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县(2023最新安宁县百科介绍)

由网友(红薇染露 ゅ)分享简介:中文名平和平静县省云北国野中国地舆情况平和平静市地处滇中,位于昆亮市东北部三二私里处,是通往滇西的必经之路。平均海拔一八零零米,年升火质九零零.九毫米,年平均气温一四.七度。无霜期二二五天,日照二零六零小时,泥土酸碱度 四.五-七,属亚寒带季风汗青平和平静于汉元封2年(私元前一零九年)置连然县初,至一九四九年中华国民共以及国建立,已...

中文名

安宁县

云南

国家

中国

地理环境

安宁上榜幸福百县榜单,原来与这十大特质相关

安宁市地处滇中,位于昆明市西南部32公里处,是通往滇西的必经之路。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水量900.9毫米,年平均气温14.7度。无霜期225天,日照2060小时,土壤酸碱度 4.5-7,属亚热带季风历史

安宁于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连然县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有1800余年历史。1950年4月20日安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10月改安宁县为昆明市安宁区。1959年9月复称安宁县,1995年10月13日撤县建市(县级市)至今。

自古迄今,虽境域和隶属关系不断变更,但连然镇始终是历代党、政机关的驻地。70年代以前由于城市发展较慢,加上自然森林覆盖较好,几乎没有人工绿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到70年代安宁第一条新街道-连然街的建成,城区开始出现了行道树。1981年始建百花公园;至1999年12月,先后建成了124亩的百花公园(包括楠园),12条街道绿化,1577亩城市风景林,绿化苗圃235亩,形成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城市风景林组成的园林绿地系统。

安宁市园林绿化建设由安宁市城建局主管,1984年局设置园林股,负责安宁园林绿化业务工作,与百花公园合署办公,1992年撤销园林股,建设局设立园林绿化管理科,负责安宁园林绿化业务管理,与百花公园分开办公。街道绿化建设1994年3月以前,由曹溪寺风景区管理处绿化专业队负责,以后曹溪寺移交给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曹溪寺风景管理处绿化专业队撤并,成立了安宁市园林绿化公司,负责城区绿化建设和管理。

绿色发展

民国末年,安宁城仅留下小桥、卖米、官厢三条街,街宽6-8米,全长875米,街面凹凸不平,无下水道,街道两旁为1-2层土木结构的老式房屋。全城均无绿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于50年代改造了小桥街、卖米街,将原用马安石所铺的街道,改建为三合土街面,60年代新修了小桥街、卖米街下水道,70年代在原安宁-八街路的基础上新建了连然街,街道两旁种植了行道树,树种为银桦,迈出了城市绿化的第一步。

随着城市的发展,街道绿化本着建好一条街绿化一条街的原则进行。1989年已绿化的街道有连然街、公园路、黉学路、金方路,主要树种有银桦、法桐,共计653株,花、灌木1200丛。连然街花、灌木栽于树下长型花带内。年末城区街道绿地总面积2553平方米,绿化覆盖总面积为3079平方米。

1992年1月,为迎接中国第三届艺术节在昆明召开,按照县政府的安排,绿化了中华路和湖滨路。主要树种有刺桐、刺柏、龙爪槐、雪松、广玉兰共956株(丛)。因中华路南侧地下水位过高,影响苗木生长,损失较大。

1993年7月,为迎接昆明国际贸易商品交易会的召开,更换补充了中华路人行道及分车带苗木共586株(丛),两次共投资13万元。

同年10月为促进撤县改市,加强市政建设,县政府又安排资金32万元对城区街道进行了见缝插针的普遍绿化,新绿化了金贸路、湖滨西路、钢安路。主要树种有桂花、香樟。年末城区已绿化的街道有9条,街道绿地有56处,绿地总面积为5774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3221平方米,绿化为1072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7648平方米。

1994年3月曹溪寺移交给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管理,原曹溪寺管理人员成立安宁市园林绿化公司,接收由百花公园管理的街道和公共绿化管理工作,从此街道管理走上了专业化道路。

同年6月,从文山引进云南拟单性木兰300株,对湖滨路的刺桐进行了更换,并制作围栏严加保护,共投资10.5万元。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安宁园林绿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结合市政府"绿、亮、美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大了街道绿化力度,特别注重绿化、美化。1995年-1998年,新绿化了盐兴路的百花东路,更换了连然街、黉学路、洪源路和公园路的行道树,完成了人民路、中华路东段、金方路分车带及电力公司门前花台的绿化改造种植以及盐兴路、龙宝寺、武装部旁的花坛、花架修建工作,提高了绿化档次。

至1999年12月,市区共有街道8条,已栽种各种树木2281株,铺设草皮5429平方米。 

街头绿地

为了加速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增加城市中的绿地,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安宁市重视广场绿化,先后在城中建有2个绿化广场和1个花园。

1996年2月,为庆祝撤县设市,兴建了楠园广场,占地9100平方米,投资127.78万元。播种草皮7223平方米,种植乔灌木2810株,草花650丛。

1998年8月建成人民路绿化广场,总面积10787平方米。以绿色草皮为主调,播种草皮10787平方米,点缀园林植物,种植叶子花、火把果、雪松等413株,其中移植胸茎15-25公分滇翠柏18株,投资340万元。

同年9月,建成农贸市场大门口街心花园,占地面积1002平方米,种植叶子花、丝兰92株,播种草皮1002平方米,投资20万元。 

1999年1月,用松、竹、梅布置的"岁寒园"竣工,占地3425平方米,投资56万元。 

风景园林

安宁撤县建市以后,市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园林绿化建设,结合《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安宁市政府"绿、亮、美工程"的实施意见,安宁市几次调整城市绿地率,由1982年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25-30%最后提高到35-40%,加大了城市绿化的难度。安宁在搞好街道绿化和庭院绿化的同时,注重大环境的绿化。

1997年3月安宁市政府以安政发(89)号文件安排有关部门对城市风景林实施绿化,简称为:"五、四、三、二、一工程",即五山(太极山、观音山、园山、狮子山、龙山)、四路(安宁至温泉、草铺、县街、太平的四条路)、三湖(百花湖、宁湖、东湖)、二区(温泉、昆钢开发区和建城区)、一川(螳螂川)。该工程到1999年12月完成绿化面积1577亩,占用坡地906.22亩,种植树苗13.59万株,种植树种18个,总投资400万元。

1998年安宁市又提出"高质量、高标准出精品"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并于1999年10月把绿地率和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写入《安宁市城镇绿化管理暂行办法》。同年,市政府与西南林学院共同编制了《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规划》。 

庭院绿化

安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没有庭院绿化,1950年安宁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单位庭院绿化也相对滞后,至1989年7月,据统计,城区50个单位,有25个单位进行了绿化,庭院绿化面积43488平方米,达到《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规定的绿地指标的仅有2个单位。为了搞好庭院绿化,1989年7月15日《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公布实施后,认真组织了宣传,并检查、督促、指导,有力地促进了专用绿地的发展。1994年,对城区94个单位的绿化作调查,共有专用绿地185314平方米,建设单位达到绿地指标的占2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