研究”,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完成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的技术研究,恢复了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35]2015年成功烧制出以嫩黄釉、黄凝露釉、琥珀釉、鹅黄釉为代表的“东窑·浦东陶瓷”,这两项技术填补了中国陶瓷研究领域的空白。[36]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5月,平顶山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74.14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15.15万种,涵盖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医等多个学科,特别是收藏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民国丛书》、《经义考》、《玉海》、《三怡堂丛书》、《愚斋存稿初刊》、《太平御览》以及河南地方志等特色珍贵文献资源;中文纸质报刊1000余种;购置、自建和共享有同方知网学术期刊总库、无尽藏学术期刊资料库等中外文数据库30个。

  • 学术期刊

《平顶山学院学报》是学校主办的一本学术性理论期刊,创刊于1986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1月开始公开发行,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检索核心期刊。

学报开设有“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应用数学”、“中部崛起论坛”、“传统文化研究”等常设栏目,其中“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中部崛起论坛”是专栏。[37]

合作交流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郑州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了教学与科研合作。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高集团、亚坤集团、大河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等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平煤神马学院、平高学院、亚坤学院等行业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信访局、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共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院、河南人民信访与社会问题研究院、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9]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

学校徽志为圆形,由白色外圆环和绿色内圆组成。白色外圆环上方为红色的中文校名“平顶山学院”,下方为黑色的英文校名“Pingdingshan University”,圆环中部左右两个红色圆点分别代表两个校区。绿色内圆上有象形图案,喻意飞翔的雄鹰、扬帆远航的帆船、翻开的书页。

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和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6]

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平坦铺展,顺承天道(规律)而动;君子(有德之人)应效法大地,以无比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校训中的“德”,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

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校师生都应学问广博,在专攻某一专业的同时广泛地拓展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厚德、博学”的基本涵义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它要求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人品和才学两个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谓做学问要根据事实、实证,求索真知或正确结论。校训中的“求是”,着重倡导一种学习、研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创新,《尚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求是、创新”要求师生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发现新问题,建立新理论,创造新业绩。“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从本质上揭示了平顶山学院人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38]

校歌

《用太阳点燃我们的青春》[6]

(作词:郑黎阳,作曲:张新民)

歌词:

清清湛河水,巍巍平顶山,新兴的中原名城,镶嵌一座美丽的校园。

桃李春光明媚,杨柳秋色烂漫,这里有科学的殿堂,这里是教师的摇篮。

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科教兴国,任重道远,

用太阳点燃我们的青春,照耀祖国灿烂的明天,照耀祖国灿烂的明天;

清清湛河水,巍巍平顶山,悠久的中原文化,滋润一座年轻的校园。

园丁尽心培养,学子发奋钻研,这里有创新的阶梯,这里是奋进的起点。

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追求真理,不怕艰险,

用太阳点燃我们的青春,照耀祖国灿烂的明天照耀,祖国灿烂的明天照耀祖国灿烂的明天。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华小鹏
院长苏晓红
党委副书记袁桂娥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建伟
副院长李波、程永华、于长立、侯延民、郑东丽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高峰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平顶山学院官网[2]

学校荣誉

2020年1月,平顶山学院网络管理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获得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2年4月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44名[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