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令(2023最新动员令百科介绍)

由网友(千柔百宠)分享简介:带动令的观点陪同带动的观点孕育发生,正在现代虽然不“带动”的观点,但正在战役发作先后已有公布誓词或者檄文、征募战士、征用车马、张罗粮草、扩编部队等勾当,那便是现代的战役带动,此中公布誓词或者檄文就至关于带动令。名 词带动令术 语带动、鼓动勉励意 义誓词或者檄文等起 源一八世纪终的法国基原内容带动令 dòng yuán lìng带动令,...

动员令的概念伴随动员的概念产生,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其中发布誓言或檄文便相当于动员令。

名 词

动员令

术 语

动员、鼓励

意 义

誓言或檄文等

起 源

18世纪末的法国

基本内容

红警3修改器

动员令 dòng yuán lìng

动员令,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或积极投入备战的命令,言辞多富有鼓动性和煽动性。

详细解说

◎如果您查询的是关于战争动员方面的内容,请直接参见词条 战争动员或动员。

动员令一般常见于战争动员中,其内容依照动员的内容而定。所谓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简称动员,也有的称 国防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国民经济、科学技术、人民防空和政治等几个方面的动员。战争动员按照规模、方式和战争进程等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决定动员实施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 元首或政府 首脑发布。

概念历史

动员令的概念伴随动员的概念产生,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 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其中发布誓言或檄文便相当于动员令。“动员”一词迄今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法国。1789年法国发生的 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和反抗,欧洲君主国家结成同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法国资产阶级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国民公会于1793年8月23日颁布《全国总动员法令》,宣布“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法国人民始终处于征发状态”。总动员令发布后在很短时间内就组建了一支42万人的军队,还动员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使战争获得了有效的物质保障。法国的这次总动员,明确提出了“动员”概念,制定了动员法令,丰富了动员内容,促进了动员的发展,是近代战争动员史上的一个范例,《全国总动员法令》也成为最初的动员令。

其他解释

动员令是 中文维基百科特有的一种为增加条目数量与兼顾质量而进行的召集维基人编辑 条目的活动,方式是部分维基人主动邀请其他维基人参与条目编辑,类似于互动百科中的 百科任务。动员令可分“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两种。目前动员令已举办五次,其中前三次为大动员令,第四次为小动员令,第五次为大动员令与小动员令结合的方式。而第三、四、五次动员令更启用了加分机制。首次动员令举办于2006年7月15日到2006年8月1日;第二次是在2006年8月15日到2006年10月1日;第三次是在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1月1日;第四次是在2007年4月1日始到4月30日,这次动员令限定了生物动员令、翻译动员令、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和暗黑动员令六个主题;第五次是在2007年7月15日始到8月31日,第五次动员令指定了消灭外文、历史与世界遗产三个主题,编辑者既可以编写这三个主题的条目,也可以编写其他领域的条目,但编写特定三主题条目有额外加分。一些维基人乐于接受这种活动,但亦有人表示反对。总的看动员令确实对中文维基条目质量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但因参加人数有限而效果平平。关于动员令是否应该继续举办下去也多有争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