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2023最新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百科介绍)

由网友(语过添情)分享简介:中国国度抽象宣传片是1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私室立项,低小龙(总导演)建造并拍摄,旨正在塑造以及晋升中国昌盛成长、平易近主前进、文化开搁、以及安然平静谐的国度抽象的宣传片;面向世界观众,播搁中国的国度抽象,是正在新期间摸索对于别传播新情势的1次无益测验考试。该片共分为两个部门,1部门是三零秒少度的电望宣传片,由五零多位中国各界名人去解释中国形...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立项,高小龙(总导演)制作并拍摄,旨在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的宣传片;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由50多位中国各界名人来诠释中国形象,包括袁隆平、姚明、杨利伟、宋祖英、谭盾等;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用于外事活动展示。2011年1月12日,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人物篇制作完成,1月17日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中文名

中国形象宣传片

拍摄地点

中国

导演

高小龙

制片人

曹仁伟

类型

纪录

片长

15分30秒

发起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内容简介

国家形象宣传片或下月推出 角度篇引入普通百姓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已经公映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王建宙、李彦宏、丁磊、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丁俊晖、陈鲁豫、林浩、马艳丽,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如:使、领馆节庆,外交性质的酒会、茶会等播放,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制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分别与英、法、德等国家的朋友进行交流,发现他们对中国历史、传统的四大发明等很熟悉,但都希望更了解当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此外,创作团队还参考了不少外媒拍摄的中国资料片以及中国国家领导人、国新办官员的讲话和文章。 此次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主要包括时长30秒的广告短片和15分钟的专题长片,这也是中国民族启动品牌战略的实施步骤之一。

国家形象宣传片以英语为主。

在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与投放上,国家只是在形象片拍摄与制作上进行补贴,投放等环节完全以商业运作为主体,由专业的公司来进行操作。

国家形象的宣传片拍摄工作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到来。

产生背景

“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中国此前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无论是政府和民间都做得还不够。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2010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国家形象的宣传片拍摄工作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到来。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创作团队

职务

参与人

出品人兼总制片人沈赞臣
策划人朱幼光
制片杨建,陈志国,李潇炜,程桦
策划庄伟
执行制片人曹建华,苏明霞
美术刘春雷
制片助理辛广蓉

制作团队

职务

姓名

总,导演高小龙
执行导演(角度篇)宋坤如,张耀峰,何澎,张晓龙,左一飞,宋鹏,张磊,余博
总制片曹仁伟
美术林木
摄影温德光

全篇介绍

人物篇有两个版本,一个是30秒的版本,一个是1分钟的版本,这两个版本主要是出于不同播放载体的需要。

在人物篇中,杨利伟、姚明等各领域优秀美籍代表以及普通百姓都在片中出现,展示立体的中国。

《人物篇》的创意架构中,是由约50人的中国科技界、体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业界等领域名人,按一组组的群像出现,来诠释祖国形象。

当看到神五、神六、神七的6名宇航员,第一次身着训练服站在一起时,即便没有任何台词,那种气势就能让人感到很激动。

宣传片没有刻意追求幽默,“可能姚明与丁俊晖站一起,身高差距带来的视觉会有一些幽默感”。体现的是国家文化品位。

在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已经完成的人物篇准首先在美国播放,人物篇出现在美国时报广场以及电视台等相关载体中。随后,国新办计划两部国家形象片陆续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进行播放,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向世界推介中国。除了传统媒体外,国新办还尝试在全球各个地区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上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

角度篇

15分钟的长片《角度篇》制作规模大,多个拍摄小组要走遍全国各地,通过800多个画面,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发展而能持续、多元而能共荣等的和谐。

《角度篇》的创意中,有一个桂林鱼鹰捕鱼的画面,旁白引用孟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以此来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角度篇》分为“开放而有自信”“增长而能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等8个篇章。其中有不少国内著名的景点,比如北京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钟鼓楼、北京奥运会标志建筑水立方、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外滩以及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成都的大熊猫、宽窄巷子,西安的兵马俑、碑林,西藏的布达拉宫等等都收入其中。

《角度篇》没有回避中国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生存现状在片中多次出现,其中包括北京市石景山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堂教学场景。

摄制历程

2010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该宣传片从2011年1月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每小时播放15次,从每天上午6时至次日凌晨2时播放20小时共300次,并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从17日起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

影片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某些国家又开始妖魔化中国,从过去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责任论”,出现“G 2共治”恭维和讨论“中国模式”的捧杀,汇率战、贸易战、气候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世界对壮大起来的中国的不了解,才导致各国对中国有一点点畏惧。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知名媒体

台湾《联合报》:20多年来西方国家对大陆崛起的态度多抱疑虑和忧惧甚至频频向中国发难,为了不让中国在国际宣传上频频处于“挨打”地位,北京奥运会后,中共决定启动“国家公关计划”,彰显中国“软实力”工程。

香港《大公报》:中国正大力打造国家新形象,“外塑形象 内反‘三俗’”。此番是又一次由国家相关部委直接主导的国家形象塑造工程。

在依靠国际主流媒体“发声”的同时,中国国家公关还希望由“内”而“外”发力。

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自立项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有海外专家评论,制作播出“代表中国心、展现中国梦”的系列宣传片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举措说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外介绍当代中国现状及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方面更加积极、主动。

深层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迅速成长,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与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同样强烈。

事实上,展示国家形象的做法不是年后才有。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也是展示形象的一种方式,乃至中国申办各类世界性赛事、国际性展览,都是一个展示形象的过程。

自北京奥运以来,中国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一些新闻信息机构也开始更大地参与到国际信息交流当中。

出场人物

这则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出场人物顺序:

  • Stunning Chinese Beauty:章子怡、周迅、杨丽萍、范冰冰、张梓琳、邰丽华

  • Inspiring Chinese Bravery:金晶、林浩、刘国长、甄子丹

  • Award-Winning Chinese Talent:吴宇森、陈凯歌

  • Enchanting Chinese Art:黄永玉、谭盾、郎朗、刘欢、宋祖英、李云迪、谭晶

  • Leading-Edge Chinese Agriculture:袁隆平

  • Influential Chinese Wealth:李彦宏、丁磊、马云、王建宙

  • Extraordinary Chinese People(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朱邦月、翟墨、李灵、张正祥、阿里帕·阿力马洪

  • Thrilling Chinese Athletics:郎平、郭晶晶、丁俊辉、姚明、邓亚萍

  • Thought-Provoking ChineseScholarship:丘成桐、吴敬琏、孙家栋、厉以宁、岑拯

  • Aesthetic Chinese Design:张志峰、马艳丽、马岩松、何镜堂、张永和

  • Trend-Setting Chinese Supermodels:李丹妮、裴蓓、关琦、吴英娜

  • Captivating Chinese Dialogue:陈鲁豫、水均益、敬一丹、白岩松

  • Chinese Space Travel(中国的太空旅行:神舟五、六、七号全体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杨利伟、费俊龙、景海鹏、刘伯明

  • 画面六:非凡的中国人民(普通群众)(包括维吾尔族老妈妈阿里帕、乡村女教师李灵、热爱航海的翟墨和鞍钢工人郭明义等)

    画面八:李丹妮、裴蓓、关琦、吴英娜

    详细名单: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当代雷锋)

    Thought-Provoking Chinese Scholarship

    中国现代数学家丘成桐

    神舟五、六、七号全体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杨利伟、费俊龙、景海鹏、刘伯明

    Chinese Friendship

    出场人物顺序:

    画面一:邓亚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画面二:丘成桐(中国现代数学家)

幕后花絮

“中国脸谱”点亮大国形象

画面1、2 Stunning Chinese Beauty

人物:章子怡、张梓琳、杨丽萍、周迅、范冰冰、邰丽华等

张梓琳等五位中国美女或站或坐,盛装出席,出现在第一幅画面里;接下来出现的画面是邰丽华和千手观音团队。人物篇播出后,不少质疑直接针对首先出现的“五美”,尤其是经历过一系列风波的章子怡。国家形象宣传片摄制组执行制片人苏明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是否选择章子怡的问题上,摄制组的确请示过主管部门。当时,“泼墨门”、“诈捐门”等新闻正沸沸扬扬,但主管部门的回复是:用。

画面3、4 Inspiring Chinese Bravery

人物:金晶、林浩、刘国长、甄子丹

代表中国“勇气”的四位人物在生活中都非常平实。金晶在接受采访时说,拍摄时自己按照组织者的要求穿的是火炬手服装,化妆很清爽,打扮也干净朴素,“只是简单扎了一个马尾辫,和我平时一样。”拍摄进行得非常顺利,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金晶和“抗震小英雄”林浩配合非常默契,不到半个小时就拍完了,两人在拍摄过程中还交流起了太极拳。金晶表示,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中国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海外播出,有利于让世人更客观、真实地认识中国。

片中的中国维和警察刘国长表示:“从网上才看到,我和甄子丹被合成在一个画面中,诠释的主题是‘勇气’。不仅作为片中唯一的中国维和警察,而且是唯一的警察,我感到非常自豪。”至于自己为何能被选中,刘国长非常谦虚,“可能是因为我们是首批成建制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吧,而且我也沾了身在北京的光。”

画面5:Award-Winning Chinese Talent

人物:吴宇森、陈凯歌

中国影视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国际著名导演吴宇森、陈凯歌联袂出演,共同诠释中国人的天资和聪慧。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霸王别姬》等影片均在国际上斩获殊荣,享誉海内外。

名扬好莱坞的吴宇森导演表示,他在好莱坞打拼了十几年,深刻地感到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是紧密相连的。 这也许也是许多明星倾情加盟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且不取分文报酬的重要原因之一。

画面6、7 Enchanting Chinese Art

人物:黄永玉、谭盾、郎朗、刘欢、宋祖英、李云迪、谭晶

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李云迪都被称为中国最为优秀的钢琴艺术家。郎朗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李云迪被誉为“钢琴王子”,早已经成了几千万琴童的偶像。

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和青年歌唱家谭晶被媒体称为文艺界“双谭”,此次又巧合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谭晶从山西小城一步一步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举世瞩目的舞台上,在众多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她都倾力出演。谭晶表示,参加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能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出一份力,感到非常荣幸,国家形象片集中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优良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最好体现。

画面8 Leading-Edge Chinese Agriculture

人物: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充满自信地出现在以水稻为背景的画面中。袁隆平院士亮相镜头的拍摄地是他的办公室。袁老特意选择了壮观美丽的超级稻图片作为背景,希望藉此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自古传承的强大创造发明能力。他在之后的采访中说:“因为我是一辈子跟水稻打交道的,水稻是我最亲爱的宠物。”他希望自己的发明不仅能够造福中国,更能惠泽世界。

画面9、10 Influential Chinese Wealth

人物:李彦宏、丁磊、马云、王建宙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等商界精英的集体出镜,让人再次感受到中国现在和未来商业经济的巨大分量。

片中中国“财富”诠释者之一的网易创始人丁磊对于参与拍摄的想法非常简单,“我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因此他们给我打电话我就参加了。凡是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愿意参与,就像我以前给广州和香港旅游局做公益广告一样。”

马云的一席话道出心声,他说,在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在全世界的商业里面,“马云不是我,我站出来,马云代表的是现在的中国和现在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创业者,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毅力 ,这样的团队,我们对这一代人做出贡献”。

画面11-13 Extraordinary Chinese People

人物:郭明义、朱邦月、阿里帕、李灵、张正祥、翟墨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朱邦月、维族老妈妈阿里帕、乡村女教师李灵、热爱航海的翟墨和鞍钢工人郭明义、环保卫士张正祥被称作《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的“草根英雄”。

阿里帕自上世纪60年代起,含辛茹苦抚养着收养的维吾尔、汉、回、哈萨克4个民族的10名孤儿。在她家里,至今保留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在过去的岁月里,阿里帕妈妈和已经过世的阿比包爸爸,每天就是用这口锅,做出饭菜,养育这些孤儿和他们的9名亲生孩子。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是几代同堂,全家共有180多口人。

李灵被称为“最美的乡村女教师”,在2002年师范毕业后,看到河南周口淮阳老家的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办起了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一张网络上流传的照片使她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照片上,李灵在雨中费力地蹬着三轮车四处回收学习教材。如今,她的学校已培养出几百名学生。

翟墨曾驾驶他的“日照号”帆船,历时两年,穿越三大洋,行程3万6千海里,成为中国单人驾驶无动力帆船完成环球航行的第一人。航行中,他曾驾船去过美国。在他看来,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元素融合的国家。翟墨也游历过很多其他国家,“80%的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总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他希望这次形象片成为增进外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窗口。

作为全国无偿献血量最多的公民之一,郭明义堪称一间最可靠的“流动血库”。他连续20年坚持无偿献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献血量已达5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近10倍,他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排解困难,化解矛盾,给数百个无助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为了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他几乎捐出了全部身外之物。

画面14-16 Thrilling Chinese Athletics

人物:郎平、郭晶晶、姚明、丁俊晖、邓亚萍

五位享誉世界的体育界名人以站立的姿势出现在画面中。姚明和丁俊晖一高一矮站在一起,被制片方解读为追求一种“幽默”效应。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郎平和“跳水皇后”郭晶晶的出现同样令人欣喜。

丁俊晖和姚明一起走进了北京东边的一个摄影棚,携手完成了自己的拍摄。摄制人员说,在摄影棚里,他们两个老熟人虽然以前相处时间不多,但是彼此之间很默契,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很自然,几乎都是一遍过。

“能够被导演选为国家形象片中的人物代表,这是我的光荣。”谈起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片中出现的著名乒乓球前国手邓亚萍说。之前夏天拍摄时,当时的邓亚萍还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任上,国家形象片的主推者国新办与她联系拍片,尽管工作繁忙,她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

拍摄是在北广传媒的一个摄影棚里进行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镜头里,邓亚萍没有讲一句话,全靠镜头语言“说”:画面由近到远,邓亚萍同往常一样,面带自信的笑容。

这不是邓亚萍第一次以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从“节水北京”公益活动形象代言人到中国红十字会艾滋病工作形象大使、北京市无偿献血宣传员,邓亚萍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公益事业,她也欣喜地看到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这表明社会在进步,文明程度在提升。”担任国家形象代言人却是第一次,“这是件好事”,邓亚萍说,“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选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能很好地展示中国人的形象。”

国家形象片消息传出后,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50人能否代表13亿人?”对此,邓亚萍有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当一个人走出国门时,个体的行为就代表着国家形象。当年在英国留学时,邓亚萍的邻居、老师和同学在与她接触时,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触:“中国人是这样的!”邓亚萍常提醒自己: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人。而当外国人来到中国,面对一群中国人的时候,他对中国人的理解才会更丰富、更多元。

画面17 Thought-Provoking Chinese Scholarship

人物:丘成桐、吴敬琏、孙家栋、厉以宁、岑拯

中国现代数学家丘成桐,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航天专家孙家栋及“奔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代表着中国的智慧力量,五位专家面带微笑、神色淡定。

画面18 Aesthetic Chinese Design

人物:张志峰、马艳丽、马岩松、何镜堂、张永和

著名时装设计师张志峰与马艳丽并肩而立,马艳丽在宣传片中的身份不再是为大众熟知的“名模”,而是设计师。她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拍摄形象宣传片,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多彩与进步,是一件非常鼓舞人的事情。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接下来的日子,作为设计师的她,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塑造更多中国人的美好形象而努力!

建筑大师、北京大学建筑中心主任的张永和于2005年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这是华裔人士第一次执掌美国建筑研究重镇的牛耳。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和规划学院院长安得勒·桑托斯(Adele Santos)称赞张永和是富有实践经验和探索精神的新一代建筑师,“对于建筑学充满热情,能带领建筑系开创新天地。”

作为国内建筑师“名流”,马岩松获得的荣誉包括“国内建筑师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2006年加拿大The Absolute Towers,又称“梦露大厦”,于2011年建成),参与2008年北京鸟巢火炬塔设计等。

何镜堂因担任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他还是中国建筑界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得主,是建国以来获奖最多的建筑师。

画面19-20 Trend-setting Chinese Supermodels

人物:李丹妮、裴蓓、关琦、吴英娜

四位中国模特华丽现身,中国人的傲人风姿展现在世界面前。李丹妮曾获2007年度中国十佳职业服装模特,2010年度“时尚模特”奖。 2009年度3月参加纽约、米兰、巴黎国际时装周。2010春夏纽约时装周,她表现出了中国模特的大气沉稳。名模裴蓓,曾在国际时装周上掀起一股“中国风” ,作为国际超模的代表人物,从纵横时尚界到初触影视圈,她的影响力早超出了时尚圈的范畴。关琦曾于2005年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获得季军,并获封“亚洲美皇后”。吴英娜,新丝路广州区的当家花旦之一,曾获世界小姐第五名——亚洲及大洋州美皇后。

画面21 Captivating Chinese Dialogue

人物:鲁豫、水均益、敬一丹、白岩松

四位“名嘴”的出现,让人领悟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经常需要到国外采访的水均益在回答“希望传递给外国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时表示,“我希望世界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向上的、积极的中国,一个外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改变他们过去那种传统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印象。中国绝不应该是面无表情的样子,外国人应该知道中国真实的变化。”“它(外国人看到的中国)不应该仅仅是德国电视一台,或者是民进周刊之类的媒体所展示的中国,所以我们希望传递更真实的中国给世界。”几位著名主持人也纷纷表示,能为宣传国家形象出力,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画面22 Chinese Space Travel

人物:杨利伟、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聂海胜、费俊龙

压轴出场的是神五、神六、神七的6名宇航员。第一次看到他们身着训练服站在一起的场景,不少人表示非常震撼,甚至“非常想流泪”。据中国国家形象片总导演高小龙介绍,“航天员这组画面是我们拍摄中最难忘的,因为少了档期协调的问题,画面不用合成,拍摄完成相当顺利。拍摄当天,杨利伟、翟志刚等人早早到达了现场,没有一个人迟到,当航天员们身穿蓝色的宇航服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那种震撼真的让人忍不住流泪。”

高小龙回忆,拍摄当天来了许多军人,虽然与航天员们身在同一个部队但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见到他们,“许多人都拿着本子找航天员们签名,我们摄制组的一位工作人员干脆脱掉衣服,让航天员把名字签在他的衣服上,那个时刻,让人感动,让人莫名其妙地兴奋。”

正在海南执行任务的杨利伟,他得知了中国形象片播出的消息后很高兴,他说,片中他旁边站着的是他的战友,但是在他们身后,是中国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播出反响

当天,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高楼林立的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格外显眼,6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这段60秒的宣传片,显示屏的侧面还有“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宣传片的开头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 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在片中依次登场,不断吸引路人驻足观看。

来自纽约的高中生夏洛特·麦古金觉得“整个宣传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布局非常巧妙”。她说她在纽约生活了18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这么多中国人的画面,而且“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她一边看着大屏幕,一边用手指着屏幕对记者说:“看!那是姚明,我认识。站在他旁边的是中国乒乓球选手(邓亚萍),我在看奥运会比赛的转播时见过她,很厉害的。我们上课的时候也学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就是从打乒乓球开始的。”她笑着说:“好想去中国亲眼看一看。”

在纽约时报广场执行巡逻任务的保安格雷格说,他一大早来时报广场值班就看到这部片子不断播出。他看了好几遍,觉得“很过瘾”。他对记者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这部片子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的风貌,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从中国来纽约度假的司亚勤女士和儿子伫立在时报广场,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她对记者说,她第一次来纽约,第一次来时报广场,就看到中国国家形象片的首播,觉得“太幸运了”。她说,能在世界知名的纽约时报广场上有这么大一块位置播放中国的宣传片,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身为一个中国人,我站在纽约时报广场上,觉得非常骄傲。而且我们胡主席要来美国访问,在我来美国期间能碰到这样的大事,真是太难得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