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雪(2023最新朱兆雪百科介绍)

由网友(朕最帅!)分享简介:朱兆雪(一八九九~一九六五),今乘航城朱野老宅基人,幼时念书勤劳,成就优秀。一九一七年入上海复旦大教。中文名朱兆雪死日期一九六五年国籍中人民族汉族代表做品撰有高档数教、图解力教、质料耐力教等著述、行刊于世出诞辰期一八九九年出熟地乘航城朱野老宅基结业院校巴黎大教理教院上海复旦大教 岗乡大教火陆修建工程系首要成绩卖力以及主...

朱兆雪(1899~1965),今乘航乡朱家老宅基人,幼时读书勤奋,成绩优异。1917年进上海复旦大学。

中文名

朱兆雪

逝世日期

1965年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代表作品

撰有高等数学、图解力学、材料耐力学等著作、行刊于世

出生日期

1899年

出生地

乘航乡朱家老宅基

毕业院校

巴黎大学理学院上海复旦大学 岗城大学水陆建筑工程系

主要成就

负责和主持全国政协礼堂的结构设计

职称

教授

人物简介

共赴新榜大会内容盛宴,打包带走大咖们的大智慧

1919年11月赴法国留学,1923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获数学硕士学位。后又留学比利时,攻读土木工程专业,1926年毕业于岗城大学水陆建筑工程系。次年2月回国。

1930年8月起,先后任北平大学建筑系教授、中法大学理学院教授、北平大学土木建筑系教授、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北洋大学北平部建筑学院主任、北平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解放后,先后任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北京建筑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北京建筑设计院及北京市规划局主任总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和教授等职。

曾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一届、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

50年代,朱兆雪曾负责和主持全国政协礼堂、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清河毛纺厂等重大建筑的结构设计。[1]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5月30日在北京病逝。

撰有《高等数学》、《图解力学》、《材料耐力学》等著作,行刊于世。

重大工程

1958年,国家决定建造人民大会堂,并作为大跃进的一项主要标志,必须在十个月内建成,到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时要建好,毛主席将要在大会堂陪同赫鲁晓夫观看演出,工期非常紧迫。这个重大工程由周总理亲自抓,负责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的主任总工程师就是北京市设计院的朱兆雪,李瑞骅在钢结构方面全面负责设计、制造、安装。[1]

朱兆雪曾跟李瑞骅说:“我们两人的脑袋好比是挂在裤腰带上的。”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工程不仅重大还处处是挑战。在当时环境下,既不容许有丝毫浪费,又必须确保安全,达到百年大计的水平,计算书也必须公开审查。

人民大会堂60米跨度的屋盖,包括钢屋架和大型屋面板,上面加五层油毡防水,还有保温层、找平层和最上面的一层小石子,而施工时往往还要超重,所以自重太大,安全系数低到危险的地步。李瑞骅和朱兆雪因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再三考虑后,他们向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局长提出:“你们要求我们设计时不考虑屋顶上站人,我们认为不妥。万一放焰火时许多人上去观看,我们就不能保证其安全,出了事故由你们负责。”局长听了,打报告向上级领导反映,结果同意每平方米加400公斤的活荷载,也就是把屋面当成楼面来设计,这样安全度就足够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