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2023最新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百科介绍)

由网友(芣哭芣閙芣炫耀)分享简介:中国南京云锦专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修邺区,是中国独一的云锦业余专物馆、国度3级专物馆,首要铺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人民族织锦艺术,是“新金陵4108景”之1。云锦专物馆铺示着云锦织造工艺、亮清云锦精品什物、中国现代丝织文物复成品和中国长数平易近族织锦等,一五零零多年脚工织造汗青的南京云锦,以特殊的浮雕、镶嵌武艺,抒发出特...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是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主要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织锦艺术,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云锦博物馆展示着云锦织造工艺、明清云锦精品实物、中国古代丝织文物复制品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织锦等,1500多年手工织造历史的南京云锦,以特殊的浮雕、镶嵌技艺,表达出特殊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魅力,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云锦博物馆的一楼是云锦产品售卖区,二楼是各种织机的模型以及云锦织造工艺的实体展现。[1]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的景点有云锦精品展厅、民族织锦表演厅、云锦操作展厅等。[1]

中文名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

外文名

The Nanjing Yunjin Museum of China

馆舍介绍

东方瑰宝 南京云锦博物馆

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中华织锦村,南京云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 元 明 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云锦的生产主要采用传统花楼织机手工织造,一天产量只有几公分,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还无法用现代机器替代。

历史沿革

据南梁殷云《月令广义·七月令》记载,手工织造的 南京云锦开始于东晋末年,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其生产规模与水平达到鼎盛。清康、嘉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全城有织机3万多台, 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

随着 封建王朝的崩溃,作为 皇家御用贡品的南京云锦,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南京云锦这一宝贵的民族科技文化极为重视。1956年 毛主席、 周总理先后指示,要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 历史重任。

南京云锦研究所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图案集《 南京云锦》和黑白图案集《南京云锦》,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开发出人民大会堂 江苏厅装饰用锦“雨花锦”等。同时征集购买了相当一批云锦匹料、块样、实物资料,为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南京市云锦研究所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云锦研究工作组”,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专家 陈之佛教授担任研究工作组组长。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最早的工艺美术研究机构之一。1956年10月, 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一定要南京的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 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这也是 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由南京市手工业局(市二轻局前身)领导, 南京市文化局业务指导。从此,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1973年,研究所扩充了近百人的年轻队伍,建立了试验工厂。为了抢救开发我国各民族的民间织锦,1982年国家轻工部,拨专款决定在云锦研究所基础上建立“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实验中心”,成立了在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的织锦专业委员会,研究所为主任委员单位和学会所在地,同时在所内筹建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使研究所成为全国织锦行业中心。在 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研究所于1986年成为文物局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试验基地。1994年和市旅游局合作筹建了《中华织锦村》,使我国各民族的织锦工艺得以完整的保护并以实物、实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2004年7月21日,南京市文化(文物)局以“宁文字(2004)113号”文批复了云锦研究所《关于成立“南京云锦博物馆”业务归口的请示》,正式批准成立“南京云锦博物馆”。同年,在由南京市园林局与南京日报社联手推出的“南京新55景”评选活动和由《金陵晚报》发起的“新金陵48景”评选活动中,南京云锦博物馆同时被收入“南京新55景”和“新金陵48景”的名录之中。

2004年1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布公告:授予“南京云锦”原产地域产品称号。

馆藏作品

40多年来,云锦研究所经过几代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搜集、保藏了可供展示的专业实物资料970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云锦图稿资料2000余份(包括过去官办织造局留下的“汉府稿”),专业图书资料58000余册(本)。

中华织锦村有四层计1500平方米用作展示陈列。一层是云锦生产工艺展示大厅,有13台多品种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生产展示。二层是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云锦妆花各类花色品种的展示,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既有匹料,又有衣冠等实物。三层是中华织锦村,展示 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织锦机具和实物,以及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四层为云锦服饰及少数民族服饰展示大厅。

云锦研究所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的43人,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和研究复制能力。

展览藏品

素纱禅衣

1972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发掘了西汉初期的墓葬,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约100余种锦绣灿烂的古丝绸文物,它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非常罕见的发现。这批绚丽多彩的纺织品和衣物,正是“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的具体生动的佐证。

绒圈锦

根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复制。它是著名“素纱单衣”上的领袖镶边。该织物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起绒圈锦,放大看好似毛巾,锦面上绒线呈圈形。目前这种绒圈锦已不多见,它为后世的漳绒、天鹅绒等绒织物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金·齐王金子袍

齐王金字袍是金代太殿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王袍的复制件,文物原件出土于黑龙江阿城地区金代“太殿仪同三司齐国王”墓中。王袍上的图案风格独特,有异于传统纹样。它究竟是文字、族徽、还是某种吉祥图案,迄今尚无定论。

清·湖色地正“卍”字锦缎(传世品)

湖色正“卍”字织金缎(清.原件)清代宫廷用料,原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织金缎”又名“库金”,因织成后输入宫廷的“缎匹库”而得名。所谓“织金”,就是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由金线(或银线,又称为“库银”)织出。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的“织金”,金线都是用真金制成。这件匹料为清代文物,虽巳年代久远,仍闪耀着如新的光泽。纹样中的“卍”字纹在中文里称为“万”字,它取材于佛教传统图案,本含有长久、无限、绵绵不绝的意思。在这件织品中,由四个小“卍”字形构成一组图案单元,每个单元贯通相连,浑然一体,产生一种匀齐严密、绵延不绝的视觉效果,整幅缎面给人以恬静、和谐、雅致的美感。

《红楼梦》与南京云锦

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的。《红楼梦》中的服饰琳琅满目,这些服饰的原料,不离棉、皮毛、羽毛和丝绸等,其中丝绸品种(特别是云锦)的丰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贵生的留影,也给《红楼梦》的服饰描写烙上了世族大家印迹。《红楼梦》中荟萃的丝绸品种最少也有十多种,其中主要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妆花等,而妆花则是云锦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社会评价

1998年,云锦研究所被南京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又被省政府命名为 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使南京云锦这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古代科技知识的民族文化遗产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堪称中华一绝,有1500 多年的悠久手工织造历史,古代“锦”代表最高技术的织物,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居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在元明清三朝为皇家御用供品。尤其以“妆金、妆彩、妆孔雀羽”为特色的皇家用品,云锦以它特殊的浮雕、镶嵌的立体效果近表达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的魅力,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科技与古代美学的交融。

云锦具有整体艺术造型华美、彰显晕色和谐艳美、织造技艺创新后的精美、吉祥如意纹样奇美的特点,云锦整体图案效果,丰富文化内涵,挺刮不变形,浮雕镶嵌工艺精巧,中档消费,享受皇家品位。 给人以高雅、华贵、庄重的感觉。图案中的彩蝶纷飞,栩栩如生。

南京云锦织造云锦所使用的各色丝线。南京云锦礼品定制

南京云锦是我国历史、现代文明 瑰宝,已申请世界 遗产,按照传统工艺精织而成的云锦礼品,给人以高雅、华贵、庄重的感觉。是送礼最佳选择之一。

继承传统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今用”,在于能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是基于这一观点,研究人员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现代装饰技术把传统的云锦产品焕然一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云锦礼品、实用品、云锦时装等把云锦艺术文化和地方特色完美地融和在一起,是政府、单位和个人馈赠友人理想的工艺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