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小说《倚天屠龙记》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

由网友(脸到用时方恨丑)分享简介:杨逍是金庸故事《倚天屠龙忘》及其衍熟做品中的人物,亮学学长官下光亮右使[一],取范远合称“清闲2仙”。他为人亦邪亦正,善于运智展谋、修言齐整策,日常平凡可能是1身红色少袍的墨客梳妆。杨逍脚下有六合风雷4门的光亮顶学众。幼年时爱上了峨嵋女门生纪晓芙,自妻身后,径自扶养女儿杨没有悔少大。弛无忌任学主后,他精心协帮,出谋献策。按照故事...

杨逍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明教教主座下光明左使[1],与范遥合称“逍遥二仙”。他为人亦正亦邪,擅于运智铺谋、建言划策,平时多是一身白色长袍的书生打扮。

杨逍手下有天地风雷四门的光明顶教众。年少时爱上了峨嵋女弟子纪晓芙,自妻死后,独自抚养女儿杨不悔长大。张无忌任教主后,他悉心协助,出谋划策。

根据小说改编、由赖成执导的同名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于2003年播出,剧中杨逍的扮演者为张铁林。[2]

中文名

杨逍

登场作品

明教流传中土记

职业

明教光明左使[3]

武功

乾坤大挪移、弹指神通

朝代

元朝

创作者

金庸

其他名称

杨左使、逍遥二仙

人物关系

明教天地风雷四门(属下)、杨不悔(女儿)

出生日期

约6年

民族

汉族

信仰

明教

性别

人物形象

还记得 倚天屠龙记 中的杨逍吗 张兆辉 张铁林 孙兴哪个最像

姓名:杨逍

生年:约为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

卒日:不详

职位:明教光明左使(与光明右使范遥合称为“逍遥二仙”),第三十五代教主

属下:明教“天地风雷”四门

性格:有仇必报 有恩必报 富智计 有谋略 豁达 风流自负

生平著作:《明教流传中土记》

身穿白色粗布长袍的中年书生,约莫四十岁上下年纪,相貌俊雅,只是双眉略向下垂,嘴边露出几条深深皱纹,不免略带衰老凄苦之相。不言不动,神色漠然,似乎心驰远处,正在想什么事情。

人物经历

出身富贵之家,幼年元兵犯境,举家侥幸逃过元兵截杀,但安于南方时,除杨逍外全家意外溺毙。

杨逍天资聪颖,骨骼精奇,後得奇遇,年轻时已武功极高,出道甚早,故江湖早闻其名。

少年时与峨嵋孤鸿子结怨,二人交手时,孤鸿子连拔剑的机会也没有,就败于二十岁的杨逍手下,「倚天剑」更被夺去,杨逍却不取剑而掷於地上,随即飘然而去,孤鸿子由此竟被气死。

杨逍加入明教後,扶遥直上,不出三十已贵为光明左使。

杨逍外表英俊潇洒,头脑聪明绝顶,与「光明右使」范遥为结义兄弟,合称「逍遥二仙」。

杨逍既为明教光明左使,其武功及教中地位仅次於教主,更曾受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传授振教绝学「乾坤大挪移」第一层,其後以十多年时间自行练至第二层。

被昆仑派众人疑为杀死其师父白鹿子的凶手。

是明教中的顶尖高手,地位仅次於明教教主,阳顶天死後,曾一度意任明教教主,但由於四大法王、五散人等教众皆不服他,以致明教陷於四分五裂之局面。

杨逍有一女杨不悔,是他和峨嵋纪晓芙所生的,在他年轻时,因为喜欢纪晓芙而不能自己,强奸了她,可是纪晓芙事後也爱上了杨逍,是以将女儿取名不悔,表示她对这段关系不後悔。

六大派围剿光明顶的时候,因为内哄的原故,杨逍受到护教法王「青翼蝠王」韦一笑以及五散人围攻,杨逍更使出明教镇教之宝「乾坤大挪移」把韦一笑的「寒冰绵掌」反施六人身上,技惊四座。

後来张无忌解决了六大派围剿光明顶的危机, 成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杨逍便出尽全力辅助他,他对明教的历史和状况非常熟悉,张无忌更就此请教他,他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张无忌甚是敬佩,是张无忌的得力助手。

因为对纪晓芙本来的未婚夫殷梨亭心存愧疚,所以当明白杨不悔对「武当七侠」之一殷梨亭的情意时,他容许他俩成亲。

曾多次以其机智及聪明协助张无忌,而张无忌也很信任他,六大派高手被囚万安寺,献“酒惑鹤,色迷鹿”之计救出众人。

为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金毛狮王」谢逊,随张无忌并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白眉鹰王」殷天正合力大战少林当时辈份最高的少林「三大高僧」渡厄、渡难与渡劫。

直至张无忌退隐江湖时,才正式将教主之位传给他。

江湖事迹

少年时与峨嵋孤鸿子结仇,比武时夺其倚天剑掷地而去,孤鸿子由此竟被气死。

被昆仑众人疑为杀死其师父白鹿子的凶手。

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失踪后,与五散人为立新教主事闹翻,打碎铁冠道人张中左肩。

与峨嵋女弟子纪晓芙的一段不悔情缘。

六大派高手被囚万安寺,献“酒惑鹤,色迷鹿”之计救出众人。

为救明教法王谢逊,随张无忌并殷天正合力大战少林三老。

春风曾舞绿杨骄,

坐忘峰前转寂寥。

一笑光明谁是主?

乾坤有恨未能消。

——杨逍

人物能力

何太冲适才提起张无忌掷向大石,这一掷之力少说也有五六百斤,但那书生长袖一卷,便即消解】,将张无忌带在一旁,显然武功奇高

杨逍立时醒转,【一睁开眼,但觉寒气森森,一把长剑的剑尖抵住了自己眉心,跟着青光一闪,又有一把长剑往自己左臂上斩落,待要出招挡架,为势已然不及】,何况班淑娴的长剑制住了他眉心要害,根本便动弹不得,【当下一股真气运向左臂。何太冲的长剑斩上他左臂,突觉剑尖一溜,斜向一旁,剑刃竟不受力,宛如斩上了甚么又滑又韧之物】,但白袍的衣袖上鲜血涌出,还是斩伤了他。便在此时,【杨逍的身子猛然间贴地向后滑出丈余,好似有人用绳缚住他的头颈,以快迅无伦的手法向后拉扯一般。】班淑娴的剑尖本来抵住他的眉心,他身子向后急滑,剑尖便从眉心经过鼻子、嘴巴、胸膛,划了一条长长的血痕,深入数分。这一招实是极险,倘若班淑娴的剑尖再深了半寸,杨逍已是惨遭开膛剖腹之祸。【他身子滑出,立时便直挺挺的站直。这两下动作,本来全是绝不可能,但见他膝不曲,腰不弯,陡然滑出,陡然站直,便如全身装上了机括弹簧,而身子之僵硬怪诡,又和僵尸无异。】【杨逍身刚站起,双脚踏出,喀喀两响,何氏夫妇双剑断折。他两脚出脚虽有先后,但迅如电闪,便似同时踏出一般。】【以何太冲和班淑娴剑法上的造诣,杨逍武功再强,也决不能一招之间便踏断二人兵刃,只是他招数怪异,于重伤之余突然脱身反击。何氏夫妇惊骇之下,竟不及收剑。】【杨逍跟着双足踢出,两柄剑上折下来的剑头激飞而起,分向两人飞去。何氏夫妇各以半截长剑挡格,但觉虎口一震,半身发热,虽将剑头格开,却已吃惊不小,急忙抽身后退】

身法

左手仍是抱着杨不悔,伸右手拉起张无忌,【也不见他提足抬腿,突然之间倒退丈余,一转身,已在数丈之外。】

忽然停住脚步,问张无忌道:“纪晓芙姑娘到底怎样了?”【他奔得正急,哪知说停便停,身子便如钉在地下一般,更不移动半分。】张无忌收势不及,向前猛冲,若非杨逍将他拉住,已然俯跌摔倒。

啸声

【杨逍仰天长啸,只震得四下里木叶簌簌乱落,良久方绝】,说道:“你果然姓杨,不悔,不悔。好!晓芙,我虽强逼于你,你却没懊悔。”

内力

原来杨逍虽和周颠有隙,但念在同教之谊,究不愿一掌便伤他性命,因此这一掌未使全力,但韦一笑武功深湛,一招“寒冰绵掌”拍到,杨逍右臂一震,登觉一股阴寒之气从肌肤中直透进来,忙运内力抵御。【两人功力相若,登时相持不下。】

这股寒气和韦一笑所发的“寒冰绵掌”掌力全然不同,只觉是细丝般一缕冰线,但游到何处穴道,何处便感酸麻,【若是正面对敌,杨逍有内力护体,决不致任这指力透体侵入】,此刻既已受了暗算,只有先行强忍,助冷谦击倒敌人再说。

乾坤大挪移

说不得吃了一惊,【他素知光明左使功力通神,是本教绝顶高手,只怕一掌之下已将周颠伤了】,眼见周颠右掌仍和杨逍左掌粘住,不肯撤掌,叫道:“周颠,自己兄弟,拚什么老命?”往他肩头一扳,同时说道:“杨左使,掌下留情。”生怕杨逍不撤掌力,顺势追击。

不料一拉之下,周颠身子一晃,没能拉开,同时一股透骨冰冷的寒气从手掌心中直传至胸口,说不得更是吃惊,暗想:“这是韦兄的独门奇功‘寒冰绵掌’啊,怎地杨逍也练成了?”当下急运功力与寒气相抗。但寒气越来越厉害,片刻之间,说不得牙关相击,堪堪抵御不住。

铁冠道人和彭莹玉双双抢上,一护周颠,一护说不得。四人之力合聚,寒气已不足为患,然而【只觉杨逍掌心传过来的力道一阵轻一阵重,时急时缓,瞬息万变,四人不敢撤掌,生怕便在撤掌收力的一刹那间,杨逍突然发力,那么四人不死也得重伤。】彭莹玉叫道:“杨左使,咱们大敌当前,岂可……岂可……岂可……”牙齿相击,再也说不下去,似乎全身血液都要冻结成冰,原来他一开口说话,真气暂歇,便即抵挡不住自掌中传来的寒气。

如此支持了一盏茶时分,冷面先生冷谦在旁冷眼旁观,但见韦一笑和四散人都是神色紧张,杨逍却悠然自若,心下好生怀疑:“【杨逍武功虽高,但和韦一笑也不过在伯仲之间,未必便能胜得了他】,再加上说不得等四人,杨逍万万抵敌不住,何以【他以一敌五,反而似操胜算】,其中必有古怪?”低头沉思,一时会不过意来。

彭莹玉低声道:“是乾坤大挪移!”冷谦听到“乾坤大挪移”五字,登时省悟。【“乾坤大挪移”是明教历代相传一门最厉害的武功,其根本道理也并不如何奥妙,只不过先求激发自身潜力,然后牵引挪移敌劲,但其中变化神奇,却是匪夷所思。】自前任教主阳顶天逝世,明教中再也无人会这门功夫,是以六人一时都没想到。如此看来,【杨逍其实毫不出力,只是将韦一笑的掌力引着攻向四散人,反过来又将四散人的掌力引去攻击韦一笑,他居中悠闲而立,不过将双方内力牵引传递,隔山观虎斗而已

杨逍道:“这是本教的‘乾坤大挪移’神功。”周颠道:“杨逍,你也练会了,是不是?”杨逍道:“‘练会’两字,如何敢说?当年阳教主看得起我,曾传过我一些这神功的粗浅入门功夫。【我练了十多年,也只练到第二层而已】。再练下去,便即全身真气如欲破脑而出,不论如何,总是无法克制。

弹指神通

那四人抬了被点中穴道的同门回来,正待设法替他们解治,【只听得嗤嗤两响,两粒小石子射将过来,带着破空之声,直冲二人穴道,登时替他们解开了。却是杨逍以‘弹指神通’反运‘掷石点穴’的功夫。】

杨逍见那四头兀鹰尚自盘旋未去,似想等众人抛下殷梨亭后,便飞下来啄食他的尸体,【从地下拾起四粒小石,嗤嗤连弹,四头兀鹰应声落地,每一只的脑袋都被小石打得粉碎。】

轻功

【他二人途中较劲,比赛脚力,殷天正内力较深,杨逍步履轻快,竟是并肩出发,平头齐到。长笑声中,两人一齐从屋角纵落。】

驱毒

玄冥二老和杨逍、韦一笑对掌之时,已先受到张无忌九阳神功的冲击,【掌力中阴毒已不到平时二成,但杨韦二人兀自打坐运气,过了半天才驱尽阴毒。】

剑法

赵敏手掌轻击三下,大殿中白刃耀眼,三人攻向杨逍,四人攻向韦一笑,另有两人出兵刃制住了周芷若。【杨逍立时抢到一剑,挥剑如电,反手便刺伤一人。】

武器

张无忌道:“三位高僧使的是软兵刃,咱们用甚么兵刃好?”【张、杨、范三人平时临敌均是空手】,今日面对劲敌,可不能托大不用兵刃,【三人一法通,万法通,甚么兵刃都能使用】,张无忌此言,乃是就着二人方便。杨逍道:“听由教主吩咐便是。”

只听师父续道:“那魔头连声冷笑,说道:‘【倚天剑好大的名气!在我眼中,却如废铜废铁一般!’随手将倚天剑抛在地下,扬长而去。

反应

原来杨逍正站在周颠近旁,【眼明手快,挥掌拍起身前木桌,挡了周芷若一鞭。】长鞭击中木桌,登时木屑横飞,桌上的茶壶、茶碗四下乱掷,各人身上溅了不少瓷片热茶。

招式

殷天正走的全是刚猛路子。【杨逍却是忽柔忽刚,变化无方。】这六人之中,以杨逍的武功最为好看,【两枚圣火令在他手中盘旋飞舞,忽而成剑,忽而为刀,忽而作短枪刺、打、缠、拍,忽而当判官笔点、戳、捺、挑,更有时左手匕首,右手水刺,忽地又变成右手钢鞭,左手铁尺,百忙中尚自双令互击,发出哑哑之声以扰乱敌人心神。】相斗未及四百招,【已连变了二十二般兵刃,每般兵刃均是两套招式,一共四十四套招式】。【空智于少林派七十二绝艺得其十一,范遥自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但此刻见杨逍神技一至于斯,都不由得暗自叹服。】周颠与杨逍素有嫌隙,曾数次和他争斗,此刻越看越是惭愧:“杨逍这龟儿子原来一直让着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动手,总是碰巧运气好,这才胜我一招半式。岂知我周颠跟他龟儿子【差着这么老大一橛。】”

张铁林版杨逍(9张)

悟性

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忘得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这意思杨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隐约懂得】,周颠却终于逊了一筹,这才空自忧急半天。

见识

这些人中,杨逍在明教中位望最尊、殷天正是天鹰教的教主、彭莹玉最富智计,这三人生来不知遇到过多少大风大浪每每能当机立断,转危为安,但眼前的局势是已陷绝境,内袭人众多,声势着实不小,眼看着只有束手待毙的份儿。这时每人隐然都已将张无忌当作教主,不约而同的望着他,盼他能突出奇计,解此困境。

张无忌在这顷刻之间,心中转过了无数念头。他自知武功虽较杨逍、外公、韦一笑诸人为高,但说到见识计谋,这些高手当然均胜他甚多,他们既无良策,自己又有什么更高明的法子。

才智

杨逍寻思:“这少林僧果真了得,我圣火令上招数再变,终究也奈何不了他。殷白眉独受内劲,时候长了只怕支持不住。”两枚圣火令一合,想要挟住黑索,跟他也来个硬碰硬的斗力,以分殷天正重担。不料圣火令刚要挟到黑索,渡难手腕一抖,黑索索头直昂上来,撞向杨逍面门。【杨逍心念如电,圣火令脱手,向渡难胸口急掷过去,双掌一翻,已抓住索头,一招“倒曳九牛尾”,猛力向外急拉。】

渡难见他兵刃出手,当作暗器般打来,劲道猛极,左手上肘一沉,压向飞袭左胸的圣火令,【却见另一枚突然间中道转向,呼的一声,斜刺射向渡劫。】【原来这六人之中,以杨逍最工心计,他这两枚圣火令攻渡难的是虚,攻渡劫的那枚之上方用上了全身内劲。】渡劫正与张无忌全力相抗,眼见渡难对付杨殷二人已稳占上风,【哪想得到杨逍竟会忽出奇招】,以此怪异的手法偷袭,一惊之下,圣火令已到面门。渡劫心神微乱,轻轻伸起两指,将那枚圣火令挟了下来。但其时他与张无忌全神贯注的比拚内劲,哪容得这么心神一分,【霎时之间,他存身其内的大松树摇晃不止,树上松针纷纷下堕,便如半空中下了一阵急雨。】

张无忌暗想:“敏妹和杨左使均有临事决疑的大才,难得他二人商商量量,极是投机,我可没这等本事。”

人物关系

父母:不详

师承:不详,用过弹指神通,以及四十四门刀法

仰慕者:不计其数

爱人:纪晓芙

女儿:杨不悔

女婿:殷梨亭

人物评价

风流潇洒、傲桀不凡、毋视世俗、有才略,但独断独行

杨逍天资聪颖,骨格精奇,后得奇遇,年轻时已武功极高,出道甚早,故江湖早闻其名。当年倚天剑还在武林高手峨嵋派孤鸿子手中时,时方一介翩翩少年的杨逍跟其交手,孤鸿子连拔剑的机会也没有就败于杨逍之下,如今武功更深不可测。及后加入明教,扶摇直上,二十来岁已贵为左使,杨逍打理教务之余,仍不改其风流性格,直至遇上纪晓芙,一个外刚内柔、出水芙蓉般的女子,流浪的心才终于有了归属。

书中评价

杨逍是明教的大高手,威名素着。】【班淑娴和何太冲两人的师父白鹿子死在明教人的手里,真凶是谁虽不确知,但昆仑派众同门一向都猜想就是杨逍。】

这一招更是壮烈,属于武当派剑招,叫做“天地同寿”,却非张三丰所创,乃是殷梨亭苦心孤诣的想了出来,本意是要和杨逍同归于尽之用。他自纪晓芙死后,心中除了杀杨逍报仇之外,更无别念,【但自知武功非杨逍之敌】,师父虽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于资质悟性,【无法学到师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只求杀得杨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当山上想了几招拚命的打法出来。

【张无忌亲眼见到他踏断何氏夫妇手中长剑,武功之高,江湖上实是少有其匹】,便只学到他的一招半式,也必大有好处,但想起太师父曾谆谆告诫,决不可和魔教中人多有来往,何况他武功再高,怎及得上太师父?

张无忌道:“【杨左使,你文武全才,真乃本教的栋梁。】”杨逍谢道:“多谢教主嘉奖。”

少林三僧拚到此时,已瞧出久战于已不利,突然间齐声高喝,三条长鞭急速转动,鞭影纵横,似真似幻。张无忌凝视敌鞭来势,一一拆解,心下暗自焦急:“【芷若武功虽奇,毕竟所学时日无多,尚比不上外公和杨左使二人联手的威力。

不悔情缘

原著中的逍芙恋仅限于一下纪晓芙口中的描述:弟子向西行到川西大树堡,在道上遇到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约莫有四十来岁年纪。弟子走到哪里,他便跟到哪里。弟子投客店,他也投客店, 弟子打尖,他也打尖。弟子初时不去理他,后来实在瞧不过眼,便出言斥责。那人说话疯疯颠颠,弟子忍耐不住,便出剑刺他。这人身上也没兵刃,武功却是绝高,三招两式,便将我手中长剑夺了过去。我心中惊慌,连忙逃走。那人也不追来。第二天早晨,我在店房中醒来,见我的长剑好端端地放在枕头边。我大吃一惊,出得客店时,只见那人又跟上我了。我想跟他动武是没用的了,只有向他好言求恳,说道大家非亲非故,素不相识,何况男女有别,你老是跟着我有何用意。我又说,我的武功虽不及你,但我们峨嵋派可不是好惹的。那人笑了笑,说道:‘一个人的武功分了派别,已自落了下乘。姑娘若是跟着我去,包你一新耳目,教你得知武学中别有天地。弟子千方百计,躲避于他,可是始终摆脱不掉,终于为他所擒。唉,弟子不幸,遇上了这个前生的冤孽……弟子不能拒,失身于他。他监视我极严,教弟子求死不得。如此过了数月,忽有敌人上门找他,弟子便乘机逃了出来,不久发觉身已怀孕,不敢向师父说知,只得躲着偷偷生了这个孩子。

原著中纪晓芙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的得意门生,她本来已许配给武当七侠之一的殷梨亭为妻。杨逍和她的这段姻缘虽然是强制下的“生米煮成熟饭”,但是纪晓芙却宁死也不愿加害杨逍,并为他们的女儿取名为杨不悔,杨不悔三个字,当是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唏嘘的名字之一。当得知纪晓芙的死讯,杨逍居然突然晕倒,差点丧生于何太冲与班淑娴的双剑之下,这一细节活现出杨逍实则是个深情的男子。至于他与 纪晓芙生下的女儿杨不悔,愿与身受重伤的殷梨亭结为夫妻,他的应允,一方面是尊重女儿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殷梨亭内疚的补偿。

原著中寥寥几笔的逍芙恋在93版倚天屠龙记得到了很充分地展现。

此版杨逍由孙兴饰演,塑造了一个狂放洒脱,深情傲骨,集霸气与温柔于一身的年轻杨逍形象,和一个经历岁月沧桑,深沉内敛,足智多谋,对明教忠心耿耿的老年胡子逍形象。虽然并不完全遵循原著,但却让杨逍这个人物更加血肉丰满,不得不说是成功改编金庸小说的经典之作!香港无线2001TVB版由张兆辉饰演的杨逍扮相脱俗,神色漠然的样子更加符合原著中中年男子的形象。而这版逍芙恋的剧情也吸引了无数的逍迷,把一个风流成性最终为一女子孤独此生的杨左使刻画的恰到好处。

杨逍其人在小说中不算主角,但从简短的篇幅中我们就能发现他复杂多变的性格,以及成大事,立大业的胸怀,不得不说单在这一方面杨逍是要强于张无忌的。

形象分析

杨逍对纪晓芙用情很深,这当然是真的,否则也不会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一听说纪晓芙的死讯就昏了过去,差点送了性命。但是深情不深情是一回事,花不花心是另外一回事:

说不得道:“……当然,本教教众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检点、为非作歹之徒,仗着武功了得,滥杀无辜者有之,奸淫掳掠者有之,于是本教声誉便如江河之日下了……”杨逍突然冷冷插口道:“说不得,你是说我么?”说不得道:“我的名字叫做‘说不得’,凡是说不得之事,我是不说的。各人做事,各人自己明白,这叫做哑子吃馄饨,肚里有数。”杨逍哼了一声,不再言语。(第十九回 《祸起萧墙破金汤》)

杨逍强逼纪晓芙,后来毕竟是得到了她的认可,所以这件事并不构成太大的道德污点。然则杨逍对说不得的这番话反应如此强烈,显然说明其他不检点的事件恐怕还有不少。男人可不可能一边深情一边花心,这个问题当然不妨见仁见智。但杨逍不是杨过式的“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人物,则无疑问。倒是把他和段正淳放在一起立案研究,会显得比较合适。

我本来的印象,阳顶天死后,争夺明教教主之位的人里,杨逍不在其列。但最近重读《倚天屠龙记》,却感到难以断定起来。从书里摘几段:

纪晓芙道:“是。他说,他们魔教的总坛,本来是在光明顶,但近年来他教中内部不和,他不便再住在光明顶,以免给人说他想当教主,因此改在昆仑山的‘坐忘峰’中隐居,不过只跟弟子一人说知,江湖上谁也不知。”(第十三回 《不悔仲子逾我墙》)

灭绝师太说道:“咱们六大门派这次进剿光明顶,志在必胜,众妖邪便齐心合力,咱们又有何惧?……青翼蝠王既然能来,白眉魔王和金毛狮王自然亦能来,紫衫龙王、五散人和五大掌旗使更加能来。咱们原定倾六派之力先取光明左使杨逍,然后逐一扫荡妖魔余孽,岂知华山派的神机先生鲜于掌门这一次料事不中,嘿嘿,全盘错了。”(第十七回 《青翼出没一笑扬》)

彭和尚道:“六派分进合击,渐渐合围。五行旗接了数仗,情势很不利,眼前之计,咱们只有先上光明顶去。”周颠怒道:“放你妈的狗臭屁!杨逍那小子

不来求咱们,五散人便挨上门去吗?”彭和尚道:“周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逍,而是为了明教。”(第十九回 祸起萧墙破金汤)

杨逍对纪晓芙所说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当教主,因此隐居到了坐忘峰。但是好像谁都知道光明顶还是杨逍的势力范围:六大派围剿光明顶是要“先取光明左使杨逍”,五散人对救援光明顶的问题,则有是为了杨逍还是为了明教的争议。这么看来他这个回避就很有作秀的嫌疑,简直和1949年初蒋委员长的“引退”有得一比。他对五散人说:“圣火令归谁所有,我便拥谁为教主。这是本教的祖规,你又问我作甚?”这话也近乎无赖。圣火令失落已近百年,它作为权威象征的意味早已颇为淡薄。从后文看,明教中的杰出人物在此问题上也都较为通脱,不论是韦一笑还是谢逊,或者其他人物,都并无这等强烈的拜物情结。固然灭绝师太说:“第三十二代、第三十三代两代教主有权无令,这教主便做得颇为勉强。”但这不过是外人臆测之言。书中处处暗示出阳顶天在世时明教的好生兴旺,以及众人对这位阳教主的景仰之情,哪里有半点“颇为勉强”的味道。

当然,揪住以上内容不放,未免有罗织材料的嫌疑,光凭这些描述也不能断定杨逍一定就是在想争教主。但周颠所说的:“杨逍,你不愿推选教主,这用心难道我周颠不知道么?明教没有教主,便以你光明左使为尊。”确实也未必就是小人之心。何况即使杨逍并无这样的权力欲,有一条也可以肯定:以杨逍的孤傲性格,对当时的其他几个教主竞争人选那是谁也不服。这同样会导致新教主更难产生。——至于没有教主和明教中衰之间的关系,书中说得极是明白,恕我不再赘述。

杨逍是文武全才:学了乾坤大挪移之后,在明教他的武功很可能是除张无忌阳顶天之外的第一;说到足智多谋,他更是无人能比,而且他的智谋可不光是武林人士身上常见的机警敏捷而已,从他为张无忌出谋划策的表现来看,他也颇不乏政治远见。那么,何以在张无忌出现之前,他不能控制住明教的大局,而张无忌传位给他之后,他也坐不安稳?这不是因为才能上的欠缺(可参考金庸在小说后记中所说的政治家的几条标准),大约只能从杨逍的气质上找原因。杨逍气质里有极富魅力的因素,有那么多女孩子是他的拥趸就是明证(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电视剧的功劳)。但这些因素放在一个男权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很可能就成了致命伤。至于为什么历来关于杨逍总是有魅力的那一面谈得多,这大约是说明,在文艺欣赏领域,女性化的审美趣味天然较有优势。

金庸对杨逍的评语是,“年老德薄”。我相信多数读者看《倚天》时猛看见这四个字,恐怕都会一愣。因为根据此前书中的描写,我们对杨逍都无此印象。但再联系金庸对其他人物的刻画,大家又会觉得这四个字不是凭空而来。因为好象所有明教人物对杨逍印象都说不上太好。原因何在,不妨再从书中摘取一个小细节分析一下:

周颠与杨逍素有嫌隙,曾数次和他争斗,此刻越看越是惭愧:“杨逍这龟儿子原来一直让着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动手,总是碰巧运气好,这才胜我一招半式。岂知我周颠跟他龟儿子差着这么老大一橛。”

谦让而不欲人知,据说这也是美德的一种,但在政治生活中,这种作风却最要不得。杨逍要消弭与周颠的嫌隙,可用方法无非有二:要么大展神功狠下辣手一举使对方慑服,后来朱元璋统御臣下就是这么干的;要么打败对方而故作大度周全对方的面子,即所谓以德服人,——仔细观察一下张无忌力斗六大派时的作风,就会发现这个手法他运用得极好。惟独像杨逍这样谦让得不着痕迹,对解决问题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你既不能使人恐惧,也不能叫人心服,那还怎么把别人团结到你的身边来?虽然周颠毕竟明白了杨逍是在让着自己,但一来这已经是多年以后,二来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周颠在这件事上明白了,其他人在其他很多类似的事上,就未必能有明白的机会。

作为政治人物,事实上的刻薄寡恩未必是多大毛病,——把杨逍从教主位子上赶下台的朱元璋才是刻薄寡恩的典型。关键问题是,你要让别人有沾受到你的恩泽的感觉。像杨逍这样事实上未必刻薄但却让人觉得刻薄,真是冤大头已极。他很可能认为,让了对方而使人知道,叫做“市恩”,“最坏的家伙才是如此”(借用袁紫衣语),这是他内心放不下的道德标尺。杨逍作文士打扮,文士的疏狂放诞和陈腐迂阔其实往往密不可分,这一点在杨逍身上,表现得远远要比在黄药师身上来得显然。

某种意义上说,杨逍和杨过黄药师确实可算一类,都是行为邪气而富于魅力的形象。但黄药师是狂逸之士的极品,杨过是反叛少年的偶像,这两个人物都是提纯过的。和他们相比,杨逍要不彻底得多,因而也要真实得多。他深爱纪晓芙而又“奸淫掳掠”,有心回避争当教主的嫌疑而有不能真的退出漩涡,都是人性复杂性的证明。

杨逍既追求落拓不羁的风度,又无法真的放弃对明教的责任感,其结果当是对两方面都有损害。他打败孤鸿子却对倚天剑弃置不顾,这漫不在乎的气派确实有让人折服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倚天剑还在峨嵋派手里,才使得围攻光明顶的时候灭绝师太勇不可挡(否则灭绝可能连一个五行旗掌旗使都未必收拾得下)。得知明教兄弟因此而惨遭大肆屠杀,杨逍是否对当年没有夺走倚天剑有所后悔,不得而知。

影视形象

1965,粤语电影,吴桐

1978,香港无线,黄允材

1978,邵氏电影,王戎

1984,台湾台视,高一杰

1986,香港无线,黎汉持

1993,台湾台视,孙兴

2001,香港无线,张兆辉

2003,大陆亚环影音,张铁林

2009,大陆张纪中,吴晓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