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文甫(2023最新嵇文甫百科介绍)

由网友(野区温柔鬼)分享简介:嵇文甫(一八九五~一九六三),本名嵇亮,出熟于河南省汲县(今卫辉市)乡闭1个脚工业者野庭。[一]中国科教院教部委员,今世闻名的教诲野、史教野、哲教野,郑州大教尾任校少,汗青教系的首创人,中共晚期的党员。54静止期间便投身于反动大水,寻求真谛。解搁后他被选为政协代表、人大代表,历任河南省副省少、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科院...

嵇文甫(1895~1963),原名嵇明,出生于河南省汲县(今卫辉市)城关一个手工业者家庭。[1]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历史学系的创始人,中共早期的党员。

从奶茶店小妹到流量歌手 哈尔滨王靖雯 火了

五四运动时期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追求真理。解放后他当选为政协代表、人大代表,历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河南大学及郑州大学校长等职,为开拓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学术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晚明思想史》、《中国社会史》等。

别名

嵇明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院士

主要成就

郑州大学首任校长
河南大学校长
中科院院士
河南省副省长

出生地

河南卫辉

中文名称

嵇文甫

代表作品

嵇文甫文集、晚明思想史、中国社会史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外文名称

JiWenfu

人物简介

嵇文甫,原名嵇明,1895年12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汲县(今卫辉市)城关一个手工业者家庭。郑州大学首任校长,历史学系的创始人。嵇文甫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党员,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追求真理,尔后,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解放后他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河南大学及郑州大学校长等职,并兼任《历史教学》、《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编委,还领导创办了《新史学通讯》(即《史学月刊》),为开拓中国哲学史及古代思想史学术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教育战线精心育人,桃李满天下;著述宏富,学风传四海;称学界巨子、教师楷模。[1]

嵇文甫6岁时入私塾读书,以后又入卫辉李氏私立小学。

1910年,嵇文甫入卫辉府官立学堂(即卫辉中学,今卫辉市第一中学)。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夜,革命思想在全国迅速传播。卫辉中学是革命思想在豫北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这里,嵇文甫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最初沐浴。

当时,卫辉中学的教员中,有好几个是同盟会会员。其中,对嵇文甫影响最大的是刘粹轩先生。刘先生学识广博,思想进步,虽然他讲授经学,但在课堂上却不断向学生介绍《民报》、《黄帝魂》等进步报刊,将民主革命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刘先生对勤奋正直的学生嵇文甫十分喜爱。嵇文甫后来在《辛亥杂忆》中说:“我那时才15岁,只是天真地佩服他。有一次也不管他是否担任国文课程,就拿一篇作文去请他指正。他看了以后很高兴,就叫我常到他那里去。从此每隔三五天或十天半月,我就到他那里去借书阅读,他给我讲过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讲到‘志穷乃见节义’一段,不胜感慨……”[1]

革命活动

当时,革命活动已在卫辉中学秘密展开。一次,一个推车的“小贩”来到学校,住在刘粹轩处,一住就是20多天,但他从不谈买卖之事,却常和同学们谈些时事问题。还有一次,刘粹轩领嵇文甫到某人家中,那里已有五六个人,从谈话中嵇文甫得知,他们在密谋炸断京汉铁路。多年后,他感慨地说:“学校隔壁就是知府衙门,知府华辉尚在梦中,不知道在他眼皮子底下的革命党人正闹得滚锅呢!”后来,刘粹轩在豫西反清作战中壮烈捐躯,数十年后,嵇文甫在《自传》中写道,刘先生是“使我的思想开始有了政治意识、启发我开始追求真理与光明的一个人……这是我后来痛恨旧社会、向往新社会、倾心于革命事业的一个开端”。

对嵇文甫影响甚大的另一人是李敏修先生。李先生是清末进士,品德修养很好,在河南是倡导新学的学者之一。他创办了汲县小学、汲县中学,还创办经正书舍,收藏图书30余万卷,嵇文甫从中得益不少。李敏修先生喜欢嵇文甫的勤奋好学,在学习上给予他多方指教。他后来在《读〈毋自欺斋文字纪年〉》一文中说“文自幼得侍先生,亲炙之日久”,指的正是这一情形。

个人经历

嵇文甫6岁时入私塾读书,以后又入卫辉李氏私立小学。他天赋甚佳,记性极好,一篇文章常常只读一两遍就能大段地背诵下来。嵇文甫有一个习惯:平日里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到考试前别人开始“临阵磨枪”时,他却丢开书本大睡三日,而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一次,他正在教室里读书,忽听窗外有人喊着他的名字高声叫骂,叫骂者是一个顽劣学生,显然是在无端滋事。可是,他居然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继续读书,全然不理会那个同学的挑衅。事后,老师听说了这件事,在课堂上把嵇文甫称赞了一番,说他有如此的心胸和涵养,将来一定能成大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嵇文甫非常兴奋,曾组织了20余人在一个教堂集会,并上街游行庆祝。

1913年夏,嵇文甫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虽说此时家境已比过去好些,但却不足以应付大都市里的开销。上学时,他在北京大学附近的简易饭棚吃最廉价的饭菜,仍然难以为继。不久,他便被迫辍学回汲县了。

回到汲县,嵇文甫在经正书舍附设小学班教英文,还在县城小学教国文、历史。这段教学生活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他在回忆这一段生活时曾说:“当时天真纯朴的儿童曾引起我的热爱,从而,我对于教书这一事,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我后来数十年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是很有关系的。”

嵇文甫是在这个时候结婚的。妻子虽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本分、善良,在风风雨雨中毫无抱怨地跟随丈夫一辈子。没有她的操劳,嵇文甫也不可能在读书与研究中求得宁静。

1915年,在积累了一年半的微薄收入之后,又赴北京,考上了北京大学。他的同班同学虽仅有一二十人,但其中就有冯友兰、陈仲凡、孙本文等著名人物。由于嵇文甫的基础较好,学业优异,因而受到马叙伦等教授的器重。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建国后,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开封师范学院院长、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7月1日,嵇文甫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于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研究。

1963年10月9日,他突患脑溢血,10日与世长辞。[1]

辉煌成就

嵇先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建设我国新史学的少数几位先驱者和奠基者之一,而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尤有其卓越和独特的贡献。

著有《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晚明思想史》、《中国社会史》等,至今,嵇文甫的著作已整理选编为《嵇文甫文集》上中下3卷出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