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河南省辖地级市)

由网友(何必自作多情)分享简介:周嘴市隶属于中国河南省,别称“龙都”,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本要地本地,东临安徽阜阴市、亳州市,西交漯河市、许昌市,南取驻马店市相连,北以及开封市、商丘市交界。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九日,市域面积一.一九万平方私里,人嘴一二五六万,辖七县一市二区及市乡城1体化树模区、经济开垦区、口岸物流财产会聚区。曾枯获天下文化都会提名乡...

周口市隶属于中国河南省,别称“龙都”,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临安徽阜阳市、亳州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截至2022年6月9日,市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人口1256万,辖7县1市2区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1]

周口是一座农业物产富饶的城市。常年粮食总产180亿斤左右,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周口2022年GDP为3617亿元。[1]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周口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2]

周口是教育大市,近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考生占河南省总录取数的1/5,有郸城一高等一批名校。[1]2021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4825所。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357个(含村卫生室6383个),医院205个,卫生院17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5万人。[3]

中文名

周口

外文名

Zhoukou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4]

国家/地区

河南省

政府驻地

川汇区

邮政编码

4660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南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豫P

行政区划代码

411600

市长

吉建军[7]

海拔

35.5-64.3米

面积

11959平方千米

别名

龙都、陈州

地区生产总值

3496.23亿元(2021年)[5]

下辖地区

2个市辖区、7个县、1个县级市

电话区号

0394

著名景点

太昊陵、昆山女娲宫、老子故里、关帝庙等

机场

周口西华通用机场

火车站

周口站、周口东站

人口

885.30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5]

市委书记

张建慧[6]

坐标

北纬33°03'-34°20′,东经114°05'-115°3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9126元(2021年)[5]

建制沿革

扶沟县属于河南哪个市 周口市有哪几个县 区

周口市历史上多以淮阳为中心建置,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淮阳,古为宛丘,太昊之墟,神农所都之地。

夏为豫州之域,殷为虞遂封地,厉(今鹿邑东)系活动中心。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周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春秋仍为陈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9年楚灭陈,以陈为县。前278年楚顷襄王徙都于此,为“郢陈”,称“西楚”。

秦统一全国后,置陈郡,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陈定都,国号“张楚”。

西汉初为淮阳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属豫州刺史部。

三国魏置陈郡,属豫州。

西晋初沿旧制,武帝合陈郡于梁国,惠帝复置陈郡仍属豫州。

南朝宋初属南豫州南梁郡,后置陈郡和南顿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南齐仍置陈、南顿二郡,南顿郡移治南顿。北魏置陈郡、南顿郡和汝阳郡。武定元年(543年)侨置丹阳郡和秣陵县。丹阳郡属北扬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北齐百姓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置陈郡属信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淮阳县城),又置淮阳郡,治阳夏(今太康),淮阳郡、丹阳郡亦属信州。北周改信州为陈州。

隋初为淮阳郡,属豫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和沈州,属豫州。大业八年(612年)复置淮阳郡,治宛丘,统宛丘、太康、扶乐、西华等10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陈州,武德四年(621年)置北陈州,治扶沟,复置沈州,统项城、颍东2县。五代仍。宋宣和元年(1119年)置淮宁府,统宛丘、西华、商水、南顿、项城5县,属京西北路。南宋置陈州,仍统5县,属南京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明万历十年(1582年),陈州、商水、项城、沈丘、西华、扶沟、太康6县1州属开封府,鹿邑县(包括今郸城县东北的一部分)属归德府。

清初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仍统4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统淮宁、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项城、沈丘7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鹿邑属归德府,两府同属河南省监察区开归陈许郑道。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撤淮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3月1日,废陈州府,置淮阳县,原府辖县和鹿邑同属河南豫东道。11月,北平政府弃省设州,市内各县同属汴州(州治开封)。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属河南开封道。民国二十年(1932年)8月,南京政府在省下设行政督察区,淮阳设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原8县属之。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统8县,属河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6月1日,日军侵占鹿邑县城,此后太康、淮阳、扶沟等县部分地区先后沦陷,成为日伪占领区。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党组织曾于1944年-1945年,在太康县边区先后建立庆华(太北开淮公路东)、芝圃(高贤、芝麻洼一带)、淮太西、扶太西4个边区县政权。边区县均为游击区,没有固定治所。1946年-1949年中共党组织先后在鹿邑县边区创建5个边区县。1946年于贾滩集建立商亳鹿柘前,县治枣集,隶属豫皖苏第三专署,1949年2月撤。1946年8月成立安平县,县治玄武集,隶属豫皖苏第二专署,1949年4月撤。1946年12月成立鹿亳太县,县治白马驿,1947年6月撤。1947年2月于郸城集建沈鹿淮县,是年11月撤。1947年5月建沈项临县,1948年底撤。

1949年设淮阳专区,辖淮阳、鹿邑、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8县和周口市(1948年1月置)

1952年8月增置郸城县。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西华、扶沟、商水(周口市改为县辖镇入商水)3县归许昌专区,余6县归商丘专区。

1958年12月商丘专区撤销,东6县归开封专区。

1961年12月商丘专区复设,东6县复归商丘专区。

1965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文件(〔65〕豫民字363号),析许昌、商丘两专区部分县设周口专区,驻周口镇(今川汇区),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9县和周口镇,共141个公社,3696个生产大队。

1969年12月31日改周口专区为周口地区。

1980年10月增辖黄泛区、五二两农场。1980年10月周口镇改为周口市。

1983年体制改革,1984年公社全部改为乡(镇),全区辖9县1市182个乡镇(其中有镇11个)。

1990年,全区共有115个乡、67个镇、5个镇级办事处。

2000年6月8日,依国务院(国发〔2000〕61号)文件,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淮阳县,设立周口市淮阳区,以原淮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淮阳区的行政区域,淮阳区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朱家街130号。[8]

2021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周口市川汇区撤销许湾乡设立许湾街道、撤销李埠口乡设立李埠口街道,实行城市管理体制。[9]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周口市下辖2个区、1个市、7个县、1个开发区。[10]

区划详情

2个区:川汇区、淮阳区。

7个县: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太康县、鹿邑县。

1个开发区:河南周口经济开发区。

1个市:项城市。[10]

周口市区划详情(截至2021年10月)
市辖区、县面积(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下辖地区
川汇区141人和街道陈州回族街道、七一路街道、荷花路街道、人和街道、小桥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文昌街道、搬口街道、金海路街道、李埠口街道、许湾街道[9]
淮阳区1321城关镇柳湖街道、城关回族镇、新站镇、鲁台镇、四通镇、临蔡镇、安岭镇、白楼镇、朱集乡、豆门乡、冯塘乡、刘振屯乡、王店乡、大连乡、葛店乡、黄集乡、齐老乡、郑集乡、曹河乡
项城市1083花园街道花园街道、水寨街道、东方街道、莲花街道、千佛阁街道、光武街道、南顿镇、孙店镇、李寨镇、贾岭镇、高寺镇、新桥镇、付集镇、官会镇、丁集镇、郑郭镇、秣陵镇、王明口镇、范集镇、三店镇、永丰镇
扶沟县1163桐丘街道桐丘街道、扶亭街道、崔桥镇、江村镇、白潭镇、韭园镇、练寺镇、大新镇、包屯镇、汴岗镇、曹里乡、柴岗乡、固城乡、吕潭乡、大李庄乡、城郊乡
西华县1208娲城街道娲城街道、箕子台街道、昆山街道、皮营街道、西夏亭镇、逍遥镇、奉母镇、红花集镇、聂堆镇、东夏亭镇、西华营镇、址坊镇、迟营镇、田口乡、清河驿乡、东王营乡、大王庄乡、李大庄乡、叶埠口乡、黄桥乡、艾岗乡、黄泛区农场、五二农场
商水县1325新城街道新城街道、东城街道、老城街道、黄寨镇、练集镇、魏集镇、固墙镇、白寺镇、巴村镇、谭庄镇、邓城镇、胡吉镇、郝岗镇、姚集镇、城关乡、平店乡、袁老乡、化河乡、舒庄乡、大武乡、张明乡、张庄乡、汤庄乡、商水县农场
沈丘县1082东城街道东城街道、北城街道、槐店回族镇、刘庄店镇、留福集镇、老城镇、赵德营镇、付井镇、纸店镇、新安集镇、白集镇、刘湾镇、莲池镇、洪山镇、北杨集镇、邢庄镇、周营镇、石槽集乡、范营乡、李老庄乡、冯营乡、卞路口乡
郸城县1490新城街道洺南街道、洺北街道、新城街道、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石槽镇、城郊乡、虎头岗乡、汲水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胡集乡
太康县1761城关回族镇城关回族镇、常营镇、逊母口镇、老冢镇、朱口镇、马头镇、龙曲镇、板桥镇、符草楼镇、马厂镇、毛庄镇、张集镇、清集镇、大许寨镇、转楼镇、城郊乡、杨庙乡、王集乡、高贤乡、芝麻洼乡、独塘乡、五里口乡、高朗乡
鹿邑县1248真源街道真源街道、谷阳街道、卫真街道、鸣鹿街道、涡北镇、玄武镇、宋河镇、太清宫镇、王皮溜镇、试量镇、辛集镇、马铺镇、贾滩镇、杨湖口镇、张店镇、观堂镇、生铁冢镇、郑家集乡、赵村乡、任集乡、唐集乡、高集乡、邱集乡、穆店乡
河南周口经济开发区太昊路街道、淮河路街道

(表格参考资料:[11]

自然环境

周口地区位于豫东平原,河南省东南部。地理座标北纬33°03'-34°20′,东经114°05'-115°39'。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40公里。东邻安徽省阜阳市,西依漯河、许昌两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市、商丘市接壤。总面积1195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周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35.5-64.3米,最高点在扶沟县西北尹郭北,最低点在沈丘县东南部南楼沟入泉河处。除淮阳县刘振屯一带地表局部起伏较大外(自然坡降千分之—至五千分之一),—般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七千分之一。大致以太康至周口一线为界,线西海拔50-64.3米,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六千分之一,线东海拔35.5-50米,自然坡降六千分之—至七千分之一。尤其郸城县东部,沈丘县东部、东南部,项城县中部和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势低洼易涝。

气候

周口市地处中纬度黄淮之间。冬夏分别受蒙古冷高和太平洋副高大气环流交替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1月最冷,7月最热。降水分布不均,日照、气温变幅大。

水文

周口市属淮河流域,有沙颍河(俗称沙河)、涡河、西肥河、洪汝河4大水系。沙颍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88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其主要支流有贾鲁河、汾泉河、黑河、新运河、新蔡河等;涡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21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其主要支流有老涡河、尉扶河、铁底河、惠济河等;西肥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3%;洪汝河水系区内流域面积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7%。

各水系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沙河、颍河、贾鲁河、涡河、汾泉河、黑河、新蔡河等15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水河等7条;100-500平方公里的有新枯河、晋沟河等38条;控制流域面积30-100平方公里的排水沟、河有110条,形成较合理的排水系统。

自然资源

周口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质良好,地下六米就有水,一般的井都抽不干,水质能直接饮用。[2]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合理利用这些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

生物资源

周口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猪(灭绝)、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00万人,出生率8.96‰;死亡人口7.30万人,死亡率8.20‰,自然增加人口0.70万人,自然增长率0.76‰。年末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86.17万人,乡村人口499.1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62%,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9.9万人,女性人口为445.4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20年的97.43上升为98.77。年末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4.8万人,占24.26%;15-59岁人口为494.0万人,占55.80%;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6.5万人,占19.9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2.1万人,占常住人口16.05%。[5]

政治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吴刚[12]
副主任程新华、闫立超、刘建中、杨雪芹、孙鸿俊、田林、祁永亮[12]
秘书长刘建中[12]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张建慧[6]
市委副书记吉建军[13]、李云[14]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吉建军[15][16][17][18]
副市长马剑平、王宏武、秦胜军、马明超、张元明、梁建松、刘颖、孔阳[12]
秘书长孙鸿俊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牛越丽(女)[19]
副主席闫淑娟、赵万俊、李宁、李应权、任哲、岳新坦、程若光、宋力
秘书长程维峥[20]

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4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0.5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416.7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468.88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0.5:42.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126元,增长7.3%。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1%,其中,粮食上涨0.2%,鲜菜上涨13.0%,畜肉下降13.9%,水产品上涨11.1%,蛋类上涨19.0%,鲜果上涨5.4%;衣着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类上涨2.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5%。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8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65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7%。[5]

第一产业

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50万亩左右,总产150亿斤左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00亿斤左右,年加工转化粮食100亿斤以上。粮食、棉花、油料常年产量分别占河南省的1/7、1/3和1/4,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市有8个生猪调出大县、5个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肉产量、蔬菜产量均占全省1/1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21]

2021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5.1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农业总产值792.50亿元,林业总产值4.79亿元,畜牧业总产值328.06亿元,渔业总产值5.6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4.18亿元。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64.88万亩,总产量923.72万吨,减产1.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01.99万亩,总产量554.05万吨,增产1.1%;秋粮播种面积962.89万亩,总产量369.65万吨,减产4.2%。

2021年,全年全市油料产量47.2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花生产量42.08万吨,增长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92.07万吨,增产0.4%。瓜果产量340.36万吨,减产14.1%。

2021年,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77.20万吨,增长18.5%。其中,猪肉产量51.83万吨,增长32.2%;牛肉产量2.50万吨,下降1.4%;羊肉产量4.15万吨,增长0.8%;禽肉产量18.71万吨,下降2.9%。禽蛋产量50.18万吨,增长0.4%。牛奶产量3.85万吨,增长5.6%。全年生猪出栏713.82万头,增长34.9%;年末全市生猪存栏549.90万头,增长11.5%。

2021年,全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6.75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02万吨,农村用电量22.22亿千瓦时。完成造林11.87万亩。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8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正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1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7个,省级农业企业品牌10个,省级农产品品牌43个。[5]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六大支柱产业增长7.9%,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11.3%,纺织服饰业增长5.5%,医药化工业增长6.2%,装备制造业增长5.0%,电子信息业下降28.7%,新型建材业增长18.8%。分行业看,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70.6%。分产品看,全市143种产品中,有85种产品同比增长,增长面59.4%。

2021年,全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2.7%、8.5%、8.1%,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9个、0.7个、0.3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1%,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4.8%。

2021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51.1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19家。[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2%。民间投资下降0.8%,工业投资下降6.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2%。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8.15亿元,增长26.2%。其中,住宅投资363.80亿元,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面积842.69万平方米,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456.09亿元,增长2.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1.55亿元,增长9.0%,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797.24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3.20亿元,增长11.0%。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51.96亿元,增长6.9%;零售业零售额1154.37亿元,增长6.3%;住宿业零售额21.67亿元,增长21.2%;餐饮业零售额376.75亿元,增长21.1%。

2021年,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12.21亿元,增长8.6%。通讯器材类、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累计增速分别为16.6%、16.2%、18.8%,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8.0、7.6、10.2个百分点。汽车类累计增速18.7%,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增速127.3%。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02.3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出口87.3亿元,下降0.3%;进口15.0亿元,下降22.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64亿美元,增长5.3%。

邮电和旅游

2021年,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4.29亿元,增长22.1%。电信业务总量68.90亿元,增长32.2%;快递业务总量1.30亿件,增长38.9%;快递业务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36.1%。

2021年,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647.2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647.27万人次;受新冠疫情影响,未接待海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111.75亿元。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30家。其中,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4家,2A级景区12家。旅行社32家。星级饭店7家。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37.53亿元,同比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24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3.76亿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6.61亿元,下降1.9%。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68.51亿元,比年初增加500.9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61.09亿元,比年初增加468.2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08.36亿元,比年初增加253.67亿元。[5]

文化

节会

周口淮阳祭拜伏羲大典(二月二)。[22]

周口淮阳庙会(又称“人祖庙会”,当地人称“二月会”),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

周口淮阳荷花,在每年七月底举办。

周口西华桃花节,每年四月举办。

民间艺术

项城市汝阳刘毛笔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发祥地。

淮阳县泥泥狗“泥泥狗”是周口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周口渔鼓: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

美食特产

  • 烧蒲菜

烧蒲菜是淮阳地区独有的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被列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一。它以龙湖特产蒲子下端的嫩芯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烧蒲菜可单独烧制,也可与肉、鱼、蛋拼合烧制。种类有虾仁烧蒲菜、蛋黄烧蒲菜、鱼片烧蒲菜等。不论哪种烧蒲菜,均色白如玉,鲜嫩清香,别具风味。

  • 邓城叶氏猪蹄

叶氏猪蹄以清滑爽口,柔韧脱骨,味醇酥嫩,香气浓郁出名,独具风味,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猪蹄本身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维量元素,益气补肾,强身健体。

叶氏猪蹄在清洗、焖煮时,按配方和诀窍掌握调味料、水温、火候,并随季节而异。其制作方法大致如下:首先是将新鲜猪蹄剔除蹄甲,去浮毛和圬垢,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而后将猪蹄放入陈年老汤中,文火焖煮两三个小时。汤中按配方加入陈皮、肉桂、豆莞、白芷、丁香、草果、砂仁、良姜、茴香、花椒等几十种作料。煮熟的猪蹄要及时捞出,用油布擦去上面的血污和油汤,即可出售了。邓城叶氏猪蹄凉热食用均佳。

交通

综述

2021年,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90亿吨,比上年增长18.8%;货物运输周转量1041.13亿吨/公里,增长23.7%;旅客运输总量3085.30万人,增长37.7%;旅客运输周转量25.85亿人/公里,增长36.5%。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9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946标箱,占全省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1.6%。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性港口6个、泊位83个,拥有航运企业18家,从业人员2万人,货运船舶1816艘,总载重吨位120万吨以上。沙颍河周口中心港达到四级内河航道标准,具备常年单船2000吨级、拖船10000吨级的通行能力。[5]

铁路

周口市铁路运输主要依托于漯阜铁路,线路等级为国铁Ⅰ级复线电气化铁路,是河南通往华东地区一条最便捷的通道,周口境全长约122公里。漯阜铁路是连接京广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一条标准轨距的地方铁路,由河南、安徽两省共同投资修建。西起河南省漯河,经周口、项城、沈丘、安徽省界首、太和至阜阳北站,全长222千米。[23]

郑阜高铁周口段途经扶沟、西华、川汇区、淮阳区、沈丘县等县(区)后进入安徽省境内,境内约130公里

公路

周口是全国196个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万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24]

高速公路:境内有宁洛高速、大广高速、商周高速、永登高速,总里程451公里,约占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10,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3.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在建和待建高速公路项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周南高速公路周口段、河南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周口段两条高速公路项目,已列入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

干线公路:全市拥有国道7条,省道24条,里程2215公里,基本形成国省道相衔接、布局合理、通城达乡的干线公路网络。启动了市中心城区至淮阳、西华、项城3条快速通道项目建设。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629公里,183个乡镇及所有行政村已实现通油路或混凝土路、砖铺路。将逐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和“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的目标。

水运

周口因航运而得名,明初时仅是一个埠口,因处航运要冲,逐渐发展成为豫东水路交通枢纽。境内沙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历史上都是通航河流,里程约430公里,航运资源丰富。沙颍河周口以下常年通航,建成有周口、刘湾两大货运码头。沙颍河周口至漯河航运开发工程、涡河航运开发工程正在加速建设。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周口通航里程将达400公里左右,保持全省第一位次。航运使周口成为河南连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中原经济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水运动脉,周口乃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4]

周口港位于周口大道与滨河路交叉口东1公里处,为河南省最大内河港口。沈丘刘湾港为重要港口。项城港在建。

机场建设

周口机场建设项目总占地15000亩,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为5年,地址在大广高速西华出口附近。一期建设成功后至少能满足5家通用航空企业30架以上小飞机同时停放、地面飞行服务及维护功能。二期、三期建设通用航空服务站及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开通支线航空。[25]

社会

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有效专利拥有量1082件,增长42.13%。[5]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4825所,毕业生56.92万人,在校生216.72万人,招生53.37万人,教职工16.7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4所,毕业生2.04万人,在校生7.37万人,招生2.72万人,教职工0.4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31所,毕业生2.02万人,在校生6.67万人,招生2.64万人,教职工0.42万人。普通高中学校61所,毕业生8.03万人,在校生21.75万人,招生7.28万人,教职工1.89万人。初级中学494所,毕业生14.35万人,在校生43.93万人,招生14.84万人,教职工4.58万人。普通小学学校1813所,毕业生14.9万人,在校生97.34万人,招生15.92万人,教职工6.21万人。幼儿园2412所,毕业生15.54万人,在校生39.08万人,招生9.89万人,教职工3.18万人。特殊教育(含随班就读)10所,毕业生0.04万人,在校生0.58万人,招生0.08万人,教职工0.05万人。民办学校2181所,招生14.81万人,在校生75.26万人,毕业生22.59万人,教职工6.21万人。[5]

院校

序号本科专科中专
1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幼儿师范学校
2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民办)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国有院团11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82家,文化馆12个,博物馆2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调频转播台1座。年内新购图书92445册,其中少儿类23524册,成人类68921册。公共文化场馆继续免费开放。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0处,不可移动文物388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项。[5]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300个(含村卫生室6282个),医院245个,卫生院18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191人,注册护士2140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防疫站1个)12个,卫生监督所11个。乡镇卫生院179个,编制床位41752张,实有床位数55707张,卫生技术人员53290人。三级医院共4家,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院1家;二级医院51家,其中,中医医院9家。[5]

体育事业

2021年全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中,周口市代表团共夺得83枚金牌、83枚银牌、97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5]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3元,比上年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6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1元,增长9.2%。

截至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27万人。其中,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0.69万人,参保职工59.78万人,离退休人员20.92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28.58万人,参保在职职工19.05万人,离退休人员9.5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0.1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30.63万人,其中,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52.89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877.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0.23万人。全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4.04万人。[5]

环境安全

2021年,全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7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5天;全市17个省级以上地表水目标考核断面全部达到目标值要求,累计平均达标率为86.8%;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目标值要求,达标率为100%。

2021年,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5]

旅游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著名人物

伏羲、女娲、老子、陈亢、陈胜、吴广、汲黯、蔡衍、黄霸、甄权、袁安、袁绍、袁术(袁氏家族)、应劭、应詹、应瑒(应氏家族)、谢安(阳夏六谢)、陈抟、符彦卿、韩弘、沈伦、王保保、徐世隆、顾佐、轩輗、李梦阳、袁甲三、袁世凯、袁克文、袁家骝、张镇芳、张伯驹、李鸣钟、吉鸿昌、吉星文、田镇南、黄维刚、朱丹陛、李子纯、王广建、李干公、严图阁、胡蛮、侯香山、欧阳挺等。

当代名人

文化艺术界:李娜(歌唱家)、陈鲁豫、陈运和、马艳丽、房国富、申凤梅、刘士明、刘伟、邵波、吴立兴、胡延佑、熊克俭、李清山、毕启亮、戴凤钦、杜天清、寒心(作家)、靖天、蒋愈红、孔莹、韩绍愈、张振福、卢文清、刘亚欣、李晖、李珂、陆虎、李玉龙、刘源浩、瘦丁、朱妍、王汉顺、武丽华、田维国、杨箴廉、高峻岚、张艺军、郭子渝(歌手).

政界:姚中民、徐济超、曹育民、刘光运、刘光源等

工商界:郑清智、李怀清、许家印。

其他:洪战辉、李灵、李飞、韩渺、李和鹏、娄风涛、单晓霞、展良才、王建设、郑贺平、赵立民、陈新庄、李松山、高增玉、王文田、徐军、谢凤运、朱婷等。[27]

荣誉

2017年12月24日,周口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8]

2019年9月23日,“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周口排名第100。

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9][30]

2021年1月,周口市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31]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周口获评为三线城市。[32]

2021年11月,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位居92名。[3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