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23最新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科介绍)

由网友(苏瑾少年-moment°)分享简介:慈悲职业是1个体系工程,触及到经济、人嘴、法令政策、社会文明情况、慈悲组织成长、社会捐赠、自愿办事等方面。中国都会私损慈悲指数,由社会捐赠、慈悲组织、慈悲名目、自愿办事、当局撑持、慈悲文明那六个2级指数添权造成,谦分是一六零分。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六日,尾届“中国都会私损慈悲指数”正在安徽芜湖公布。中文名中国都会私损慈悲指数...

慈善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人口、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慈善组织发展、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方面。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由社会捐赠、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志愿服务、政府支持、慈善文化这6个二级指数加权形成,满分是160分。2011年8月26日,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安徽芜湖发布。

中文名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

时间

2011年8月26日

对象

慈善事业

地区

安徽芜湖

产生背景

爱的GDP 广州慈善指数全国第二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自2007年起组织研发的一套对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被业界形象地称为城市爱心GDP。[1]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通过对城市社会捐赠、志愿服务、慈善组织、经济贡献、政府支持和慈善文化等六个方面29个指标的综合计算分析,对全国294个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2012年至2013年间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本届城市慈善指数样本城市涵盖我国大陆87.5%的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约45%的县级以上城市,且东、中、西部均有城市参与。[1]

2013年,样本城市社会捐赠总额达到537亿元,较2012年增长40.78%,占全国捐赠的54.3%,约占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的0.12%,与美国等慈善发达国家社会捐赠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

2013年,样本城市人均捐赠为76.6元,高于全国人均捐赠9.3%。经分析发现,在“芦山”地震之后的一个月和城市“慈善日”前后,社会捐赠出现“井喷式”增长,部分城市增长超年度平均水平的100%。[1]

评选结果

2011年发布了第一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根据计算结果,慈善指数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得分为130.5分;其次是上海,得分为126分;第三是北京,得分124.5分;第四是无锡,得分123.5分。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次参与调查的城市,慈善指数平均为72.6分,得分在平均分数以上的城市有27个。其中,120分以上的有4个,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无锡。100-110分的有5个,分别是厦门、江阴、遂宁、大连、长沙。90-100分的有6个,分别是济宁、南京、沈阳、宁波、绍兴、荥阳。70-90分和50-70分的均有14个,50分以下的11个。

根据城市所在区域来比较分析,23个东部城市的慈善指数平均分为91分;16个西部城市的平均分为62.8分;15个中部城市的平均分为54.9分。另外,我们还发现,78%的东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8%的西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或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0%的中部城市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城市的行政类别来比较分析,直辖市的慈善发展水平最高,北京和上海的平均指数超过125分;计划单列市次之,6个计划单列市的平均指数得分是93分;地级市平均得分为68.7分,比县级市略胜一筹。平均分数最低的是省会城市,为65.8分。

星级评定以本届“城市公益慈善发展指数”的总分和六个单项得分为依据,只要得分在该项平均分数线以上的,均加一星。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共6个单项,1个总分,共7项。因此,最好的得分为七星。这一次,共有11个城市达到七星级,分别为深圳、上海、北京、无锡、厦门、江阴、遂宁、大连、南京、宁波和阜新。6个城市达到六星级,分别为长沙、济宁、沈阳、绍兴、荥阳、昆山。

第二届

2012年8月27日,第二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典礼8月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行,典礼发布了中国321个城市的“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无锡、南京。

第二届参加指数编制的城市达321个,是首届参与城市的6倍。总体而言,参与本次全国城市慈善数据调查的省(市、区)覆盖率为90%,城市覆盖率为52.5%,321个城市指数的平均分为52.24分(总分100分),156个城市在平均水平以上,占总数的48.6%。

第三届

2014年8月16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12-2013年度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平均指数为66.66,较2010-2011年度第二届总指数上涨6.15%。在城市百强榜中,北京以94.63的总得分蝉联“首善之城”。

发布现场首先揭晓了“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9个县级以上城市入选榜单。其中,首都北京市蝉联中国“首善城市”,上海、深圳紧随其后。此外,南京、无锡、广州、苏州、大连、南通、江阴、宁波等8个城市慈善指数均高于90分。

评选标准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组织研发的一套对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爱心GDP”。该指标体系在以慈善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特色的基础上,按照规模、结构、贡献、可持续性这四个维度,从社会捐赠、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志愿服务、政府支持、慈善文化6个方面共30个指标,对各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11)”是该指数体系首次全面实际运用的结果,该指数涵盖了我国53个城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反映了其2008-2009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这些城市既包括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直辖市,也包括了省会城市、地级市和一部分县级市,同时涵盖沿海发达城市和西部发展中城市。公布的指数结果显示,深圳的慈善综合指数得分最高,上海、北京、无锡紧随其后,成为调研城市中得分最高的四个城市。调研的城市中,78%的东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或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城市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

结果分析

“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11)”不仅对各城市2008-2009年公益慈善进行了综合测评,而且还分六个方面进行了单项评分。

从六项单项指数来看,被调查城市捐赠规模即城市各部门接收的社会捐赠总量,2008年和2009年的平均捐赠规模是2亿元。其中,上海市的捐赠规模最大,超过54亿元。北京、深圳、无锡、成都、大连5个城市的捐赠收入也超过10亿元。53个中国内地城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市民年均捐赠额是43.2元。其中,人均捐赠额最高的是深圳,达到393.66元,当之无愧是我国慷慨的城市;厦门市民的慷慨度为全国第二,年均捐赠额为247.96元;紧随其后的无锡、上海、昆山、江阴等城市,市民年均捐赠额也超过了100元。捐赠总额占GDP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全国53个中国内地城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捐赠收入总量占GDP的比例是0.09%。从单个城市来看,占比最高的厦门和玉树,其捐赠总量占到了GDP的0.27%。另外,新疆兵团、遂宁和上海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0.19%。

上海的慈善组织指数得分最高。根据普查结果统计,近两年我国城市的慈善组织无论是在总量还是每万人拥有量上,都有较大的增长。其中,慈善组织数量年增长率为13.7%,每万人拥有慈善组织数增长率为9.8%。

此外,江苏常州的慈善项目指数、北京深圳的志愿服务指数、江苏无锡的政府支持指数、厦门的慈善文化指数,均取得各单项指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2011)报告》还显示,当前慈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慈善组织规模有所扩大,尤其是志愿服务活跃程度显著提高,志愿者数量年增长率将近16%。从调研结果也可以看出,我国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益慈善事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通过调查发现,慈善捐赠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正相关,相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民众的慈善捐赠潜力将会被进一步激发。

评选意义

“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的编制发布,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指数的数据基础来自民政部的“全国百名城市慈善普查”。“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弥补了我国慈善事业统计数据的空白,开启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进入可量化评估、管理的专业化新时代。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表示,“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一套用于评估城市公益慈善发展水平的科学工具,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南和标准,将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注入一份善的指南、爱的力量。民政部正在积极倡导慈善城市战略,希望各城市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像重视GDP一样重视慈善指数这个爱心GDP,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的每一个数字背后凝聚了各城市在开展慈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和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工作的历程和经验。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抢险,社会各界的慈心善举还拓展到捐资助学、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体育等领域,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各界人士通过发扬志愿精神、参与慈善组织,培育了社会资本,推动社会创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慈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1世纪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又为慈善事业推动“第三次分配”提供了财源。如果说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那么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就是考量社会发展和慈善事业的温度计。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通过评估一个城市的慈善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差异,诊断每个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促进城市科学规划、均衡发展。

活动最后,50余个城市领导共同发出“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宣言”,启动下一年度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编制发布工作,期望通过持续开展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估,引导各城市积极开展城市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创建慈善城市工作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十二五期间慈善事业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