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教育部人事司著书籍)

由网友(懒的讨喜)分享简介:《高档教诲教》(校改版)是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由高档教诲出书社出书的教诲类册本,由教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一]该书共一五章,分为3个大的部门:第1部门首要切磋高档教诲的素质以及本能机能及高档教诲成长中的1些基原实践答题;第2部门首要阐发高档黉舍讲授、科教研究以及社会理论3大育人勾当,阐述了那些勾当的历程、做用、纪律和现实操做运...

《高等教育学》(修订版)是 1999年8月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类书籍,由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1]

最新上架 永升书店 孔夫子旧书网

该书共15章,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及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三大育人活动,论述了这些活动的过程、作用、规律以及实际操作运行的原则、途径、方法等;第三部分主要描述和解释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

书名

高等教育学

页数

392页

品牌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

1999年8月1日

ISBN

7040077353

作者

教育部人事司

开本

32

类型

教育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绍

书 名: 高等教育学

作 者:杨德广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040263107

开本: 16开

定价: 66.00 元

内容简介

全书有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简史,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体制与结构,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德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高等教育国际发展与合作,高等学校的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和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新起点上,在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办高等教育,办成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成什么样的高级专门人才,都是《高等教育学》研究和探索的主题。

《高等教育学》可作为高等教育学方向研究生教学参考书,可供高等学校管理工作者、教师和科研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杨德广,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上海高教所所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大学校长、新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高等学校德育等。

谢安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高教管理、比较高教、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主持和参加完成了近30项国家、部、市等重点课题和咨询课题的研究,获10余项优秀科研、论文奖。著和主编书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科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的高等教育

二、中世纪的高等教育

三、近现代高等教育

四、当代高等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科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三、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与发展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概念

一、高等教育概念的丰富性

二、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大学的关系

一、传统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二、“现代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三、多元化巨型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四、“前瞻性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三、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二、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价值与高等教育目的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向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 高等教育目标

一、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

二、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

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三、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

一、国外学位制度概况

二、我国的学位制度和授予条件

三、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和标准

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一、我国高考制度的沿革和现状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

三、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就业制度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

二、市场经济下对高校就业制度的要求

三、深化改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五章 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高等教育体制的内涵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三、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五、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高等教育结构

一、高等教育结构概述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和特点分析

三、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师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概念和特质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概念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特质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资格与聘任

一、资格

二、聘任

第四节 教师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发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第一节 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一、生理发展特征

二、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二、价值观取向多样化

三、思想关注点的宽域性和分散性

四、参与意识强烈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特征

一、参与社会活动的特点

二、大学生群体构成的特点

三、大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三、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上)

第九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下)

第十章 高等学校德育

第十一章 研究生教育

第十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

第十三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

第十四章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五章 高等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

编辑推荐

《高等教育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同时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无论从贯彻落实《教师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还是根据教师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培训都显得非常重要。为此,1996年4月8日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随后又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文件规定,岗前培训是新补充的高等学校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国家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要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